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塑胶跑道改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塑胶跑道改造的过程中,塑胶跑道的水泥混凝土基层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跑道的使用寿命,所以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对水泥混凝土基层原材料的选择、级配及组成设计、试验检测水平、施工工序控制、工艺水平、设备与技术水平及施工环境等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施工质量;而水泥混凝土基层所用原材料种类繁杂、工序多而复杂,因而需要保证施工环境严格按要求控制于符合施工环境条件下才能开展。
现有的施工方式中只是对水泥混凝土进行简单的平整度检测,且在施工过程中缺少对塑胶跑道铺设厚度的直观观测,因而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对地基和塑胶跑道的铺设厚度进行检测,增加了人力消耗,同时容易受主观影响而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延长跑道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旧塑胶跑道,并定义划分需要改造的跑道范围,同时将待改造区域划分为多块施工区域;
s2,拆除改造范围内的旧塑胶跑道,并对地基整修清洁,再对修整后的地基分别进行平整度检测、含水率检测以及地基缺陷检测,并对不符合要求的地基重新进行修整,重复上述步骤;
s3,在每一块施工区域边缘插设固定若干刻画有刻度尺的标杆,并利用水平仪检测标杆之间的水平度,再对水平度不符合要求的标杆进行调整,重复上述步骤;
s4,根据改造范围大小以及要求的跑道厚度计算固化粘著胶以及橡胶颗粒材料的用量,并按比例将固化粘著胶以及橡胶颗粒材料进行称量,再在搅拌桶内将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形成橡胶基料;
s5,用刷子或滚筒在地基表面涂布防水底漆;
s6,在防水底漆表面涂布粘接胶水;
s7,将搅拌均匀的橡胶基料铺设在地基粘接胶水上并镘开,再用摊铺机机械进行整平压实,同时观察标杆刻度使跑道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s8,将面漆与epdm橡胶颗粒相混合并用喷涂机将混合后的橡胶材料均匀喷撒在橡胶基层表面,重复喷涂2-3次;
s9,计算温改和尺改,随后按每道线设置一台标线车的标准划线;
s10,至少三人对点线进行检测,且标志线正差小于万分之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改造范围划分为多个施工区域并在在施工区域边缘插设若干标杆,能够方便施工人员观察橡胶铺设厚度及橡胶铺设的水平度,提高施工质量;同时划分多个施工区域能够在加工完成后对施工质量进行逐区检查,提高检测精度,从而方便后期进行返工;在地基表面涂布防水底漆能够加强地面基础及同面层粘结的能力,从而起到加强防水及增强粘结的作用;而将面漆与epdm橡胶颗粒相混合,能够使面漆包裹住epdm颗粒,从而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地基清洁步骤包括:
s211,利用吹风机、扫帚对地基残余碎料以及改造范围周边的碎料进行清除,再用刀片将黏着度较高的残余碎料进行刮落,随后利用高压水枪对刮落的残余碎料以及土壤进行清除;
s212,利用10目的研磨片对地基进行打磨,清除地基表面的松散层,并对孔洞和裂缝重新灌注混凝土砂浆,并使地基表面平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基进行清理,从而增大地基与橡胶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跑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平整度检测步骤包括:
s221,以跑道的分界线为界,沿横向与纵向每3m插设一个标杆;
s222,将3m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个标杆之间,用塞尺测量局部凹陷点,并记录凹陷的部位和深度,当局部凹陷不超过5mm即为合格点,每个施工区域的局部凹陷测量点不少于40个;
s223,利用红外扫描仪扫描地基,记录标杆之间的水平度数据;
s224,计算合格的测量点数,当合格的测量点数量大于85%时,则该施工区域的施工质量合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测量局部凹陷点和扫描记录地基的水平度数据,能够方便对不平整的区域进行找平修正,从而保证地基的平整度,提高施工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含水率检测步骤包括:
s231,用塑料薄膜平放在施工区域的地基表面,并用胶带纸密封塑料薄膜的四边;
s232,密封16小时后,检测薄膜下方是否出现水珠或变黑,如出现水珠或变黑则含水量大于8%,不适宜施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地基的含水量能够避免因地基含水量过大造成跑道破裂,从而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地基缺陷检查步骤包括:
