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及系统、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57


本发明属于口腔种植科,涉及口腔种植学的临床研究及配套软件领域,公开了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及系统、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自1965年瑞典branemark教授完成世界上第一例种植牙修复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以来,现代口腔种植技术不断走向成熟,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目前,牙种植体是口腔医学界公认的牙齿缺失最佳永久性修复方式。对于无牙颌患者来说,种植牙可以很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无牙颌患者牙列缺失后上下颌骨牙槽嵴会发生萎缩,与之相连的软组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唇颊部失去软硬组织支撑发生凹陷,面容明显衰老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义齿修复效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已不仅仅只停留在改善义齿的固位稳定和恢复咀嚼功能上,对修复后的美观、外貌的改善等方面也十分关注。然而,目前关于全口种植义齿与侧貌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

目前有研究报道:唇侧基托的存在与否,基托的厚度,以及上颌切牙三维位置和轴向均会对软组织侧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目前关于种植体修复后患者面型的预估,多是凭借医生的经验以及诊断蜡型的试戴,其过程较为繁琐,且不够精准,增加了患者的椅旁时间以及医生的工作时间。通过对侧貌的评估有利于对临床对全口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方式的选择。

全口无牙颌种植修复包括全口种植覆盖义齿和全口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全口种植固定义齿接近天然牙,更加舒适,咀嚼效率更高;而全口种植覆盖义齿可以增加颊侧丰满度,为唇部提供更好的支撑。因此,正确选择修复设计方案,减少创伤,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修复成功率,为每一位无牙颌患者提供健康、舒适、美观、近似于天然牙列的种植修复,是种植医生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建立一种自动程序化设计的以侧貌为导向的牙列缺失患者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是广大研究工作者所努力的方向。

目前,有设计方法可以通过患者术前的投影侧位片、锥体束ct、患者照片等进行拟合,并评估其种植位置对侧貌的影响,然而,仍存在以下问题:①无法通过数据分析帮助临床医生进行种植方案选择②仅能模拟种植固定义齿对患者侧貌的影响;③无法设计数字化诊断义齿进而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椅旁评估;因此,如何建立一个通过数据分析帮助临床医生进行种植方案选择,且可以模拟覆盖和固定义齿对侧貌的影响,并设计数字化诊断义齿的软件,成为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尚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建立一种针对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该软件能够利用术前对侧貌的评估,从而在牙列缺失种植手术之前有效预测患者义齿完成后三维美学效果,以保证与患者良好的术前沟通及以终为始的方案设计理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术前获取患者照片、颌面部cbct数据、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三维面扫数据及口内印模数据;

s200,利用头影测量方法标定侧位片上下颌骨关系相关标记点及上下唇软组织标记点,分类患者颌骨关系及侧貌;

s300,分析患者自然头位的三维面扫数据,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评价患者面部年轻化特征;

s400,根据头颅侧位片及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选择种植方案,结合解剖结构,并对种植体的种类、数目及位置进行选择;

s500,将包含患者颌骨信息的ct数据和口内印模数据通过软组织及余留牙信息拟合,根据患者的骨信息及中性区进行数字化排牙;

s600,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调整咬合平面,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对移行线角度进行分类评估清洁难度;

s700,利用3d打印设备完成诊断义齿的打印,获得诊断义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患者照片包含正面照、侧面照、微笑照;颌面部cbct数据为dicom格式的大视野数据,包含颞下颌关节信息;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为dicom格式;三维面扫数据为stl格式;口内印模数据直接口扫或取模后舱扫,数据为stl格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影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标定a:上齿槽座点、n:鼻根点、b:下齿槽座点,2度<anb<5度为中性关系;

标定e-line,上唇凸点ls到e-line的距离,下唇凸点li到e-line的距离;根据国人标准,下唇位于审美平面前1-3mm,且位于上唇前方;

标定鼻唇角,为鼻下点sn与唇红最上点连线与通过sn与鼻底相切的线的前下交角,正常鼻唇角为80°-110°;

标定颏唇角,为额前点、颏唇沟最凹点、下唇切缘点之间形成的夹角,正常颏唇角为110°-130°;

