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3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笋壳具有高纤维、低脂肪的特点,并富含19种微量元素和15种游离氨基酸,是很好的生物资源。但由于笋壳中纤维类成分含量高,尤其是木质素含量高,细胞壁结构复杂,适口性差,难消化,因此在直接应用上受到限制。竹笋上市集中在2、3个月,笋壳含水量高,易发霉腐败,因此竹笋壳的保存技术成为笋壳再生利用的关键点。目前,一些研究寻找到了保存笋壳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多种处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竹笋加工下脚料作为动物饲料的适口性,而且提高了其中的营养价值,并最终使饲料的成本得到下降。但以上研究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没有得到大量应用与推广。

利用微生物转化将笋壳转化为动物饲料,将剩余价值较低的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更能被牲畜采食消化、吸收的养分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相比简单的焚烧和随意丢弃等处理方式能更好地利用笋壳的经济价值,并为缓解人畜共粮的矛盾寻找到一条新的解决途径,为实现生态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优化复合益生菌菌种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供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新鲜笋壳置于沸水中水煮后捞出、烘干,粉碎;

(2)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制备:将复合益生菌粉剂与红糖、玉米粉、麸皮按照质量比为100g∶1-2kg∶5-10kg∶5-10kg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

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剂含嗜酸乳杆菌、纤维素分解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活菌数分别达10亿个/g、10亿个/g、13亿个/g、16亿个/g以上;

(3)发酵菌种的加入:将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与水混合后均匀地洒在粉碎后的笋壳中,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料,所述笋壳、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水的质量比为1000:16:150-200;

(4)发酵:将发酵料装入发酵专用袋(带呼吸膜)中,扎紧袋口,防止漏气,然后在20-30℃的发酵温度下发酵时间72-96小时。

步骤(1)中,所述新鲜笋壳置于沸水中水煮的时间为10-12分钟。

步骤(1)中,所述粉碎是将笋壳先用大型铡草机粗粉碎,然后用切草粉碎机将笋壳细粉碎至粒径18-20mm,尽量把笋壳粉碎细,可反复多次用切草粉碎机粉碎,备用。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剂与红糖、玉米粉、麸皮的质量比为100g∶1kg∶7.5kg∶10kg。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笋壳、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水的质量比为1000:16:150-200。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96小时。

本发明发酵得到的发酵笋壳用于制备动物饲料,如羊饲料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通过优化复合益生菌菌种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设计一种全新的多菌种复合发酵笋壳,利用纤维素分解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复合益生菌发酵体系对笋壳进行发酵,检测发酵笋壳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营养特性,为饲料化处理及科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本发明方法提高了发酵笋壳的嗜口性,笋壳发酵后具有一定的酸香味,ph降为5.05,提高了笋壳中粗蛋白、粗脂肪、钙离子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可用于制备动物饲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新鲜笋壳置于沸水中水煮10-12分钟后捞出、烘干,将笋壳先用大型铡草机粗粉碎,然后用切草粉碎机将笋壳细粉碎至粒径18-20mm,尽量把笋壳粉碎细,可反复多次用切草粉碎机粉碎,备用;

(2)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制备:将复合益生菌粉剂与红糖、玉米粉、麸皮按照质量比为100g∶1-2kg∶5-10kg∶5-10kg混合,搅拌均匀

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剂含嗜酸乳杆菌、纤维素分解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活菌数分别达10亿个/g、10亿个/g、13亿个/g、16亿个/g以上;

(3)发酵菌种的加入:将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与水混合后均匀地洒在笋壳中,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料,所述笋壳、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水的质量比为1000:16:150-200;

(4)发酵:按照每袋40kg,将发酵料装入发酵专用袋(带呼吸膜)中,扎紧袋口,防止漏气,然后在20-30℃条件下发酵72-96小时。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新鲜笋壳置于沸水中水煮12分钟后捞出、烘干,将笋壳先用大型铡草机粗粉碎,然后用切草粉碎机将笋壳细粉碎至粒径18mm,尽量把笋壳粉碎细,可反复多次用切草粉碎机粉碎,备用;

(2)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制备:将复合益生菌粉剂与红糖、玉米粉、麸皮按照质量比为100g∶2kg∶5kg∶5kg混合,搅拌均匀

