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科技,尤其涉及用ai问诊交流快速识别疑似人员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类疫情爆发时,由医务人员与用户当面问诊交流,显然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而且识别疑似人员的效率低、准确性差。
此外,有些用户由于个人的某些原因,面对防疫人员的询问交流,往往会用谎言蒙混过关。使用ai问诊交流,可以识别用户的部分谎言。
如何根据传染疾病的症状特点,精准识别疑似人员。如何正确地将疑似人员划分成若干等级,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如何不断学习、积累问诊交流经验,实现高效率的问诊交流。显然这里面有许多工作需要ai参与。特别需要用ai提高防疫、提高识别疑似人员的效率。
每种传染疾病有早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有中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有晚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显然医务人员的记忆力有限,所掌握信息不足,很难识别和区别:普通发热疾病人员、疑似人员。
所说的疑似人员,是指怀疑患有传染疾病的人员。
应用互联网、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的问诊软件,快速识别疑似人员,快速对疑似人员采取相符的治疗隔离措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发明用ai问诊交流快速识别疑似人员的系统和方法;快速识别和区别:普通发热疾病人员、疑似人员;正确划分疑似等级、疾病程度;将问诊结论报告服务平台,让防疫的效率倍增。
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包括:智能终端、服务平台、电脑终端。
所说的智能终端,是指用户的通信装置、或者指医院的问诊机器人。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佩带式vr眼镜,医院的问诊电脑、触摸屏等。
智能终端中需要安装问诊软件。在注册问诊软件时,需要让用户注册登记,记录用户的若干信息,形成用户的注册信息。例如:用户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居住地址、联系方式、身体特征、主要病史、主要职业、职称、学历、爱好、性格、紧密关系人员姓名、紧密关系人员的联系方式等。
所述的问诊软件,是指根据传染疾病的早中晚特征,普通发热疾病的早中晚特征,并且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外围信息、用户特点,选用问诊方案,使用ai参与跟用户智能问诊、识别交流;并自动积累成功或者失败经验,经过修改软件的修改,让问诊交流更加完善;可快速识别疑似人员、确定疑似等级、疾病程度,并且形成问诊结论的软件。
问诊软件是由医学专家与科技人员协同、针对传染疾病的情况,共同设计决定其中的:问诊题目、问诊流程、基本形式。
问诊软件中的问诊方案,可以从问诊方案数据库中选用。
所说的问诊方案,是指由医学专家、心理医生和科技人员,共同预先设置若干种问诊方案。每种问诊方案的问诊特色和环节,要与用户特点相吻合。从而提高问诊效率、问诊准确率,更符合问诊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问诊方案与用户特点相吻合,例如:对学历高、有悟性用户,可采取直接简单的问诊。对普通蓝领人员或者家庭妇女,可采取认真详细的问诊。对心理脆弱的用户,需要多一些安慰的问诊。对于多次说谎的用户给予适当的警告,需要采用从不同角度、识别谎言的问诊等等。
所述的早中晚特征,是指传染疾病、普通发热疾病,在早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在中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在晚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
所述的传染疾病,种类比较多。例如:新冠病毒、sars、霍乱、黑死病、鼠疫、埃博拉、流感、甲肝、乙肝等。
所述的普通发热疾病,是指常见的发热疾病。例如:感冒、有炎症等。
所述的疑似等级,是指问诊软件根据与用户的交流,将用户回答的内容,与传染疾病早中晚特征比对,得出的相似程度。例如:可用1级、2级、3级、4级等方式。
所述的疾病程度,是指由医务人员规定、反映疑似人员疾病的严重程度。例如:可用a级、b级、c级、d级等方式。
所说的服务平台,是指大型电脑服务器及周边的硬件;在服务平台中安装平台工作软件、修改软件;还有用户数据库、疾病特征数据库、问诊方案数据库、成功交流数据库、失败交流数据库,还有供智能终端下载的问诊软件。
所说的用户数据库,保存用户的注册数据和信息,还保存从外围渠道得到用户的外围信息,还保存每次使用问诊软件、所获得的问诊结论。
所说的外围渠道,是指除了本系统之外信息来源的渠道。
所说的外围信息,比较多。例如:从防疫人员与用户交流得到的信息、从社区管理人员得到用户的信息、从公安部门得到用户的信息、从银行得到用户的信息、从智能终端中得到用户的信息等等。
智能终端通过定位软件、测温软件,可收集用户的行踪、体温信息。ai参与跟用户智能问诊、识别交流;并自动积累成功或者失败经验,经过修改软件的修改,让问诊交流更加完善;可快速识别疑似人员、确定疑似等级、疾病程度,并且形成问诊结论的软件。
