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104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设备也越来越多,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连接两个光纤线缆,从而实现光纤线路的连通,连通多个网络设备。然而,在具体的连接过程中,两个光纤在连接后容易错位松脱。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后不易错位松脱的光纤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与连接器组件,所述第一光纤上转动套设有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二光纤上转动套设有第二螺纹筒,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插壳、第二插壳、拨动架与两个夹块,所述第一螺纹筒转动地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两个夹块均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两个夹块分别夹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插壳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上,所述第二螺纹筒螺合于所述第二插壳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纤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之间,所述第二光纤的端部对接抵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所述拨动架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上,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夹紧闭合,以固持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壳与所述第二插壳均包括相互连接的锥壳部与插接壳部,所述第一插壳的插接壳部与所述第二插壳的插接壳部相互插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壳部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筒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的螺纹孔内,所述第二螺纹筒螺合于所述第二插壳的螺纹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外套壳,所述外套壳套设于所述第一插壳与所述第二插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夹块均为条块状且二者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夹块包括相对设置的枢接端与夹持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枢接端处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安装于所述第一插壳的插接壳部远离所述第二插壳的一端,以使得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一插壳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夹块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倾斜夹持面,所述两个夹块的倾斜夹持面之间的距离沿朝向所述第二光纤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倾斜夹持面上均凹设有圆形夹持槽,所述两个夹块的圆形夹持槽用于夹持光纤。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壳的插接壳部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插壳的插接壳部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插接槽,所述两个第一插接槽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插接槽对应相通,所述拨动架插设于所述两个第二插接槽内,所述拨动架收纳于所述外套壳内。

一种如上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螺纹筒转动地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内,使得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内;

将所述第二螺纹筒螺合于所述第二插壳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纤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之间;

将所述第二插壳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纤的端部对接抵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

将所述拨动架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上,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夹紧闭合,以固持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以及

将所述外套壳套设于所述第一插壳与所述第二插壳上。

所述光纤连接器在使用时,由于利用所述拨动架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上,可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夹紧闭合,以固持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使得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之间不易错位松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两个夹块与拨动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两个夹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例如,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与连接器组件,所述第一光纤上转动套设有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二光纤上转动套设有第二螺纹筒,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插壳、第二插壳、拨动架与两个夹块。例如,所述第一螺纹筒转动地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两个夹块均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两个夹块分别夹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相对两侧。例如,所述第二插壳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上,所述第二螺纹筒螺合于所述第二插壳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纤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之间。例如,所述第二光纤的端部对接抵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所述拨动架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上,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夹紧闭合,以固持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与连接器组件30,所述第一光纤上转动套设有第一螺纹筒10,所述第二光纤上转动套设有第二螺纹筒20,所述连接器组件30包括第一插壳31、第二插壳32、拨动架33与两个夹块35,所述第一螺纹筒10转动地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31内,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31内,所述两个夹块35均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壳31内,所述两个夹块35分别夹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插壳32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31上,所述第二螺纹筒20螺合于所述第二插壳32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纤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35之间,所述第二光纤的端部对接抵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所述拨动架33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35上,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35夹紧闭合,以固持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

例如,所述光纤连接器在使用时,由于利用所述拨动架33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35上,可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35夹紧闭合,以固持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使得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之间不易错位松脱。

例如,为了便于遮蔽保护所述第一插壳31与所述第二插壳32,所述第一插壳31与所述第二插壳32均包括相互连接的锥壳部321与插接壳部323,所述第一插壳31的插接壳部与所述第二插壳32的插接壳部323相互插接。所述锥壳部321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筒10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31的螺纹孔内,所述第二螺纹筒20螺合于所述第二插壳32的螺纹孔内。所述连接器组件30还包括外套壳38,所述外套壳38套设于所述第一插壳31与所述第二插壳32上。通过设置所述外套壳38来套设所述第一插壳31与所述第二插壳32,从而可以利用所述外套壳38遮蔽保护所述第一插壳31与所述第二插壳32。

例如,为了便于夹紧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所述两个夹块35均为条块状且二者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夹块35包括相对设置的枢接端351与夹持端353。所述枢接端351处设置有枢轴3515,所述枢轴3515安装于所述第一插壳31的插接壳部323远离所述第二插壳32的一端,以使得所述夹块35与所述第一插壳31转动连接。所述两个夹块35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倾斜夹持面352,所述两个夹块35的倾斜夹持面352之间的距离沿朝向所述第二光纤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两个倾斜夹持面352上均凹设有圆形夹持槽350,所述两个夹块35的圆形夹持槽350用于共同夹持光纤。通过于所述两个夹块35上凹设形成圆形夹持槽350,从而使得所述两个圆形夹持槽350适配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进而可以更好地夹紧所述两个光纤。