标定面型角,为额点至鼻下点、鼻下点至软组织颏前点两条连线形成的后下交角,正常面型角为7.3±4.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字化排牙是通过测量患者牙弓长度和宽度,预选牙列,根据中性区生物学概念完成数字化排牙;所述数字化排牙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牙齿的近远中径:测量患者上颌骨中点至翼上颌切迹的距离,下颌中点至磨牙后垫前三分之一的距离,根据牙弓长度选择不同近远中径的牙齿;

(2)选择牙齿的形态:根据患者面形选择尖圆形、方圆形或椭圆形牙齿;

(3)选择牙齿的颜色:根据患者照片选择适宜颜色的牙齿;

(4)排列上下颌牙齿:利用预成牙列完成上下颌牙齿的导入;

(5)利用ct鼻翼耳屏联线和口角联线确定上下颌合平面;

(6)利用ct颞下颌关节前伸、侧方髁导斜度的测量,完成前伸、侧方咬合的自动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拟合是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根据面部标准平面调整咬合平面,调整基板厚度、前牙三维及轴向位置,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行线是指最终种植固定义齿的基托边缘的切线与上下颌骨垂直向切线,测量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位置的移行线夹角。

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系统,包括:

数据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术前获取患者照片、颌面部cbct数据、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三维面扫数据及口内印模数据。

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的分析模块,用于利用头影测量技术,标定侧位片上下颌骨关系相关标记点及上下唇软组织标记点,利用软件分类患者颌骨关系及侧貌。

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患者自然头位的三维面扫数据,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

种植方案的选择与设计模块,用于根据头颅侧位片及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选择种植方案,并对种植体的种类、数目及位置进行选择;

数字化排牙模块,用于将包含患者颌骨信息的ct数据和口内印模数据通过软组织及余留牙信息拟合,根据患者的骨信息及中性区完成个性化数字化人工牙及人工牙龈的排列;

数据拟合模块,用于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调整咬合平面,调整基板厚度、前牙三维及轴向位置,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对鼻唇角、颏唇角、面型角及上下唇凸点至e线的距离进行测量,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对移行线角度进行分类。

诊断义齿的打印模块,用于利用3d打印设备完成诊断义齿的打印;根据诊断义齿戴入患者口内的情况,再次评估侧貌及颌位关系,确定种植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字化排牙模块用于通过测量患者牙弓长度和宽度,预选牙列,根据中性区生物学概念完成数字化排牙;数字化排牙包括:

(1)选择牙齿的近远中径:测量患者上颌骨中点至翼上颌切迹的距离,下颌中点至磨牙后垫前三分之一的距离,根据牙弓长度选择不同近远中径的牙齿;

(2)选择牙齿的形态:根据患者面形选择尖圆形、方圆形或椭圆形牙齿;

(3)选择牙齿的颜色:根据患者照片选择适宜颜色的牙齿;

(4)排列上下颌牙齿:利用预成牙列完成上下颌牙齿的导入;

(5)利用ct鼻翼耳屏联线和口角联线确定上下颌合平面;

(6)利用ct颞下颌关节前伸、侧方髁导斜度的测量,完成前伸、侧方咬合的自动调整。

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该牙列缺失患者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利用术前对侧貌美学的评估,从而在牙列缺失种植手术之前有效预测患者义齿完成后三维美学效果,以保证与患者良好的术前沟通及以终为始的方案设计理念,同时,通过术前口内扫描、面部扫描、锥体束ct的拟合和导入,建立一种自动程序化设计的以侧貌为导向的牙列缺失患者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具体优点为:

一是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根据面部标准平面调整咬合平面,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评估患者面部年轻化特征,并可评估唇部基板的加入是否可以明显改变患者面部年轻化特征,是否符合面部美学指标,为进一步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二是利用anb分类评估患者上下颌骨性关系,以及上下唇凸点到e-line的距离来进一步决定种植设计方案,以便临床医生进行术前方案制定。

三是通过数字化数据预选牙列,根据中性区生物学概念完成数字化排牙,减小了人工排牙的误差。

四是以患者侧貌为导向,利用数字化设计,方便与患者的交互沟通,进而椅旁直接打印,完成虚拟向现实的转变。

五是数字化排牙技术、3d打印技术及mock-up技术的联合应用,替代了现有临床医生及技师椅旁制作及试戴诊断义齿的程序,提高了临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设计系统框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的获取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的分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种植方案的选择与设计示意图;

图7为全口固定种植义齿示意图;

