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目前的锁由机械钥匙转动锁芯带动制动栓转动实现开锁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更高要求,出现了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具体可分为四类:一、密码锁,主要用于保险柜这类安全性较高的锁;二、感应锁,又分为接触式锁和非接触式锁,例如ic卡锁,在停车场、地铁等场所应用十分普遍,配置携带方便,价格低廉;三、电磁锁,应用电磁原理制成,缺点是停电就无法关门,因此需要与其他锁配套使用;四、生物锁,是由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衍生出来的,包括指纹锁、掌纹锁、视网膜锁等,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破坏,但不方便配置,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620028915.8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远程监控的智能门锁,该智能门锁包括智能门锁终端、移动手机终端和无线通信网络,所述智能门锁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移动手机终端实现信号交换,所述智能门锁终端内设置有门锁处理器,所述门锁处理器与gps定位终端二、门锁和位置信息存储管理终端相连,所述门锁处理器内设置有权限管理模块,所述门锁处理器还分别与电源和usb接口相连,所述移动手机终端内设置有手机处理器,所述手机处理器分别与gps定位终端一、门锁控制终端和显示器终端相连。该带有远程监控的智能门锁,通过手机实现智能门锁的监控和控制,使用方便,能够时刻对智能门锁进行监控和控制,便于控制,安全且易于携带。但是,现有设备不具有自动识别人脸并将人脸图像发送到户主手机上的装置,同时在验证错误时也不具备向户主报警的功能,不利于控制门锁状态,不利于防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方便、防盗效果好的智能门锁,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包括门体以及设置于门体的第一门锁面板和第二门锁面板,第一门锁面板设置在门体的外侧,第二门锁面板设置在门体的内侧,第一门锁面板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指纹采集器、摄像头、门铃、密码键盘、ic卡感应器和报警器,在门体的厚度方向上设有锁体,在第一门锁面板与第二门锁面板之间设有与锁体配合的锁芯,第二门锁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锁芯开门的手动旋钮,在第二门锁面板中设有电池和总控制器,电池和总控制器电连接,摄像头、指纹采集器、密码键盘、报警器、门铃和ic卡感应器均与总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一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与总控制器连接,第一通讯模块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门铃、指纹采集器、ic卡感应器以及密码键盘均能触发摄像头工作;
终端设备设有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第一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报警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当使用指纹采集器或者密码键盘或者和ic卡感应器进行验证,输入错误指纹或者密码或者和ic卡至少2次以上时即可触发报警器以及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并同时触发摄像头抓拍并将抓拍到的内容存储于总控制器且推送至终端设备。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具有远程监控和远程操控的功能,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智能门锁的监控和控制,使用方便,能够时刻对智能门锁进行监控和控制,便于控制;同时具有自动识别人脸并将人脸图像发送到户主手机上的功能,更为重要地是,在指纹或者密码或者ic卡验证错误一定次数后会触发报警器以及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并同时触发摄像头抓拍照片并将抓拍到的照片以及验证错误类型推送至持有终端设备的户主,户主可以及时在终端设备上查看抓拍到的照片以及验证错误类型,然后对门锁进行相应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控制方便,有利于户主及时查看和控制门锁状态,便于防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门锁面板上设有显示器且位于手动旋钮的上方,显示器与总控制器连接,显示器与摄像头配合,能够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由此,通过显示器可以看到摄像头拍摄到的门外的图像,便于门内户主进行识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上设有第二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通过2g网络或3g网络或4g网络与终端设备的第二通讯模块通信连接。由此,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可以为市面上比较成熟的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讯模块,同样,第一通讯模块也可以为wifi通讯模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头为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通过在现有设备上加设一种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通过摄像头中的红外线采集图像进而通过程序发送至房主的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开锁提醒,便于户主控制门锁状态,利于防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设有红外线发生器、灵敏电阻,红外线发生器设于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内部,灵敏电阻设于红外线发生器旁边与第一门锁面板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设有两个并为串联连接。由此,电池设有两个并为串联连接,其中一个电池为备用状态,当在使用的一个电池没电时,可以将该电池换下并启用备用电池,使门锁得以不间断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码键盘为触摸式密码键盘。