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阶梯教室专用连体桌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阶梯教室专用连体桌椅。



背景技术:

阶梯教室面积大,容纳人数多,但其最大特点在于其地板是阶梯状逐渐升高的,离讲台越远,地面越高,从而座椅就越高,这样就使得远离讲台、座位靠后的学生能够清楚地看见黑板和讲台,而不会被前排学生挡住视线,因此阶梯教室在大学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现有的阶梯教室中安装的连体式桌椅均是固定安装,座板通过加强梁焊接在支架上,桌板通过支撑板焊接在支架上,均是固定安装不能对座板和桌板的高度进行调节,由于阶梯教室人员比较多,每个人的高低胖瘦均不相同,对座板和桌板之间的距离需求也不相同,由于现有的桌板和座板为固定焊接安装,不能进行高低调节,造成学生在桌板上写作时因高度的问题非常难受,影响听课和写作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拆解、通过对座板和桌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学生写作舒适度及写作质量的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阶梯教室专用连体桌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阶梯教室专用连体桌椅,包括支架、座板和桌板,所述支架设置在固定底板上,且两者具有一定的角度,所述座板通过加强梁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桌板通过支撑板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靠背,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加强梁通过矩形套筒活动套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矩形套筒上设置有与条形凹槽配合使用的条形凸起,所述支撑板通过条形卡体套装在支架上,所述条形卡体上设置有条形卡块,所述条形卡块与条形凹槽配合使用。

所述条形凹槽上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内设置有通过第一通孔贯穿所述条形凸起及矩形套筒的座板活动销。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设置有通过第二通孔贯穿所述条形卡体的桌板活动销。

所述加强梁焊接在矩形套筒上,所述支撑板焊接在条形卡体上,所述座板通过转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加强梁上。所述条形卡体上设置有置物板,所述靠背通过螺栓设置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座板和桌板活动套装在支架上,并通过活动销进行辅助位置限定,实现桌板和座板高度的调节,提高学生写作舒适度及写作质量,同时由于阶梯教室的自然高度差,座板的调节并不会影响学生及后排观看黑板,提高使用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矩形套筒套装在支架上,且矩形套筒上设置有与支架上的条形凹槽配合使用的条形凸起,实现矩形套筒在支架上滑动的同时对矩形套筒进行位置限制,保证活动连接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矩形套筒套装在支架上,矩形套筒上的条形凸起嵌入支架上的条形凹槽中,由于支架倾斜设置在固定底板上,加强梁和座板水平设置在支架的一侧,由于重力的关系,会自动实现矩形套筒与支架、条形凸起与条形凹槽之间的限位卡紧操作。

4、本实用新型条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圆孔,通过与贯穿矩形套筒和条形凸起的座板活动销配合使用,实现矩形套筒的辅助限位功能,通过座板活动销与不同的第一圆孔配合使用,实现座板高度的调节。

5、本实用新型条形卡体套装在支架上,且条形卡体上设置有与支架上的条形凹槽配合使用的条形卡块,实现条形卡体在支架上滑动的同时对条形卡体进行位置限制,保证活动连接的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条形卡体套装在支架上,条形卡体上的条形卡块嵌入支架上的条形凹槽中,由于支架倾斜设置在固定底板上,支撑板和桌板水平设置在支架的一侧,由于重力的关系,会自动实现条形卡体与支架、条形卡块与条形凹槽之间的限位卡紧操作。

7、本实用新型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圆孔,通过与贯穿条形卡体的桌板活动销配合使用,实现条形卡体的辅助限位功能,通过桌板活动销与不同的第二圆孔配合使用,实现桌板高度的调节。

8、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置物板,学生可以把多余的物品放置在置物架上,增加储物空间,同时置物架设置在条形卡体上,增加了条形卡体的重量,更好的实现限位功能。

9、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靠背,增加人员使用的舒适度,同时座板能够通过转轴在加强梁上转动,增大桌椅之间的空间,便于人员的走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在阶梯教室中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左视图。

图4为条形卡体和桌板的左视图。

图5为支架和固定底板的主视图。

图6为矩形套筒与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条形卡体与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阶梯教室中使用的连体桌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图中,1-支架,2-座板,3-桌板,4-固定底板,5-加强梁,6-支撑板,7-靠背,8-条形凹槽,9-矩形套筒,10-条形凸起,11-条形卡体,12-条形卡块,13-第一圆孔,14-座板活动销,15-第二圆孔、16-桌板活动销,17-转轴,18-置物板,19-螺栓。

