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生产线及方法。
背景技术:
:
我国是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年产量为7000万吨左右。马铃薯加工以生产淀粉为主,淀粉年产量为多40万吨,淀粉提取工艺废水(淀粉废水)约200万吨。淀粉废水中的主要有机物为蛋白质,马铃薯蛋白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是目前马铃薯淀粉废水大多直接排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完备,运行可靠稳定,自动化程度高,马铃薯湿蛋白提取效率高,工艺路线设计合理马铃薯湿蛋白加工生产线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生产线,包括进料螺旋、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其中:进料螺旋与配酸罐固定连接;配酸罐的入料口位于其罐体的正上方位置处;进料螺旋的出料口位于配酸罐入料口的正上方位置处;配酸罐的出料口与汁水罐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上各自设置有一个物料入口、一个物料出口、一个蒸汽入口、一个蒸汽出口;汁水罐的出料口与第一加热器的物料入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第三加热器依次串联固定连通连接;第三加热器的物料出口与第一保温沉淀罐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第一保温沉淀罐与第二保温沉淀罐串联连通固定连接;第二保温沉淀罐的出料口与螺旋离心机组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离心机组的出料口与闪蒸罐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闪蒸罐的出料口位于其罐体的正下方位置处;出料螺旋的入料口位于闪蒸罐出料口的正下方位置处;汁水罐内设置有消沫装置;配酸罐和汁水罐之间、汁水罐和第一加热器之间、第三加热器和第一保温沉淀罐之间、第二保温沉淀罐和螺旋离心机组之间、螺旋离心机组和闪蒸罐之间的管道上均配装连接有提升泵。
优选的:第三加热器的蒸汽出口与第二加热器的蒸汽入口连通连接;第二加热器的蒸汽出口与第一加热器的蒸汽入口连通连接。
优选的: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为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离心机组包括若干个卧螺离心机;若干个卧螺离心机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物料入口、物料出口和废水出口;闪蒸罐上设置有一个蒸汽入口和一个蒸汽出口;第二保温沉淀罐的出料口同时与若干个卧螺离心机上的物料入口连通连接;第一加热器的蒸汽出口、卧螺离心机的废水出口、闪蒸罐的蒸汽出口均通过管道与一个废水罐连通连接。
优选的:进料螺旋和出料螺旋均为卧式液体螺旋输送机;汁水罐内设置有消沫浆;第一保温沉淀罐和第二保温沉淀罐的罐体设置有真空夹层;第一保温沉淀罐和第二保温沉淀罐的罐体下端设置为倒锥形。
优选的:配酸罐、汁水罐、第一保温沉淀罐、第二保温沉淀罐、闪蒸罐上均配装连接有一个温度表、一个压力表、一个液位计;配酸罐上配装连接有一个ph传感器;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之间、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之间的物料管道上分别配装连接有一个温度表;温度表、压力表、液位计、ph传感器均与中控系统电连接。
上述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料,通过进料螺旋将来料输送至配酸罐;
步骤2、配酸,在配酸罐内加入配酸剂,调整物料的ph值;
步骤3、消沫,在汁水罐内对物料进行汁水消沫处理;
步骤4、逐级加热,将物料依次通过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三次逐级加热到设定温度;
步骤5、保温沉淀,将物料通入第一保温沉淀罐内进行一次保温沉淀,再将物料通入第二保温沉淀罐内进行二次保温沉淀;物料产生絮凝,蛋白质从汁水中絮凝出来;
步骤6、离心分离,物料通入螺旋离心机组,在卧螺离心机的作用下将絮凝的蛋白质分离出来,并通入闪蒸罐;
步骤7、闪蒸干燥,在闪蒸罐内进行蒸发干燥至设定的湿度;
步骤8、输送包装,闪蒸完毕的物料排出,由出料螺旋输送至打包车间进行包装。
优选的:在步骤2中,使用的配酸剂为氢氧化钠、氯化氢制剂;用配酸剂将物料的ph值调节至4.50。
优选的:在步骤4中,设置第三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为98℃、第二加热器的温度为72℃、第一加热器的温度为55℃。
