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体的解纤方法、解纤装置、薄片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86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体的解纤方法、解纤装置、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环境等的观点考虑,对废纸进行再生的再生纸的需要增高。在对这样的废纸进行再利用的情况下,通常会实施用于将废纸拆解开来使之成为纤维的解纤处理。

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通过将水滴混合空气向解纤机主体进行供给并进行解纤,从而防止静电的产生的内容。

在以上述这样的解纤装置来对纸进行解纤时,为了切断纤维素的氢键而需要较大的电力。因此,从节能的观点考虑,要求有效地进行解纤。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9357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体的解纤方法的一个方式为,包括:

供给工序,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工序,其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解纤,

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拉伸强度的比率相对于被供给有所述液体之前的所述纤维体而成为60.0%以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体的解纤方法的一个方式为,包括:

供给工序,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工序,其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解纤,

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13.5%以上且45.1%以下。

在所述纤维体的解纤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

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20.8%以上且41.2%以下。

在所述纤维体的解纤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液体包括水以及保湿剂。

在所述纤维体的解纤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

所述保湿剂的质量相对于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的质量之比为4.7%以上且20.2%以下。

在所述纤维体的解纤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纤维体为薄片,

在所述供给工序与所述解纤工序之间,包括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粗碎的粉砕工序。

本发明所涉及的解纤装置的一个方式在于,包括:

液体供给部,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部,其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解纤,

所述液体供给部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部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拉伸强度的比率相对于被供给有所述液体之前的所述纤维体而成为60.0%以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解纤装置的一个方式在于,包括:

液体供给部,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部,其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解纤,

所述液体供给部以如下方式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部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13.5%以上且45.1%以下。

在所述纤维体的解纤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

所述液体供给部以如下方式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部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20.8%以上且41.2%以下。

在所述纤维体的解纤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

所述液体包括水以及保湿剂。

在所述纤维体的解纤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

所述液体供给部为喷墨涂布装置或喷雾涂布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在于,包括:

供给工序,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工序,其将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解纤并且使之成为解纤物;

料片生成工序,其使所述解纤物堆积从而生成料片;

料片输送工序,其对所述料片进行输送,

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拉伸强度的比率相对于被供给有所述液体之前的所述纤维体而成为60.0%以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在于,包括:

供给工序,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工序,其将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解纤并且使之成为解纤物;

料片堆积工序,其使所述解纤物堆积从而生成料片;

料片输送工序,其对所述料片进行输送,

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13.5%以上且45.1%以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的一个方式在于,包括:

液体供给部,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部,其将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解纤并使之成为解纤物,堆积部,其使所述解纤物堆积从而生成料片;

输送部,其对所述料片进行输送,

所述液体供给部以如下的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部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拉伸强度的比率相对于被供给有所述液体之前的所述纤维体而成为60.0%。

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的一个方式在于,包括:

液体供给部,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部,其将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解纤并使之成为解纤物;

堆积部,其使所述解纤物堆积从而生成料片;

输送部,其对所述料片进行输送,

所述液体供给部以下方式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部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13.5%以上且45.1%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的图。

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解纤装置的图。

图3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解纤装置的图。

图4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解纤装置的图。

图5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为表示液体1~5的组成的表格。

图7为在实施例1~7以及比较例1、2的薄片中,表示解纤性以及带电性的表格。

图8为在实施例8以及比较例3的薄片中,表示解纤性以及带电性的表格。

图9为在实施例9~13以及比较例4的薄片中,表示解纤性以及带电性的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下文所说明的实施的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不当限定。另外,在下文中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并不一定为本发明的必要结构要件。

1.薄片制造装置

首先,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在参照附图的同时进行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图。

薄片制造装置100为,例如适于在以干式的方式对作为原料的使用过的废纸进行解纤并使其纤维化后,通过加压、加热、切断,从而制造出新纸的装置。也可以通过在被纤维化的原料中混合各种各样的添加物,从而根据用途而提高纸制品的结合强度或白色度,或者附加颜色、香味、阻燃等的功能。此外,通过对纸的密度或厚度、形状进行控制而使其成形,从而能够按照a4或a3的办公纸张、名片纸张等的用途,而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厚度或尺寸的纸。

薄片制造装置100例如包括:供给部10、粗碎部12、解纤部20、筛选部40、第一料片形成部45、旋转体49、混合部50、堆积部60、第二料片形成部70、输送部79、薄片形成部80、切断部90。

而且,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例如在对于原料的加湿、以及对原料所移动的空间进行加湿的目的下,也可以包括加湿部202、204、206、208、210、212。

加湿部202、204、206、208例如由气化式或暖风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即,加湿部202、204、206、208具有使水浸润的未图示的过滤器,并通过使空气通过过滤器,从而供给提高了湿度的加湿空气。加湿部202、204、206、208也可以具备有效地提高加湿空气的湿度的未图示的加热器。

加湿部210、212例如由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即,加湿部210、212具有使水雾化的未图示的振动部,并且供给通过振动部而产生的水雾。

供给部10向粗碎部12供给原料。向粗碎部12供给的原料只要为包含纤维的物质即可,例如,可列举出纸、纸浆、纸浆板、无纺布、布、或者织物等。在下文中,对薄片制造装置100以废纸为原料的结构进行例示。供给部10例如具有以重叠的方式积存废纸的堆叠器、和将废纸从堆叠器送出到粗碎部12中的自动投入装置。此外,不一定需要使废纸整列地重叠,也可以将各种尺寸的废纸或各种形状的废纸分散地向堆叠器供给。

粗碎部12通过粗碎刀刃14而将被供给部10供给的原料裁断成粗碎片。粗碎刀刃14在大气中等的气体中对原料进行裁断。粗碎部12例如具有夹着并裁断原料的一对粗碎刀刃14、和使粗碎刀刃14旋转的驱动部,能够设为与所谓的碎纸机相同的结构。粗碎片的形状或大小是任意的,只要适于解纤部20中的解纤处理即可。粗碎部12将原料裁断为例如1cm~几cm见方或其以下的尺寸的纸片。

粗碎部12具有接受通过粗碎刀刃14而被裁断并落下的粗碎片的滑槽9。滑槽9具有例如在粗碎片流动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变窄的锥形形状。因此,滑槽9能够承接较多的粗碎片。在滑槽9上,连结有与解纤部20连通的管2,从而管2形成用于使粗碎片向解纤部20输送的输送通道。粗碎片通过滑槽9而被集中,并通过管2而向解纤部20被输送。粗碎片通过例如未图示的鼓风机所产生的气流,而在管2中朝向解纤部20被输送。

