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茉莉花茶制作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152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茶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茉莉花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茉莉花茶属于再加工茶,茶坯为绿茶等茶类,成品将茉莉花去除,亦属于绿茶的一种,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传统的茉莉花茶窨制技术一般采用的是堆窨技术,其工艺包括:茶胚处理、鲜花维护、茶花拌和、通花处理、收堆复窨、潮胚起花(茶花分离)、潮胚复火、提花等八道工艺技术。

具体地,传统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是将备好的茶坯和茉莉鲜花按照窨次不同,一层茶、一层花(一般是三层茶三层花)在工作场地上铺平,打堆为下宽上窄长约5m、宽约2m、高约35~40公分的长方体形状(茶堆的大小以付制茶的数量而定),用人工(一组两人相对)持木制掀盘将打好堆的茶堆所对应的空地方向翻拌翻匀,翻拌结束后収堆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盖面茶将裸露在茶堆上的鲜花尽量盖实,然后在茶堆的四方和上方各插入3-4支温度计即茶花拌和工序结束进入窨制工序。窨制时间一般是当晚的十一点半至第二天的八点钟左右,由于气温的变化(花茶加工是在夏天进行的)和茶堆的大小、茉莉花水分的散发等原因,茶堆的温度随时会发生变化。当堆温超过45℃就要考虑人工通花(通花,就是用人工将茶堆拉开、开槽、散热),等茶坯温度降至常温后又收堆续窨。第二天的八点钟左右开始茶花分离、潮坯复火工序(三窨一提的茶叶窨制工序要反复进行三次)、待茶坯冷却后装袋备用。

但是,针对卷曲型细嫩茶叶时,潮胚起花在茶花分离过程中会产生茶花分离困难和分离不彻底会造成一定的浪费现象。而且,传统的茉莉花茶窨制技术需要经过八道工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会对茶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茉莉花茶制作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工序复杂的问题,能够简化工艺,避免进行人工茶花分离作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茉莉花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含:

将茶坯和茉莉鲜花一层茶一层花有序的置于茶叶提香机的筛网上,并使厚薄一致,由上而下的一筛茶一筛花的放置,关闭茶叶提香机;

设置好温度、湿度、时间,温度为30~32℃,时间为6~8h,湿度与空气湿度一致,进行窨制过程。

本发明的茉莉花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工序复杂的问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化了茉莉花茶窨制环节和优化工艺流程以及将劳动强度降到最低,尽量减少对茶叶的翻动和对特种绿茶外形的机械损伤与人为的破坏;

(2)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准确地为茉莉花吐香创造适度的温度条件,以便为茶叶特别是特种绿茶吸附茉莉花芳香物质创造最佳条件,尽可能的减少茉莉花芳香物质的浪费;

(3)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采用茶叶提香机,茶叶提香机原本是用于干燥和提香的专用设备,本发明使得茶叶提香机的适用范围扩大,减少智能设备的闲置时间;

(4)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采用茶叶提香机,不仅简化了繁琐的窨制工艺、避免人工茶花分离作业、不需担心出现“烧堆”造成的损失等,而且对整个窨制过程给与更加严密准确的监控(这是报警装置功能作用)同时对花茶特别是对特种茉莉花茶的外形和内质的稳定和提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温度、湿度、时间的完全可控),准确的监控和相关因素的完全可控是传统的窨制工艺无法做到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茉莉花茶制作方法,包含:

将茶坯和茉莉鲜花一层茶一层花有序的置于茶叶提香机的筛网上,并使厚薄基本一致,由上而下的一筛茶一筛花的放置,关闭茶叶提香机。

设置好温度、湿度、时间,温度为30~32℃最高不超过35℃(茉莉花吐香的最适温度),时间为6~8h(每一窨次的基本时间,也是茉莉花吐香所持续的时间),湿度与空气湿度一致,进行窨制过程,中途可根据温度、湿度、时间、报警器的提示随时开箱检查。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箱式茶花分离芳香物质的窨制技术(间隔式窨制),简化工序、降低劳动强度,还着力于茉莉花芳香物质的保护和最大限度的利用。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提香机顶端设置有一个较小的排湿孔),茉莉花吐露的芳香物质被压缩在一定的空间不易散失,使得提香机内充满茉莉花吐露的芳香物质,在一定的温湿度、时间条件下所完成的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的相互作用,利于茶叶对芳香物质的吸收,茶香味与花香味充分络合。而且,在茉莉花吐露的芳香物质的时间段内,前两个小时茉莉花吐露的芳香物质中伴随着大量的水分,中间的四个小时芳香物质纯度极高,后两个小时吐香能力不断减弱,芳香物质在提香机内压缩得越长茶香和花香的络合程度越高,对茉莉花茶的香气醇和、滋味持久性、汤色明亮度、以及叶底的柔软明亮度越好。同时,为了缩短茉莉花茶窨制时间,有效利用茉莉花芳香物质纯度,及提高特种茉莉花茶品质质量,将时间控制在6~8h。

此外,本发明的方法有效的利用了茶叶提香机可以加热、通透排湿、密闭充分、持续恒温等性能的特点,使茶花在若即若离的状态下顺利的完成整个窨制过程,不需要再进行人工茶花分离作业工序及其它工序,而且不需要担心由于通花不及时出现“烧堆”造成的损失,其特别适用于多批次数量小的名优花茶加工。

本发明的方法充分利用茶叶提香机,茶叶提香机原本是为提高绿茶质量品质服务的,本发明的方法扩大了茶叶提香机的使用范围,利用提香机智能特性创新特种花茶窨制技术和提高品质质量(提香机不可能为花茶提香,主要是由窨制技术、窨制次数和下花量决定),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花茶品质和传统的花茶制作的花茶品质相比较,在香气质量、洁净度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茉莉花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将茶坯和茉莉鲜花一层茶一层花有序的置于茶叶提香机的筛网上,并使厚薄一致,由上而下的一筛茶一筛花的放置,关闭茶叶提香机;

设置好温度、湿度、时间,温度为30~32℃,时间为6~8h,湿度与空气湿度一致,进行窨制过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茉莉花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含:将茶坯和茉莉鲜花一层茶一层花有序的置于茶叶提香机的筛网上,并使厚薄一致,由上而下的一筛茶一筛花的放置,关闭茶叶提香机;设置好温度、湿度、时间,温度为30~32℃,时间为6~8h,湿度与空气湿度一致,进行窨制过程。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化了茉莉花茶窨制环节和优化工艺流程以及将劳动强度降到最低,尽量减少对茶叶的翻动和对特种绿茶外形的机械损伤与人为的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罗高容;张家天;骆泽海;王文春;胡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高容
技术研发日:2020.03.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8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