例如,为了便于插入所述拨动架33,所述第一插壳31的插接壳部323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插接槽3135,所述第二插壳32的插接壳部323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插接槽3235,所述两个第一插接槽3135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插接槽3235对应相通,所述拨动架33插设于所述两个第二插接槽3235内,所述拨动架33收纳于所述外套壳38内。通过设置所述两个第一插接槽3135与所述两个第二插接槽3235,从而便于所述拨动架33的插入,而所述外套壳38则便于包裹遮蔽所述拨动架33。

例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法。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第一螺纹筒10转动地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31内,使得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31内;

步骤二、将所述第二螺纹筒20螺合于所述第二插壳32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纤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35之间;

步骤三、将所述第二插壳32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31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纤的端部对接抵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

步骤四、将所述拨动架33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35上,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35夹紧闭合,以固持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以及

步骤五、将所述外套壳38套设于所述第一插壳31与所述第二插壳32上。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为了便于提高封闭效果,所述锥壳部321的外部尺寸沿朝向所述插接壳部323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螺纹筒10不能相对所述第一光纤沿轴向滑动,所述第二螺纹筒20不能相对所述第二光纤沿轴向滑动。所述第一插接槽3135与所述第二插接槽3235均与所述第一光纤的轴向平行。所述外套壳38包括相互连接的硬质壳381与弹性筒383,所述弹性筒383活动地包裹于所述第一插壳31的插接壳部323上,所述弹性筒38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壳31的插接壳部323的端部,所述弹性筒38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硬质壳381的端部,所述硬质壳381套设于所述第二插壳32的插接壳部323上。所述插接壳部323的相对两侧均开设u形槽3231,每个所述u形槽3231使得所述插接壳部323上构成弹性翅片3232,所述弹性翅片3232一侧凸设有弹性卡块,另一侧形成有卡设槽3234,所述卡设槽3234暴露于所述插接壳部323的外侧,所述硬质壳381的相对两侧均形成有抵持臂3815,所述两个抵持臂3815的端部设置有抵持块,所述两个抵持臂3815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插壳32的两个弹性翅片3232上,利用所述两个抵持块分别卡入所述两个卡设槽3234内,从而抵持所述两个弹性翅片3232分别朝所述两个夹块35偏转,使得所述两个弹性卡块分别卡持所述两个夹块35的卡持端相向移动,以利用所述两个卡持端初步定位所述第二光纤。由于所述两个抵持臂3815与所述两个弹性翅片3232的卡设,从而使得所述硬质壳381不会在所述弹性筒383的作用下收缩而回复原位。而所述两个抵持臂3815对所述两个弹性翅片3232的抵持作用,可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35偏转,以对所述第二光纤进行初步夹持定位。例如,所述弹性翅片3232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弹性筒383,所述抵持臂3815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螺纹筒20。

例如,为了便于夹紧固持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插壳32的插接壳部323上凹设有收纳横槽324,所述收纳横槽324的相对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插接槽3235,每个所述夹块35上设置有初始圆槽354、扩张直槽355与夹紧直槽356,所述初始圆槽354开设于所述夹块35的枢接端351上并对准所述第一插接槽3135背离所述第二插接槽3235的端部,所述扩张直槽355与所述夹紧直槽356均连接于所述初始圆槽354上,所述扩张直槽355与所述夹紧直槽356均延伸至所述夹块35的夹持端353,每个所述夹块35上的所述扩张直槽355与所述夹紧直槽356之间的距离沿朝向所述夹持端353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扩张直槽355邻近所述倾斜夹持面352。所述扩张直槽355包括上下连通设置的上部宽槽3551与下部窄槽3553,所述夹紧直槽356包括上下连通设置的上部窄槽3561与下部宽槽3563,所述上部宽槽3551的宽度与所述下部宽槽3563的宽度相等,所述上部窄槽3561的宽度与所述下部窄槽3553的宽度相等。所述初始圆槽354的直径大于所述上部宽槽3551的宽度。所述夹紧直槽356远离所述初始圆槽354的一端底部凹设有圆形插槽357。所述初始圆槽354的中部设置有柔性挡片3545,所述柔性挡片3545形状与所述初始圆槽354的横截面相同,所述柔性挡片3545对准所述上部宽槽3551与所述下部窄槽3553的连接处(或者所述上部窄槽3561与所述下部宽槽3563的连接处)。所述拨动架33包括拨动梁331与两个拨动柱332,所述两个拨动柱332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拨动梁331的相对两端。所述拨动柱332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部窄槽3561/所述下部窄槽3553的宽度。所述拨动柱332的底端设置有扩大圆柱3325,所述扩大圆柱3325的直径与所述上部宽槽3551/所述下部宽槽3563的宽度相等。