s241,用钢丝刷或者金属棒摩擦地面,观察是否起砂,如果起砂则重新进行修整;
s242,用小铁锤敲击地面,观察是否出现空鼓声;如发出空鼓声,则重新进行修整,重复上述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起砂则说明地基强度不够,如果出现空鼓声则说明地基砂浆找平层与底层发生剥离,随后进行重新修整,以保证地基强度,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基层厚度为9-11mm,涂设在橡胶基层表面的epdm橡胶颗粒层厚度为2-4mm。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epdm橡胶颗粒与面漆的比例为∶epdm橡胶颗粒:面漆=1∶1.2。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化粘著胶以及橡胶颗粒材料的比例为:固化粘著胶:橡胶颗粒材料=1∶6,且搅拌过程添加比例为固化粘著胶的千分之二的催化剂。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搅拌所述面漆与epdm橡胶颗粒时,搅拌时间至少为五分钟,且搅拌时以向心方向,使epdm橡胶颗粒表面完全被面漆润滑为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epdm橡胶颗粒完全被面漆所包裹,从而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防损检测系统,所述防损检测系统包括:
防损感应模块,沿施工区域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检测施工区域周围是否有进入施工区域的物体;当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施工区域周围时,输出感应信号;
中控模块,连接于防损感应模块,用于接收感应信号;当接收到感应信号时,输出报警信号;
警示模块,连接于中控模块,用于进行施工警示;
报警模块,连接于中控模块,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当接收到报警信号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远程监控模块,通信连接于中控模块,用于对施工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当检测施工现场的状态时,输出监控信号;当中控模块接收到监控信号时,中控模块对施工现场进行显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警示模块持续进行施工警示,同时远程监控模块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且中控模块对施工现场进行显示;当防损感应模块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施工区域周围时,输出感应信号;当中控模块接收到感应信号时,中控模块输出报警信号;当报警模块接收到报警信号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从而使施工人员及时对靠近施工区域的物体进行检查,从而避免施工区域被破坏。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划分多个施工区域并在施工区域边缘插设若干标杆,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
2.通过利用红外扫描仪扫描地基,以及利用水平仪检测标杆之间的水平度,能够保证标杆的标识作用,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3.通过设置防损检测系统,能够避免外界事物对施工区域造成破坏,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防损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防损感应模块;2、中控模块;3、警示模块;4、报警模块;5、远程监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旧塑胶跑道,并定义划分需要改造的跑道范围,同时将待改造区域划分为多块施工区域;
s2,拆除改造范围内的旧塑胶跑道,并对地基整修清洁,再对修整后的地基分别进行平整度检测、含水率检测以及地基缺陷检测,并对不符合要求的地基重新进行修整,重复上述步骤;
s3,在改造的边缘沿改造范围插设固定若干刻画有刻度尺的标杆,并利用水平仪检测标杆之间的水平度,对水平度不符合要求的标杆进行调整,重复上述步骤;
s4,根据改造范围大小以及要求的跑道厚度计算pu环保固化粘著胶以及橡胶颗粒材料的用量,并按比例将pu环保固化粘著胶以及环保黑色或彩色橡胶颗粒材料进行称量,再在搅拌桶内将上述材料搅拌均匀;
s5,用刷子或滚筒在地基表面涂布高渗透型防水底漆;以使起到加强基础及同面层粘结的能力,起到防水加强及增强粘结的作用;
s6,在防水底漆表面涂布粘接胶水;
s7,将搅拌均匀的橡胶基料铺设在地基粘接胶水上并用齿状pu耙镘开,再用摊铺机机械进行整平压实,同时观察标杆刻度使跑道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s8,将pu面漆与epdm橡胶颗粒相混合,再用送料车将混合后的送到预先划好界线处,用刮尺摊铺好,然后用胶膛子摊铺平整,调整好摊铺厚度,再用铁膛子及时加清洁剂抹光表面,最后用滚碾子压实,再用喷涂机均匀喷撒在橡胶基层表面,反复喷涂2-3次;