图8为全口覆盖种植义齿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数字化排牙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数据拟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数据拟合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诊断义齿的打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系统,包括:

数据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术前获取患者照片、颌面部cbct数据、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三维面扫数据及口内印模数据。

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的分析模块,用于利用头影测量技术,标定侧位片上下颌骨关系相关标记点及上下唇软组织标记点,利用软件分类患者颌骨关系及侧貌。

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患者自然头位的三维面扫数据,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

种植方案的选择与设计模块,用于根据头颅侧位片及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选择种植方案,并对种植体的种类、数目及位置进行选择;

数字化排牙模块,用于将包含患者颌骨信息的ct数据和口内印模数据通过软组织及余留牙信息拟合,根据患者的骨信息及中性区完成个性化数字化人工牙及人工牙龈的排列;

数据拟合模块,用于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调整咬合平面,调整基板厚度、前牙三维及轴向位置,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对鼻唇角、颏唇角、面型角及上下唇凸点至e线的距离进行测量,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对移行线角度进行分类。

诊断义齿的打印模块,用于利用3d打印设备完成诊断义齿的打印,根据诊断义齿戴入患者口内的情况,再次评估侧貌及颌位关系,确定种植方案。

其中调整基板厚度、前牙三维及轴向位置具有以下优点:

1)可根据医患双方的审美调整,更加个性化;

2)将形象的侧貌具体化,指导临床义齿的制作;

3)功能与美学兼顾。

实施例2

如图1、图3至图1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的获取:术前获取患者照片、颌面部cbct数据、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三维面扫数据及口内印模数据。

所述步骤(1)数据的获取中,需要获取患者照片、颌面部cbct数据、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三维面扫数据及口内印模数据。

患者照片包含正面照、侧面照、微笑照;颌面部cbct数据为dicom格式的大视野数据,包含颞下颌关节信息;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为dicom格式;三维面扫数据为stl格式;口内印模数据可以直接口扫或取模后舱扫,数据为stl格式。

(2)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的分析:利用头影测量技术,标定侧位片上下颌骨关系相关标记点及上下唇软组织标记点,利用软件分类患者颌骨关系及侧貌。

所述步骤(2)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的分析,利用头影测量技术,标定侧位片评估患者颌骨关系和侧貌的软硬组织标记点,并利用软件分类患者颌骨关系及侧貌。

使用头影测量技术,

标定a:上齿槽座点、n:鼻根点、b:下齿槽座点,2度<anb<5度为中性关系;

标定e-line,上唇凸点ls到e-line的距离,下唇凸点li到e-line的距离;根据国人标准,下唇位于审美平面前1-3mm,且位于上唇前方;

标定鼻唇角,为鼻下点sn与唇红最上点连线与通过sn与鼻底相切的线的前下交角,正常鼻唇角为80°-110°;

标定颏唇角,为额前点、颏唇沟最凹点、下唇切缘点之间形成的夹角,正常颏唇角为110°-130°;

标定面型角,为额点至鼻下点、鼻下点至软组织颏前点两条连线形成的后下交角,正常面型角为7.3±4.4°。

anb>5度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关系,anb<2度为反颌关系,种植设计方案为种植覆盖义齿。2度<anb<5度为中性关系,种植设计方案为种植固定义齿或种植覆盖义齿。标定鼻唇角、e-line(鼻尖点prn到颏前点po的线),上唇凸点ls到e-line的距离(ls-eline),下唇凸点li到e-line的距离(li-eline)。如果测量值距离标准值>7mm,种植设计方案为种植覆盖义齿;如果测量值距离标准值<7mm,种植设计方案为种植固定义齿。

(3)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分析患者自然头位的三维面扫数据,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

所述步骤(3)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中,利用软件精确测量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从而客观评价患者面部年轻化特征。

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中,利用软件精确测量患者面部年轻化特征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使用深度*长度*宽度公式计算体积。

(4)种植方案的选择与设计:根据头颅侧位片及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选择种植方案,并对种植体的种类、数目及位置进行选择;

所属步骤(4)种植方案的选择与设计中,根据头颅侧位片及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选择种植方案,结合解剖结构,对种植体的种类、数目及位置进行选择。

具体是根据头颅侧位片及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选择种植方案;并根据种植方案选择基托是否使用,及对种植体数目、种类、位置进行设计。

