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用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设备已经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搅拌设备包括电机、减速机和釜体容器组成,减速机中需要使用到联轴器将电机输出轴与釜体容器中的搅拌轴相连接。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联轴器壳体本体表面具有用于卡接轴的卡槽,现有卡槽在开槽时,需要使用打磨头伸进壳体内部进行开槽,但由于壳体内径较小,导致开槽精度不够,且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发明一种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包括基座和电机,所述基座内部固定放置有用于储存工作液的箱体,箱体内部放置有用于工作液循环的循环泵,所述基座顶端焊接固定有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所述基座顶端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第三支撑块和第一支撑块,所述传动杆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第三支撑块,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块一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联轴器壳体的模具,模具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基座一侧焊接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中部具有倾斜设置的挡板,所述回流管一侧固定设置有除杂箱,所述回流管侧壁与除杂箱侧壁之间开通有通道,所述通道设置在挡板的上方,所述除杂箱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除杂箱底端经管道与回流管接通,所述回流管底端与箱体接通,所述箱体一侧外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经支架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块的顶端,所述出油管底端分别接通有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一端铰接有条形钜刀,所述第二支撑块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条形钜刀经通孔贯穿设置在模具内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表面具有若干轮齿,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套设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轮齿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挡板表面开设有若干沥油孔。

优选的,所述模具内部配套设置有固定卡条。

优选的,所述基座一侧固定设置有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传动杆运动,传动杆带动条形钜刀运动到模具内侧,此时将固定卡条插进条形钜刀和模具凹槽之间的缝隙内部,循环泵工作带动工作液喷淋在壳体两端的条形钜刀表面,一方面避免工件表面因局部过热而产生积碳、烧伤,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壳体表面因摩擦产生的局部高温,并将废屑排出去,有助于加工的顺利进行,此时,电机带动传动杆往左侧运动,传动杆带动条形钜刀运动过程中,便可以对壳体进行刻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提高了开槽精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2、刻槽工作中产生的废屑随着工作液进入到回流管中,废屑经倾斜挡板的阻挡,可以经通道滚到到除杂箱内部,并掉落在过滤网的内部,可以对工作液进行过滤,通过工作液的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条形钜刀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侧视图。

图中:1基座、2电机、3箱体、4第一支撑块、5第二支撑块、6第三支撑块、7传动杆、8固定杆、9模具、10工作台、11回流管、12挡板、13除杂箱、14通道、15过滤网、16出油管、17第一喷嘴、18第二喷嘴、19条形钜刀、20沥油孔、21固定卡条、22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包括基座1和电机2,所述基座1内部固定放置有用于储存工作液的箱体3,所述基座1顶端焊接固定有第一支撑块4、第二支撑块5和第三支撑块6,所述基座1顶端设置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贯穿第三支撑块6和第一支撑块4,所述传动杆7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贯穿第三支撑块6,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块4和第二支撑块5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块5一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联轴器壳体的模具9,所述基座1一侧焊接固定有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10底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1,所述回流管11中部具有倾斜设置的挡板12,所述回流管11一侧固定设置有除杂箱13,所述回流管11侧壁与除杂箱13侧壁之间开通有通道14,所述通道14设置在挡板12的上方,所述除杂箱13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5,所述除杂箱13底端经管道与回流管11接通,所述回流管11底端与箱体3接通,所述箱体3一侧外接有出油管16,所述出油管16经支架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块5的顶端,所述出油管16底端分别接通有第一喷嘴17和第二喷嘴18。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杆7一端铰接有条形钜刀19,所述第二支撑块5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条形钜刀19经通孔贯穿设置在模具9内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杆7表面具有若干轮齿,所述电机2输出轴固定套设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轮齿相啮合;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12表面开设有若干沥油孔20;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具9内部配套设置有固定卡条21,固定卡条21可以固定条形钜刀19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1一侧固定设置有plc控制器22。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性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使用时,将壳体套设在模具9表面,经plc控制器22控制电机2带动传动杆7运动,传动杆7带动条形钜刀19运动到模具9内侧,此时将固定卡条21插进条形钜刀19和模具9凹槽之间的缝隙内部,循环泵工作带动工作液喷淋在壳体两端的条形钜刀19表面,此时,电机2带动传动杆7往左侧运动,传动杆7带动条形钜刀19运动过程中,可以对壳体进行刻槽;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3,刻槽工作中产生的废屑随着工作液进入到回流管11中,废屑经倾斜挡板12的阻挡,可以经通道14滚到到除杂箱13内部,并掉落在过滤网15的内部,通过对工作液的过滤,可以循环使用工作液,有利于节约资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包括基座(1)和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部固定放置有用于储存工作液的箱体(3),所述基座(1)顶端焊接固定有第一支撑块(4)、第二支撑块(5)和第三支撑块(6),所述基座(1)顶端设置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贯穿第三支撑块(6)和第一支撑块(4),所述传动杆(7)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贯穿第三支撑块(6),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块(4)和第二支撑块(5)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块(5)一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联轴器壳体的模具(9),所述基座(1)一侧焊接固定有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10)底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1),所述回流管(11)中部具有倾斜设置的挡板(12),所述回流管(11)一侧固定设置有除杂箱(13),所述回流管(11)侧壁与除杂箱(13)侧壁之间开通有通道(14),所述通道(14)设置在挡板(12)的上方,所述除杂箱(13)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5),所述除杂箱(13)底端经管道与回流管(11)接通,所述回流管(11)底端与箱体(3)接通,所述箱体(3)一侧外接有出油管(16),所述出油管(16)经支架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块(5)的顶端,所述出油管(16)底端分别接通有第一喷嘴(17)和第二喷嘴(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7)一端铰接有条形钜刀(19),所述第二支撑块(5)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条形钜刀(19)经通孔贯穿设置在模具(9)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7)表面具有若干轮齿,所述电机(2)输出轴固定套设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轮齿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表面开设有若干沥油孔(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9)内部配套设置有固定卡条(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一侧固定设置有plc控制器(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轴器壳体开槽装置,包括基座和电机,所述基座内部固定放置有用于储存工作液的箱体,所述基座顶端焊接固定有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所述基座顶端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第三支撑块和第一支撑块,所述传动杆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第三支撑块,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杆带动条形钜刀运动到模具内侧,将固定卡条插进条形钜刀和模具凹槽之间的缝隙内部,循环泵工作带动工作液喷淋在壳体两端的条形钜刀表面,一方面避免工件表面因局部过热而产生积碳、烧伤,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壳体表面因摩擦产生的局部高温,并将废屑排出去,有助于加工的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伟;庄文钦;陈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蓝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8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