优选的:在步骤5中,物料在第一保温沉淀罐内沉淀的时间为15min,在第二保温沉淀罐内沉淀的时间为2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功能完备,运行可靠稳定,自动化程度高,马铃薯湿蛋白提取效率高,工艺路线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进料螺旋、2配酸罐、3-汁水罐、4-第一加热器、5-第二加热器、6-第三加热器、7-第一保温沉淀罐、8-第二保温沉淀罐、9-螺旋离心机组、10-闪蒸罐、11-出料螺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生产线,包括进料螺旋1、第一加热器4、第二加热器5和第三加热器6,其中:进料螺旋1与配酸罐2固定连接;配酸罐2的入料口位于其罐体的正上方位置处;进料螺旋1的出料口位于配酸罐2入料口的正上方位置处;配酸罐2的出料口与汁水罐3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第一加热器4、第二加热器5和第三加热器6上各自设置有一个物料入口、一个物料出口、一个蒸汽入口、一个蒸汽出口;汁水罐3的出料口与第一加热器4的物料入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第一加热器4与第二加热器5、第三加热器6依次串联固定连通连接;第三加热器6的物料出口与第一保温沉淀罐7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第一保温沉淀罐7与第二保温沉淀罐8串联连通固定连接;第二保温沉淀罐8的出料口与螺旋离心机组9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离心机组9的出料口与闪蒸罐10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闪蒸罐10的出料口位于其罐体的正下方位置处;出料螺旋11的入料口位于闪蒸罐10出料口的正下方位置处;汁水罐3内设置有消沫装置;配酸罐2和汁水罐3之间、汁水罐3和第一加热器4之间、第三加热器6和第一保温沉淀罐7之间、第二保温沉淀罐8和螺旋离心机组9之间、螺旋离心机组9和闪蒸罐10之间的管道上均配装连接有提升泵。
其中:第三加热器6的蒸汽出口与第二加热器5的蒸汽入口连通连接;第二加热器5的蒸汽出口与第一加热器4的蒸汽入口连通连接;第一加热器4、第二加热器5和第三加热器6为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离心机组9包括若干个卧螺离心机;若干个卧螺离心机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物料入口、物料出口和废水出口;闪蒸罐10上设置有一个蒸汽入口和一个蒸汽出口;第二保温沉淀罐8的出料口同时与若干个卧螺离心机上的物料入口连通连接;第一加热器4的蒸汽出口、卧螺离心机的废水出口、闪蒸罐10的蒸汽出口均通过管道与一个废水罐连通连接;其中:进料螺旋1和出料螺旋11均为卧式液体螺旋输送机;汁水罐2内设置有消沫浆;第一保温沉淀罐7和第二保温沉淀罐8的罐体设置有真空夹层;第一保温沉淀罐7和第二保温沉淀罐8的罐体下端设置为倒锥形。
其中:配酸罐2、汁水罐3、第一保温沉淀罐7、第二保温沉淀罐8、闪蒸罐10上均配装连接有一个温度表、一个压力表、一个液位计;配酸罐2上配装连接有一个ph传感器;第一加热器4和第二加热器5之间、第二加热器5和第三加热器6之间的物料管道上分别配装连接有一个温度表;温度表、压力表、液位计、ph传感器均与中控系统电连接。
具体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料,通过进料螺旋1将来料输送至配酸罐2;
步骤2、配酸,在配酸罐2内加入配酸剂,调整物料的ph值;使用的配酸剂为氢氧化钠、氯化氢制剂;用配酸剂将物料的ph值调节至4.50;
步骤3、消沫,在汁水罐3内对物料进行汁水消沫处理;
步骤4、逐级加热,将物料依次通过第一加热器4、第二加热器5和第三加热器6,三次逐级加热到设定温度;设置第三加热器6的加热温度为98℃、第二加热器5的温度为72℃、第一加热器4的温度为55℃;
步骤5、保温沉淀,将物料通入第一保温沉淀罐7内进行一次保温沉淀,沉淀的时间为15min;再将物料通入第二保温沉淀罐8内进行二次保温沉淀,沉淀的时间为25min;物料产生絮凝,蛋白质从汁水中絮凝出来;
步骤6、离心分离,物料通入螺旋离心机组9,在卧螺离心机的作用下将絮凝的蛋白质分离出来,并通入闪蒸罐10;
步骤7、闪蒸干燥,在闪蒸罐10内进行蒸发干燥至设定的湿度;
