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尘遮片组件的用于容纳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于2018年12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774,299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发明涉及光学适配器,该光学适配器通常配置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纤连接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防尘遮片或防尘遮片组件的光纤适配器,以用于保护对准套管的开口免于灰尘和其他杂物进入,所述防尘遮片或防尘遮片组件形成为适配器壳体的一部分。适配器壳体配置为容纳具有至少一根用于传输光的光纤的一个或多个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对带宽的需求持续呈指数增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光纤已成为标准的布线介质。光纤依赖于直径约250微米的玻璃或聚合物的单根光纤。数据中心使用高密度布线,其中单个光纤线缆包含一根或多根光纤。通常,在这些高密度环境中,mpo(多根推入式)连接器用于连接来自单个多光纤线缆的多根光纤。光纤数量可以是例如8、16、32或64根光纤。mpo光学连接器的光纤受到杂物影响,这可能会干扰光信号。mpo连接器是多光纤推入推出式连接器。lc连接器是在数据中心应用中使用的双联接头(two-ferrule)式光纤连接器,其同样会受到杂物的影响,所述杂物会沉积在具有一根或多跟光纤的接头端面上,当尚未与相对的另一光纤连接器或收发器光源连接时所述一根或多根光纤暴露于环境。

此外,当前的光连接器通常使用组装成单个连接器的许多小部件。图1a(分解视图)描绘了现有技术连接器的示例,其描绘了配置有现有技术弹簧(23)的mpo光纤连接器(50),图1b(分解视图)描绘了配置有现有技术弹簧(23)的第二种lc型光纤连接器(60)。现有技术的连接器(50、60、70)通常包括:防尘盖(10a);连接器壳体(10),该连接器壳体包括由一个或多个弹簧(23)偏压的接头组件(11、12、14);以及紧固至连接器壳体(10)的远端的后部体(15)。弹簧(23)向前偏压接头组件,以确保紧固在相对的适配器端口内的相对的连接器之间的较小的插入信号损失(参见图9)。线缆套筒(20)与压接环(19)一起紧固到后部体的远端。具有一根或多根光纤的光纤线缆(17)穿过线缆套管、后部体和形成为弹簧(23)的一部分的纵向孔。在接头(11)的远端是尾纤或短长度的光纤,利用所述尾纤或短长度的光纤将光纤捻接从而形成捻接点。图1a的连接器公开于申请人的已授权美国专利no.9,658,408b2“opticalfiberconnectorwithchangeablepolarity”中,所述专利于2017年5月23日授予gniadek等人,所述专利通过引用完全并入本申请中。图1b的连接器公开于申请人的已授权美国专利no.10,185,100b2“modularconnectorandadapterassemblyusingaremovableanchordevice”中,所述专利于2019年1月22日授予takano等人,所述专利通过引用完全并入本申请中。

使用现有技术的防尘遮片板,所述防尘遮片板如在2003年5月13日授予发明人demarchi的美国专利no.6,561,699b1“plugpartofopticalplug-and-socketconnection”中公开,其在附图15中公开了遮片板在适配器端口中朝前并且可能会与将光纤连接器紧固在适配器端口内的申请人的锚固装置相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具有至少一个防尘遮片板的隐藏式防尘遮片板组件配置为遮盖并保护对准开口以免于杂物进入,以便帮助防止相对的光纤之间的光信号失真,所述相对的光纤配置成作为适配器内的相对的光纤连接器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a是设置有现有技术的偏压弹簧的现有技术的mpo光纤连接器的分解视图;

图1b是设置有现有技术的偏压弹簧组的现有技术的lc型光纤连接器的分解视图;

图2描绘了具有一个或多个端口的现有技术的适配器,所述一个或多个端口配置为接收锚固装置;

图3是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2的分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紧固在适配器壳体内的防尘遮片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防尘遮片板的阵列和下部适配器壳体的分解视图;

图6是插入适配器端口中的光纤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7是在将光纤连接器完全插入适配器端口内之后关闭的防尘遮片组件的偏移透视图;

图8示出了图7的放大图,并且

图9示出了完全插入适配器端口中的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不限于所描述的特定系统、设备和方法,因为它们可以变化。在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版本或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范围。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形式的“一”和“该”包括复数的引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本公开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解释为承认公开中描述的实施例由于现有技术而无权早于该公开。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