(5)数字化排牙:将包含患者颌骨信息的ct数据和口内印模数据通过软组织及余留牙信息拟合,根据患者的骨信息及中性区完成个性化数字化人工牙及人工牙龈的排列;

所述步骤(5)数字化排牙,通过测量患者牙弓长度和宽度,预选牙列,根据中性区生物学概念完成数字化排牙。

数字化排牙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牙齿的近远中径:测量患者上颌骨中点至翼上颌切迹的距离,下颌中点至磨牙后垫前三分之一的距离,根据牙弓长度选择不同近远中径的牙齿;

(2)选择牙齿的形态:根据患者面形选择尖圆形、方圆形或椭圆形牙齿;

(3)选择牙齿的颜色:根据患者照片选择适宜颜色的牙齿,如a2\a3\b3。

(4)排列上下颌牙齿:利用预成牙列完成上下颌牙齿的导入;

(5)利用ct鼻翼耳屏联线和口角联线确定上下颌合平面。

(6)利用ct颞下颌关节前伸、侧方髁导斜度的测量,完成前伸、侧方咬合的自动调整。

(6)数据拟合: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调整咬合平面,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对移行线角度进行分类。

所述步骤(6)数据拟合,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根据面部标准平面调整咬合平面,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评估患者面部年轻化特征。

所述步骤(6)数据拟合,移行线是指最终种植固定义齿的基托边缘的切线与上下颌骨垂直向切线,测量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位置的移行线夹角,对移行线角度进行分类评估清洁难度。

数据拟合,将数字化排牙拟合于面扫数据中,利用软件精确测量患者面部年轻化特征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使用深度*长度*宽度公式计算体积与排牙前对比。评估唇部基板的加入是否可以明显改变患者面部年轻化特征,是否符合eline线美学指标。

(7)诊断义齿的打印:利用3d打印设备完成诊断义齿的打印,戴入患者口内,再次评估侧貌及颌位关系,确定种植方案。

所述步骤(7)诊断义齿的打印,数字化设计的义齿在于患者沟通后,可以直接椅旁打印完成戴入患者口内实际评估颌位关系及侧貌,利用所见即所得的mock-up技术。

数据拟合诊断义齿的打印,完成的打印义齿为光敏树脂,设计精度不低于,打印精度不低于50um。

本发明的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通过患者照片、颌面部cbct数据、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三维面扫数据及口内印模数据的导入,来标定侧位片评估患者颌骨关系和侧貌的软硬组织标记点,精确测量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并进行数字化排牙,与三位面扫数据拟合,根据面部标准平面调整咬合平面,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然后使用cad/cam技术打印诊断义齿并进行椅旁评估。因此,数据采集导入经过该软件的设计后,可以预测患者修复后的三维面形,以达到患者术前对术后面貌可预见化的目的。

本发明的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通过患者照片、颌面部cbct数据、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三维面扫数据及口内印模数据的导入,来标定侧位片评估患者颌骨关系和侧貌的软硬组织标记点,精确测量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并进行数字化排牙,与三位面扫数据拟合,根据面部标准平面调整咬合平面,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然后使用mock-up技术打印诊断义齿。因此,数据采集导入经过该软件的设计后,可以预测患者修复后的三维面形,以达到患者术前对术后面貌可预见化的目的。

实施例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具体实现方法如图1至图9所示。

实施例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术前获取患者照片、颌面部cbct数据、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三维面扫数据及口内印模数据;

s200,利用头影测量方法标定侧位片上下颌骨关系相关标记点及上下唇软组织标记点,分类患者颌骨关系及侧貌;

s300,分析患者自然头位的三维面扫数据,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评价患者面部年轻化特征;

s400,根据头颅侧位片及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选择种植方案,结合解剖结构,并对种植体的种类、数目及位置进行选择;

s500,将包含患者颌骨信息的ct数据和口内印模数据通过软组织及余留牙信息拟合,根据患者的骨信息及中性区进行数字化排牙;

s600,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调整咬合平面,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对移行线角度进行分类评估清洁难度;

s700,利用3d打印设备完成诊断义齿的打印,获得诊断义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照片包含正面照、侧面照、微笑照;颌面部cbct数据为dicom格式的大视野数据,包含颞下颌关节信息;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为dicom格式;三维面扫数据为stl格式;口内印模数据直接口扫或取模后舱扫,数据为stl格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影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标定a:上齿槽座点、n:鼻根点、b:下齿槽座点,2度<anb<5度为中性关系;

