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节能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伺服驱动系统是应用伺服电机驱动主传动油泵,减少控制阀回路,对液压系统阀块进行控制的一种节能高效液压控制方式。适用于冲压、模锻、压装、压铸,注塑,校直等工艺。与普通液压机比较,伺服驱动液压机具有节能、噪声低、效率高、柔性好、油温低等优点,可以取代现有的大多数普通液压系统。

现有的伺服驱动系统中,伺服电机的散热片尺寸偏小,在进行液压油输送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对伺服电机进行散热,影响伺服电机的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解决了现有的伺服驱动系统中,伺服电机的散热片尺寸偏小,在进行液压油输送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对伺服电机进行散热,影响伺服电机的效率,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提出了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包括安装板、伺服电机和散热片,所述安装板上侧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板有两个,所述伺服电机外侧设置有所述散热片,所述伺服电机上端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一侧设置有接线盒,所述伺服电机一侧设置有转轴筒,所述转轴筒远离所述伺服电机一侧设置有液压油泵,所述液压油泵上侧设置有出油管,所述液压油泵下侧设置有进油管,所述液压油泵内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一侧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啮合,所述主动轮内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主动轮通过联轴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伺服电机螺栓连接,安装位置可调,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吊环螺栓连接,吊装位置可选,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接线盒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安装板可以将所述伺服电机进行安装固定,通过所述吊环可以将所述伺服电机进行吊运,通过所述接线盒可以和外部的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筒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筒与所述液压油泵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筒可以保护所述电机轴。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泵与所述从动轮通过轴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轮在所述液压油泵内可以进行转动,进而完成泵送液压油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轴与所述液压油泵通过轴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机轴可以带动所述主动轮进行转动,进而提供泵送液压油的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吊环可以将所述伺服电机进行吊运。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轴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电机轴传输泵送液压油的动力。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的伺服驱动系统中,伺服电机的散热片尺寸偏小,在进行液压油输送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对伺服电机进行散热,影响伺服电机的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通过设置的宽度为20mm的散热片,使得伺服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进行散发,进而保证伺服电机的工作效率,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所述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所述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中液压油泵的左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安装板;2、伺服电机;3、吊环;4、接线盒;5、转轴筒;6、液压油泵;7、出油口;8、进油口;9、从动轮;10、主动轮;11、电机轴;12、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案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技术。

如图1-图2所示,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包括安装板1、伺服电机2和散热片12,安装板1上侧设置有伺服电机2,安装板1有两个,伺服电机2外侧设置有散热片12,散热片12的宽度为20mm,伺服电机2上端设置有吊环3,吊环3一侧设置有接线盒4,伺服电机2一侧设置有转轴筒5,转轴筒5远离伺服电机2一侧设置有液压油泵6,液压油泵6上侧设置有出油口7,液压油泵6下侧设置有进油口8,液压油泵6内设置有从动轮9,从动轮9一侧设置有主动轮10,从动轮9与主动轮10啮合,主动轮10内设置有电机轴11,电机轴11与主动轮10通过联轴器连接。

如图1所示,安装板1与伺服电机2螺栓连接,安装位置可调,伺服电机2与吊环3螺栓连接,吊装位置可选,伺服电机2与接线盒4通过螺栓连接,通过安装板1可以将伺服电机2进行固定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转轴筒5与伺服电机2通过螺栓连接,转轴筒5与液压油泵6通过螺栓连接,转轴筒5可以保护电机轴11。

如图2所示,液压油泵6与从动轮9通过轴承连接,从动轮9在液压油泵6内的转动为液压油的泵送提供动力。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轴11与液压油泵6通过轴承连接。

如图1所示,吊环3有两个,通过吊环3可以吊运伺服电机2。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轴11与伺服电机2通过联轴器连接,伺服电机2通过电机轴11提供泵送液压油的动力。

本实用新型技术提到的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通过安装板1将伺服电机2进行固定安装,安装好之后,将接线盒4和控制伺服电机的装置进行连接,并将液压油的输送管分别与进油口8和出油口7进行连接,伺服电机2带动电机轴11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电机轴11带动主动轮10转动,主动轮10又进一步带动从动轮9进行转动,使得液压油泵6内产生负压将液压油从进油口8泵送到出油口7中,伺服电机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宽度为20mm的散热片12进行散发,大大提高伺服电机2的散热效率,保证伺服电机2的正常工作。

上面所述的实施案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伺服电机(2)和散热片(12),所述安装板(1)上侧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2),所述安装板(1)有两个,所述伺服电机(2)外侧设置有所述散热片(12),所述散热片(12)的宽度为20mm,所述伺服电机(2)上端设置有吊环(3),所述吊环(3)一侧设置有接线盒(4),所述伺服电机(2)一侧设置有转轴筒(5),所述转轴筒(5)远离所述伺服电机(2)一侧设置有液压油泵(6),所述液压油泵(6)上侧设置有出油口(7),所述液压油泵(6)下侧设置有进油口(8),所述液压油泵(6)内设置有从动轮(9),所述从动轮(9)一侧设置有主动轮(10),所述从动轮(9)与所述主动轮(10)啮合,所述主动轮(10)内设置有电机轴(11),所述电机轴(11)与所述主动轮(10)通过联轴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与所述伺服电机(2)螺栓连接,安装位置可调,所述伺服电机(2)与所述吊环(3)螺栓连接,吊装位置可选,所述伺服电机(2)与所述接线盒(4)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筒(5)与所述伺服电机(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筒(5)与所述液压油泵(6)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泵(6)与所述从动轮(9)通过轴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11)与所述液压油泵(6)通过轴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3)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11)与所述伺服电机(2)通过联轴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伺服泵控冶金行业液压节能系统,包括安装板、伺服电机和散热片,所述安装板上侧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板有两个,所述伺服电机外侧设置有所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宽度为20mm。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技术通过设置的宽度为20mm的散热片,使得伺服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进行散发,进而保证伺服电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勇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5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