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实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人行道的上的地砖铺设后,经过长时间后,部分会出现错位凹陷等状况,为了使地砖铺设的更加稳固,所以设计了这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装置能够通过振动压实垫土,装置能够通过振动压实地砖,装置能够松手及抬起,装置能够松手及停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实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包括壳体、撞击机构、驱动后座、前轮,装置能够通过振动压实垫土,装置能够通过振动压实地砖,装置能够松手及抬起,装置能够松手及停止。

所述的撞击机构与壳体滑动配合,驱动后座固定在壳体的后部,前轮固定在壳体的前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所述的壳体包括侧板、滑槽、带轮一、皮带一、底板、拉紧轮、拉紧滑槽、拉紧弹簧、侧轮、中间轮、皮带二、带轮二、斜齿轮、拉升电机、传动杆、中间斜齿轮、抬升口、固定拉手,侧板设有两个,滑槽设有四个,滑槽位于底板的内测,滑槽与撞击机构滑动配合,带轮一设有两个,带轮一与底座滑动配合,带轮一位于底座的上部,带轮一下部为螺纹状,带轮一下部与撞击机构螺纹配合,皮带一套在带轮一上,皮带一与拉紧轮相接触,皮带一与侧轮相接触,底板设有两个,底板固定在侧板之间,底板中部为空心状,拉紧轮下部与拉紧滑槽滑动配合,拉紧滑槽设有两个,拉紧滑槽固定在底板的上部,拉紧弹簧设有两个,拉紧弹簧位于拉紧滑槽的内测,拉紧弹簧与拉紧轮相接触,侧轮位于底板的上部,中间轮位于底座的上部,中间轮下部与底座滑动配合,中间轮中部与皮带一相连接,中间轮上部与皮带二相连接,中间轮下部加工有螺纹,中间轮与撞击机构螺纹配合,皮带二与带轮二中部相连接,带轮二上部为斜齿轮,带轮二上部与斜齿轮啮合,斜齿轮设有两个,斜齿轮设有两个,斜齿轮固定在传动杆的两端,拉升电机固定在侧板上,传动杆中部与侧板滑动配合,中间斜齿轮固定在传动杆的中部,中间斜齿轮与拉升电机啮合,抬升口设有两个,抬升口位于侧板的下部,固定拉手固定在侧板的侧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所述的撞击机构包括升降套、撞击柱、抬升机构,升降套与壳体滑动配合,撞击柱与升降套滑动配合,抬升机构与升降套滑动配合;升降套包括双层板、立柱、滑套、齿轮一、齿轮二、齿柱、支架、电机,双层板设有两层,双层板上加工有五个通孔,立柱设有四个,立柱侧面加工有齿,立柱与带轮一螺纹配合,立柱与中间轮螺纹配合,立柱与滑槽滑动配合,滑套设有四个,滑套位于双层板的上部,滑套与撞击柱滑动配合,齿轮一固定在齿柱的一端,齿轮二设有两个,齿轮二与支架滑动配合,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齿柱设有两个,齿柱上加工有半侧齿,齿柱与撞击柱啮合,支架位于升降套的上部,电机固定在支架的侧面,电机转轴与齿柱相连接;撞击柱包括双侧齿柱、链接架、双层弹簧、缓冲弹簧、圆柱、盘,双侧齿柱固定在链接架的上部,双侧齿柱两侧加工有齿,双侧齿柱与齿柱啮合,链接架为十字型,链接架下部与圆柱固定在一起,双层弹簧套在圆柱的上部,缓冲弹簧套在圆柱的下部,圆柱中部加工有凸台,盘设有四个,盘固定在圆柱的下部;抬升机构包括支柱、顶推弹簧、连接杆、手杆、复位弹簧,支柱位于支架的的下部,支柱与支架滑动配合,顶推弹簧位于支柱的上部,顶推弹簧位于支架的下部,连接杆设有两个,连接杆固定在支柱的上部,连接杆上加工有滑槽,手杆与连接杆相连接,手杆与连接杆滑动配合,复位弹簧一端与手杆相连接,复位弹簧一端与侧板