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波导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144


本发明涉及yag单晶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折射率差单晶异质结构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晶体单晶薄膜制备新型、高集成度、高效率、低功耗的集成光电子器件,是近年国际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钇铝石榴石(yag)晶体属立方晶系的特性是各向同性、并且具有优良的光学、热力学性能,其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与蓝宝石晶体接近,却无蓝宝石晶体的双折射效应。纯yag晶体在0.25~5μm区域具有较高透过率,在2-3μm区域无任何吸收。同时yag晶体优良的物化性能和光学性使其成为高温和高能物理环境中具有重要应用的光学晶体材料。稀土掺杂yag晶体是当前及近年内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固态激光器工作物质。

波导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折射率差值越大,对光的限制作用就越强,所以具有高折射率差的薄膜材料是高密度集成光学器件的重要基础。光波导是集成光学最基本的组成结构,由一定厚度的高折射率介质及低折射率的包覆层构成。如果薄膜波导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折射率差值越大,那么它对光的限制作用就越强,所以具有高折射率差的光学异质结构是高密度集成光学器件的重要基础。薄膜材料的界面越清晰、单晶程度越高,就越能避免在界面上的光散射,减少光的传输损耗,所以薄膜的界面清晰程度和单晶程度成为薄膜品质的重要指标。有关光学异质结构单晶薄膜的技术由于光子晶体和微机电系统(mems)等几项重要新技术的产生而引起人们的重视。由多层氧化物光学晶体形成的光学异质结构是光电集成和许多高性能光学器件的最佳选择。研究人员尝试了很多种技术例如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分子束外延技术、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和溶胶凝胶技术等来制作平面光学异质结构。这些方法制作的薄膜在单晶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还由于晶格匹配的限制对衬底材料的特性有严格的要求,制作出的薄膜在单晶程度上不够理想。

smart-cut技术为光学异质结构薄膜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这是一种用于从外延层/衬底或块状晶体上分离单晶薄膜的方法。迄今为止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单晶薄膜的剥离:湿法腐蚀的方法和热处理的方法。由于形成的单晶薄膜具有厚度精确可控、折射率差大、单晶度高的特点,因此可以在上面制备一系列的光子器件,从而实现光学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例如可以利用稀土掺杂yag单晶薄膜实现光子晶体激光器等微腔激光器。迄今为止,还没有用smart-cut法实现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制备的相关记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波导及其制备方法,采用he离子注入结合cu-sn键合法即smart-cut法制备具有高折射率差的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

本发明的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波导,包括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1和yag晶体衬底2,在所述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1的注入面之下依次具有sio2薄膜3、第一钛沉积层41、第一铜沉积层51;所述衬底yag晶体表面之上具有依次具有第二钛沉积层42、第二铜沉积层52,所述第一铜沉积层51和所述第二铜沉积层52之间具有cu-sn键合层7。

本发明的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波导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111>切向yag晶体材料(8)作为样品,通过注入过程将能量为200kev、剂量为8×1016ions/cm2的he离子注入样品的表面;

步骤2、对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进行标准rca配方清洗后,在注入面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一层厚度1.6微米的sio2薄膜,沉积条件包括沉积环境温度为250℃、沉积时间为60min;

步骤3、分别在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的注入面和yag晶体衬底的表面进行沉积,依次得到厚度为100nm、5μm和1μm的钛沉积层、铜沉积层和锡薄膜沉积层;

步骤4、将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和yag晶体衬底贴合在一起并加热到270℃保持10min,确保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和yag晶体衬底通过cu-sn键合的方式结合到一起,cu-sn键合条件包括键合环境温度为270℃、键合时间为10min;

步骤5、完成键合的样品在退火炉中加热到600℃并保持2h,退火完成后,将yag薄膜完整地从yag晶体材料上剥离下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均匀地从衬底上“切”下单晶薄膜,并且键合到其他的低折射率材料上形成较为稳定的光波导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波导制备方法各实现过程示意图,依序为(a)离子注入过程,(b)sio2和金属沉积过程,(c)键合过程,(d)退火剥离过程;

图2为扫描电镜下的利用本发明的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制备方法所制备的yag薄膜的端面图;

图3为透射电镜下的利用本发明的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制备方法所制备的yag薄膜的区域图;

图4为yag平面波导横电场偏振暗模特性图;

附图标记:

1、有离子注入的yag晶体,2、yag晶体衬底,3、sio2薄膜,41、第一钛沉积层,42、第二钛沉积层,51、第一铜沉积层,52、第二铜沉积层,61、第一锡薄膜沉积层,62、第二锡薄膜沉积层,7、cu-sn键合层,8、yag晶体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制备方法各实现过程示意图,本发明的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波导,包括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1和yag晶体衬底2,在所述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1的注入面之下依次具有sio2薄膜3、第一钛沉积层41、第一铜沉积层51;所述衬底yag晶体表面之上具有依次具有第二钛沉积层42、第二铜沉积层52,所述第一铜沉积层51和所述第二铜沉积层52之间具有cu-sn键合层7。

该制备方法依序包括(a)离子注入过程、(b)sio2和金属沉积过程、(c)键合过程、(d)退火剥离过程。其中,yaga和yagb分别为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和未注入的衬底yag,该方法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采用<111>切向yag晶体作为样品,样品的尺寸为6×5×1mm3,将能量为200kev、剂量为8×1016ions/cm2的he离子注入<111>切向yag样品表面,在注入过程中束流小于1μa/cm2