在粗碎部12所具有的滑槽9中、或者滑槽9的附近处,通过加湿部202而被供给有加湿空气。由此,能够抑制通过粗碎刀刃14而被裁断的粗碎物因静电而吸附于滑槽9或管2的内表面上的现象。此外,由于粗碎刀刃14所裁断的粗碎物与被加湿的高湿度的空气一起向解纤部20输送,因此也能够期待抑制了解纤部20的内部的解纤物的附着的效果。此外,加湿部202也可以设为如下的结构,即,向粗碎刀刃14供给加湿空气,从而对供给部10所供给的原料进行除电的结构。此外,也可以与加湿部202一起利用电离器来进行除电。

解纤部20对被粗碎部12裁断而得到的粗碎物进行解纤。更具体而言,解纤部20对通过粗碎部12而被裁断的原料进行解纤处理,并生成解纤物。在此,“解纤”是指,将多个纤维被粘结在一起而成的原料拆解为一根一根的纤维。解纤部20可以具有使附着于原料上的树脂颗粒或油墨、调色剂、防渗剂等的物质从纤维中分离的功能。

将穿过解纤部20的物质称为解纤物。在解纤物中,除了被拆解开的解纤物纤维之外,有时还包括在拆解纤维时从纤维中分离出来的树脂颗粒、即用于使多个纤维彼此粘结在一起的树脂颗粒、或油墨、调色剂等的颜色材料、防渗剂、纸力增强剂等的添加剂。被拆解开的解纤物的形状为带状或扁带状。被拆解开的解纤物,既可以以未与其他的被拆解开的纤维相互缠绕的状态、即独立的状态存在,也可以以与其他的被拆解开的解纤物相互缠绕而成块状的状态、即形成团块的状态存在。

解纤部20通过干式而进行解纤。在此,将不在液体中而在大气中等的气体中进行解纤等处理的情况称为干式。解纤部20例如以使用叶轮磨机的方式被构成。具体而言,虽然未进行图示,但解纤部20具备进行高速旋转的转子以及位于转子的外周的衬套。在粗碎部12中被裁断的粗碎片被夹在解纤部20的转子与衬套之间,从而被解纤。解纤部20通过转子的旋转而产生气流。通过该气流,从而解纤部20能够从管2中抽吸作为原料的粗碎片,并将解纤物向排出口24输送。解纤物被从排出口24向管3送出,并经由管3而被输送至筛选部40。

以此方式,在解纤部20中生成的解纤物,通过解纤部20所产生的气流而从解纤部20被输送至筛选部40。进一步地,在图示的示例中,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作为气流产生装置的解纤鼓风机26,解纤物通过解纤鼓风机26所产生的气流而向筛选部40输送。解纤鼓风机26被安装在管3上,并将空气与解纤物一起从解纤部20进行抽吸,从而向筛选部40进行送风。

在筛选部40中,设置有供通过解纤部20而被解纤的解纤物与气流一起从管3流入的导入口42。筛选部40通过纤维的长度来对向导入口42导入的解纤物进行筛选。详细而言,筛选部40将通过解纤部20而被解纤的解纤物中的、预先规定的尺寸以下的解纤物作为第一筛选物,并将大于第一筛选物的解纤物作为第二筛选物来进行筛选。第一筛选物包含纤维或颗粒等,第二筛选物例如包含较大的纤维、未解纤片、未被充分解纤的粗碎片、被解纤的纤维凝集或缠绕在一起的团块等。

筛选部40例如具有滚筒部41、和对滚筒部41进行收纳的罩壳部43。

滚筒部41为,通过电机而被旋转驱动的圆筒的筛子。滚筒部41具有网,并作为筛子而发挥功能。根据该网的网孔,从而滚筒部41对与网的筛孔的大小相比而较小第一筛选物、和与网的筛孔相比而较大的第二筛选物进行筛选。作为滚筒部41的网,例如能够使用金属丝网、将设有切缝的金属板拉伸而成的金属板网、通过冲压机等在金属板上形成有孔的冲孔金属网。

被导入至导入口42的解纤物与气流一起被送入滚筒部41的内部,通过滚筒部41的旋转而使第一筛选物从滚筒部41的网的网孔中向下方下落。不能穿过滚筒部41的网的网孔的第二筛选物,通过从导入口42流入至滚筒部41的气流而流走并被引导至排出口44,从而被送出至管8。

管8对滚筒部41的内部和管2进行连结。通过管8而流动的第二筛选物与被粗碎部12裁断的粗碎片一起流过管2,并被引导至解纤部20的导入口22。由此,第二筛选物返回至解纤部20,并被进行解纤处理。

此外,通过滚筒部41而被筛选的第一筛选物穿过滚筒部41的网的网孔而被分散在空气中,并朝向位于滚筒部41的下方的第一料片形成部45的网状带46而下降。

第一料片形成部45具有网状带46、辊47和抽吸部48。网状带46为无接头形状的带,并被悬挂在三个辊47上,通过辊47的运动,从而向附图中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实施输送。网状带46的表面由排列有预定尺寸的开口的网构成。从筛选部40下降的第一筛选物中的、穿过网的网孔的尺寸的微粒向网状带46的下方下落,而未能穿过网的网孔的尺寸的纤维则堆积在网状带46上,并且与网状带46一起被向箭头标记方向被输送。从网状带46下落的微粒为,包含在解纤物之中比较小的物质或密度较低的物质、即对纤维和纤维的粘结无用的树脂颗粒、颜色材料或添加剂等,并且薄片制造装置100不在薄片s的制造中使用的去除物。

网状带46在制造薄片s的通常动作中,以固定的速度v1进行移动。在此,所谓通常动作中是指,除了薄片制造装置100的起动控制、以及停止控制的执行中之外的动作过程中,更加详细而言,是指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所希望的品质的薄片s的期间。

因此,在解纤部20中被进行了解纤处理的解纤物在筛选部40中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和第二筛选物,并且第二筛选物返回至解纤部20中。此外,从第一筛选物中,通过第一料片形成部45而去除了去除物。从第一筛选物中去除了去除物后的剩余部分为,适于薄片s的制造的材料,该材料堆积于网状带46上并形成第一料片w1。