为了本申请的目的,以下术语应具有以下列出的相应含义。在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器是指将第一模块或线缆连接至第二模块或线缆的装置和/或其部件。该连接器可以配置成用于光纤传输或电信号传输。该连接器可以是现在已知或以后开发出的任何合适的类型,例如套筒式连接器(fc)、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连接器、lc连接器、机械传输(mt)连接器、方形连接器(sc)、sc双工连接器、mpo连接器或直通式(st)连接器。该连接器通常可以主要由连接器壳体的主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可以结合本文描述的任何部件或所有部件。

“光纤线缆”或“光缆”是指包含一根或多根用于以光束传导光信号的光纤的线缆。光纤可以由任何合适的透明材料构成,包括玻璃、玻璃纤维和塑料。线缆可以包括围绕光纤的护套或护鞘材料。另外,线缆可以在线缆的一端或两端上连接至连接器。如本文所用的那样,术语“光纤”旨在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单模和多模的光波导,包括一个或多个裸光纤、涂覆光纤、松管光纤、紧密缓冲光纤、带状光纤、弯曲性能光纤、抗弯光纤、纳米结构光纤或任何其他用于传输光信号的方式。

图2描绘了现有技术的适配器(100),其中锚固装置(102a)插入每个适配器端口中。适配器壳体(101)具有将每个锚固装置保持在端口内的结构。保持表面(106a-106d)将每个锚固装置(102a-102d)紧固在端口内。当将锚固装置插入适配器端口时,所述锚固装置被接纳在相对置的导轨(103a)上。光纤连接器(50、60、70)通过一个或多个导轨(104a、105)被引导至适配器端口中。

图3示出了具有本发明(即适配器防尘遮片组件)的实施例的图2的现有技术的适配器的分解视图。适配器组件(200)具有上部壳体(111)和下部壳体(210),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下部壳体通过被容纳在凹槽(113)中的突起件(212)而紧固在一起。上部壳体(111)根据适配器端口的数量接收一个或多个锚固装置(102a-102d)。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四个适配器端口,但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存在更少或更多的适配器端口。在图4中进一步描述的下部壳体(210)接收防尘遮片板组件(220),该防尘遮片板组件包括通过柔性桥接构件(225a-225d)(图5)与防尘遮片下部壳体致动器(224a-224d)连接的防尘遮片板(223a-223d)的阵列(图4),并且所述防尘遮片被偏压弹簧(211a-211d)偏压关闭。当光纤连接器完全插入适配器端口时,每个防尘遮片板(223a-223d)均遮盖对准套管(114a-114d)中形成的开口或通道,该开口或通道接收其中具有至少一根光纤的接头。

图4示出了这样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将对准套管(114a)的一端上形成的开口封闭的防尘遮片板(223a),当光纤连接器(70)完全插入适配器端口时所述开口接收接头(71)(参见图6)。参照图4和图5,多个保持突片(222a-222h)接合对应的偏压弹簧(211a-211d)。如下所述,当光纤连接器壳体(72)接合下部壳体致动器(224a-224d)时,保持突片(222a-222h)和致动器(224a-224d)将每个弹簧(211a-211d)紧固并压缩在对应的槽(213)内。图5示出了防尘遮片板(223)的阵列的组件,通过在形成于下部壳体(210)中的对应槽(213)内使用一个或多个保持突片(222)而将所述防尘遮片板的阵列沿“a”方向紧固至下部壳体(210)。每个槽(213a-213d)保持对应的偏压弹簧(211a-211d)。图6示出了当将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端口时的包括偏压弹簧(211a)的光纤连接器(70)。当连接器插入适配器端口时,连接器壳体的前部将锚固装置的腿部抬起,直到锚固装置被紧固在凹槽(115)内,这将连接器紧固至适配器端口(图6),直到用户拉动推片/拉片将其释放为止。当连接器(70)插入适配器端口时,防尘遮片板(223a)在连接器壳体(72)致动每个下部壳体致动器(224a-224d)时向下折叠并折叠在对准套管下方。致动器(224a-224d)压缩对应的偏压弹簧(211a-211d)。保持突片(222a)连接到对应的偏压弹簧(211a),以便在光纤连接器完全插入适配器端口后(参见图8)、在防尘遮片板打开时紧固并协助压缩偏压弹簧(211a)。图7描绘了完全插入适配器端口的连接器(70),其中锚固装置(102a)紧固在凹槽(115)内。标注(800)是图8中描述的放大视图。