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所述的驱动后座包括l座、贯穿滑套、轮、支撑柱、驱动棱柱、轮齿、中间过渡齿、上电机、链接棒、电机带轮、短皮带、固定套、固定座、内套,l座截面为l型,l座固定在侧板的一侧,贯穿滑套设有两个,贯穿滑套固定在l座上,轮设有四个,轮与支撑柱滑动配合,支撑柱与贯穿滑套固定在一起,驱动棱柱下部设有斜齿轮,驱动棱柱与支撑柱下部相连接,轮齿固定在轮的转轴上,中间过渡齿与支撑柱的下部滑动配合,中间过渡齿与轮齿啮合,中间过渡齿一侧加工有斜齿,中间过渡齿与驱动棱柱啮合,上电机固定在l座的上部,链接棒上部与手杆相连接,链接棒中部加工有转轴,电机带轮固定在上电机的上部,短皮带与电机带轮相连接,固定套与固定座滑动配合,固定套与短皮带相连接,固定套内部加工有棱形通孔,固定座下部固定在l座的上部,内套上部与连接棒相连接,内套为六棱型,内套与固定套滑动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所述的前轮包括骨架、套、弹簧柱、下缓冲弹簧、压轮、轴杆、限位电机、限位柱、横杆、螺杆,骨架固定在侧板的一侧,套设有两个,套固定在骨架上,弹簧柱设有两个,弹簧柱与套滑动配合,下缓冲弹簧套在弹簧柱的下部,下缓冲弹簧上部与套相接触,压轮设有三个,压轮与轴杆滑动配合,轴杆固定在弹簧柱的下部,限位电机固定在骨架上,限位柱设有两个,限位柱与骨架滑动配合,横杆中部加工有螺纹,横杆两端与限位柱相连接,螺杆与限位电机的转轴固定在一起,螺杆与横杆螺纹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所述的侧板的材质为铸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所述的手杆的材质为不锈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所述的轮的材质为橡胶。

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装置能够通过振动压实垫土,装置能够通过振动压实地砖,装置能够松手及抬起,装置能够松手及停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壳体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壳体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撞击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升降套2-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撞击柱2-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抬升机构2-3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驱动后座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驱动后座3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驱动后座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前轮4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的前轮4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侧板1-1;滑槽1-2;带轮一1-3;皮带一1-4;底板1-5;拉紧轮1-6;拉紧滑槽1-7;拉紧弹簧1-8;侧轮1-9;中间轮1-10