步骤2、注入完的样品经过标准rca配方清洗后,在注入面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制备一层厚度1.6微米的sio2薄膜,pecvd沉积条件包括沉积环境温度为250℃,沉积时间为60min;所沉积的sio2薄膜不均匀会造成干涉条纹;

步骤3、样品的注入面和yag晶体衬底表面依次沉积钛、铜、锡薄膜,厚度分别是100nm、5μm和1μm;

步骤4、将注入样品和yag晶体衬底贴合在一起并加热到270℃保持10min(分钟),确保两块样品通过cu-sn键合的方式结合到一起,cu-sn键合条件包括键合环境温度为270℃,键合时间为10min;

键合过程中,pecvd沉积时间(60min)和cu-sn键合时间(10min)都比注入剂量为8×1016ions/cm2的样品在相同温度下的表面起泡时间短;

步骤5、完成键合的样品在退火炉中加热到600℃并保持2h(小时),退火完成后能够将yag薄膜从yag体材料上完整地剥离下来。

通过上述过程所制备的yag薄膜整体较为完整,表面肉眼可见的缺陷很少。

为了避免沟道效应,在注入过程中离子束方向与样品表面法线方向成7°角,注入离子的束流小于1μa/cm2,注入之后,样品放在温度控制台中,根据剂量情况选择退火处理,在不同的温度下原位观察yag表面的起泡和剥离现象;退火前所有样品表面都没有发现起泡现象。剂量为2×1016ions/cm2,4×1016ions/cm2和6×1016ions/cm2的样品在500℃、550℃、600℃、800℃这四个温度退火1h(小时)后表面都没有出现起泡和剥离。剂量为8×1016ions/cm2的样品在500℃温度退火1h(小时)后表面没有任何变化。在550℃、600℃、800℃三个温度退火1h(小时)后表面都能产生起泡现象。这说明剂量为8×1016ions/cm2的样品在退火温度高于550℃时会出现明显的表面起泡和剥离现象(本发明优选其中剂量8×1016ions/cm2样品表面起泡时间点在温度为600°c时约为50分钟);不同剂量样品详细的起泡现象和退火温度之间的关系已经在表1中列出;

如表1所示,为不同剂量离子注入样品表面起泡现象和退火温度之间的关系。n表示表面没有变化,bu表示在表面下形成气泡,bl表示表面形成破裂气泡。

如图2所示,扫描电镜下的利用本发明的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制备方法所制备的yag薄膜的端面图。在sio2薄膜和cu-sn键合三明治结构之上获得了亚微米厚度的yag薄膜,yag薄膜的厚度大约是765nm。金属化合物是由cu3sn组成的,cu3sn的熔点是676℃,这意味着cu-sn键合的结构在退火温度为600℃时是稳定的。

如图3所示,透射电镜下的利用本发明的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制备方法所制备的yag薄膜的区域图。在该注入条件下,离子注入后yag薄膜仍然保持了较好晶体结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离子注入后yag薄膜结构特性。采用棱镜耦合方法测试了632.8nm下yag薄膜波导的暗模特性谱。由于yag薄膜结构的包覆层为空气和二氧化硅,且二氧化硅折射率(n=1.45)比yag低,所以yag薄膜可以形成波导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波导,包括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1)和yag晶体衬底(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1)的注入面之下依次具有sio2薄膜(3)、第一钛沉积层(41)、第一铜沉积层(51);所述衬底yag晶体表面之上依次具有第二钛沉积层(42)、第二铜沉积层(52),所述第一铜沉积层(51)和所述第二铜沉积层(52)之间具有cu-sn键合层(7)。

2.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波导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111>切向yag晶体材料(8)作为样品,通过注入过程将能量为200kev、剂量为8×1016ions/cm2的he离子注入样品的表面;

步骤2、对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进行标准rca配方清洗后,在注入面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一层厚度1.6微米的sio2薄膜,沉积条件包括沉积环境温度为250℃、沉积时间为60min;

步骤3、分别在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的注入面和yag晶体衬底的表面进行沉积,依次得到厚度为100nm、5μm和1μm的钛沉积层、铜沉积层和锡薄膜沉积层;

步骤4、将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和yag晶体衬底贴合在一起并加热到270℃保持10min,确保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和yag晶体衬底通过cu-sn键合的方式结合到一起,cu-sn键合条件包括键合环境温度为270℃、键合时间为10min;

步骤5、完成键合的样品在退火炉中加热到600℃并保持2h,退火完成后,将yag薄膜完整地从yag晶体材料上剥离下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波导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注入过程中,离子束方向与样品表面法线方向成7°角,注入离子的束流小于1μa/cm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折射率差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波导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1)和YAG晶体衬底(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He离子注入的YAG晶体(1)的注入面之下依次具有SiO2薄膜(3)、第一钛沉积层(41)、第一铜沉积层(51);所述衬底YAG晶体表面之上依次具有第二钛沉积层(42)、第二铜沉积层(52),所述第一铜沉积层(51)和所述第二铜沉积层(52)之间具有Cu‑Sn键合层(7);采用He离子注入结合Cu‑Sn键合法即Smart‑cut法制备具有高折射率差的YAG单晶异质结构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均匀地从衬底上“切”下单晶薄膜,并且键合到其他的低折射率材料上形成较为稳定的光波导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项炳锡;阮双琛;柴广跃;马钰洁;王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2.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9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