抽吸部48从网状带46的下方抽吸空气。抽吸部48经由管23而与集尘部27连结。集尘部27为过滤器式或者旋风式的集尘装置,将微粒从气流中分离。在集尘部27的下游处设置有捕集鼓风机28,捕集鼓风机28作为从集尘部27中抽吸空气的集尘抽吸部而发挥功能。此外,捕集鼓风机28所排出的空气经由管29而向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外部排出。

薄片制造装置100通过捕集鼓风机28,从而使空气从抽吸部48穿过集尘部27而被抽吸。在抽吸部48中,穿过网状带46的网的网孔的微粒与空气一起被抽吸,并穿过管23而被送向集尘部27。集尘部27将穿过了网状带46的微粒从气流中分离并储存。

因此,在网状带46之上,堆积有从第一筛选物中去除了去除物后的纤维,从而形成第一料片w1。通过捕集鼓风机28实施抽吸,从而促进了网状带46上的第一料片w1的形成,并且迅速地去除了去除物。

在包含滚筒部41的空间中,也可以通过加湿部204来供给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在筛选部40的内部对第一筛选物进行加湿。由此,能够减弱由静电力造成的第一筛选物的向网状带46的附着,并易于将第一筛选物从网状带46上剥离下来。而且,能够抑制第一筛选物因静电力而附着在旋转体49或罩壳部43的内壁上的情况。此外,能够通过抽吸部48而有效地对去除物进行抽吸。

另外,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对第一筛选物和第二筛选物进行筛选、分离的结构并未被限定为具备滚筒部41的筛选部40。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分级机而对在解纤部20中被实施了解纤处理的解纤物进行分级的结构。作为分级机,例如,能够使用旋风分级机、弯管射流分级机、涡流分级机。如果使用这些分级机,则能够对第一筛选物和第二筛选物进行筛选,并进行分离。而且,通过上述分级机,从而能够实现以下的结构,即,将解纤物中包含较小的物质或密度较低的物质、即包含对纤维和纤维的粘结无用的树脂颗粒、颜色材料或添加剂等的去除物分离并去除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通过分级机而从第一筛选物中将第一筛选物中所包含有的微粒去除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第二筛选物例如被返回解纤部20,去除物被集尘部27集尘,并且去除了去除物的第一筛选物被送至管54的结构。

在网状带46的输送路径上,也可以在筛选部40的下游侧通过加湿部210来供给包含水雾的空气。作为加湿部210所生成的水的微粒的水雾朝向第一料片w1而下降,从而向第一料片w1供给水分。由此,第一料片w1所包含的水分量被调节,从而能够抑制纤维因静电而向网状带46的吸附等。

薄片制造装置100具有将堆积在网状带46上的第一料片w1割断的旋转体49。第一料片w1在网状带46通过辊47而折返的位置处,从网状带46上剥离,并通过旋转体49而被割断。

第一料片w1为,纤维堆积而成为料片形状的柔软的材料,旋转体49将第一料片w1的纤维拆解开来,并加工为易于在后述的混合部50中混合树脂的状态。

虽然旋转体49的结构是任意的,但在图示的示例中,旋转体49具有板状的叶片并具有进行旋转的旋转叶片形状。旋转体49被配置在从网状带46上剥离的第一料片w1和叶片相接触的位置上。通过旋转体49的旋转、例如通过向附图中箭头标记r所表示的方向的旋转,从而使从网状带46上被剥离并输送的第一料片w1与叶片碰撞而割断,进而生成细分体p。

另外,优选为,旋转体49被设置在旋转体49的叶片不与网状带46方式碰撞的位置处。例如,能够将旋转体49的叶片的顶端与网状带46之间的间隔设为0.05mm以上且0.5mm以下,在该情况下,通过旋转体49,从而能够在不给网状带46施加损伤的条件下有效地将第一料片w1割断。

通过旋转体49而被割断的细分体p在管7的内部下降,并通过在管7的内部流动的气流而向混合部50被输送。

此外,在包含旋转体49的空间内,也可以通过加湿部206来供给加湿空气。由此,能够抑制纤维因静电而吸附于管7的内部或旋转体49的叶片上的现象。此外,由于湿度较高的空气穿过管7而向混合部50被供给,因此在混合部50中也能够抑制由静电所造成的影响。

混合部50具有供给包含树脂在内的添加物的添加物供给部52、与管7连通并且有包含细分体33在内的气流流动的管54、和混合鼓风机56。

细分体p为,如上述方式从穿过筛选部40的第一筛选物中去除了去除物的纤维。混合部50在构成细分体p的纤维中混合了包括树脂在内的添加物。

在混合部50中,通过混合鼓风机56而产生了气流,在管54中,在使细分体p和添加物进行混合的同时进行输送。此外,细分体p在管7以及管54的内部流动的过程中被拆解开,从而成为更细的纤维状。

添加物供给部52与蓄积添加物的未图示的添加物盒相连接,并将添加物盒内部的添加物向管54进行供给。添加物盒也可以为能够在添加物供给部52上进行拆卸的结构。此外,添加物供给部52也可以具备向添加物盒补充添加物的结构。添加物供给部52临时贮留由添加物盒内部的微粉或微粒构成的添加物。添加物供给部52具有将临时贮留的添加物送向管54的排出部52a。

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排出部52a具有将被贮留于添加物供给部52中的添加物向管54送出的供料器、和对供料器与管54进行连接的对管路进行开闭的开闭器。当关闭该开闭器时,对排出部52a和管54进行连结的管路或者开口被封闭,从而中断了从添加物供给部52向管54的添加物的供给。

在排出部52a的供料器未进行动作的状态下,虽然添加物未从排出部52a向管54供给,但在于管54内产生负压的情况下等,即使排出部52a的供料器停止了,添加物也有可能流向管54。通过关闭排出部52a,从而能够可靠地切断这样的添加物的流动。

在排出部52a所供给的添加物中,包含用于使多个纤维粘合在一起的树脂。添加物中所包含的树脂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例如为as树脂、abs树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缩醛、聚苯硫醚、聚醚醚酮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适当混合使用。即,添加物既可以包含单一的物质,也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包含分别由单一或者多个物质构成的多个种类的粒子。此外,添加物既可以为纤维状,也可以为粉末状。