;皮带二1-11;带轮二1-12;斜齿轮1-13;拉升电机1-14;传动杆1-15;中间斜齿轮1-16;抬升口1-17;固定拉手1-18;撞击机构2;升降套2-1;双层板2-1-1;立柱2-1-2;滑套2-1-3;齿轮一2-1-4;齿轮二2-1-5;齿柱2-1-6;支架2-1-7;电机2-1-8;撞击柱2-2;双侧齿柱2-2-1;链接架2-2-2;双层弹簧2-2-3;缓冲弹簧2-2-4;圆柱2-2-5;盘2-2-6;抬升机构2-3;支柱2-3-1;顶推弹簧2-3-2;连接杆2-3-3;手杆2-3-4;复位弹簧2-3-5;驱动后座3;l座3-1;贯穿滑套3-2;轮3-3;支撑柱3-4;驱动棱柱3-5;轮齿3-6;中间过渡齿3-7;上电机3-8;链接棒3-9;电机带轮3-10;短皮带3-11;固定套3-12;固定座3-13;内套3-14;前轮4;骨架4-1;套4-2;弹簧柱4-3;下缓冲弹簧4-4;压轮4-5;轴杆4-6;限位电机4-7;限位柱4-8;横杆4-9;螺杆4-10。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样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包括壳体1、撞击机构2、驱动后座3、前轮4,装置能够通过振动压实垫土,装置能够通过振动压实地砖,装置能够松手及抬起,装置能够松手及停止。

所述的撞击机构2与壳体1滑动配合,驱动后座3固定在壳体1的后部,前轮4固定在壳体1的前部。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壳体1包括侧板1-1、滑槽1-2、带轮一1-3、皮带一1-4、底板1-5、拉紧轮1-6、拉紧滑槽1-7、拉紧弹簧1-8、侧轮1-9、中间轮1-10、皮带二1-11、带轮二1-12、斜齿轮1-13、拉升电机1-14、传动杆1-15、中间斜齿轮1-16、抬升口1-17、固定拉手1-18,侧板1-1设有两个,滑槽1-2设有四个,滑槽1-2位于底板1-5的内测,滑槽1-2与撞击机构2滑动配合,带轮一1-3设有两个,带轮一1-3与底座1-5滑动配合,带轮一1-3位于底座1-5的上部,带轮一1-3下部为螺纹状,带轮一1-3下部与撞击机构2螺纹配合,皮带一1-4套在带轮一1-3上,皮带一1-4与拉紧轮1-6相接触,皮带一1-4与侧轮1-9相接触,底板1-5设有两个,底板1-5固定在侧板1-1之间,底板1-5中部为空心状,拉紧轮1-6下部与拉紧滑槽1-7滑动配合,拉紧滑槽1-7设有两个,拉紧滑槽1-7固定在底板1-5的上部,拉紧弹簧1-8设有两个,拉紧弹簧1-8位于拉紧滑槽1-7的内测,拉紧弹簧1-8与拉紧轮1-6相接触,侧轮1-9位于底板1-5的上部,中间轮1-10位于底座1-5的上部,中间轮1-10下部与底座1-5滑动配合,中间轮1-10中部与皮带一1-4相连接,中间轮1-10上部与皮带二1-11相连接,中间轮1-10下部加工有螺纹,中间轮1-10与撞击机构2螺纹配合,皮带二1-11与带轮二1-12中部相连接,带轮二1-12上部为斜齿轮,带轮二1-12上部与斜齿轮1-13啮合,斜齿轮1-13设有两个,斜齿轮1-13设有两个,斜齿轮1-13固定在传动杆1-15的两端,拉升电机1-14固定在侧板1-1上,传动杆1-15中部与侧板1-1滑动配合,中间斜齿轮1-16固定在传动杆1-15的中部,中间斜齿轮1-16与拉升电机1-14啮合,抬升口1-17设有两个,抬升口1-17位于侧板1-1的下部,固定拉手1-18固定在侧板1-1的侧面。