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检测系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需要进行安检的场所,例如机场、地铁或者火车站等场所,由于现有的安检效率低下,经常会有大量旅客聚集于安检系统处,从而浪费大量时间。传统的旅客随身行李安检系统中,旅客将随身携带行李放置于行李筐中,装有行李的行李筐在经过安检机后,旅客在安检机后取走行李。安检工作人员需要在安检机尾部不断收集行李空筐,并将其搬运至安检机前端,供旅客放置行李。不断搬运行李筐的过程,不仅加大安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能由于工作人员的人为因素使旅客等候时间变长。因此,随身行李安检系统存在效率低,安检人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如何提高安检系统的效率以降低劳动强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可以实现安检品的多工位工作,避免前端拥堵,可以很好的进行空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包括取筐段、输送滚筒机、安检机、推筐滚筒机、行李整理段、回筐机、回筐线、侧推移筐机,所述取筐段具有至少一个投筐位,所述投筐位用于使旅客投入盛放物品的行李筐,所述行李筐位于投筐位的下部,所述输送滚筒机用于接收并输送从投筐位推入的行李筐,所述安检机用于对输送滚筒机输送来的行李筐的物品进行检查,所述推筐滚筒机用于将接收并输送经过安检机的行李筐,所述行李整理段用于旅客整理自己经过安检的行李,所述回筐机用于接收工作人员从行李整理段拿走的空筐,并将空筐输送到回筐线,回筐线位于系统装置下部,用于将空筐输送到与投筐位对应的位置,所述侧推移筐机用于将空筐从回筐线推送到投筐位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回筐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入筐口,所述入筐口用于放置空筐,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承接所述空筐,并将空筐输送到回筐线,所述机架的前后侧面设置有与入筐口对应的竖向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用于卡住从入筐口放入的空筐,并将空筐输送到输送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入筐口呈向上扩口状设置,所述入筐口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状进筐槽,便于更好的从进筐槽推入空筐。
进一步的,所述入筐口下侧设置有与螺旋输送机构对应的竖向隔板,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竖向隔板上设置有与螺旋叶片对应的竖向开孔,所述螺旋叶片可以卡住空筐的上边檐,螺旋输送轴旋转一圈,空筐下沉一个导程,知道螺旋输送轴将空筐送到底部的输送机构上,有利于更好的卡住空筐并输送空筐。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部,螺旋输送轴下部为光轴部,所述光轴部的高度与空筐高度相对应,光轴部高度略大于空筐高度,便于更好的将空筐输送到输送机构上,且更方便输送机构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轴为前后对称设置的两组共四个螺旋输送轴,所述四个螺旋输送轴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通过驱动电机同步驱动四个螺旋输送轴同步旋转,可以使螺旋输送轴对空筐的输送更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为电动滚筒以及对应的从动滚筒组成的输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滚筒机、推筐滚筒机、回筐线为若干电动滚筒以及对应的从动滚筒组成的输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行李整理段长度大于取框段长度,提供足够长的行李整理段,有利于旅客的快速离场。
进一步的,侧推移筐机上设置有与空筐对应的物料检测传感器,可以在检测到空筐后,将空筐推入到投筐位的下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实现安检品的多工位工作,避免前端拥堵,利用滚筒排对输送可以减轻工作量,使现场输送更加有序,大区域行李整理段有利于旅客的快速离场,回筐机的运用解决了上下层输送的问题,和回筐线一起运用,减少了工作强度,可以很好的进行空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回筐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回筐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回筐机的螺旋输送轴与空筐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回筐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取筐段;101-投筐位;2-输送滚筒机;3-安检机;4-推筐滚筒机;5-行李整理段;6-回筐机;601-机架;602-入筐口;603-输送机构;604-螺旋输送机构;605-开口状进筐槽;606-竖向隔板;607-螺旋输送轴;608-螺旋叶片;609-竖向开孔;610-光轴部;611-驱动电机;7-回筐线;8-侧推移筐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包括取筐段1、输送滚筒机2、安检机3、推筐滚筒机4、行李整理段5、回筐机6、回筐线7、侧推移筐机8,所述取筐段1具有至少一个投筐位101,所述投筐位用于使旅客投入盛放物品的行李筐,所述行李筐位于投筐位的下部,所述输送滚筒机2用于接收并输送从投筐位推入的行李筐,所述安检机3用于对输送滚筒机输送来的行李筐的物品进行检查,所述推筐滚筒机4用于将接收并输送经过安检机的行李筐,所述行李整理段5用于旅客整理自己经过安检的行李,所述回筐机6用于接收工作人员从行李整理段拿走的空筐,并将空筐输送到回筐线,回筐线7位于系统装置下部,用于将空筐输送到与投筐位对应的位置,所述侧推移筐机8用于将空筐从回筐线推送到投筐位下部。