添加物中所包含的树脂,通过加热进行熔融而使多个纤维彼此粘合在一起。因此,在使树脂与纤维混合的状态下,在未被加热至树脂发生熔融的温度的状态下,纤维彼此未被粘合。

此外,在添加物供给部52所供给的添加物中,除了包括使纤维粘合的树脂之外,还可以根据所制造的薄片的种类而包括用于对纤维进行着色的着色剂、用于对纤维的凝集或树脂的凝集进行抑制的凝集抑制剂、用于使纤维等难以燃烧的阻燃剂。此外,不含着色剂的添加物既可以为无色或者可视为无色的程度的较浅的颜色,也可以为白色。

通过混合鼓风机56所产生的气流,从而使在管7中下降的细分体p、以及由添加物供给部52所供给的添加物被抽吸至管54的内部,并穿过混合鼓风机56内部。通过混合鼓风机56所产生的气流、以及混合鼓风机56所具有的叶片等旋转部的作用,从而将构成细分体p的纤维和添加物混合,该混合物、即第一筛选物与添加物的混合物穿过管54而被输送至堆积部60。

另外,使第一筛选物和添加物进行混合的机构并未被特别限定,既也可以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进行搅拌的机构,也可以为如v型搅拌器那样利用容器的旋转的机构,还可以将这些机构设置于混合鼓风机56的上游或下游。

堆积部60使通过解纤部20而被解纤的解纤物堆积。更具体而言,堆积部60将穿过混合部50的混合物从导入口62导入,将互相缠绕在一起的解纤物拆解开来,并且使其在空气中分散的同时下落。而且,堆积部60在从添加物供给部52被供给的添加物的树脂为纤维状的情况下,将缠绕在一起的树脂拆解开来。由此,堆积部60能够使混合物均匀性良好地堆积在第二料片形成部70上。

堆积部60具有滚筒部61、和对滚筒部61进行收纳的罩壳部63。滚筒部61为,通过电机而被旋转驱动的圆筒的筛子。滚筒部61具有网,并作为筛子而发挥功能。通过该网的网孔,从而滚筒部61使与网的筛孔相比而较小的纤维或粒子通过,并使之从滚筒部61下降。滚筒部61的结构例如与滚筒部41的结构相同。

另外,滚筒部61的“筛子”也可以不具有对特定的对象物进行筛选的功能。即,作为滚筒部61而被使用的“筛子”的含义是指,具备网的部件的意思,滚筒部61也可以使被导入至滚筒部61中的所有混合物降落。

在滚筒部61的下方处配置有第二料片形成部70。第二料片形成部70对通过了堆积部60的通过物进行堆积,从而形成第二料片w2。第二料片形成部70例如具有网状带72、辊74、抽吸机构76。

网状带72为无接头形状的带,且被悬挂在多个辊74上,通过辊74的运动,从而向图中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实施输送。网状带72例如为金属制、树脂制、布制、或者无纺布等。网状带72的表面由排列有预定尺寸的开口的网构成。从滚筒部61下降的纤维或粒子中的、穿过了网的网孔的尺寸的微粒向网状带72的下方下落,而不能穿过网的网孔的尺寸的纤维则堆积在网状带72上,并与网状带72一起向箭头标记方向被输送。网状带72在制造薄片s的通常动作中,以固定的速度v2进行移动。所谓通常动作中,就如上文所述那样。

网状带72的网的网孔细微,能够设为不使从滚筒部61中下降的大半部分的纤维或粒子穿过的尺寸。

抽吸机构76被设置在网状带72的下方处。抽吸机构76具备抽吸鼓风机77,并且通过抽吸鼓风机77的抽吸力,从而能够使抽吸机构76产生朝向下方的气流。

通过抽吸机构76,从而将由堆积部60分散在空气中的混合物抽吸至网状带72上。由此,能够促进网状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的形成,并增大从堆积部60的排出速度。而且,通过抽吸机构76,从而能够在混合物的下落路径上形成下降流,进而能够防止解纤物或添加物在下落中缠绕在一起的情况。

抽吸鼓风机77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捕集过滤器而将从抽吸机构76抽吸的空气向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外部排出。或者,也可以将抽吸鼓风机77所抽吸的空气送入到集尘部27中,并对抽吸机构76所抽吸的空气中所包含的去除物进行捕集。

在包括滚筒部61的空间中,通过加湿部208而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堆积部60的内部进行加湿,并抑制纤维或粒子因静电力而向罩壳部63的附着,从而能够使纤维或粒子迅速地向网状带72下降,进而形成了优选的形状的第二料片w2。

如上所述,通过经由堆积部60以及第二料片形成部70,从而形成了含有较多的空气且柔软地鼓起的状态的第二料片w2。被堆积在网状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被向薄片形成部80输送。

在网状带72的输送路径上,在堆积部60的下游侧,也可以通过加湿部212而被供给有包含水雾的空气。由此,加湿部212所生成的水雾被向第二料片w2供给,从而使第二料片w2所包含的水分量被调节。由此,能够抑制纤维因静电而向网状带72的吸附等。

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具有将网状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向薄片形成部80进行输送的输送部79。输送部79例如具有网状带79a、辊79b、和抽吸机构79c。

抽吸机构79c具备未图示的鼓风机,并通过鼓风机的抽吸力而使网状带79a产生向上的气流。该气流对第二料片w2进行抽吸,并使第二料片w2从网状带72上分离并被吸附在网状带79a上。网状带79a通过辊79b的自转而进行移动,并将第二料片w2向薄片形成部80进行输送。网状带72的移动速度、和网状带79a的移动速度例如是相同的。

以此方式,输送部79将被形成在网状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从网状带72上剥离并进行输送。

薄片形成部80由在堆积部60中堆积的堆积物而形成薄片s。更具体而言,薄片形成部80对被堆积在网状带72上并由输送部79输送的第二料片w2进行加压加热,从而对薄片s进行成形。在薄片形成部80中,通过对第二料片w2所包含的解纤物的纤维以及添加物施加热量,从而使混合物中的多个纤维彼此经由树脂而粘合在一起。

薄片形成部80具有对第二料片w2进行加压的加压部82、以及对通过加压部82而被加压的第二料片w2进行加热的加热部84。

加压部82由一对砑光辊85构成,并通过预定的夹持压力而对第二料片w2进行夹持且加压。对于第二料片w2而言,通过被加压而使其厚度变小,从而提高了第二料片w2的密度。一对砑光辊85中的一方为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被驱动的驱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砑光辊85通过电机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并将通过加压而变成高密度的第二料片w2朝向加热部84进行输送。

