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属于空中轻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
背景技术:
空中轨道列车是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适用于中小城市的交通工具。
由于空轨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克服了其他轨道交通系统的弊病,在建造和运营方面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但空中轨道列车由于是在空中轨道上悬挂行驶,所以载客量并不大,而且时速也不快。
目前,现有的空中轨道列车大多都是采用单轨设置,这样由于其本身就有载客量限制,单轨运行的载客量仍然无法满足要求,对城市交通的缓解能力较弱;且目前的空中轨道列车只适用于城市,无法在城市和山区之间实现共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该轻轨为单线双轨形式,提升了运载量,且可在山区和城市之间互用,将山区与城市连通,便于山区产业发展。
本公开的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包括空中轨道梁,空中轨道梁架设于多个支墩上,空中轨道梁布设于罩体内;所述空中轨道梁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柱,两立柱顶部之间连接横梁,两立柱底部均固定设置横向轨道,两立柱相对内侧的横向轨道为内轨道,两立柱相对外侧的横向轨道为外轨道,上行车体骑行于空中轨道梁上并沿两立柱的外轨道行走,下行车体吊挂于空中轨道梁下并沿两立柱的内轨道行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行车体两侧底部与上行车车轮连接,上行车车轮底部设置于两立柱的外轨道上沿外轨道行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行车体顶部通过连梁与下行车车轮连接,下行车车轮底部设置于两立柱的内轨道上沿内轨道行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空中轨道梁在内轨道和外轨道上均设置链条,链条均由多个环状件依次连接而成,链条沿与空中轨道梁平行方向布设,上行车体的上行车车轮、下行车体的下行车车轮外侧均固定设置齿盘,齿盘与链条相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齿盘包括盘状结构,盘状结构盘面上沿周向设置多个链条插齿,链条插齿穿设于卡套结构内部,卡套结构与盘状结构盘面固定连接,链条插齿可插入链条的环状件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套结构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与链条插齿连接,链条插齿为杆状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行车体两侧底部均固定设置链条输送通道,与上行车体配合的链条穿设于链条输送通道内,链条输送通道首端为链条入口,链条输送通道尾端设置倾斜向下的弧形板,齿盘设置于弧形板斜上方,链条由链条输送通道首端进入、尾端输出,而后由齿盘的链条插齿将链条插住,在行走过程中,上行车体沿链条行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行车体顶部还设置固定架,固定架设置于两立柱之间,固定架两侧底部均固定设置链条输送通道,与下行车体配合的链条穿设于该链条输送通道内,下行车体的链条输送通道与上行车体的链条输送通道结构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横梁顶部设置挡板,挡板超出横梁外沿设置,挡板与上行车体下部卡合滑动连接;所述立柱内侧布设加强钢板,两立柱顶部之间可连接弧形钢板,弧形钢板顶部固定于横梁底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墩间隔设置,上行车体的底盘尾端可设置货厢。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本公开的轻轨,在空中轨道梁设置上行车体和下行车体,实现单线双轨,可以大大提升运载量,提高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本公开的轻轨,在空中轨道梁设置链条,并与上行车体、下行车体的齿盘进行配合,可增加上行车体、下行车体在山区运行的前进动力,实现爬山运行,将城市和山区连通,便于山区产业发展。
本公开的轻轨,列车是纯电动,避免了噪音并且很环保;占地面积小,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拆卸和移动;建设周期快,成本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公开的轻轨布置示意图;
图2为空中轨道梁和上下行车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上下行车体布置链条输送通道的示意图;
图4为齿盘的示意图;
图5为桥墩基础盘示意图;
图中,1空中轨道梁,2支墩,3罩体,4立柱,5横梁,6横向轨道,7上行车体,8下行车体,9上行车车轮,10下行车车轮,11挡板,12弧形钢板,13链条,14齿盘,15盘状结构,16链条插齿,17卡套结构,18链条输送通道,19固定架,20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开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存在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包括空中轨道梁,空中轨道梁架设于多个支墩上,空中轨道梁布设于罩体内;所述空中轨道梁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柱,两立柱顶部之间连接横梁,两立柱底部均固定设置横向轨道,两立柱相对内侧的横向轨道为内轨道,两立柱相对外侧的横向轨道为外轨道,上行车体骑行于空中轨道梁上并沿两立柱的外轨道行走,下行车体吊挂于空中轨道梁下并沿两立柱的内轨道行走。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实施例公开的轻轨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附图1所示,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包括空中轨道梁1,空中轨道梁架设于多个支墩2上,空中轨道梁布设于罩体3内;
