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车防倾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垃圾车防倾覆装置,属于环保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车在卸料平台上通过卸料门洞口向垃圾贮存池卸料时,需将车尾正对卸料门洞口,同时将车厢向洞口方向反复旋转至最大角度,以便将垃圾全部卸入贮存池,而为防止垃圾腐朽气味泄漏,卸料门洞口开敞的时间亦有严格限制,这样在短时间、固定空间在无任何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完成垃圾的卸料工作,对垃圾车性能及司机的操作技能都将提出较高水准的要求,若垃圾车司机操作稍有闪失或车辆超载,将发生垃圾车向贮存池倾覆的事故,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及运营经济性影响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设计提供了一种垃圾车防倾覆装置,其目的是在垃圾车发生向后的倾覆趋势时及时发挥作用,防止倾覆事故的最终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安全合理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种垃圾车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个防坠落钢环1,该防坠落钢环1固定在垃圾车车头前方的地面上,通过铁链6拉接垃圾车车头以防止车身在卸料时从平台向上倾覆;

在卸料门洞口处设置钢横梁4来阻挡车厢在抬升卸料时倾覆。

进一步,该钢横梁4的两端安装在钢支座3上,钢支座3与预埋在贮存池侧壁5内的钢预埋件2固定连接。钢支座3上设置有不同高度的连接架用于旋转钢横梁4。钢横梁4的高度根据不同车型来调整、确定。

进一步,钢横梁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铁链6的长度能够根据不同车型来调整、确定。

本实用新型装置是针对上述现有工程建设及运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设计,该装置既不影响车辆在平台范围的行驶,又能在保证各类运营车辆车厢在倾倒垃圾最大翻转角度时,及时中止倾覆事故的发生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车辆运行时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横梁4的位置及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支座3的位置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装置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附图1~3所示,该种垃圾车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个防坠落钢环1,该防坠落钢环1固定在垃圾车车头前方的地面上,通过铁链6拉接垃圾车车头以防止车身在卸料时从平台向上倾覆;此钢环需根据运营主流垃圾车的车长确定距卸料洞口的距离;

在卸料门洞口处设置钢横梁4来阻挡车厢在抬升卸料时倾覆。

进一步,该钢横梁4的两端安装在钢支座3上,钢支座3与预埋在贮存池侧壁5内的钢预埋件2固定连接。钢支座3上设置有不同高度的连接架用于旋转钢横梁4。该钢预埋件2应保证一定的长度,以能保证几个一定间距的钢支座3焊于其上,以便在运营期间方便调整挡钢横梁4距卸料平台顶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车型;

在卸料门洞口适当高度的位置设置挡车型钢横梁4作为第二道防线,钢横梁4距卸料洞口底的高度需根据运营主流垃圾车车厢最大旋转角度确定,其定位不能影响卸料效果。钢横梁4的型号根据车辆在倾覆临界状态时的冲击力经验值确定。

钢环1及钢横梁4处于液态或气态腐蚀性环境中,钢环及钢横梁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材料成本经济合理、施工方便,能够有效改善运营管理环境,从根本上杜绝垃圾车辆卸料时倾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综合经济效益良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车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个防坠落钢环(1),该防坠落钢环(1)固定在垃圾车车头前方的地面上,通过铁链(6)拉接垃圾车车头以防止车身在卸料时从平台向上倾覆;

在卸料门洞口处设置钢横梁(4)来阻挡车厢在抬升卸料时倾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钢横梁(4)的两端安装在钢支座(3)上,钢支座(3)与预埋在贮存池侧壁(5)内的钢预埋件(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车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支座(3)上设置有不同高度的连接架用于旋转钢横梁(4)。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垃圾车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横梁(4)的高度根据不同车型来调整、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横梁(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铁链(6)的长度能够根据不同车型来调整、确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垃圾车防倾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防坠落钢环(1),该防坠落钢环(1)固定在垃圾车车头前方的地面上,通过铁链(6)拉接垃圾车车头以防止车身在卸料时从平台向上倾覆;在卸料门洞口处设置钢横梁(4)来阻挡车厢在抬升卸料时倾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材料成本经济合理、施工方便,能够有效改善运营管理环境,从根本上杜绝垃圾车辆卸料时倾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综合经济效益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玲;顾强强;高宗瑞;田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51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