加热部84例如通过加热辊、热冲压成形机、热板、暖风鼓风机、红外线加热器、闪光定影器等而被构成。在图示的示例中,加热部84具备一对加热辊86。加热辊86通过被设置于内部或外部的加热器,从而被加热至预先设定的温度。加热辊86对被砑光辊85加压后的第二料片w2进行夹持并加热,从而形成薄片s。

一对加热辊86的一方为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被驱动的驱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加热辊86通过电机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并将加热了的薄片s朝向切断部90进行输送。

以此方式,在堆积部60中被形成的第二料片w2被薄片形成部80加压以及加热,从而成为薄片s。

此外,加压部82所具备的砑光辊85的数量、以及加热部84所具备的加热辊86的数量并未被特别限定。

切断部90对通过薄片形成部80而被成形的薄片s进行切断。在图示的示例中,切断部90具有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薄片s进行切断的第一切断部92、和在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对薄片s进行切断的第二切断部94。第二切断部94例如对通过了第一切断部92的薄片s进行切断。

通过以上内容,从而使预定的尺寸的单张的薄片s成形。被切断的单张的薄片s向排出部96排出。排出部96具有载置预定尺寸的薄片s的托盘或堆叠器。

此外,虽然未进行图示,但加湿部202、204、206、208也可以由一台气化式加湿器构成。在该情况下,一台加湿器所生成的加湿空气以分岔的方式被供给至粗碎部12、罩壳部43、管7以及罩壳部63。该结构通过以分岔的方式设置供给加湿空气的导管,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实现。此外,也能够通过两台或三台气化式加湿器来构成加湿部202、204、206、208。

此外,加湿部210、212既也可以由一台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也可以由两台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例如,包含一台加湿器所生成的水雾的空气以分岔的方式被供给至加湿部210、212。

此外,虽然在上述内容中,设为最初粗碎部12对原料进行粗碎,并由被粗碎的原料来制造薄片s,但例如也能够设为作为原料而使用纤维来制造薄片s的结构。

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将与解纤部20所解纤处理的解纤物等同的纤维作为原料,而能够投入到滚筒部41中的结构。此外,只要设为将与从解纤物分离的第一筛选物等同的纤维作为原料,而能够投入到管54中的结构即可。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对废纸或纸浆等进行加工的纤维供给至薄片制造装置100,从而能够制造出薄片s。

2.解纤装置

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解纤装置,在参照附图的同时进行说明。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解纤装置300的图。

如图2所示,解纤装置300例如包括液体供给部310、供给部10、粗碎部12和解纤部20。上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包括解纤装置300。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中,省略了液体供给部310的图示。

如图2所示,液体供给部310向包括纤维的纤维体t供给液体l。纤维体t例如为,用于制造图1所示的薄片s的原料。纤维体t为,薄片、或者将薄片切细的粗碎片。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纤维体t为薄片。液体供给部310例如通过喷墨涂布方式、喷雾涂布方式、或辊涂布方式等来供给液体l。在通过喷墨涂布方式来供给液体l的情况下,液体供给部310为喷墨涂布装置,在该情况下,液体供给部310也可以为具有作为薄片的纤维体t的宽度以上的宽度的行式头方式。由此,能够实现生产率的提高。或者,在通过喷雾涂布方法来供给液体l的情况下,液体供给部310为喷雾涂布装置。

液体l也可以包含水以及保湿剂。通过液体l包含保湿剂,从而能够提高液体l的保水效果。此外,在通过向纤维体t中加水而使纤维间的氢键松弛的位置处,能够利用进入的保湿剂的-oh基和纤维的-h基而产生氢键。因此,能够阻碍纤维间的氢键,并很容易地对纤维体t进行解纤。

作为液体l中所包含的保湿剂,例如,可列举出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3-甲基-1,3-丁二醇、1、2-己二醇、2-乙基-1,3-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戊烷-2,4-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等。此外,作为液体l中所包含的保湿剂,只要为具有吸湿性的溶剂即可,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二醇或多元醇。而且,作为液体l中所包含的保湿剂,优选为,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水分含有率1%以上的溶剂(溶剂100g中所含有的水分量为1g以上)的、甘油或丙二醇。

液体l中所包含的保湿剂量,例如相对于液体l总量而为质量百分比5%以上且质量百分比50%以下,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5%以上且质量百分比50%以下。如果液体l中所包含的保湿剂量在上述的范围内,则能够提高液体l的保水效果。

保湿剂的质量相对于被供给了液体l的纤维体t的质量之比,例如为4.7%以上且20.2%以下。只要该比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在解纤部20中有效地进行解纤。此外,“被供给了液体l的纤维体t的质量”是指,纤维体t的质量、和向纤维体t供给的液体l的质量的总计。

作为液体l中所包含的水,优选为,使用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蒸馏水等的纯水或超纯水。此外,通过紫外线照射或过氧化氢添加等实施了灭菌处理的水,在防止霉菌或细菌的产生从而可长期保存这一点上,较为优选。

液体l也可以包括表面张力调节剂。通过液体l包含表面张力调节剂,从而能够很容易使水以及保湿剂洇渗直至纤维体t的内部。

作为液体l中所包含的表面张力调节剂,例如,可列举出三乙二醇酯单丁基醚、三乙二醇酯二甲基醚、三乙二醇酯乙醚、三乙二醇酯二丁醚、三乙二醇酯甲基丁基醚等的乙二醇醚类、硅酮类表面活性剂、乙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乙炔醇类表面活性剂、氟类表面活性剂等。作为所述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airproducts&chemicals公司制造的、surfynol104、104e、104h、104a、104bc、104dpm、104pa、104pg-50、104s、420、440、465、485、se、se-f、504、61、df37、ct111、ct121、ct131、ct136、tg、ga、df110d、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奥尔芬(olfin)b、y、p、a、stg、spc、e1004、e1010、pd-001、pd-002w、pd-003、pd-004、exp.4001、exp.4036、exp.4051、af-103、af-104、ak-02、sk-14、ae-3、川研finechemicals(精制化学药品)公司制造的acetylenole00、e00p、e40、e100等。相对于液体l的表面张力调节剂的含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01%以上且质量百分比30%以下,更加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1%以上且质量百分比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以上且质量百分比20%以下。如果是该范围,则能够很容易使液体l洇渗直至纤维体t的内部。另外,作为保湿剂而在上述中所列举的物质之中的、特别是烷二醇也具有作为表面张力调节剂的功能。