所述回筐机6包括机架601,所述机架601上部设置有入筐口602,所述入筐口602用于放置空筐,所述机架601下部设置有输送机构603,所述输送机构603用于承接所述空筐,并将空筐输送到回筐线7,所述机架601的前后侧面设置有与入筐口对应的竖向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构604,所述螺旋输送机构604用于卡住从入筐口放入的空筐,并将空筐输送到输送机构603上。
所述入筐口602呈向上扩口状设置,所述入筐口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状进筐槽605,便于更好的从进筐槽推入空筐。
所述入筐口602下侧设置有与螺旋输送机构对应的竖向隔板606,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螺旋输送轴607,所述螺旋输送轴607上设置有螺旋叶片608,所述竖向隔板上设置有与螺旋叶片对应的竖向开孔609,所述螺旋叶片可以卡住空筐的上边檐,螺旋输送轴旋转一圈,空筐下沉一个导程,知道螺旋输送轴将空筐送到底部的输送机构上,有利于更好的卡住空筐并输送空筐。
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部,螺旋输送轴607下部为光轴部610,所述光轴部的高度与空筐高度相对应,光轴部高度略大于空筐高度,便于更好的将空筐输送到输送机构上,且更方便输送机构运输。
所述螺旋输送轴607为前后对称设置的两组共四个螺旋输送轴,所述四个螺旋输送轴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611驱动,通过驱动电机同步驱动四个螺旋输送轴同步旋转,可以使螺旋输送轴对空筐的输送更平稳。
所述输送机构603为电动滚筒以及对应的从动滚筒组成的输送机构。
所述输送滚筒机2、推筐滚筒机4、回筐线7为若干电动滚筒以及对应的从动滚筒组成的输送机构。
所述行李整理段5长度大于取框段1长度,提供足够长的行李整理段,有利于旅客的快速离场。
侧推移筐机8上设置有与空筐对应的物料检测传感器,可以在检测到空筐后,将空筐推入到投筐位的下部。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一,旅客从取框段的投筐位的下部取出行李筐,将行李装在行李筐内,行李筐放到投筐位上部;
二,将装有行李的行李筐从投筐位上部推入到输送滚筒机上,输送滚筒机将载有行李行李筐排队输送到安检机;
三,经过安检机安检后的行李筐进入推筐滚筒机上,推筐滚筒机将行李筐输送到行李整理段;
四,旅客在行李整理段取下行李;
五,机场人员将空筐放入回框机,回筐机自动通过螺旋输送机构将空筐输送到下层输送机构上,下层输送机构再将空筐输送到回筐线上,通过下层回框线回到取筐段对应处,通过侧推移框机推到起始放置位置。
本发明可以实现安检品的多工位工作,避免前端拥堵,利用滚筒排对输送可以减轻工作量,使现场输送更加有序,大区域行李整理段有利于旅客的快速离场,回筐机的运用解决了上下层输送的问题,和回筐线一起运用,减少了工作强度,可以很好的进行空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筐段、输送滚筒机、安检机、推筐滚筒机、行李整理段、回筐机、回筐线、侧推移筐机,所述取筐段具有至少一个投筐位,所述投筐位用于使旅客投入盛放物品的行李筐,所述行李筐位于投筐位的下部,所述输送滚筒机用于接收并输送从投筐位推入的行李筐,所述安检机用于对输送滚筒机输送来的行李筐的物品进行检查,所述推筐滚筒机用于将接收并输送经过安检机的行李筐,所述行李整理段用于旅客整理自己经过安检的行李,所述回筐机用于接收工作人员从行李整理段拿走的空筐,并将空筐输送到回筐线,回筐线位于系统装置下部,用于将空筐输送到与投筐位对应的位置,所述侧推移筐机用于将空筐从回筐线推送到投筐位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筐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入筐口,所述入筐口用于放置空筐,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承接所述空筐,并将空筐输送到回筐线,所述机架的前后侧面设置有与入筐口对应的竖向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用于卡住从入筐口放入的空筐,并将空筐输送到输送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筐口呈向上扩口状设置,所述入筐口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状进筐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筐口下侧设置有与螺旋输送机构对应的竖向隔板,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竖向隔板上设置有与螺旋叶片对应的竖向开孔,所述螺旋叶片可以卡住空筐的上边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部,螺旋输送轴下部为光轴部,所述光轴部的高度与空筐高度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轴为前后对称设置的两组共四个螺旋输送轴,所述四个螺旋输送轴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为电动滚筒以及对应的从动滚筒组成的输送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筒机、推筐滚筒机、回筐线为若干电动滚筒以及对应的从动滚筒组成的输送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整理段长度大于取框段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推移筐机上设置有与空筐对应的物料检测传感器,可以在检测到空筐后,将空筐推入到投筐位的下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