由此,触摸式密码键盘美观实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门锁面板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密码键盘的下方,所述门铃、报警器以及ic卡感应器均安装于把手。由此,把手的设置便于开关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门锁还包括图像对比器和存储器,图像对比器与总控制器连接,存储器与图像对比器连接,存储器用于储存开锁指纹、按键密码、ic卡开锁信息以及通过摄像头抓拍到的内容等,图像对比器用于将通过指纹采集器输入的活体指纹与存储器储存的开锁指纹进行对比。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通过指纹采集器获取指纹图像,将指纹图像信息发送至总控制器,总控制器将收取到的图像信息传送至图像对比器,图像对比器将图像与存储器内的开锁指纹图像进行对比,图像对比器将对比后的结果再反馈给总控制器,如果对比后的结果为正确指纹,总控制器控制锁芯打开门锁,如果对比后的结果为错误指纹,总控制器会将该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提醒户主,如果错误一定次数(用户可以设定次数),会启动终端的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具有远程监控和远程操控的功能,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智能门锁的监控和控制,使用方便,能够时刻对智能门锁进行监控和控制,便于控制;同时具有自动识别人脸并将人脸图像发送到户主手机上的功能,更为重要地是,在指纹或者密码或者ic卡验证错误一定次数后会触发报警器以及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并同时触发摄像头抓拍照片并将抓拍到的照片以及验证错误类型推送至持有终端设备的户主,户主可以及时在终端设备上查看抓拍到的照片以及验证错误类型,然后对门锁进行相应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控制方便,有利于户主及时查看和控制门锁状态,便于防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智能门锁的第一门锁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智能门锁的第二门锁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的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中的附图标记:1-门体;2-第一门锁面板;3-第二门锁面板;4-锁体;5-手动旋钮;6-终端设备;7-图像对比器;8-存储器;9-指纹采集器;10-摄像头;11-密码键盘;12-门铃;13-把手;14-电池;15-总控制器;16-显示器;17-第一通讯模块;18-ic卡感应器;19-报警器;20-锁芯;21-钥匙孔;61-控制模块;62-报警模块;63-第二通讯模块;101-红外线发生器;102-灵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智能门锁。
如图1~4所示,该智能门锁包括门体1以及设置于门体1的第一门锁面板2和第二门锁面板3。第一门锁面板2设置在门体1的外侧,第二门锁面板3设置在门体1的内侧。第一门锁面板2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指纹采集器9、摄像头10、门铃12、密码键盘11、ic卡感应器18和报警器19。在门体1的厚度方向上设有锁体4,在第一门锁面板2与第二门锁面板3之间设有与锁体4配合的锁芯20。第二门锁面板3上设有用于控制锁芯20开门的手动旋钮5。在第二门锁面板3中设有电池14和总控制器15,电池14和总控制器15电连接。摄像头10、指纹采集器9、密码键盘11、报警器19、门铃12和ic卡感应器18均与总控制器15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门锁还包括第一通讯模块17,第一通讯模块17与总控制器15连接,第一通讯模块17与终端设备6通信连接。
门铃12、指纹采集器9、和ic卡感应器18以及密码键盘11均能触发摄像头10工作。
终端设备6设有控制模块61和报警模块62,第一通讯模块17与控制模块61通信连接,报警模块62与控制模块61连接,当使用指纹采集器9或者密码键盘11或者和ic卡感应器18进行验证,输入错误指纹或者错误密码或者错误ic卡至少2次以上时即可触发用户终端6的报警模块62以及安装于门锁的报警器19进行报警并同时触发摄像头10抓拍照片或者视频并将抓拍到的照片或者视频等内容存储于总控制器15且将抓拍到的照片和具体验证错误类型推送至终端设备6。本实施方式的触发报警器18以及报警模块62进行报警的错误次数可以更加需要进行设定,如指纹输入错误5次或者密码输入错误3次或者ic卡验证错误4次等情况发生时进行报警。
如图2所示,第二门锁面板3上设有显示器16且位于手动旋钮5的上方。显示器16与总控制器15连接,显示器16与摄像头10配合,能够显示摄像头10拍摄的图像。由此,通过显示器16可以看到摄像头10拍摄到的门外的图像,便于门内户主进行识别。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6上设有第二通讯模块63。第一通讯模块17通过2g网络或3g网络或4g网络与终端设备6的第二通讯模块63通信连接。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6可以为手机,通过手机上的app对门锁进行控制。第一通讯模块17和第二通讯模块63可以为市面上比较成熟的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讯模块。
摄像头10为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10。通过在现有设备上加设一种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10,通过摄像头10中的红外线采集图像进而通过程序发送至房主的手机等终端设备6,进行开锁提醒,便于户主控制门锁状态,利于防盗。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10设有红外线发生器101、灵敏电阻102。红外线发生器101设于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10内部,灵敏电阻102设于红外线发生器101旁边与第一门锁面板2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红外线发生器101是一种遥控设备,具有遥控功能,它通过红外线发射管在一定范围内向外发射光线,从而达到控制信号的作用。使用时,通过在现有设备上加设一种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10,通过摄像头10中的红外线采集图像进而通过程序发送至房主的手机,进行开锁提醒,便于户主控制门锁状态,利于防盗。
电池14设有两个并为串联连接。由此,电池14设有两个并为串联连接,其中一个电池14为备用状态,当在使用的一个电池14没电时,可以将该电池14换下并启用备用电池14,使门锁得以不间断工作。
