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芽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ablal.)的叶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称为“神仙草”,是中国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物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生产。桑叶味苦、甘、性寒,规肺、肝经,具有滋阴补血、疏散风热、益肝通气、降压利尿之功效。桑叶中含有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还含有一些功能性活性物质,包括黄酮及其苷、生物碱、多糖、叶绿素、挥发油、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桑叶除具有传统的药用价值外,还具有抗应激、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抑菌及降血糖等作用。
近年来,我国桑树作为经济植物被广泛栽种,而桑叶属于“药食两用”植物,但当前在国内其用途仍较单一,实际用于蚕丝生产的桑叶消耗量不超过总产量的50%,每年有大量桑叶过剩而浪费。因此,人们又将桑叶制作成了桑茶。
桑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镁、锌、铁、铜等多种矿物质以及18种氨基酸、茶多酚、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罗卜素、叶绿素、生物碱等成份。桑茶是上好的功效饮品,饮用方便,营养成分吸收快,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等功用。
但是目前的桑芽茶制备过程中,大多采用220-280℃的高温杀青,高温杀青制得的成品桑芽茶泡制后叶片在色泽上不能保证桑芽100%的绿色,只能控制在90%左右,还有极少部分会由于高温从而有点泛黄,同时高温杀青制得的成品桑芽茶在口感和香气上均存在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桑芽茶的制备方法,它制得的桑芽茶,保证了桑芽茶泡制后呈现翠绿鲜亮的叶片,汤色呈青绿色,同时使桑芽茶的口感更清新淡雅,唇齿间留有回甜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桑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桑芽采摘,在早晨采摘桑枝顶端未盛开的无污染、无病、无虫害的桑芽尖孢,采摘时需人工用指腹断切桑芽尖孢,采得桑芽备用;
(2)摊晾,将采摘的桑芽放置在阳光下摊开晾干,摊晾时间控制在40min-70min;
(3)杀青,将摊晾后的桑芽采用沸水蒸汽进行恒温杀青,杀青时间控制在1.5min-2.5min;
(4)炒制,将杀青后的桑芽在220-280℃的高温下进行一次炒制,炒至桑芽内水份保持在40%-50%后进行一次揉捻,一次揉捻至桑芽呈微卷曲状即可,再将一次揉捻后的桑芽在150-180℃的温度下进行二次炒制,炒至桑芽内水份保持在20%-28%后进行二次揉捻,二次揉捻至桑芽呈完全卷曲状态即可;
(5)烘焙,用小火烘焙80-100min,至桑芽水份控制在2%-4%完成烘焙,即得成品桑芽茶。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桑芽采摘在早晨7点至9点,采摘时应避开雨中和雨后。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杀青为采用在竹编蒸笼上铺放一层白色纱布,然后将桑芽均匀铺放在纱布上,将竹编蒸笼置于沸水蒸汽上方,利用蒸汽的沸点恒温杀青1.5min-2.5min。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一次炒制为桑芽在220-280℃的炒茶锅中按一个方向快速旋转。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二次炒制为桑芽在150-180℃的炒茶锅中按一个方向快速旋转。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一次揉捻为双手空心掌包住桑芽,按一个方向旋转。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二次揉捻为空心掌根按住桑芽,按一次揉捻的方向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早晨7-9点并避免雨中和雨后采摘桑芽,可保证桑芽中的水分适中,从而保证制得的桑芽茶的品质;
(2)采用沸水恒温蒸汽杀青,保证了桑芽茶口感更清香,泡制后桑芽呈翠绿色,汤色呈青绿色;
(3)高温下的一次炒制,用极快的时间钝化鲜叶中酶的活性物质转化,从而制止生物碱酶的快速氧化,这样能够保持鲜叶色泽翠绿,同时能促进鲜叶内含物质的活性转化,散去桑芽中的青臭气,孕育茶香,并蒸发一部分水分,柔软叶质,有利于桑芽揉捻成形;
(4)一次揉捻能使桑芽茶基本卷曲成型,并避免了未使桑芽茶成型而长时间揉捻,导致口感欠佳;
(5)二次炒制和二次揉捻是为了使桑芽茶快速的彻底成型。