将拉升电机1-14接入到电路中,启动拉升电机1-14,拉升电机1-14转动带动中间斜齿轮1-16转动,中间斜齿轮1-16带动传动杆1-15转动,传动杆1-15带动两端的斜齿轮1-13转动,斜齿轮1-13带动带轮二1-12转动,带轮1-12带动皮带二1-11转动,皮带二1-11带动中间轮1-10转动,中间轮1-10带动皮带一1-14转动,皮带一1-14带动带轮一1-3转动,带轮一1-3与立柱2-1-2螺纹配合,使立柱2-1-2上下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撞击机构2包括升降套2-1、撞击柱2-2、抬升机构2-3,升降套2-1与壳体1滑动配合,撞击柱2-2与升降套2-1滑动配合,抬升机构2-3与升降套2-1滑动配合;升降套2-1包括双层板2-1-1、立柱2-1-2、滑套2-1-3、齿轮一2-1-4、齿轮二2-1-5、齿柱2-1-6、支架2-1-7、电机2-1-8,双层板2-1-1设有两层,双层板2-1-1上加工有五个通孔,立柱2-1-2设有四个,立柱2-1-2侧面加工有齿,立柱2-1-2与带轮一1-3螺纹配合,立柱2-1-2与中间轮1-10螺纹配合,立柱2-1-2与滑槽1-2滑动配合,滑套2-1-3设有四个,滑套2-1-3位于双层板2-1-1的上部,滑套2-1-3与撞击柱2-2滑动配合,齿轮一2-1-4固定在齿柱2-1-6的一端,齿轮二2-1-5设有两个,齿轮二2-1-5与支架2-1-7滑动配合,齿轮二2-1-5与齿轮一2-1-4啮合,齿柱2-1-6设有两个,齿柱2-1-6上加工有半侧齿,齿柱2-1-6与撞击柱2-2啮合,支架2-1-7位于升降套2-1的上部,电机2-1-8固定在支架2-1-7的侧面,电机2-1-8转轴与齿柱2-1-6相连接;撞击柱2-2包括双侧齿柱2-2-1、链接架2-2-2、双层弹簧2-2-3、缓冲弹簧2-2-4、圆柱2-2-5、盘2-2-6,双侧齿柱2-2-1固定在链接架2-2-2的上部,双侧齿柱2-2-1两侧加工有齿,双侧齿柱2-2-1与齿柱2-1-6啮合,链接架2-2-2为十字型,链接架2-2-2下部与圆柱2-2-5固定在一起,双层弹簧2-2-3套在圆柱2-2-5的上部,缓冲弹簧2-2-4套在圆柱2-2-5的下部,圆柱2-2-5中部加工有凸台,盘2-2-6设有四个,盘2-2-6固定在圆柱2-2-5的下部;抬升机构2-3包括支柱2-3-1、顶推弹簧2-3-2、连接杆2-3-3、手杆2-3-4、复位弹簧2-3-5,支柱2-3-1位于支架2-1-7的的下部,支柱2-3-1与支架2-1-7滑动配合,顶推弹簧2-3-2位于支柱2-3-1的上部,顶推弹簧2-3-2位于支架2-1-7的下部,连接杆2-3-3设有两个,连接杆2-3-3固定在支柱2-3-1的上部,连接杆2-3-3上加工有滑槽,手杆2-3-4与连接杆2-3-3相连接,手杆2-3-4与连接杆2-3-3滑动配合,复位弹簧2-3-5一端与手杆2-3-4相连接,复位弹簧2-3-5一端与侧板1-1相连接。将电机2-1-8接入到电路中,启动电机2-1-8,电机2-1-8转动带动齿柱2-1-6转动,齿柱2-1-6带动齿轮一2-1-4转动,齿轮一2-1-4带动齿轮二2-1-5转动,致使另一个齿柱2-1-6转动,齿柱2-1-6带动双侧齿柱2-2-1移向上移动,并且在双层弹簧2-2-3的作用下快速的下弹,往复如此。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驱动后座3包括l座3-1、贯穿滑套3-2、轮3-3、支撑柱3-4、驱动棱柱3-5、轮齿3-6、中间过渡齿3-7、上电机3-8、链接棒3-9、电机带轮3-10、短皮带3-11、固定套3-12、固定座3-13、内套3-14,l座3-1截面为l型,l座3-1固定在侧板1-1的一侧,贯穿滑套3-2设有两个,贯穿滑套3-2固定在l座3-1上,轮3-3设有四个,轮3-3与支撑柱3-4滑动配合,支撑柱3-4与贯穿滑套3-2固定在一起,驱动棱柱3-5下部设有斜齿轮,驱动棱柱3-5与支撑柱3-4下部相连接,轮齿3-6固定在轮3-3的转轴上,中间过渡齿3-7与支撑柱3-4的下部滑动配合,中间过渡齿3-7与轮齿3-6啮合,中间过渡齿3-7一侧加工有斜齿,中间过渡齿3-7与驱动棱柱3-5啮合,上电机3-8固定在l座3-1的上部,链接棒3-9上部与手杆2-3-4相连接,链接棒3-9中部加工有转轴,电机带轮3-10固定在上电机3-8的上部,短皮带3-11与电机带轮3-10相连接,固定套3-12与固定座3-13滑动配合,固定套3-12与短皮带3-11相连接,固定套3-12内部加工有棱形通孔,固定座3-13下部固定在l座3-1的上部,内套3-14上部与连接棒3-9相连接,内套3-14为六棱型,内套3-14与固定套3-12滑动配合。