问诊软件是由医学专家与科技人员协同、针对传染疾病的情况,共同设计决定其中的:问诊题目、问诊流程、基本形式。
问诊软件中的问诊方案,可以从问诊方案数据库中选用。
所说的问诊方案,是指由医学专家、心理医生和科技人员,共同预先设置若干种问诊方案。每种问诊方案的问诊特色和环节,要与用户特点相吻合。从而提高问诊效率、问诊准确率,更符合问诊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问诊方案与用户特点相吻合,例如:对学历高、有悟性用户,可采取直接简单的问诊。对普通蓝领人员或者家庭妇女,可采取认真详细的问诊。对心理脆弱的用户,需要多一些安慰的问诊。对于多次说谎的用户给予适当的警告,需要采用从不同角度、识别谎言的问诊等等。
所述的早中晚特征,是指传染疾病、普通发热疾病,在早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在中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在晚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
所述的传染疾病,种类比较多。例如:新冠病毒、sars、霍乱、黑死病、鼠疫、埃博拉、流感、甲肝、乙肝等。
所述的普通发热疾病,是指常见的发热疾病。例如:感冒、有炎症等。
所述的疑似等级,是指问诊软件根据与用户的交流,将用户回答的内容,与传染疾病早中晚特征比对,得出的相似程度。例如:可用1级、2级、3级、4级等方式。
所述的疾病程度,是指由医务人员规定、反映疑似人员疾病的严重程度。例如:可用a级、b级、c级、d级等方式。
所说的服务平台,是指大型电脑服务器及周边的硬件;在服务平台中安装平台工作软件、修改软件;还有用户数据库、疾病特征数据库、问诊方案数据库、成功交流数据库、失败交流数据库,还有供智能终端下载的问诊软件。
所说的用户数据库,保存用户的注册数据和信息,还保存从外围渠道得到用户的外围信息,还保存每次使用问诊软件、所获得的问诊结论。
所说的外围渠道,是指除了本系统之外信息来源的渠道。
所说的外围信息,比较多。例如:从防疫人员与用户交流得到的信息、从社区管理人员得到用户的信息、从公安部门得到用户的信息、从银行得到用户的信息、从智能终端中得到用户的信息等等。
智能终端通过定位软件、测温软件,可收集用户的行踪、体温信息。
步骤6,问诊软件将问诊结论报告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发出通知给医务人员的智能终端中,建议对疑似人员进行医学核查,并采取治疗和隔离的措施;由服务平台通过智能终端,向用户宣传防疫知识。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本发明根据用户注册信息、外围信息、用户特点,并且根据每种传染疾病的早、中、晚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进行智能化问诊交流,从而可以快速识别疑似人员、并且划分疑似人员若干等级。而后将问诊交流的问诊结论,上传服务平台,由防疫人员采取核实为传染疾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隔离措施。本发明有自我修改完善的功能,可以适应各种疫情,平时建设好本系统、在疫情爆发时快速识别疑似人员,高效阻止疫情传播。本发明拥有巨大的市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系统的原理方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特征流程的示意图。
图中,10.智能终端;20.服务平台;30.电脑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服务平台(20)为广大用户的智能终端(10)提供支持。医务和防疫人员也拥有智能终端(10)。
并且在医院的门诊室,也安装放置智能终端(10),成为医院的问诊机器人、或者是医院的问诊电脑、或者是电脑触摸屏等。
每个智能终端(10)通过电信网方式与服务平台(20)相连接。每个智能终端(10)均需要安装问诊软件,用户需要注册登记相关的注册信息。
每个电脑终端(30)与服务平台(20)采用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如果安装布置在一个防疫中心,则采用有线方式相连接。
电脑终端(30)是台式电脑,或者是电脑触摸屏,并且安装在防疫中心的办公室内。若干工作人员使用电脑终端(30),可以控制、管理服务平台(20)的各项工作。
服务平台(20)是由大型电脑服务器组成。
服务平台(20)周边的硬件,主要是指备用的大型电脑服务器、备用电源、大型数据记录设备、联网通信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
服务平台(20)中有若干数据库,或者由软件自动生成数据库中的数据和信息、或者由工作人员操作电脑终端(30)输入数据库中的数据和信息。
工作人员使用操作电脑终端(30),通过服务平台(20)对智能终端(10)中的问诊软件进行内容和参数的设置。并且负责对问诊软件的升级更新。
参见图2,步骤1至步骤3,主要做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扎实,才能进入让问诊软件跟用户正式问诊交流。
步骤3中,从外围渠道得到的外围信息,可以从相关人员的智能终端(10)传送给服务平台,而后由服务平台的工作软件保存至用户数据库。