密码键盘11为触摸式密码键盘11,ic卡感应器安装于密码键盘11后方的第一门锁面板2。由此,触摸式密码键盘11美观实用。
第一门锁面板2上设有把手13,把手13位于密码键盘11的下方,报警器19安装于把手13的壳体内。把手13上还设有用于钥匙开锁的钥匙孔21。由此,把手13的设置便于开关门。门铃12安装于摄像头10下方的第一门锁面板2,本实施方式的门铃12为触摸按键。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智能门锁还包括图像对比器7和存储器8。图像对比器7与总控制器15连接,存储器8与图像对比器7连接。存储器8用于储存开锁指纹、按键密码、ic卡开锁信息以及通过摄像头10抓拍到的照片或者视频等内容。图像对比器7用于将通过指纹采集器9输入的活体指纹与存储器8储存的指纹进行对比。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通过指纹采集器9获取指纹图像,将指纹图像信息发送至总控制器15,总控制器15将收取到的图像信息传送至图像对比器7,图像对比器7将图像与存储器8内的开锁指纹图像进行对比,图像对比器7将对比后的结果再反馈给总控制器15,如果对比后的结果为正确指纹,总控制器15控制锁芯打开门锁,如果对比后的结果为错误指纹,总控制器15会将该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6提醒户主,如果错误一定次数(用户可以设定次数),会启动终端设备6的报警模块61以及把手13上的报警器19进行报警。同理,也可以实现按键密码、ic卡开锁信息等信息的对比。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门锁面板2、第二门锁面板3、把手13、总控制器15、摄像头10、报警器19、ic卡感应器18、指纹采集器9、锁体4、手动旋钮5、指纹采集器9、门铃12、电池14、显示器16、红外线发生器101以及灵敏电阻102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施方式的总控制器15可以是单片机且为电路板结构,图像对比器7、存储器8以及第一通讯模块17等通过集成安装于总控制器15。报警器19可以为蜂鸣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具有远程监控和远程操控的功能,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智能门锁的监控和控制,使用方便,能够时刻对智能门锁进行监控和控制,便于控制;同时具有自动识别人脸并将人脸图像发送到户主手机上的功能,更为重要地是,在指纹或者密码或者ic卡验证错误一定次数后会触发报警器19以及报警模块62进行报警并同时触发摄像头10抓拍照片并将抓拍到的照片以及验证错误类型推送至持有终端设备6的户主,户主可以及时在终端设备6上查看抓拍到的照片以及验证错误类型,然后对门锁进行相应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控制方便,有利于户主及时查看和控制门锁状态,便于防盗。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智能门锁,包括门体(1)以及设置于门体(1)的第一门锁面板(2)和第二门锁面板(3),所述第一门锁面板(2)设置在门体(1)的外侧,所述第二门锁面板(3)设置在门体(1)的内侧,所述第一门锁面板(2)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指纹采集器(9)、摄像头(10)、门铃(12)、密码键盘(11)、ic卡感应器(18)和报警器(19),在所述门体(1)的厚度方向上设有锁体(4),在所述第一门锁面板(2)与第二门锁面板(3)之间设有与锁体(4)配合的锁芯(20),所述第二门锁面板(3)上设有用于控制锁芯(20)开门的手动旋钮(5),在所述第二门锁面板(3)中设有电池(14)和总控制器(15),所述电池(14)和总控制器(15)电连接,所述摄像头(10)、指纹采集器(9)、密码键盘(11)、报警器(19)、门铃(12)和ic卡感应器(18)均与总控制器(1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通讯模块(17),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7)与总控制器(15)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7)与终端设备(6)通信连接;
所述门铃(12)、指纹采集器(9)、ic卡感应器(18)以及密码键盘(11)均能触发摄像头(10)工作;
所述终端设备(6)设有控制模块(61)和报警模块(62),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7)与控制模块(61)通信连接,所述报警模块(62)与控制模块(61)连接,当使用所述指纹采集器(9)或者密码键盘(11)或者ic卡感应器(18)进行验证,输入错误指纹或者密码或者ic卡至少2次以上时即可触发所述报警器(19)以及所述报警模块(62)进行报警并同时触发所述摄像头(10)抓拍并将抓拍到的内容存储于总控制器(15)且推送至终端设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锁面板(3)上设有显示器(16)且位于手动旋钮(5)的上方,所述显示器(16)与总控制器(15)连接,所述显示器(16)与摄像头(10)配合,能够显示摄像头(10)拍摄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6)上设有第二通讯模块(63),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7)通过2g网络或3g网络或4g网络与终端设备(6)的第二通讯模块(63)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0)为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10)设有红外线发生器(101)、灵敏电阻(102),所述红外线发生器(101)设于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10)内部,所述灵敏电阻(102)设于红外线发生器(101)旁边与第一门锁面板(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4)设有两个并为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键盘(11)为触摸式密码键盘(11)。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锁面板(2)上设有把手(13),所述把手(13)位于密码键盘(11)的下方,所述报警器(19)安装于把手(13)。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对比器(7)和存储器(8),所述图像对比器(7)与总控制器(15)连接,所述存储器(8)与图像对比器(7)连接,所述存储器(8)用于储存开锁指纹以及通过所述摄像头(10)抓拍到的内容,所述图像对比器(7)用于将通过指纹采集器(9)输入的活体指纹与存储器(8)储存的开锁指纹进行对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