液体l的20℃下的表面张力,优选为50mn/m以下,更加优选为40mn/m以下。如果是该范围,则能够很容易使液体l洇渗直至纤维体t的内部。

作为液体l可能含有的其他的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出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消光剂、抗氧化剂、防水剂、防霉剂、防腐剂、增稠剂、流动性改良剂、ph调节剂、消泡剂、抑泡剂、流平剂、抗静电剂等。

液体供给部310例如向被粗碎部12粗碎前的纤维体t中供给液体l。粗碎部12对被供给了液体l的纤维体t进行粗碎。

解纤部20对被供给了液体l的纤维体t进行解纤。在图示的示例中,解纤部20对被粗碎的纤维体t进行解纤。在解纤部20中,例如,液体l被供给至纤维体t并在一个小时内,优选为,在10分钟内对纤维体t进行解纤。

液体供给部310以如下方式向纤维体t供给液体l,即,使即将在解纤部20中被解纤之前的纤维体t的拉伸强度的比率r相对于被供给有液体l之前的纤维体t,而例如为60.0%以下,优选为4%以上且58%以下,更加优选为6%以上且11%以下。换而言之,液体供给部310以如下方式向纤维体t供给液体l,即,即将在解纤部20中被解纤之前的纤维体t的拉伸强度相对于被供给有液体l之前的纤维体t的拉伸强度的比率r例如为60.0%以下,优选为4%以上且58%以下,更加优选为6%以上且11%以下。此外,也可以使纤维体t干燥从而适当地对纤维体t的拉伸强度进行调节。此外,“即将…之前”是指,1秒钟以内,例如,“即将在解纤部20中被解纤之前的纤维体t”是指,在一秒以内在解纤部20中被解纤的纤维体t的情况。

液体供给部310以如下方式供给液体l,即,使即将在解纤部20中被解纤之前的纤维体t的水分率例如为13.5%以上且45.1%以下,优选为20.8%以上且41.2%以下。此外,在即将被解纤之前的纤维体t的水分率过剩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纤维体t干燥从而对纤维体t的水分率进行调节。

此外,“纤维体t的水分率”可通过以下的式子而被求出。本发明中的水分率为,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被测定的水分率。

纤维体t的水分率[%]=(纤维体t中所包含的水分的质量)/(包含水分的纤维体t的质量)×100

作为一个示例,相对于被暴露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的a4尺寸的薄片(再生纸“g80”(三菱制纸社制、回收切纸尺寸g-80))的液体l的供给量为,0.7g以上且3.3g以下,优选为1.3g以上且3.0g以下。根据向纤维体t供给液体l前的纤维体的种类、厚度、尺寸或在纤维体被暴露的环境下所相应的信息,从而能够对液体l的供给量进行设定。此外,在向纤维体t供给了液体l之后,通过水分仪来对纤维体t的水分率进行测量,并在纤维体t的水分率在被设定的预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向解纤机供给纤维体t。另一方面,在纤维体t的水分率在被设定的预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则不向解纤机供给,而是分类给另外的收纳部。

解纤装置300例如具有以下的特征。

在解纤装置300中,包括向纤维体t供给液体l的液体供给部310、和对被供给了液体l的纤维体t进行解纤的解纤部20,液体供给部310以如下方式向纤维体t供给液体l,即,即将在解纤部20中被解纤之前的纤维体t的拉伸强度的比率r相对于被供给有液体l之前的纤维体t,而成为60.0%以下。因此,在解纤装置300中,与比率r大于60.0%的情况相比,如后述的“4.实施例以及比较例”所示那样,能够有效地进行解纤。由此,解纤装置300能够实现节能化。

而且,在解纤装置300中,能够抑制通过解纤部20而被解纤的解纤物带电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用于对解纤物进行输送的管3发生堵塞、或者被制造出的薄片s的克重的均匀性恶化的情况。

而且,在解纤装置300中,由于向纤维体t供给了液体l,因此能够抑制解纤部20的发热。例如,液体l例如可以包含乙醇,也可以通过在乙醇气化时夺取解纤部20的热而使解纤部20被冷却。

在解纤装置300中,液体供给部310以即将在解纤部20中被解纤之前的纤维体t的水分率成为13.5%以上且45.1%以下的方式来供给液体l。如果是该范围,则如后述的“4.实施例以及比较例”所示那样,解纤部20能够有效地进行解纤。

在解纤装置300中,液体供给部310也可以以即将在解纤部20中被解纤之前的纤维体t的水分率成为20.8%以上且41.2%以下的方式来供给液体l。如果是该范围,则如后述的“4.实施例以及比较例”所示那样,解纤部20能够有效地进行解纤,而且能够抑制纤维彼此缠绕在一起的情况。

在解纤装置300中,液体l也可以包含水以及保湿剂。由此,与液体l不包含保湿剂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液体l的保水效果。

在解纤装置300中,保湿剂的质量相对于被供给了液体l的纤维体t的质量之比也可以为4.7%以上且20.2%以下。如果是该范围,则如后述的“4.实施例以及比较例”所示那样,解纤部20能够有效地进行解纤。

在解纤装置300中,纤维体t为薄片,并且包括对被供给了液体l的纤维体t进行粗碎的粗碎部12,解纤部20也可以对被粗碎的纤维体t进行解纤。因此,在解纤装置300中,与在被粗碎部粗碎后供给液体l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液体l的质量相对于纤维体t的质量之比的偏差。

此外,如图3所示,液体供给部310也可以向在粗碎部12中被粗碎的纤维体供给液体l。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液体供给部310以向通过管2的第一部分2a的纤维体供给液体l的方式被配置。第一部分2a为,将管2的管8和滑槽9连接在一起的部分。在图示的示例中,液体供给部310和第一部分2a通过管311a而被连接一起。