将上电机3-8接入到电路中,启动上电机3-8,上电机3-8转动带动电机带轮3-10转动,电机带轮3-10转动,电机带轮3-10带动短皮带3-11转动,短皮带3-11带动固定套3-12转动,当手杆2-3-4下压带动连接棒3-9向下运动,连接棒3-9将内套3-14向下压动,使内套3-14与驱动棱柱3-5接触,同时固定套3-12带动内套3-14转动,内套3-14带动驱动棱柱3-5转动,驱动棱柱3-5带动中间过渡齿3-7转动,中间过渡齿3-7带动齿轮3-6转动,齿轮3-6带动轮3-3转动,当手杆2-3-4向上运动,带动内套3-14向上移动使驱动棱柱3-5与内套脱离,停止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前轮4包括骨架4-1、套4-2、弹簧柱4-3、下缓冲弹簧4-4、压轮4-5、轴杆4-6、限位电机4-7、限位柱4-8、横杆4-9、螺杆4-10,骨架4-1固定在侧板1-1的一侧,套4-2设有两个,套4-2固定在骨架4-1上,弹簧柱4-3设有两个,弹簧柱4-3与套4-2滑动配合,下缓冲弹簧4-4套在弹簧柱4-3的下部,下缓冲弹簧4-4上部与套4-2相接触,压轮4-5设有三个,压轮4-5与轴杆4-6滑动配合,轴杆4-6固定在弹簧柱4-3的下部,限位电机4-7固定在骨架4-1上,限位柱4-8设有两个,限位柱4-8与骨架4-1滑动配合,横杆4-9中部加工有螺纹,横杆4-9两端与限位柱4-8相连接,螺杆4-10与限位电机4-7的转轴固定在一起,螺杆4-10与横杆4-9螺纹配合。将限位电机4-7接入到电路中,启动限位电机4-7,限位电机4-7转动带动螺杆4-10转动,螺杆4-10带动横杆4-9移动,横杆4-9带动限位柱4-8移动,限位柱4-8移动改变了与弹簧柱4-3上部的距离,使下缓冲弹簧4-4伸缩空间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侧板1-1的材质为铸铁。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手杆2-3-4的材质为不锈钢。

具体实施方式八: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轮3-3的材质为橡胶。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1前进原理:将上电机3-8接入到电路中,启动上电机3-8,上电机3-8转动带动电机带轮3-10转动,电机带轮3-10转动,电机带轮3-10带动短皮带3-11转动,短皮带3-11带动固定套3-12转动,当手杆2-3-4下压带动连接棒3-9向下运动,连接棒3-9将内套3-14向下压动,使内套3-14与驱动棱柱3-5接触,同时固定套3-12带动内套3-14转动,内套3-14带动驱动棱柱3-5转动,驱动棱柱3-5带动中间过渡齿3-7转动,中间过渡齿3-7带动齿轮3-6转动,齿轮3-6带动轮3-3转动,当手杆2-3-4向上运动,带动内套3-14向上移动使驱动棱柱3-5与内套脱离,停止移动。

2前轮压平调节:将限位电机4-7接入到电路中,启动限位电机4-7,限位电机4-7转动带动螺杆4-10转动,螺杆4-10带动横杆4-9移动,横杆4-9带动限位柱4-8移动,限位柱4-8移动改变了与弹簧柱4-3上部的距离,使下缓冲弹簧4-4伸缩空间变化。

3振动原理:将电机2-1-8接入到电路中,启动电机2-1-8,电机2-1-8转动带动齿柱2-1-6转动,齿柱2-1-6带动齿轮一2-1-4转动,齿轮一2-1-4带动齿轮二2-1-5转动,致使另一个齿柱2-1-6转动,齿柱2-1-6带动双侧齿柱2-2-1移向上移动,并且在双层弹簧2-2-3的作用下快速的下弹,往复如此。