例如,在所述第二插壳32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31上时,用手移动所述拨动梁331,所述两个拨动柱332用于分别插入所述两个夹块35的初始圆槽354内并抵持于所述柔性挡片3545上,所述拨动梁331用于带动所述两个拨动柱332朝所述第二插壳32移动,所述两个拨动柱332上的扩大圆柱3325分别进入所述两个扩张直槽355的上部宽槽3551内,并朝所述第二插壳32移动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35的夹持端353相互远离,以便于所述第二光纤插入所述两个夹块35之间。在从所述初始圆槽354朝所述第二插壳32移动时,由于所述夹紧直槽356的上部窄槽3561宽度较小,不能允许所述拨动柱332进入,因此所述两个拨动柱332仅能进入所述两个扩张直槽355。在所述第二光纤插入后,向上即可拔出所述拨动架33。此时利用所述两个弹性翅片3232对所述两个夹块35进行初步定位。第一光纤与第二光纤对接好之后需要夹紧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此时,所述拨动梁331在外力作用下还用于带动所述两个拨动柱332分别插入所述两个夹块35的初始圆槽354内,并抵持所述两个柔性挡片3545变形以使得所述两个扩大圆柱3325抵达所述初始圆槽354的底端,所述拨动梁331还用于带动所述两个拨动柱332朝所述第二插壳32移动,所述两个拨动柱332上的扩大圆柱3325分别进入所述两个夹紧直槽356的下部宽槽3563内,并朝所述第二插壳32移动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35的夹持端353相互靠近,以利用所述两个夹块35的夹持端353夹紧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此后,所述拨动架33在外力作用下用于向下移动,以使得所述拨动梁331卡入所述收纳横槽324内,且使得所述两个扩大圆柱3325插入所述两个夹块35的圆形插槽357内。此后,可以拨动所述外套壳38滑动,以使得所述硬质壳381卡设包覆于所述第二插壳32的插设壳部外,以遮蔽所述第一插设狭槽、所述第二插设狭槽与所述拨动架33。由于所述拨动架33插入所述初始圆槽354的底端,因此横向移动时,所述两个拨动柱332仅能进入所述两个夹紧直槽356,而不能进入下部窄槽3553的扩张直槽355。所述扩张直槽355与所述夹紧直槽356能够针对所述拨动架33的插入深度而选择是否允许所述拨动架33进入。

通过设置所述扩张直槽355与所述夹紧直槽356,从而可以利用所述拨动架33拨动所述两个夹块35相互远离或者夹紧,从而在无需肉眼观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从外部对所述两个夹块35的操作。而所述上部宽槽3551与所述下部宽槽3563的设置,使得所述拨动架33在上下移动的两个位置间可以选择进入扩张直槽或者夹紧直槽内,从而可以提高操作便利性和准确性。即当所述拨动架33插入不深时,横向移动只能迫使所述两个夹块35张开,而在插入到底后,横向移动则只能使所述两个夹块35夹紧,因此便于实现从外部操作,也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而所述外套壳38的设置,则提高了美观度,同时也能够防止所述第一插壳31与所述第二插壳32的脱离。由于所述初始圆槽354的直径足够大,所述夹块35的旋转并不会使得所述初始圆槽354的位置脱离所述第二插接槽3235的端部,所述拨动架33依然能够插入所述初始圆槽354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与连接器组件,所述第一光纤上转动套设有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二光纤上转动套设有第二螺纹筒,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插壳、第二插壳、拨动架与两个夹块,所述第一螺纹筒转动地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两个夹块均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两个夹块分别夹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插壳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上,所述第二螺纹筒螺合于所述第二插壳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纤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之间,所述第二光纤的端部对接抵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所述拨动架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上,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夹紧闭合,以固持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壳与所述第二插壳均包括相互连接的锥壳部与插接壳部,所述第一插壳的插接壳部与所述第二插壳的插接壳部相互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壳部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筒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的螺纹孔内,所述第二螺纹筒螺合于所述第二插壳的螺纹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外套壳,所述外套壳套设于所述第一插壳与所述第二插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块均为条块状且二者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夹块包括相对设置的枢接端与夹持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端处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安装于所述第一插壳的插接壳部远离所述第二插壳的一端,以使得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一插壳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块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倾斜夹持面,所述两个夹块的倾斜夹持面之间的距离沿朝向所述第二光纤的方向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倾斜夹持面上均凹设有圆形夹持槽,所述两个夹块的圆形夹持槽用于夹持光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壳的插接壳部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插壳的插接壳部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插接槽,所述两个第一插接槽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插接槽对应相通,所述拨动架插设于所述两个第二插接槽内,所述拨动架收纳于所述外套壳内。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螺纹筒转动地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内,使得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内;

将所述第二螺纹筒螺合于所述第二插壳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纤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之间;

将所述第二插壳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纤的端部对接抵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

将所述拨动架插设于所述两个夹块上,以迫使所述两个夹块夹紧闭合,以固持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连接处;以及

将所述外套壳套设于所述第一插壳与所述第二插壳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与连接器组件,所述第一光纤上转动套设有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二光纤上转动套设有第二螺纹筒,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插壳、第二插壳、拨动架与两个夹块,所述第一螺纹筒转动地螺合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第一光纤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两个夹块均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壳内,所述两个夹块分别夹持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插壳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壳上。所述光纤连接器使得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不易产生错位松脱。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明月
技术研发日:2020.02.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9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