步骤8、输送包装,闪蒸完毕的物料排出,由出料螺旋11输送至打包车间进行包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生产线,包括进料螺旋(1)、第一加热器(4)、第二加热器(5)和第三加热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螺旋(1)与配酸罐(2)固定连接;所述配酸罐(2)的入料口位于其罐体的正上方位置处;所述进料螺旋(1)的出料口位于配酸罐(2)入料口的正上方位置处;所述配酸罐(2)的出料口与汁水罐(3)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4)、第二加热器(5)和第三加热器(6)上各自设置有一个物料入口、一个物料出口、一个蒸汽入口、一个蒸汽出口;所述汁水罐(3)的出料口与第一加热器(4)的物料入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4)与第二加热器(5)、第三加热器(6)依次串联固定连通连接;所述第三加热器(6)的物料出口与第一保温沉淀罐(7)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温沉淀罐(7)与第二保温沉淀罐(8)串联连通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温沉淀罐(8)的出料口与螺旋离心机组(9)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所述离心机组(9)的出料口与闪蒸罐(10)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固定连接;所述闪蒸罐(10)的出料口位于其罐体的正下方位置处;所述出料螺旋(11)的入料口位于闪蒸罐(10)出料口的正下方位置处;所述汁水罐(3)内设置有消沫装置;所述配酸罐(2)和汁水罐(3)之间、汁水罐(3)和第一加热器(4)之间、第三加热器(6)和第一保温沉淀罐(7)之间、第二保温沉淀罐(8)和螺旋离心机组(9)之间、螺旋离心机组(9)和闪蒸罐(10)之间的管道上均配装连接有提升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热器(6)的蒸汽出口与第二加热器(5)的蒸汽入口连通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器(5)的蒸汽出口与第一加热器(4)的蒸汽入口连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4)、第二加热器(5)和第三加热器(6)为螺旋板式换热器;所述螺旋离心机组(9)包括若干个卧螺离心机;所述若干个卧螺离心机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物料入口、物料出口和废水出口;所述闪蒸罐(10)上设置有一个蒸汽入口和一个蒸汽出口;所述第二保温沉淀罐(8)的出料口同时与若干个卧螺离心机上的物料入口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4)的蒸汽出口、卧螺离心机的废水出口、闪蒸罐(10)的蒸汽出口均通过管道与一个废水罐连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螺旋(1)和出料螺旋(11)均为卧式液体螺旋输送机;所述汁水罐(2)内设置有消沫浆;所述第一保温沉淀罐(7)和第二保温沉淀罐(8)的罐体设置有真空夹层;所述第一保温沉淀罐(7)和第二保温沉淀罐(8)的罐体下端设置为倒锥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酸罐(2)、汁水罐(3)、第一保温沉淀罐(7)、第二保温沉淀罐(8)、闪蒸罐(10)上均配装连接有一个温度表、一个压力表、一个液位计;所述配酸罐(2)上配装连接有一个ph传感器;所述第一加热器(4)和第二加热器(5)之间、第二加热器(5)和第三加热器(6)之间的物料管道上分别配装连接有一个温度表;所述温度表、压力表、液位计、ph传感器均与中控系统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料,通过进料螺旋(1)将来料输送至配酸罐(2);
步骤2、配酸,在配酸罐(2)内加入配酸剂,调整物料的ph值;
步骤3、消沫,在汁水罐(3)内对物料进行汁水消沫处理;
步骤4、逐级加热,将物料依次通过第一加热器(4)、第二加热器(5)和第三加热器(6),三次逐级加热到设定温度;
步骤5、保温沉淀,将物料通入第一保温沉淀罐(7)内进行一次保温沉淀,再将物料通入第二保温沉淀罐(8)内进行二次保温沉淀;物料产生絮凝,蛋白质从汁水中絮凝出来;
步骤6、离心分离,物料通入螺旋离心机组(9),在卧螺离心机的作用下将絮凝的蛋白质分离出来,并通入闪蒸罐(10);
步骤7、闪蒸干燥,在闪蒸罐(10)内进行蒸发干燥至设定的湿度;
步骤8、输送包装,闪蒸完毕的物料排出,由出料螺旋(11)输送至打包车间进行包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配酸剂为氢氧化钠、氯化氢制剂;用配酸剂将物料的ph值调节至4.5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设置第三加热器(6)的加热温度为98℃、第二加热器(5)的温度为72℃、第一加热器(4)的温度为55℃。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湿蛋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物料在第一保温沉淀罐(7)内沉淀的时间为15min,在第二保温沉淀罐(8)内沉淀的时间为25min。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