s9,计算温改和尺改,随后按每道线设置一台标线车的标准划线;;
s10,至少三人对点线进行检测,且标志线正差小于万分之一。
将改造范围划分为多个施工区域并在在施工区域边缘插设若干标杆,能够方便施工人员观察橡胶铺设厚度及橡胶铺设的水平度,提高施工质量;同时划分多个施工区域能够在加工完成后对施工质量进行逐区检查,提高检测精度,从而方便后期进行返工;在地基表面涂布防水底漆能够加强地面基础及同面层粘结的能力,从而起到加强防水及增强粘结的作用;而将面漆与epdm橡胶颗粒相混合,能够使面漆包裹住epdm颗粒,从而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其中,橡胶基层厚度为9-11mm,涂设在橡胶基层表面的epdm橡胶颗粒层厚度为2-4mm,epdm橡胶颗粒与面漆的比例为∶epdm橡胶颗粒:面漆=1∶1.2,固化粘著胶以及橡胶颗粒材料的比例为:固化粘著胶:橡胶颗粒材料=1∶6,且搅拌过程添加比例为固化粘著胶的千分之二的催化剂;且搅拌面漆与epdm橡胶颗粒时,搅拌时间至少为五分钟,且搅拌时以向心方向,使epdm橡胶颗粒表面完全被面漆润滑为止,以使epdm橡胶颗粒完全被面漆所包裹,从而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
其中,地基清洁步骤包括:
s211,利用吹风机、扫帚对地基残余碎料以及改造范围周边的碎料进行清除,再用刀片将黏着度较高的残余碎料进行刮落,随后利用高压水枪对刮落的残余碎料以及土壤进行清除;
s212,利用10目的研磨片对地基进行打磨,清除地基表面的松散层,并对孔洞和裂缝重新灌注混凝土砂浆,并使地基表面平整。
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基进行清理,从而增大地基与橡胶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跑道的使用寿命。
平整度检测步骤包括:
s221,,以跑道的分界线为界,沿横向与纵向每3m插设一个标杆;
s222,将3m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个标杆之间,用塞尺测量局部凹陷点,并记录凹陷的部位和深度,当局部凹陷不超过5mm即为合格点,每个施工区域的局部凹陷测量点不少于40个;
s223,利用红外扫描仪扫描地基,记录标杆之间的水平度数据;
s224,计算合格的测量点数,当合格的测量点数量大于85%时,则该施工区域的施工质量合格。
通过测量局部凹陷点和扫描记录地基的水平度数据,能够方便对不平整的区域进行找平修正,从而保证地基的平整度,提高施工质量。
含水率检测步骤包括:
s231,用塑料薄膜平放在施工区域的地基表面,并用胶带纸密封塑料薄膜的四边;
s232,密封16小时后,检测薄膜下方是否出现水珠或变黑,如出现水珠或变黑则含水量大于8%,不适宜施工。
检测地基的含水量能够避免因地基含水量过大造成跑道破裂,从而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
地基缺陷检查步骤包括:
s241,用钢丝刷或者金属棒摩擦地面,观察是否起砂,如果起砂则重新进行修整;
s242,用小铁锤敲击地面,观察是否出现空鼓声;如发出空鼓声,则重新进行修整,重复上述步骤。
如果起砂则说明地基强度不够,如果出现空鼓声则说明地基砂浆找平层与底层发生剥离,随后进行重新修整,以保证地基强度,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
为避免施工区域被外界事物破坏,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参照图2,施工区域设有防损检测系统,防损检测系统包括:
防损感应模块1,沿施工区域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检测施工区域周围是否有进入施工区域的物体;当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施工区域周围时,输出感应信号;
中控模块2,连接于防损感应模块1,用于接收感应信号;当接收到感应信号时,输出报警信号;
警示模块3,连接于中控模块2,用于进行施工警示;
报警模块4,连接于中控模块2,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当接收到报警信号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远程监控模块5,通信连接于中控模块2,用于对施工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当检测施工现场的状态时,输出监控信号至中控模块2;当中控模块2接收到监控信号时,中控模块2对施工现场进行显示。
正常情况下,警示模块3持续进行施工警示,同时远程监控模块5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且中控模块2对远程监控模块5拍摄到的施工现场进行显示;当防损感应模块1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施工区域周围时,输出感应信号;当中控模块2接收到感应信号时,中控模块2输出报警信号;当报警模块4接收到报警信号时,报警模块4进行报警,从而使施工人员及时对靠近施工区域的物体进行检查,从而避免施工区域被破坏;在本实施例中,防损感应模块1设置为压力传感器以及红外人体探测器。