步骤4中,问诊软件从用户的回答中,可以识别用户的症状。然后,分别与传染疾病的早中晚特征、普通发热疾病的早中晚特征,逐一进行比对。从而可以识别用户是否属于疑似人员。并且出示问诊报告。
问诊报告的内容,例如:姓名、身份证号、识别为疑似人员,疑似等级:2级,疾病程度:c级。
步骤5中,服务平台中的修改软件,自动对问诊软件中的失败交流、成功交流进行适当的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可以在电脑终端(30)显示,让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才可以正式获得应用。
步骤6中,问诊软件将问诊结论,上报服务平台备案。由服务平台的工作软件自动发出通知,让相关医务人员、防疫人员对疑似人员采取相应的核查措施、治疗隔离措施。
上述是本发明的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显然在此基础上方案可以有多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范围之内。
1.用ai问诊交流快速识别疑似人员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服务平台、电脑终端;
所说的智能终端,是指用户的通信装置、或者指医院的问诊机器人;
智能终端中需要安装问诊软件;在注册问诊软件时,需要让用户注册登记,记录用户的若干信息,形成用户的注册信息;
所述的问诊软件,是指根据传染疾病的早中晚特征,普通发热疾病的早中晚特征,并且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外围信息、用户特点,选用问诊方案,使用ai参与跟用户智能问诊、识别交流;并自动积累成功或者失败经验,经过修改软件的修改,让问诊交流更加完善;可快速识别疑似人员、确定疑似等级、疾病程度,并且形成问诊结论的软件;
问诊软件是由医学专家与科技人员协同、针对传染疾病的情况,共同设计决定其中的:问诊题目、问诊流程、基本形式;
问诊软件中的问诊方案,可以从问诊方案数据库中选用;
所说的问诊方案,是指由医学专家、心理医生和科技人员,共同预先设置若干种问诊方案;每种问诊方案的问诊特色和环节,要与用户特点相吻合;
所述的早中晚特征,是指传染疾病、普通发热疾病,在早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在中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在晚期的典型症状、次要症状;
所述的疑似等级,是指问诊软件根据与用户的交流,将用户回答的内容,与传染疾病早中晚特征比对,得出的相似程度;
所说的服务平台,是指大型电脑服务器及周边的硬件;在服务平台中安装平台工作软件、修改软件;还有用户数据库、疾病特征数据库、问诊方案数据库、成功交流数据库、失败交流数据库,还有供智能终端下载的问诊软件;
所说的用户特点,主要是指用户的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爱好、悟性、说谎程度、心理承受能力、对当前疫情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等;
所说的电脑终端,是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脑触摸屏;由工作人员操作电脑终端、控制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
工作人员操作电脑终端,可以适当修改问诊软件的问诊题目、问诊流程,以及基本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ai问诊交流快速识别疑似人员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的方式,其特征包括:
步骤1,用户使用智能终端,打开问诊软件;如果用户首次使用,要按照问诊软件要求、注册登记若干数据和信息,形成注册信息;
步骤2,医务人员根据每种传染疾病情况、每种普通发热疾病情况,分别确定每种疾病的早中晚特征、并且保存至疾病特征数据库中;医务人员根据传染疾病症状的最新统计情况,及时更新早中晚特征;
步骤3,问诊软件通过外围渠道掌握用户的外围信息,并根据注册信息、外围信息,围绕用户特点、跟用户进行初步的问诊交流,获得用户特点;
步骤4,问诊软件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外围信息、用户特点,并且参考之前的问诊结论,选用问诊方案;依次向用户提出询问,根据用户不同的回答,采取相应的后续问诊流程;将用户回答的内容,与传染疾病早中晚特征比对,与普通发热疾病早中晚特征比对,智能识别区别用户是否属于疑似人员,并形成问诊结论;问诊结论中包括:用户是否属于疑似人员,以及疑似等级、疾病程度;问诊结论可在用户的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5,问诊软件将用户问诊交流的失败交流、成功交流,分别保存至失败交流数据库、成功交流数据库中;服务平台的修改软件根据失败交流、成功交流的内容,对问诊软件、对问诊方案进行自动修改;而且修改工作,要得到工作人员的审核才能通过;
步骤6,问诊软件将问诊结论报告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发出通知给医务人员的智能终端中,建议对疑似人员进行医学核查,并采取治疗和隔离的措施;由服务平台通过智能终端,向用户宣传防疫知识。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