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229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一般由硬路肩(含路缘带)和土路肩组成。土路肩宽度一般为0.75m或1.5m,是紧邻硬路肩或者没有硬路肩车道的道路组成部分,起着保护路面结构层边部稳定性的作用,土路肩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结构层边缘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目前,路肩培土施工一般采用固定分层碾压,一方面由于施工方法问题会污染路面,造成交叉污染并对路面实体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土路肩因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或者部分路肩因压实度不够导致沉陷。因此,为提升土路肩施工质量,避免因土路肩施工造成交叉污染影响路面实体质量,亟需提出一种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以指导公路土路肩的设计与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土路肩施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问题,避免因路肩培土污染路面结构层而影响路面实体质量,提升土路肩施工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路面和土路肩共同按高度划分成若干施工层,从下往上逐层施工层进行施工;

在每一施工层施工中,首先沿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交界线设立挡板;采用土工布覆盖在挡板外,且土工布延伸至路面区域;然后在土路肩区域进行培土施工,直至培土的厚度和压实度满足要求;拆除挡板,并将延伸至路面区域的土工布部分翻转覆盖在土路肩区域,使土路肩区域邻接路面区域的一侧由土工布遮盖,实现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隔离;将土工布固定;施工路面区域,之后抽取土工布。

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并确定出当前施工层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交界线;沿交界线设立挡板;

s2:采用土工布的一端将挡板包裹,另一端延伸到路面区域横向铺设;

s3:在土路肩区域进行路肩培土施工和碾压,直至培土的厚度和压实度满足要求;

s4:拆除挡板,将延伸至路面区域的土工布部分翻转覆盖在土路肩区域,使土路肩区域邻接路面区域的一侧由土工布覆盖,实现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隔离;采用重物压设在土工布上将土工布固定;

s5:施工路面区域,之后抽取土工布;

s6:判断是否还有上一施工层需要施工:若是,则跳至步骤s1进行上一施工层施工。

优选地,在最底施工层施工前,还包括清理路基工序。

优选地,所述土工布在路面区域急流槽的相对应位置设置开口以便排水。

优选地,在每一施工层中,路面区域的厚度与土路肩区域的培土厚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路面区域的厚度和土路肩区域的培土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0~20cm;挡板高度≥最高的土路肩区域培土厚度;土工布宽度≥2m。

优选地,所述挡板为木挡板;采用钢钎固定木挡板。

优选地,最上施工层的路面区域为沥青面层;最上施工层的土路肩区域一次性培土施工;沥青面层分为若干层施工。

优选地,上一施工层的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交界线位于下一施工层的路面区域中。

优选地,在土路肩区域进行培土施工过程中,直接将土卸在土路肩区域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土路肩培土过程中铺设土工布,避免培土和碾压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影响路面实体质量,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污染源,确保施工现场“零污染”。另外,将土工布覆盖在已施工完成的土路肩,可防止雨水冲刷土路肩。

2、本发明中,土路肩可作为路面结构层边部施工模板,保证路面边缘线形顺直和路面结构层宽度,减少混合料超宽摊铺浪费。另外,先行施工土路肩,可起临时拦水带作用,在急流槽处开口避免雨水冲刷路基边坡。

3、本发明中,土路肩培土与路面结构层同步交替施工,每一层路面区域的厚度与土路肩区域的培土厚度对应。土路肩分层压实,每层均进行检测确保压实效果,解决土路肩因一次填土厚度过大而压实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的施工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以四层施工层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也可划分成其它数量施工层进行施工,例如五层、六层、七层,甚至更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将路面和土路肩共同按高度划分成若干施工层,从下往上逐层施工层进行施工;

本实施例中,划分成四层施工层;其中,路面分成从下往上的底基层、下基层、上基层和沥青面层;土路肩分成从下往上的第一层培土、第二层培土、第三层培土和第四层培土。底基层、下基层和上基层的厚度一般分别为15~20cm,沥青面层总厚度为10~20cm。底基层和第一层培土厚度相同;下基层和第二层培土厚度相同;上基层和第三层培土厚度相同;沥青面层和第四层培土厚度相同。

在每一施工层施工中,首先沿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交界线设立挡板;采用土工布覆盖在挡板外,且土工布延伸至路面区域;然后在土路肩区域进行培土施工,直至培土的厚度和压实度满足要求;拆除挡板,并将延伸至路面区域的土工布部分翻转覆盖在土路肩区域,使土路肩区域邻接路面区域的一侧由土工布遮盖,实现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隔离;将土工布固定;施工路面区域,之后抽取土工布。