本发明通过划分多个施工区域并在施工区域边缘插设若干标杆,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通过利用红外扫描仪扫描地基,以及利用水平仪检测标杆之间的水平度,能够保证标杆的标识作用,从而提高施工质量;通过设置防损检测系统,能够避免外界事物对施工区域造成破坏,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旧塑胶跑道,并定义划分需要改造的跑道范围,同时将待改造区域划分为多块施工区域;
s2,拆除改造范围内的旧塑胶跑道,并对地基整修清洁,再对修整后的地基分别进行平整度检测、含水率检测以及地基缺陷检测,并对不符合要求的地基重新进行修整,重复上述步骤;
s3,在每一块施工区域边缘插设固定若干刻画有刻度尺的标杆,并利用水平仪检测标杆之间的水平度,再对水平度不符合要求的标杆进行调整,重复上述步骤;
s4,根据改造范围大小以及要求的跑道厚度计算固化粘著胶以及橡胶颗粒材料的用量,并按比例将固化粘著胶以及橡胶颗粒材料进行称量,再在搅拌桶内将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形成橡胶基料;
s5,用刷子或滚筒在地基表面涂布防水底漆;
s6,在防水底漆表面涂布粘接胶水;
s7,将搅拌均匀的橡胶基料铺设在地基粘接胶水上并镘开,再用摊铺机机械进行整平压实,同时观察标杆刻度使跑道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s8,将面漆与epdm橡胶颗粒相混合并用喷涂机将混合后的橡胶材料均匀喷撒在橡胶基层表面,重复喷涂2-3次;
s9,计算温改和尺改,随后按每道线设置一台标线车的标准划线;
s10,至少三人对点线进行检测,且标志线正差小于万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清洁步骤包括:
s211,利用吹风机、扫帚对地基残余碎料以及改造范围周边的碎料进行清除,再用刀片将黏着度较高的残余碎料进行刮落,随后利用高压水枪对刮落的残余碎料以及土壤进行清除;
s212,利用10目的研磨片对地基进行打磨,清除地基表面的松散层,并对孔洞和裂缝重新灌注混凝土砂浆,并使地基表面平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度检测步骤包括:
s221,以跑道的分界线为界,沿横向与纵向每3m插设一个标杆;
s222,将3m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个标杆之间,用塞尺测量局部凹陷点,并记录凹陷的部位和深度,当局部凹陷不超过5mm即为合格点,每个施工区域的局部凹陷测量点不少于40个;
s223,利用红外扫描仪扫描地基,记录标杆之间的水平度数据;
s224,计算合格的测量点数,当合格的测量点数量大于85%时,则该施工区域的施工质量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率检测步骤包括:
s231,用塑料薄膜平放在施工区域的地基表面,并用胶带纸密封塑料薄膜的四边;
s232,密封16小时后,检测薄膜下方是否出现水珠或变黑,如出现水珠或变黑则含水量大于8%,不适宜施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缺陷检查步骤包括:
s241,用钢丝刷或者金属棒摩擦地面,观察是否起砂,如果起砂则重新进行修整;
s242,用小铁锤敲击地面,观察是否出现空鼓声;如发出空鼓声,则重新进行修整,重复上述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基层厚度为9-11mm,涂设在橡胶基层表面的epdm橡胶颗粒层厚度为2-4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pdm橡胶颗粒与面漆的比例为∶epdm橡胶颗粒:面漆=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粘著胶以及橡胶颗粒材料的比例为:固化粘著胶:橡胶颗粒材料=1∶6,且搅拌过程添加比例为固化粘著胶的千分之二的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所述面漆与epdm橡胶颗粒时,搅拌时间至少为五分钟,且搅拌时以向心方向,使epdm橡胶颗粒表面完全被面漆润滑为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损检测系统,所述防损检测系统包括:
防损感应模块(1),沿施工区域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检测施工区域周围是否有进入施工区域的物体;当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施工区域周围时,输出感应信号;
中控模块(2),连接于防损感应模块(1),用于接收感应信号;当接收到感应信号时,输出报警信号;
警示模块(3),连接于中控模块(2),用于进行施工警示;
报警模块(4),连接于中控模块(2),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当接收到报警信号时,报警模块(4)进行报警;
远程监控模块(5),通信连接于中控模块(2),用于对施工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当检测施工现场的状态时,输出监控信号;当中控模块(2)接收到监控信号时,中控模块对施工现场进行显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