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28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进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切管机是常见的管材切割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目前,切管机在切割加工过程中通过半自动上料的方式,半自动上料需要操作人员将管材逐根放置输送平台上,然后由输送平台将管材送至切管机中,但是在大批量管材切割加工时,半自动上料的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且生产效率低,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其包括接料架、拉料组件及拉料电机,该管材接料装置具有能实现大量管材接料、可对不同长度的管材接料,适用性高,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架、拉料组件及拉料电机;所述接料架沿平行于管材进料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与出料端,所述接料架的出料端与机架铰接连接,所述接料架的进料端沿垂直于管材进料方向的两端与所述拉料组件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拉料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拉料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架与机架的铰接处的轴线及所述接料架与所述拉料组件的铰接处的轴线均垂直于管材的进料方向。

作为优选,还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部,所述拉料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部,所述中间轴的轴线的高度高于所述接料架的上表面,且所述中间轴的轴线垂直于管材的进料方向,所述拉料组件绕过所述中间轴与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这样设置,设有所述中间轴作为过渡轴,而且所述中间轴的轴线的高度高于所述接料架的上表面,能降低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扭矩,提高所述拉料电机的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轴的轴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所述接料架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的1.5倍,通过这样设置,所述中间轴的轴线与所述接料架的上表面的竖直距离越大,所述拉料电机所需的输出扭矩越小,所述中间轴的轴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所述接料架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的1.5倍,不超过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扭矩,提高所述拉料电机的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轴及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轴均配合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机架内,通过这样设置,所述拉料组件在拉着所述接料架的进料端绕着所述接料架的出料端翻转时,降低所述中间轴及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轴的摩擦力,从而也能降低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扭矩。

作为优选,两端的所述拉料组件之间的内侧距离大于管材的最大长度,通过这样设置,保证管材接料装置能够对不同长度的管材接料,适用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接料架包括横向的连接梁、两个第一铰接块、若干承接块及若干第二铰接块;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块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两端,若干所述承接块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且若干所述承接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块之间,所述第一铰接块及所述承接块均位于所述接料架的进料端;若干所述第二铰接块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梁,所述第二铰接块位于所述接料架的出料端,通过这样设置,所述承接块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梁,能配合自动料库接料。

作为优选,所述拉料组件包括扁平的拉绳、拉头及夹板,所述拉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块的进料端铰接,所述拉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板夹紧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这样设置,采用扁平的拉绳、拉头及夹板组件的配合,使得所述拉绳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能提高管材接料装置对管材的接料数量。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包括铰接架,所述铰接架通过铰接的方式夹持于所述第二铰接块的中间,并且所述铰接架的上表面处于水平时,所述铰接架包括抵触在所述第二铰接块下表面的斜侧面,通过这样设置,接料架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斜侧面抵触在所述第二铰接块的下表面,使得所述接料架的上表面为水平状态,不需要所述拉料电机产生扭矩拉着所述接料架。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还包括底架,所述铰接架与所述底架连接的一端设有若干直槽口,所述底架设有与若干所述直槽口一一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这样设置,所述铰接架的直槽口配合所述底架的螺纹孔配合,实现所述铰接架与所述底架的固定连接,并且设有所述直槽口可以调整所述接料架的上表面的高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由于所述拉料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接料架的进料端铰接连接,所述拉料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架的出料端与机架铰接连接,所述拉料架从自动料库中承接了整捆管材,通过所述拉料电机不断拉紧所述拉料组件,所述拉料组件拉着所述接料架的进料端绕着所述接料架的出料端进行翻转,从而将所述接料架上的整捆管材卸载至输送平台,实现了大量管材的接料,无需操作人员参与,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2、由于所述拉料组件有扁平的拉绳、拉头、夹板,所述拉头的一端与所述夹板夹紧所述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提高了拉料组件的承受拉料,即能提高管材的接料数量。

3、两端的拉料组件之间的内侧距离大于管材的最大长度,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管材的接料,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材自动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关于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关于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材自动上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关于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接料架;1.1、连接梁;1.2、承接块;1.3、第二铰接块;1.4、第一铰接块;2、拉料组件;2.1、拉头;2.2、夹板;2.3、拉绳;2.4、中间轴;3、机架;3.1、铰接架;3.2、底架;4.1、拉料电机;4.2、拉料减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参考图1-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架1、拉料组件2及拉料电机4.1;接料架1沿平行于管材进料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与出料端,接料架1的出料端与机架3铰接连接,接料架1的进料端沿垂直于管材进料方向的两端与拉料组件2的一端铰接连接,拉料电机4.1设置在机架3上,拉料组件2的另一端与拉料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接料架1与机架3的铰接处的轴线及接料架1与拉料组件2的铰接处的轴线均垂直于管材的进料方向。

接料架1从自动料库中承接了若干管材后,拉料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有拉料减速箱4.2,控制系统启动拉料电机4.1,拉料电机4.1通过拉料减速箱4.2的输出轴不断旋转,且拉料减速箱4.2的输出轴垂直于管材的进料方向,使得拉料组件2不断地缠绕着拉料减速箱4.2的输出轴,拉料组件2逐步绷紧,直至拉料组件2拉着接料架1的进料端绕着接料架1的出料端进行翻转,从而将接料架1上的若干管材卸载至输送平台,实现了大量管材的接料,无需操作人员参与,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管材接料装置还包括中间轴2.4,中间轴2.4设置在机架3的上部,拉料电机4.1设置在机架3的下部,中间轴2.4的轴线的高度高于接料架1的上表面,且中间轴2.4的轴线平行于拉料电机4.1的输出轴的轴线,拉料组件2绕过中间轴2.4与拉料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设有中间轴2.4作为过渡轴,而且中间轴2.4的轴线的高度高于接料架1的上表面,能降低拉料电机4.1的输出扭矩,提高拉料电机4.1的寿命。