在最底施工层施工前,优选还包括清理路基工序,清除土路肩范围内的杂物及障碍物。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步骤:

s0:清理路基工序。

s1:测量并确定出当前施工层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交界线;沿交界线设立挡板。挡板优选采用木挡板;采用钢钎固定木挡板。

s2:采用土工布的一端将挡板包裹,另一端延伸到路面区域横向铺设;以便运土机械和碾压机械施工,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污染源,确保施工现场“零污染”。

s3:如需在土路肩区域内埋设横向排水管或渗沟等排水设施,则提前埋设排水设施;在土路肩区域进行路肩培土施工和碾压,直至培土的厚度和压实度满足要求。

施工时采用侧翻式翻斗车运输与装卸土方,直接将土卸在土路肩上,不用将土卸在路面上再进行二次倒运,减少二次污染,达到路面施工“零污染”的效果。

施工过程中采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达到培土的压实度,避免因填土厚度过大而压实困难。如设计图纸有要求,土路肩每层培土压实度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验收,如无要求压实度应不小于95%。路肩培土分层施工,分层碾压,确保压实效果。

s4:拔出钢钎,拆除挡板,拆除挡板过程中注意保证土路肩区域边缘线型顺直。将延伸至路面区域的土工布部分翻转覆盖在土路肩区域,使土路肩区域邻接路面区域的一侧由土工布覆盖,实现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隔离;采用水泥块等重物压设在土工布上将土工布固定,确保路肩土不污染路面实体。

土工布在路面区域急流槽的相对应位置设置开口以便排水。

s5:施工路面区域,之后抽取土工布;将土工布抽取后存储堆放,如土工布未污染可重复利用。施工路面区域时,土路肩区域可作为路面区域边部施工模板,可保证路面边缘线形顺直,路面边缘应与土路肩边缘相接无缝隙。

s6:判断是否还有上一施工层需要施工:若是,则跳至步骤s1进行上一施工层施工。上一施工层的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交界线位于下一施工层的路面区域中。

最上施工层的路面区域为沥青面层;最上施工层的土路肩区域一次性培土施工。沥青面层分为若干层施工。沥青面层一般为2~3层,总厚度10~20cm。施工至沥青面层时,应确保土路肩表面密实、平整,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或不小于95%。

路面区域的厚度和土路肩区域的培土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0~20cm;挡板高度≥最高的土路肩区域培土厚度,可利用到各施工层中,重复利用以实现节省施工材料和施工成本。

土工布宽度优选≥2m。一方面避免土路肩培土、碾压过程中污染路面结构实体,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污染源,确保施工现场“零污染”;另一方面将土工布覆盖在已施工完成的土路肩,防止雨水冲刷土路肩。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路面和土路肩共同按高度划分成若干施工层,从下往上逐层施工层进行施工;

在每一施工层施工中,首先沿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交界线设立挡板;采用土工布覆盖在挡板外,且土工布延伸至路面区域;然后在土路肩区域进行培土施工,直至培土的厚度和压实度满足要求;拆除挡板,并将延伸至路面区域的土工布部分翻转覆盖在土路肩区域,使土路肩区域邻接路面区域的一侧由土工布遮盖,实现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隔离;将土工布固定;施工路面区域,之后抽取土工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并确定出当前施工层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交界线;沿交界线设立挡板;

s2:采用土工布的一端将挡板包裹,另一端延伸到路面区域横向铺设;

s3:在土路肩区域进行路肩培土施工和碾压,直至培土的厚度和压实度满足要求;

s4:拆除挡板,将延伸至路面区域的土工布部分翻转覆盖在土路肩区域,使土路肩区域邻接路面区域的一侧由土工布覆盖,实现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隔离;采用重物压设在土工布上将土工布固定;

s5:施工路面区域,之后抽取土工布;

s6:判断是否还有上一施工层需要施工:若是,则跳至步骤s1进行上一施工层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最底施工层施工前,还包括清理路基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在路面区域急流槽的相对应位置设置开口以便排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施工层中,路面区域的厚度与土路肩区域的培土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区域的厚度和土路肩区域的培土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0~20cm;挡板高度≥最高的土路肩区域培土厚度;土工布宽度≥2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木挡板;采用钢钎固定木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上施工层的路面区域为沥青面层;最上施工层的土路肩区域一次性培土施工;沥青面层分为若干层施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一施工层的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交界线位于下一施工层的路面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路肩区域进行培土施工过程中,直接将土卸在土路肩区域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的土路肩同步培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路面和土路肩共同按高度划分成若干施工层,从下往上逐层施工层进行施工;在每一施工层施工中,首先沿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交界线设立挡板;采用土工布覆盖在挡板外,且土工布延伸至路面区域;然后在土路肩区域进行培土施工,直至培土的厚度和压实度满足要求;拆除挡板,并将延伸至路面区域的土工布部分翻转覆盖在土路肩区域,使土路肩区域邻接路面区域的一侧由土工布遮盖,实现土路肩区域与路面区域之间隔离;将土工布固定;施工路面区域,之后抽取土工布。该方法能有效控制土路肩施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问题,提升路面实体和土路肩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石立万;蒋忠海;汪峻峰;金昌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6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