支墩2间隔设置,相邻支墩间隔一定距离,间隔距离可根据地况进行设置,在正常地面上方以相应较短间隔距离布设支墩,在需要大跨度设置空中轨道梁和支墩时,可采取斜拉桥形式。
空中轨道梁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柱4,两立柱顶部之间连接横梁5,两立柱和横梁可采用一体成型,两立柱底部均固定设置横向轨道6,两立柱相对内侧的横向轨道为内轨道,两立柱相对外侧的横向轨道为外轨道(两立柱相对的一侧为相对内侧,两立柱相背的一侧为相对外侧),上行车体7骑行于空中轨道梁上并沿两立柱的外轨道行走,下行车体8吊挂于空中轨道梁下并沿两立柱的内轨道行走。
上行车体7两侧底部与上行车车轮9连接,上行车车轮底部设置于两立柱的外轨道上沿外轨道行走;下行车体8顶部通过连梁与下行车车轮10连接,下行车车轮底部设置于两立柱的内轨道上沿内轨道行走。
横梁5顶部设置挡板11,挡板11超出横梁外沿设置,挡板11与上行车体下部卡合滑动连接,起到对上行车体防脱轨的效果。
立柱4底部与横向轨道6之间可以设置多个加强筋,增强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立柱4内侧布设加强钢板,增强结构刚性;两立柱4顶部之间可连接弧形钢板12,弧形钢板顶部固定于横梁5底部。
上行车体和下行车体均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行走,动力装置可以采用电机等,电机通过传动系统带动上下行车体运行。
对应于山区部分的空中轨道梁1在内轨道和外轨道上均设置链条13,也即链条13设置四条,链条13均由多个环状件依次连接而成,链条13沿与空中轨道梁平行方向布设,上行车体的上行车车轮9、下行车体的下行车车轮10外侧均固定设置齿盘14,齿盘包括盘状结构15,盘状结构15盘面上沿周向设置多个链条插齿16,链条插齿16穿设于卡套结构17内部,卡套结构17与盘状结构15盘面固定连接,卡套结构17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与链条插齿16连接,链条插齿为杆状结构,在上行车体、下行车体行走时,齿盘的多个链条插齿16插入链条的环内,将链条向后输送,增强上行车体、下行车体在坡度较大的山区运行时的前进动力,降低上山难度,提升上山安全。
上行车体两侧底部均固定设置链条输送通道18,与上行车体配合的链条13穿设于链条输送通道内,该链条输送通道设置于上行车体的齿盘前方,链条输送通道为长圆管状,链条输送通道首端(即为位于上行车体前侧的一端)为链条入口,链条输送通道尾端设置倾斜向下的弧形板20,齿盘设置于弧形板斜上方,链条由链条输送通道首端进入、尾端输出,而后由齿盘的链条插齿将链条插住,在行走过程中,上行车体沿链条行走;下行车体顶部还设置固定架19,固定架设置于两立柱之间,固定架两侧底部均固定设置链条输送通道,与下行车体配合的链条穿设于该链条输送通道内,下行车体的链条输送通道与上行车体的链条输送通道采用相同结构。
齿盘的盘状结构与车轮半径大约相等,链条插齿正常状态下在弹簧作用下伸出齿盘的盘状结构,在接触至地面受力后,弹簧带动链条插齿回缩,便于脱链,不影响车体沿链条的正常运行。
上行车体的底盘尾端可设置能与底盘方便拆装的货厢,实现客货两用,在上班前、下班后,可进行运货,货厢采用集装箱形式,在相应站台处使用吊装机构将货厢吊起与上行车体连接或将货厢取下,完成送货,实现客货两用,提高轻轨运营效益。
支墩2通过桥墩基础盘来建设,如图5所示,桥墩基础盘呈盘状结构,盘状结构上设置井字形柱体,井字形柱体的中部空腔部分设置多个桩孔,在地面打孔钻孔后,放入桥墩基础盘,在桩孔内灌浆形成桩体;支墩在水泥灌注后形成一体化,稳定性更好;轻轨的其他各装备组成可以采取模块化安装,提高安装实施效率,大大降低成本。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其特征是,包括空中轨道梁,空中轨道梁架设于多个支墩上,空中轨道梁布设于罩体内;所述空中轨道梁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柱,两立柱顶部之间连接横梁,两立柱底部均固定设置横向轨道,两立柱相对内侧的横向轨道为内轨道,两立柱相对外侧的横向轨道为外轨道,上行车体骑行于空中轨道梁上并沿两立柱的外轨道行走,下行车体吊挂于空中轨道梁下并沿两立柱的内轨道行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其特征是,所述上行车体两侧底部与上行车车轮连接,上行车车轮底部设置于两立柱的外轨道上沿外轨道行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其特征是,所述下行车体顶部通过连梁与下行车车轮连接,下行车车轮底部设置于两立柱的内轨道上沿内轨道行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其特征是,所述空中轨道梁在内轨道和外轨道上均设置链条,链条均由多个环状件依次连接而成,链条沿与空中轨道梁平行方向布设,上行车体的上行车车轮、下行车体的下行车车轮外侧均固定设置齿盘,齿盘与链条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其特征是,所述齿盘包括盘状结构,盘状结构盘面上沿周向设置多个链条插齿,链条插齿穿设于卡套结构内部,卡套结构与盘状结构盘面固定连接,链条插齿可插入链条的环状件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其特征是,所述卡套结构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与链条插齿连接,链条插齿为杆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其特征是,所述上行车体两侧底部均固定设置链条输送通道,与上行车体配合的链条穿设于链条输送通道内,链条输送通道首端为链条入口,链条输送通道尾端设置倾斜向下的弧形板,齿盘设置于弧形板斜上方,链条由链条输送通道首端进入、尾端输出,而后由齿盘的链条插齿将链条插住,在行走过程中,上行车体沿链条行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其特征是,所述下行车体顶部还设置固定架,固定架设置于两立柱之间,固定架两侧底部均固定设置链条输送通道,与下行车体配合的链条穿设于该链条输送通道内,下行车体的链条输送通道与上行车体的链条输送通道结构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其特征是,所述横梁顶部设置挡板,挡板超出横梁外沿设置,挡板与上行车体下部卡合滑动连接;所述立柱内侧布设加强钢板,两立柱顶部之间可连接弧形钢板,弧形钢板顶部固定于横梁底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山地城市两用轻轨,其特征是,所述支墩间隔设置,上行车体的底盘尾端可设置货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