本发明采用沸水恒温蒸汽杀青和独特的炒制方式,既保证了桑芽中的蛋白质不被流失,又保证了桑芽的翠绿色泽,同时去除了桑芽中的青臭味,还保证了桑芽茶的口感更加清香,并在饮用后口齿间具有回甜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桑芽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桑芽采摘,在早晨7点-9点间采摘桑枝顶端未盛开的无污染、无病、无虫害的桑芽尖孢,采摘时需避开雨中和雨后的时间,并且采摘过程中需人工用指腹断切桑芽尖孢,得到桑芽,将采得的桑芽放置在铺设有纯棉白布的竹篓中备用;采摘时避开雨中雨后能避免桑芽水份过多,从而保证制得的桑芽茶的品质;
(2)摊晾,将采摘的桑芽通过竹编簸簸放置在阳光下摊开晾干,摊晾时间控制在40min-70min;摊晾能让桑芽均匀脱水,并通过日照使桑芽中渗入太阳的味道;
(3)杀青,将摊晾后的桑芽均匀铺放在铺有一层白色纱布的竹编蒸笼上,待蒸锅中的水沸腾后,将竹编蒸笼置于蒸锅上,通过沸水蒸汽对桑芽进行恒温杀青,杀青2min后取下竹编蒸笼,自然冷却后备用;
(4)炒制,将杀青后的桑芽在220-280℃的高温下进行一次炒制,将500g桑芽在炒茶锅中按一个方向快速搅动炒制12min,一次炒制后桑芽内水份保持在40%-50%,然后进行一次揉捻,双手空心掌包住桑芽,按一个方向旋转揉捻至桑芽呈微卷曲状即可,再将一次揉捻后的桑芽在150-180℃的温度下在炒茶锅中按一次炒制的方向快速旋转搅动炒制4min完成二次炒制,二次炒制后桑芽内水份保持在20%-28%,然后进行二次揉捻,空心掌根按住桑芽,按一次揉捻的方向旋转揉捻至桑芽呈完全卷曲状即可;
(5)烘焙,用小火烘焙80-100min,至桑芽水份控制在2%-4%完成烘焙,即得成品桑芽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桑芽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桑芽采摘,在早晨7点-9点间采摘桑枝顶端未盛开的无污染、无病、无虫害的桑芽尖孢,采摘时需避开雨中和雨后的时间,并且采摘过程中需人工用指腹断切桑芽尖孢,得到桑芽,将采得的桑芽放置在铺设有纯棉白布的竹篓中备用;采摘时避开雨中雨后能避免桑芽水份过多,从而保证制得的桑芽茶的品质;
(2)摊晾,将采摘的桑芽通过竹编簸簸放置在阳光下摊开晾干,摊晾时间控制在40min-70min;摊晾能让桑芽均匀脱水,并通过日照使桑芽中渗入太阳的味道;
(3)杀青,将摊晾后的桑芽均匀铺放在铺有一层白色纱布的竹编蒸笼上,待蒸锅中的水沸腾后,将竹编蒸笼置于蒸锅上,通过沸水蒸汽对桑芽进行恒温杀青,杀青2min后取下竹编蒸笼,自然冷却后备用;
(4)炒制,将杀青后的桑芽在220-280℃的高温下进行一次炒制,将1000桑芽在炒茶锅中按一个方向快速搅动炒制18min,一次炒制后桑芽内水份保持在40%-50%,然后进行一次揉捻,双手空心掌包住桑芽,按一个方向旋转揉捻至桑芽呈微卷曲状即可,再将一次揉捻后的桑芽在150-180℃的温度下在炒茶锅中按一次炒制的方向快速旋转搅动炒制5min完成二次炒制,二次炒制后桑芽内水份保持在20%-28%,然后进行二次揉捻,空心掌根按住桑芽,按一次揉捻的方向旋转揉捻至桑芽呈完全卷曲状即可;
(5)烘焙,用小火烘焙80-100min,至桑芽水份控制在2%-4%完成烘焙,即得成品桑芽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桑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桑芽采摘,在早晨采摘桑枝顶端未盛开的无污染、无病、无虫害的桑芽尖孢,采摘时需人工用指腹断切桑芽尖孢,采得桑芽备用;
(2)摊晾,将采摘的桑芽放置在阳光下摊开晾干,摊晾时间控制在40min-70min;
(3)杀青,将摊晾后的桑芽采用沸水蒸汽进行恒温杀青,杀青时间控制在1.5min-2.5min;
(4)炒制,将杀青后的桑芽在220-280℃的高温下进行一次炒制,炒至桑芽内水份保持在40%-50%后进行一次揉捻,一次揉捻至桑芽呈微卷曲状即可,再将一次揉捻后的桑芽在150-180℃的温度下进行二次炒制,炒至桑芽内水份保持在20%-28%后进行二次揉捻,二次揉捻至桑芽呈完全卷曲状态即可;
(5)烘焙,用小火烘焙80-100min,至桑芽水份控制在2%-4%完成烘焙,即得成品桑芽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桑芽采摘在早晨7点至9点,采摘时应避开雨中和雨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杀青为采用在竹编蒸笼上铺放一层白色纱布,然后将桑芽均匀铺放在纱布上,将竹编蒸笼置于沸水蒸汽上方,利用蒸汽的沸点恒温杀青1.5min-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一次炒制为桑芽在220-280℃的炒茶锅中按一个方向快速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二次炒制为桑芽在150-180℃的炒茶锅中按一个方向快速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一次揉捻为双手空心掌包住桑芽,按一个方向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二次揉捻为空心掌根按住桑芽,按一次揉捻的方向旋转。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