标定e-line,上唇凸点ls到e-line的距离,下唇凸点li到e-line的距离;根据国人标准,下唇位于审美平面前1-3mm,且位于上唇前方;

标定鼻唇角,为鼻下点sn与唇红最上点连线与通过sn与鼻底相切的线的前下交角,正常鼻唇角为80°-110°;

标定颏唇角,为额前点、颏唇沟最凹点、下唇切缘点之间形成的夹角,正常颏唇角为110°-130°;

标定面型角,为额点至鼻下点、鼻下点至软组织颏前点两条连线形成的后下交角,正常面型角为7.3±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排牙是通过测量患者牙弓长度和宽度,预选牙列,根据中性区生物学概念完成数字化排牙;所述数字化排牙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牙齿的近远中径:测量患者上颌骨中点至翼上颌切迹的距离,下颌中点至磨牙后垫前三分之一的距离,根据牙弓长度选择不同近远中径的牙齿;

(2)选择牙齿的形态:根据患者面形选择尖圆形、方圆形或椭圆形牙齿;

(3)选择牙齿的颜色:根据患者照片选择适宜颜色的牙齿;

(4)排列上下颌牙齿:利用预成牙列完成上下颌牙齿的导入;

(5)利用ct鼻翼耳屏联线和口角联线确定上下颌合平面;

(6)利用ct颞下颌关节前伸、侧方髁导斜度的测量,完成前伸、侧方咬合的自动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拟合是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根据面部标准平面调整咬合平面,调整基板厚度、前牙三维及轴向位置,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行线是指最终种植固定义齿的基托边缘的切线与上下颌骨垂直向切线,测量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位置的移行线夹角。

7.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术前获取患者照片、颌面部cbct数据、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三维面扫数据及口内印模数据;

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的分析模块,用于利用头影测量技术,标定侧位片上下颌骨关系相关标记点及上下唇软组织标记点,利用软件分类患者颌骨关系及侧貌;

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患者自然头位的三维面扫数据,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

种植方案的选择与设计模块,用于根据头颅侧位片及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选择种植方案,并对种植体的种类、数目及位置进行选择;

数字化排牙模块,用于将包含患者颌骨信息的ct数据和口内印模数据通过软组织及余留牙信息拟合,根据患者的骨信息及中性区完成个性化数字化人工牙及人工牙龈的排列;

数据拟合模块,用于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调整咬合平面,调整基板厚度、前牙三维及轴向位置,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对鼻唇角、颏唇角、面型角及上下唇凸点至e线的距离进行测量,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对移行线角度进行分类;

诊断义齿的打印模块,用于利用3d打印设备完成诊断义齿的打印;根据诊断义齿戴入患者口内的情况,再次评估侧貌及颌位关系,确定种植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排牙模块用于通过测量患者牙弓长度和宽度,预选牙列,根据中性区生物学概念完成数字化排牙;数字化排牙包括:

(1)选择牙齿的近远中径:测量患者上颌骨中点至翼上颌切迹的距离,下颌中点至磨牙后垫前三分之一的距离,根据牙弓长度选择不同近远中径的牙齿;

(2)选择牙齿的形态:根据患者面形选择尖圆形、方圆形或椭圆形牙齿;

(3)选择牙齿的颜色:根据患者照片选择适宜颜色的牙齿;

(4)排列上下颌牙齿:利用预成牙列完成上下颌牙齿的导入;

(5)利用ct鼻翼耳屏联线和口角联线确定上下颌合平面;

(6)利用ct颞下颌关节前伸、侧方髁导斜度的测量,完成前伸、侧方咬合的自动调整。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口腔种植科,涉及口腔种植学的临床研究及配套软件领域,公开了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及系统、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新型牙列缺失患者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利用术前对侧貌美学的评估,从而在牙列缺失种植手术之前有效预测患者义齿完成后三维美学效果,以保证与患者良好的术前沟通及以终为始的方案设计理念,同时,通过术前口内扫描、面部扫描、锥体束CT的拟合和导入,建立一种自动程序化设计的以侧貌为导向的牙列缺失患者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马楚凡;王菁;刘利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2.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5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