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阶梯教室专用连体桌椅,包括支架1、座板2和桌板3,支架1设置在固定底板4上,且两者具有一定的角度,座板2通过加强梁5设置在支架1上,桌板3通过支撑板6设置在支架1上,支架1上设置有靠背7,支架1上设置有条形凹槽8,加强梁5通过矩形套筒9活动套装在支架1上,矩形套筒9上设置有与条形凹槽8配合使用的条形凸起10,支撑板6通过条形卡体11套装在支架1上,条形卡体11上设置有条形卡块12,条形卡块12与条形凹槽8配合使用。

条形凹槽8上设置有第一圆孔13,第一圆孔13内设置有通过第一通孔贯穿条形凸起10及矩形套筒9的座板活动销14。

支架1上设置有第二圆孔15,第二圆孔15内设置有通过第二通孔贯穿条形卡体11的桌板活动销16。

加强梁5焊接在矩形套筒9上,支撑板6焊接在条形卡体11上,座板2通过转轴17可旋转的设置在加强梁5上。条形卡体11上设置有置物板18,靠背7通过螺栓19设置在支架1上。

安装时,先通过固定底板4把支架1设置在地面上,把事先预装好的座板2(座板2通过转轴17设置在加强梁5上,加强梁5与矩形套筒9焊接)通过矩形套筒9套装在支架1上,并通过座板活动销14进行辅助限位,完成座板2的安装;把靠背7设置在支架1上并通过螺栓19进行固定,完成靠背7的安装;把事先预装好的桌板3(桌板3通过铆钉或螺钉设置在支撑板6上,支撑板6与条形卡体11焊接)通过条形卡体11套装在支架1上,并通过桌板活动销16进行辅助限位,完成桌板3的安装。

使用时,人员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手动调整座板2和桌板3之间的距离,使人员坐在座板2上在桌板3上写作时有一个舒适的写作环境,桌板3和座板2的调节可以协同同时调节也可以单独调节;对座板2高度进行调节:人员手动拔出座板活动销14,然后扳动加强梁5实现矩形套筒9四周平衡,将矩形套筒9在支架1上上下移动,加强梁5和座板2水平设置在支架1的一侧,由于重力的关系矩形套筒9会自行限位,人员可以坐上去感受一下高度,高度合适,通过座板活动销14进行辅助限位(通过第一通孔贯穿矩形套筒9和条形凸起10的座板活动销14插进第一圆孔13中);对桌板3高度进行调节:人员手动拔出桌板活动销16,然后扳动桌板3实现条形卡体11四周平衡,将条形卡体11在支架1上上下移动,支撑板6、桌板3和置物板18水平设置在支架1的一侧,由于重力的关系条形卡体11会自行限位,人员可以坐在座板2上感受一下桌板3的高度,高度合适,通过桌板活动销16进行辅助限位(通过第二通孔贯穿条形卡体11的桌板活动销16插进第二圆孔15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阶梯教室专用连体桌椅,包括支架、座板和桌板,所述支架设置在固定底板上,且两者具有一定的角度,所述座板通过加强梁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桌板通过支撑板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靠背,其特征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加强梁通过矩形套筒活动套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矩形套筒上设置有与条形凹槽配合使用的条形凸起,所述支撑板通过条形卡体套装在支架上,所述条形卡体上设置有条形卡块,所述条形卡块与条形凹槽配合使用;

所述条形凹槽上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内设置有通过第一通孔贯穿所述条形凸起及矩形套筒的座板活动销;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设置有通过第二通孔贯穿所述条形卡体的桌板活动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阶梯教室专用连体桌椅,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梁焊接在矩形套筒上,所述支撑板焊接在条形卡体上,所述座板通过转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加强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阶梯教室专用连体桌椅,其特征是:所述条形卡体上设置有置物板,所述靠背通过螺栓设置在支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阶梯教室专用连体桌椅,包括支架、座板和桌板,支架设置在固定底板上,且两者具有一定的角度,座板通过加强梁设置在支架上,桌板通过支撑板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上设置有靠背,支架上设置有条形凹槽,加强梁通过矩形套筒活动套装在支架上,矩形套筒上设置有与条形凹槽配合使用的条形凸起,支撑板通过条形卡体套装在支架上,条形卡体上设置有条形卡块,条形卡块与条形凹槽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座板和桌板活动套装在支架上,并通过活动销进行辅助位置限定,实现桌板和座板高度的调节,提高学生写作舒适度及写作质量,同时由于阶梯教室的自然高度差,座板的调节并不会影响学生及后排观看黑板,提高使用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康;蒋威;李春江;邓怀俊;陈贵林;周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9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