中间轴2.4的轴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接料架1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的1.5倍,中间轴2.4的轴线与接料架1的上表面之间的数值距离越大,拉料电机4.1所需的输出扭矩越小,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轴2.4的轴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拉料架1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的2倍,不超出拉料电机4.1的输出扭矩,提高拉料电机4.1的寿命。

中间轴2.4及拉料电机4.1的输出轴均配合有轴承,轴承设置在机架3内,拉料组件2在拉着接料架1的进料端绕着接料架1的出料端翻转时,降低中间轴2.4及拉料电机4.1的输出轴的摩擦力,从而也能降低拉料电机4.1的输出扭矩。

两端的拉料组件2之间的内侧距离大于管材的最大长度,这样保证管材接料装置能够对不同长度的管材接料,适用性高。

接料架1包括横梁的连接梁1.1、两个第一铰接块1.4、六个承接块1.2及六个第二铰接块1.3;两个第一铰接块1.4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分别设置在连接梁1.1的两端,六个承接块1.2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间隔设置在连接梁1.1,并且六个承接快1.2均位于两个第一交接块1.4之间,两个第一交接快及六个承接块1.2均位于接料架1的进料端,六个第二铰接块1.3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间隔设置在连接梁1.1,第二铰接块1.3位于接料架1的出料端,承接块1.2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间隔设置在连接梁1.1,能配合自动料库对管材进行接料。

拉料组件2包括扁平的拉绳2.3、拉头2.1及夹板2.2,拉头2.1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块1.4的进料端铰接,拉绳2.3的另一端与夹板2.2夹紧拉绳2.3的一端,这样采用扁平的拉绳2.3、拉头2.1及夹板2.2组件的配合,使得拉绳2.3能够承受较大的拉料,能提高管材接料装置对管材的接料数量。

机架3包括铰接架3.1,铰接架3.1通过铰接的方式夹持于第二铰接块1.3的中间,并且铰接架3.1包括抵触在第二铰接块1.3下表面的斜侧面,接料架1在初始状态时,斜侧面抵触在第二铰接块1.3的下表面,使得接料架1的上表面为水平状态,不需要拉料电机4.1产生扭矩拉着接料架1。

机架3还包括底架3.2,铰接架3.1与底架3.2连接的一端设有若干直槽口,底架3.2设有与若干直槽口一一对应的螺纹孔,采用螺钉穿过直槽口与螺纹孔配合连接,实现铰接架3.1与底架3.2的固定连接,并且设有直槽口可以调整接料架1的上表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当切管机需要对管材进行加工时,从自动料库的载管架输送至承接块1.2的上表面,六个接料架1穿插于载管架内,并且承接块1.2的上表面位于若干管材的下表面下方,控制系统启动拉料电机4.1,拉料电机4.1的驱动拉料减速箱4.2的输出轴转动,使得拉绳2.3不断地缠绕在拉料减速箱4.2的输出轴而逐步绷紧,随后拉料组件2将接料架1的进料端绕着接料架1的出料端进行向上翻转,承接块1.2抵触若干管材的下表面将若干管材接至接料架1上,随着接料架1继续向上翻转,将若干管材卸载至输送平台上。当若干管材都被输送走后,控制系统控制拉料电机4.1反转,接料架1回退至铰接架3.1的斜侧面抵触至第二铰接块1.3的下表面,使得所述接料架1的上表面回退至水平的状态。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料架、拉料组件及拉料电机;所述接料架沿平行于管材进料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与出料端,所述接料架的出料端与机架铰接连接,所述接料架的进料端沿垂直于管材进料方向的两端与所述拉料组件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拉料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拉料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架与机架的铰接处的轴线及所述接料架与所述拉料组件的铰接处的轴线均垂直于管材的进料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部,所述拉料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部,所述中间轴的轴线的高度高于所述接料架的上表面,且所述中间轴的轴线垂直于管材的进料方向,所述拉料组件绕过所述中间轴与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的轴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所述接料架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的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及所述拉料电机的输出轴均配合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机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端的所述拉料组件之间的内侧距离大于管材的最大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架包括横向的连接梁、两个第一铰接块、若干承接块及若干第二铰接块;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块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两端,若干所述承接块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且若干所述承接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块之间,所述第一铰接块及所述承接块均位于所述接料架的进料端;若干所述第二铰接块沿垂直于管材进料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梁,所述第二铰接块位于所述接料架的出料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组件包括扁平的拉绳、拉头及夹板,所述拉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块的进料端铰接,所述拉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板夹紧所述拉绳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铰接架,所述铰接架通过铰接的方式夹持于所述第二铰接块的中间,并且所述铰接架的上表面处于水平时,所述铰接架的斜侧面抵触在所述第二铰接块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底架,所述铰接架于所述底架连接的一端设有若干直槽口,所述底架设有与若干所述直槽口一一对应的螺纹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架、拉料组件及拉料电机;拉料架沿平行于管材进料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及出料端,出料端与机架铰接,进料端沿垂直于管材进料方向的两端与拉料组件的一端铰接,拉料组件的另一端与拉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接料架与机架的铰接处的轴线及接料架与拉料组件的铰接处的轴线均垂直于管材的进料方向。本管材接料装置通过拉料电机拉拽拉料组件,拉料组件拉着接料架的进料端绕着接料架的出料端向上翻转将若干管材接料,随后卸载至输送平台,实现大批量管材的接料;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可对不同长度的管材接料,适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常勇;周怀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6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