图8示出了当连接器(70)通过锚固装置(102a)紧固在适配器端口内时被完全压缩的偏压弹簧(211a)。当连接器壳体(72)在下部壳体致动器(224a)上保持偏压力(“bf”)时,接头(71)被完全插入对准套管(114a),并且防尘遮片板(223a)打开或完全下压在对准套管下方。图9示出了紧固在设置有本发明(800)的适配器内的光纤连接器(70)。

在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参考了构成该描述的一部分的附图。在附图中,除非上下文另外指出,否则相似的标记通常代表相似的部件。在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提出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其他改变。容易理解的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替换、组合、分离和设计本文主要描述的以及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的各方面,所有这些都明确地在本文中设想。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通常,在本文中尤其是在所附带权利要求(例如所附带权利要求的主体)中使用的术语通常旨在作为“开放性”术语(例如,术语“包括”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具有”应解释为“至少具有”;术语“包括”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等等)。尽管各种组分、方法和装置描述成“包括”(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各种部件或步骤,但各种组分、方法和装置也可以“基本上由”或“由”各种部件和步骤“组成”,这些术语应解释为限定基本上封闭的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的是,如果意图在于引入的权利要求的陈述项的特定数量,则将在权利要求中明确地陈述这种意图,并且在没有这种陈述项的情况下不存在这种意图。例如,为了帮助理解,下面的所附带权利要求可以包含介绍性短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的使用以便引入权利要求的陈述项。但是,这些短语的使用不应解释为暗示由不定冠词“一”引入的权利要求的陈述项将任何包含该引入的权利要求的陈述项的特定权利要求限制为仅包含一个该陈述项的实施方式,即使在相同的权利要求包括介绍性短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包括例如“一”的不定冠词(例如,“一”应解释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使用用于引入权利要求陈述项的定冠词也是如此。另外,即使明确叙述了特定数量的引入的权利要求的陈述项,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会认识到,这样的叙述应被解释为表示陈述项的至少的数量(例如,对于“两个陈述项”的简单陈述,在没有其他修饰语的情况下,则表示至少两个陈述项,或者两个或更多个陈述项)。此外,在那些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的至少一者”的惯例表达的情况下,一般而言这种表达结构旨在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该惯例表达的方式被理解(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者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以及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和c等的系统)。在哪些使用类似于“a、b或c等的至少一者”的惯例表达的情况下,一般而言这种表达结构旨在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该惯例表达的方式被理解(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者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以及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和c等的系统)。例如,轨道(103a)是第一适配器端口“a”的轨道,而轨道(103)通常表示用于任何适配器端口的轨道。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杂物进入的光纤适配器,所述光纤适配器包括:

适配器外壳,其用于保持一个或多个光纤连接器;

至少一个防尘遮片板,其连接至柔性桥接构件并且借助偏压弹簧而被偏压关闭;

防尘遮片下部壳体致动器,其一体化地连接至所述柔性桥接构件并且连接至所述偏压弹簧;并且其中

当经由对准套管的一个端部处的开口将接头完全插入所述对准套管时,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前部壳体将所述防尘遮片板从与所述开口接触的闭合位置致动到位于所述前部壳体下方的打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中,锚固装置将所述光纤连接器紧固在所述适配器壳体的端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中,由所述锚固装置紧固的所述光纤连接器将所述防尘遮片板偏压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中,通过使用多个保持突片,所述柔性桥接构件连接至对应的偏压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光纤连接器选自lc连接器或mpo连接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防尘遮片板组件,包括:

具有多个槽的下部壳体,所述多个槽构造成容纳对应的保持突片;

所述保持突片将偏压弹簧保持在对应的槽内,并且保持突片在所述槽内沿水平方向移动;

所述保持突片被紧固在致动器的一侧;

所述致动器连接至柔性桥接构件,

所述柔性桥接构件连接至防尘遮片板;并且其中偏压弹簧迫使所述防尘遮片板封闭对准套管中形成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尘遮片板组件,其中,所述致动器将所述防尘遮片板移动到所述对准套管下方的第二位置,从而允许将光纤连接器壳体内的接头插入所述开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尘遮片板组件,其中,所述光纤连接器壳体的前部接合所述致动器,以便使所述防尘遮片板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技术总结
防尘遮片板的阵列,其通过柔性桥接构件连接至主体。该主体保持有一个或多个防尘遮片板、对应的桥接构件以及致动器,该致动器打开防尘遮片或将防尘遮片板从遮盖对准套管保持器中的开口的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因此连接器接头可以被接收在对准套管保持器的一个端部处的开口中。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文;高野一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扇港元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9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