4高度调节原理:将拉升电机1-14接入到电路中,启动拉升电机1-14,拉升电机1-14转动带动中间斜齿轮1-16转动,中间斜齿轮1-16带动传动杆1-15转动,传动杆1-15带动两端的斜齿轮1-13转动,斜齿轮1-13带动带轮二1-12转动,带轮1-12带动皮带二1-11转动,皮带二1-11带动中间轮1-10转动,中间轮1-10带动皮带一1-14转动,皮带一1-14带动带轮一1-3转动,带轮一1-3与立柱2-1-2螺纹配合,使立柱2-1-2上下移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包括壳体(1)、撞击机构(2)、驱动后座(3)、前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撞击机构(2)与壳体(1)滑动配合,驱动后座(3)固定在壳体(1)的后部,前轮(4)固定在壳体(1)的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侧板(1-1)、滑槽(1-2)、带轮一(1-3)、皮带一(1-4)、底板(1-5)、拉紧轮(1-6)、拉紧滑槽(1-7)、拉紧弹簧(1-8)、侧轮(1-9)、中间轮(1-10)、皮带二(1-11)、带轮二(1-12)、斜齿轮(1-13)、拉升电机(1-14)、传动杆(1-15)、中间斜齿轮(1-16)、抬升口(1-17)、固定拉手(1-18),侧板(1-1)设有两个,滑槽(1-2)设有四个,滑槽(1-2)位于底板(1-5)的内测,滑槽(1-2)与撞击机构(2)滑动配合,带轮一(1-3)设有两个,带轮一(1-3)与底座(1-5)滑动配合,带轮一(1-3)位于底座(1-5)的上部,带轮一(1-3)下部为螺纹状,带轮一(1-3)下部与撞击机构(2)螺纹配合,皮带一(1-4)套在带轮一(1-3)上,皮带一(1-4)与拉紧轮(1-6)相接触,皮带一(1-4)与侧轮(1-9)相接触,底板(1-5)设有两个,底板(1-5)固定在侧板(1-1)之间,底板(1-5)中部为空心状,拉紧轮(1-6)下部与拉紧滑槽(1-7)滑动配合,拉紧滑槽(1-7)设有两个,拉紧滑槽(1-7)固定在底板(1-5)的上部,拉紧弹簧(1-8)设有两个,拉紧弹簧(1-8)位于拉紧滑槽(1-7)的内测,拉紧弹簧(1-8)与拉紧轮(1-6)相接触,侧轮(1-9)位于底板(1-5)的上部,中间轮(1-10)位于底座(1-5)的上部,中间轮(1-10)下部与底座(1-5)滑动配合,中间轮(1-10)中部与皮带一(1-4)相连接,中间轮(1-10)上部与皮带二(1-11)相连接,中间轮(1-10)下部加工有螺纹,中间轮(1-10)与撞击机构(2)螺纹配合,皮带二(1-11)与带轮二(1-12)中部相连接,带轮二(1-12)上部为斜齿轮,带轮二(1-12)上部与斜齿轮(1-13)啮合,斜齿轮(1-13)设有两个,斜齿轮(1-13)设有两个,斜齿轮(1-13)固定在传动杆(1-15)的两端,拉升电机(1-14)固定在侧板(1-1)上,传动杆(1-15)中部与侧板(1-1)滑动配合,中间斜齿轮(1-16)固定在传动杆(1-15)的中部,中间斜齿轮(1-16)与拉升电机(1-14)啮合,抬升口(1-17)设有两个,抬升口(1-17)位于侧板(1-1)的下部,固定拉手(1-18)固定在侧板(1-1)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撞击机构(2)包括升降套(2-1)、撞击柱(2-2)、抬升机构(2-3),升降套(2-1)与壳体(1)滑动配合,撞击柱(2-2)与升降套(2-1)滑动配合,抬升机构(2-3)与升降套(2-1)滑动配合;升降套(2-1)包括双层板(2-1-1)、立柱(2-1-2)、滑套(2-1-3)、齿轮