此外,如图4所示,液体供给部310也可以被配置为,向通过管2的第二部分2b的纤维体供给液体l。第二部分2b为,将管2的管8和解纤部20连接在一起的部分。在该情况下,液体供给部310向通过了管8的第二筛选物和未通过管8的粗碎片的混合物供给液体l。由于第二筛选物通过一次解纤部20,因此存在水分因解纤部20的热而变少的情况。因此,液体供给部310通过以向通过管2的第二部分2b的纤维体供给液体l的方式配置,从而能够使第二筛选物的水分增多。在图示的示例中,液体供给部310和第二部分2b通过管311b而被连接在一起。

3.纤维体的解纤方法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的解纤方法以及薄片制造方法,在参照附图的同时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包括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的解纤方法。图5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例如使用包括图2所示的解纤装置300的薄片制造装置100。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包括:向纤维体t供给液体的供给工序(步骤s1)、对在供给工序中被供给了液体l的纤维体t进行粗碎的粗碎工序(步骤2)、将在粗碎工序中被粗碎的纤维体t解纤并使之成为解纤物的解纤工序(步骤s3)、使解纤物堆积从而生成第二料片w2的料片堆积工序(步骤s4)、对第二料片w2进行输送的输送工序(步骤s5)。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也可以包含在“1.薄片制造装置”等中说明了的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中,在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纤维体t供给液体l,即,使即将在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纤维体t的拉伸强度的比率相对于被供给有液体l之前的纤维体t,而例如成为60.0%以下。而且,在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纤维体t供给液体l,即,使即将在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例如成为13.5%以上且45.1%以下,优选为,成为20.8%以上且41.2%以下。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解纤方法包括步骤s1以及步骤s2。

此外,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100中,堆积部60使解纤物堆积,从而生成第二料片w2。第二料片形成部70为,对第二料片w2进行输送的输送部。

4.实施例以及比较例

在下文中示出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并更加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非通过以下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而进行任何限定。

4.1.关于液体的组成的评价

图6为表示作为液体l而使用的液体1~5的组成的表。在图6中,示出了质量百分比%。作为保湿剂,使用了甘油。作为表面张力调节剂,使用了olfine1010(日信工业株式公司制)。将剩余量设为水。将总计设为100质量百分比%。

对液体1~5的表面张力进行测量。表面张力的测量使用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造的自动表面张力计“cbvp-z”。在20℃的环境下,对以液体1~5来润湿铂板时的表面张力进行测量。

而且,对液体1~5的渗透性以及保水性进行评价。渗透性是对克重64g/m2的再生纸“g80”(三菱制纸公司制造、回收切纸尺寸g-80)和液体1~5的接触角进行观察,并以直到成为接触角20°以下为止的时间来进行评价的。接触角使用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造的接触角仪“pca-11”。

渗透性的评价基准如下。

a:500ms以下

b:大于500ms且2000ms以下

c:2000ms以上

保水性是将1g液体1~5涂布在再生纸“g80”上,并以5分钟以内的第一水分率和经过一个小时后的第二水分率的变化率来进行评价的。水分率使用a&d公司制造的加热干燥式水分仪“ml-50”。水分率是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进行测量的。变化率通过以下的式子来进行计算。

变化率[%]=(1-(第一水分率)/(第二水分率))×100

渗透性的评价基准如下。

a:小于20%

b:20%以上且小于50%

c:80%以上

如图6所示,不包含保湿剂的液体3、以及保湿剂为质量百分比3%的液体4的保水性较差。可知,通过包含质量百分比15%以上的保湿剂,从而保水性变好。此外,可知,通过包含表面张力调节剂,从而渗透性变好。

4.2.关于拉伸强度比率的评价

在实施例1~7以及比较例1、2的薄片中,实施了关于拉伸强度比率的评价。具体而言,通过液体1的涂布量、或者涂布液体2、3,从而改变薄片的拉伸强度比率,由此实施解纤性以及带电性的评价。图7为在实施例1~7以及比较例1、2的薄片中,表示解纤性以及带电性的表。此外,在比较例2中,也可以不向薄片供给液体1~5。

拉伸强度比率以如下方式求出。在克重64g/m2的再生纸“g80”上,使用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的喷墨打印机“px-s160t”,并涂布预定量的液体1~5,之后,使用热压机,在150℃、10kn下,进行30秒钟加热干燥,从而制作出薄片。接下来,将薄片切断为宽度25mm、长度180mm,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台式精密万能试验机“ags-x500n”,以20mm/分钟的伸展速度来对拉伸强度进行测量。测量是从涂布了图6所示的液体1~3起10分钟后实施的。涂布液体1~3之前的再生纸“g80”的拉伸强度为100.9n。拉伸强度比率通过以下的式子来进行计算。

拉伸强度比率[%]=(涂布了液体之后的拉伸强度[n])/(涂布液体之前的拉伸强度[n])×100

解纤性评价如下。在克重64g/m2、尺寸100mm×50mm的再生纸“g80”上,在喷墨打印机“px-s160t”中,涂布预定量的液体1~3。接下来,用剪刀将被涂布了液体的再生纸“g80”切断为10mm见方,使用象印公司制造的食品处理器“bm-rt08”,在转数10500rpm下解纤30秒钟,从而制作出解纤样品。

接下来,在retsch公司制造的摇动筛粉器“a200”上安装网眼尺寸为1.4mm的筛子,并对解纤样品进行5分钟分级。而且,通过以下的式子来对解纤比进行计算。

解纤比[%]=(通过了筛子的纤维的质量[g])/(投入到摇动筛粉器中的解纤样品的总质量[g])×100

解纤性的评价基准如下。

a:解纤比为20%以上且小于34%

b:解纤比为14%以上且小于20%

c:解纤比小于14%

a*:虽然被充分解纤了,但纤维彼此缠绕在一起,纤维并未通过筛子

带电性是通过目视方式对解纤后的附着于食品处理器的金属板上的纤维的量进行观察来实施的。

带电性的评价基准如下。

a:在金属板上几乎没有纤维的附着

b:在金属板上有少量纤维的附着

c:在金属板上有大量纤维的附着

而且,在图7中,示出了即将被解纤之前的再生纸“g80”的水分率。水分率是通过上述的加热干燥式水分仪以及环境下进行测量的。另外,图7所示的涂布量为,每a4尺寸的液体1~3的质量。