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剂含嗜酸乳杆菌、纤维素分解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活菌数分别达10亿个/g、10亿个/g、13亿个/g、16亿个/g以上;

(3)发酵菌种的加入:将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与水混合后均匀地洒在笋壳中,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料,所述笋壳、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水的质量比为1000:16:200;

(4)发酵:按照每袋40kg,将发酵料装入发酵专用袋(带呼吸膜)中,扎紧袋口,防止漏气,然后在20℃条件下发酵96小时。

实施例2

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新鲜笋壳置于沸水中水煮10钟后捞出、烘干,将笋壳先用大型铡草机粗粉碎,然后用切草粉碎机将笋壳细粉碎至粒径18-20mm,尽量把笋壳粉碎细,可反复多次用切草粉碎机粉碎,备用;

(2)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制备:将复合益生菌粉剂与红糖、玉米粉、麸皮按照质量比为100g∶1.5kg∶10kg∶7.5kg混合,搅拌均匀

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剂含嗜酸乳杆菌、纤维素分解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活菌数分别达10亿个/g、10亿个/g、13亿个/g、16亿个/g以上;

(3)发酵菌种的加入:将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与水混合后均匀地洒在笋壳中,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料,所述笋壳、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水的质量比为1000:16:175;

(4)发酵:按照每袋40kg,将发酵料装入发酵专用袋(带呼吸膜)中,扎紧袋口,防止漏气,然后在30℃条件下发酵72小时。

实施例3

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新鲜笋壳置于沸水中水煮10分钟后捞出、烘干,将笋壳先用大型铡草机粗粉碎,然后用切草粉碎机将笋壳细粉碎至粒径20mm,尽量把笋壳粉碎细,可反复多次用切草粉碎机粉碎,备用;

(2)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制备:将复合益生菌粉剂与红糖、玉米粉、麸皮按照质量比为100g∶1kg∶7.5kg∶10kg混合,搅拌均匀

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剂含嗜酸乳杆菌、纤维素分解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活菌数分别达10亿个/g、10亿个/g、13亿个/g、16亿个/g以上;

(3)发酵菌种的加入:将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与水混合后均匀地洒在笋壳中,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料,所述笋壳、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水的质量比为1000:16:150;

(4)发酵:按照每袋40kg,将发酵料装入发酵专用袋(带呼吸膜)中,扎紧袋口,防止漏气,然后在25℃条件下发酵96小时。

表1发酵笋壳的主要营养组分组成表

本实施例的方法提高了发酵笋壳的嗜口性,笋壳发酵后具有一定的酸香味,ph降为5.05,与新鲜笋壳相比,本发明方法提高了笋壳中粗蛋白、粗脂肪、钙离子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新鲜笋壳置于沸水中水煮后捞出,烘干,粉碎;

(2)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制备:将复合益生菌粉剂与红糖、玉米粉、麸皮按照质量比为100g∶1-2kg∶5-10kg∶5-10kg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

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剂含嗜酸乳杆菌、纤维素分解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活菌数分别达10亿个/g、10亿个/g、13亿个/g、16亿个/g以上;

(3)发酵菌种的加入:将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与水混合后均匀地洒在粉碎后的笋壳中,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料,所述笋壳、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水的质量比为1000:16:150-200;

(4)发酵:将发酵料装入发酵专用袋中,然后在20-30℃的发酵温度下发酵时间72-96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新鲜笋壳置于沸水中水煮的时间为10-12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粉碎是将笋壳先用铡草机粗粉碎,然后用切草粉碎机将笋壳细粉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笋壳细粉碎至粒径18-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剂与红糖、玉米粉、麸皮的质量比为100g∶1kg∶7.5kg∶10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笋壳、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水的质量比为1000:16:150-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9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得到的发酵笋壳用于制备动物饲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将新鲜笋壳在沸水中水煮后捞出后烘干,粉碎备用;(2)菌种制备:将复合益生菌粉剂与红糖、玉米粉、麸皮按照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3)发酵菌种的加入:将复合益生菌发酵菌种与水混合后均匀地洒在粉碎后的笋壳中,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料;(4)发酵:将发酵料装入发酵专用袋中进行发酵。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复合益生菌种的笋壳发酵方法,其配方独特,制备方法简单合理,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陈洪博;邱波;周孝琼;段滇宁;李凤;陈超;杨润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岩学院;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6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