如图7所示,与拉伸强度比率大于60.0%的情况相比,在拉伸强度比率为60.0%以下的情况下,解纤性以及带电性良好。可知,在拉伸强度比率为60.0%以下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进行解纤。此外,可知,在即将解纤之前的水分率为13.5%以上且45.1%以下的范围内,能够有效地进行解纤,进一步地,在20.8%以上且41.2%以下的范围内,能够抑制纤维彼此缠绕在一起的情况。

此外,在将再生纸“g80”以温度40℃、相对湿度80%而放置10天的情况下,水分率为10.8%,并且无法有效地进行解纤。

4.3.关于液体涂布后的有效时间的评价

在实施例8以及比较例3的薄片中,实施了关于涂布了液体之后的有效时间的评价。具体而言,将涂布液体之后直至实施解纤为止的时间,改变为1小时后、24小时后,并对解纤性以及带电性进行评价。图8为,在实施例8以及比较例3的薄片中,表示解纤性以及带电性的表。

解纤性以及带电性通过与“4.2.关于拉伸强度比率的评价”相同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基准来进行评价。

如图8所示,在涂布液体1之后直至实施解纤为止的时间为1小时的实施例8中,解纤性以及带电性良好,在经过24小时的比较例3中,解纤性以及带电性较差。

4.4.关于保湿剂的含量的评价

在实施例9~13以及比较例4的薄片中,实施关于保湿剂的含量的评价。具体而言,通过液体1的涂布量、或者涂布液体3~5、纯水,从而改变保湿剂的质量相对于被涂布了液体的薄片的质量、即薄片中保湿含量,进而对解纤性以及带电性进行评价。图9为,在实施例9~13以及比较例4的薄片中,表示解纤性以及带电性的表。

解纤性以及带电性是通过与“4.2.关于拉伸强度比率的评价”相同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基准来进行评价的。此外,对涂布了液体并在30分钟后解纤出的物质、和在1小时后解纤出的物质进行评价。

如图9所示,在薄片中保湿含量为4.7%以上且20.2%以下的情况下,解纤性以及带电性良好。

本发明在具有本申请所记载的特征或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省略一部分结构,或者对各个实施方式或改变例进行组合。

本发明并未被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能够实施各种改变。例如,本发明包括实质上与在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是指,例如,功能、方法以及结果相同的结构、或者目的以及效果相同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括对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的非本质部分进行置换而得到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括与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效果的结构或者能够实现同一目的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括向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中附加了公知技术的结构。

符号说明

2…管;2a…第一部分;2b…第二部分;3、7、8…管;8…管;9…滑槽;10…供给部;12…粗碎部;14…粗碎刀刃;20…解纤部;22…导入口;23…管;24…排出口;26…解纤鼓风机;27…集尘部;28…捕集鼓风机;29…管;40…筛选部;41…滚筒部;42…导入口;43…罩壳部;44…排出口;45…第一料片形成部;46…网状带;47…辊;48…抽吸部;49…旋转体;50…混合部;52…添加物供给部;52a…排出部;54…管;56…混合鼓风机;60…堆积部;61…滚筒部;62…导入口;63…罩壳部;70…第二料片形成部;72…网状带;74…辊;76…抽吸机构;77…抽吸鼓风机;79…输送部;79a…网状带;79b…辊;79c…抽吸机构;80…薄片形成部;82…加压部;84…加热部;85…砑光辊;86…加热辊;90…切断部;92…第一切断部;94…第二切断部;96…排出部;100…薄片制造装置;202、204、206、208、210、212…加湿部;300…解纤装置;310…液体供给部;311a、311b…管。


技术特征:

1.一种纤维体的解纤方法,包括:

供给工序,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工序,其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解纤,

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拉伸强度的比率相对于被供给有所述液体之前的所述纤维体而成为60.0%以下。

2.一种纤维体的解纤方法,包括:

供给工序,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工序,其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解纤,

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13.5%以上且45.1%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体的解纤方法,其中,

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20.8%以上且41.2%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的纤维体的解纤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包括水以及保湿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体的解纤方法,其中,

所述保湿剂的质量相对于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的质量之比为4.7%以上且20.2%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体的解纤方法,其中,

所述纤维体为薄片,

在所述供给工序与所述解纤工序之间,包括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粗碎的粉砕工序。

7.一种解纤装置,包括:

液体供给部,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部,其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解纤,

所述液体供给部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部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拉伸强度的比率相对于被供给有所述液体之前的所述纤维体而成为60.0%以下。

8.一种解纤装置,包括:

液体供给部,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部,其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解纤,

所述液体供给部以如下方式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部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13.5%以上且45.1%以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解纤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部以如下方式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部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20.8%以上且41.2%以下。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解纤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包括水以及保湿剂。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解纤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部为喷墨涂布装置或喷雾涂布装置。

12.一种薄片制造方法,包括:

供给工序,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工序,其将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解纤并且使之成为解纤物;

料片生成工序,其使所述解纤物堆积从而生成料片;

料片输送工序,其对所述料片进行输送,

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拉伸强度的比率相对于被供给有所述液体之前的所述纤维体而成为60.0%以下。

13.一种薄片制造方法,包括:

供给工序,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工序,其将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解纤并且使之成为解纤物;

料片堆积工序,其使所述解纤物堆积从而生成料片;

料片输送工序,其对所述料片进行输送,

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13.5%以上且45.1%以下。

14.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包括:

液体供给部,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部,其将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解纤并使之成为解纤物,

堆积部,其使所述解纤物堆积从而生成料片;

输送部,其对所述料片进行输送,

所述液体供给部以如下的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部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拉伸强度的比率相对于被供给有所述液体之前的所述纤维体而成为60.0%。

15.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包括:

液体供给部,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

解纤部,其将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解纤并使之成为解纤物;

堆积部,其使所述解纤物堆积从而生成料片;

输送部,其对所述料片进行输送,

所述液体供给部以下方式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部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水分率成为13.5%以上且45.1%以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纤维体的解纤方法、解纤装置、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进行解纤的解纤装置。本发明的纤维体的解纤方法包括:供给工序,其向包含纤维的纤维体供给液体;解纤工序,其对被供给了所述液体的所述纤维体进行解纤,在所述供给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向所述纤维体供给所述液体,即,使即将在所述解纤工序中被解纤之前的所述纤维体的拉伸强度的比率相对于被供给有所述液体之前的所述纤维体而成为60.0%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青山哲也;加藤真一;若林繁美;上野芳弘;关俊一;佐合拓己;仓田纮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50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