一(2-1-4)、齿轮二(2-1-5)、齿柱(2-1-6)、支架(2-1-7)、电机(2-1-8),双层板(2-1-1)设有两层,双层板(2-1-1)上加工有五个通孔,立柱(2-1-2)设有四个,立柱(2-1-2)侧面加工有齿,立柱(2-1-2)与带轮一(1-3)螺纹配合,立柱(2-1-2)与中间轮(1-10)螺纹配合,立柱(2-1-2)与滑槽(1-2)滑动配合,滑套(2-1-3)设有四个,滑套(2-1-3)位于双层板(2-1-1)的上部,滑套(2-1-3)与撞击柱(2-2)滑动配合,齿轮一(2-1-4)固定在齿柱(2-1-6)的一端,齿轮二(2-1-5)设有两个,齿轮二(2-1-5)与支架(2-1-7)滑动配合,齿轮二(2-1-5)与齿轮一(2-1-4)啮合,齿柱(2-1-6)设有两个,齿柱(2-1-6)上加工有半侧齿,齿柱(2-1-6)与撞击柱(2-2)啮合,支架(2-1-7)位于升降套(2-1)的上部,电机(2-1-8)固定在支架(2-1-7)的侧面,电机(2-1-8)转轴与齿柱(2-1-6)相连接;撞击柱(2-2)包括双侧齿柱(2-2-1)、链接架(2-2-2)、双层弹簧(2-2-3)、缓冲弹簧(2-2-4)、圆柱(2-2-5)、盘(2-2-6),双侧齿柱(2-2-1)固定在链接架(2-2-2)的上部,双侧齿柱(2-2-1)两侧加工有齿,双侧齿柱(2-2-1)与齿柱(2-1-6)啮合,链接架(2-2-2)为十字型,链接架(2-2-2)下部与圆柱(2-2-5)固定在一起,双层弹簧(2-2-3)套在圆柱(2-2-5)的上部,缓冲弹簧(2-2-4)套在圆柱(2-2-5)的下部,圆柱(2-2-5)中部加工有凸台,盘(2-2-6)设有四个,盘(2-2-6)固定在圆柱(2-2-5)的下部;抬升机构(2-3)包括支柱(2-3-1)、顶推弹簧(2-3-2)、连接杆(2-3-3)、手杆(2-3-4)、复位弹簧(2-3-5),支柱(2-3-1)位于支架(2-1-7)的的下部,支柱(2-3-1)与支架(2-1-7)滑动配合,顶推弹簧(2-3-2)位于支柱(2-3-1)的上部,顶推弹簧(2-3-2)位于支架(2-1-7)的下部,连接杆(2-3-3)设有两个,连接杆(2-3-3)固定在支柱(2-3-1)的上部,连接杆(2-3-3)上加工有滑槽,手杆(2-3-4)与连接杆(2-3-3)相连接,手杆(2-3-4)与连接杆(2-3-3)滑动配合,复位弹簧(2-3-5)一端与手杆(2-3-4)相连接,复位弹簧(2-3-5)一端与侧板(1-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后座(3)包括l座(3-1)、贯穿滑套(3-2)、轮(3-3)、支撑柱(3-4)、驱动棱柱(3-5)、轮齿(3-6)、中间过渡齿(3-7)、上电机(3-8)、链接棒(3-9)、电机带轮(3-10)、短皮带(3-11)、固定套(3-12)、固定座(3-13)、内套(3-14),l座(3-1)截面为l型,l座(3-1)固定在侧板(1-1)的一侧,贯穿滑套(3-2)设有两个,贯穿滑套(3-2)固定在l座(3-1)上,轮(3-3)设有四个,轮(3-3)与支撑柱(3-4)滑动配合,支撑柱(3-4)与贯穿滑套(3-2)固定在一起,驱动棱柱(3-5)下部设有斜齿轮,驱动棱柱(3-5)与支撑柱(3-4)下部相连接,轮齿(3-6)固定在轮(3-3)的转轴上,中间过渡齿(3-7)与支撑柱(3-4)的下部滑动配合,中间过渡齿(3-7)与轮齿(3-6)啮合,中间过渡齿(3-7)一侧加工有斜齿,中间过渡齿(3-7)与驱动棱柱(3-5)啮合,上电机(3-8)固定在l座(3-1)的上部,链接棒(3-9)上部与手杆(2-3-4)相连接,链接棒(3-9)中部加工有转轴,电机带轮(3-10)固定在上电机(3-8)的上部,短皮带(3-11)与电机带轮(3-10)相连接,固定套(3-12)与固定座(3-13)滑动配合,固定套(3-12)与短皮带(3-11)相连接,固定套(3-12)内部加工有棱形通孔,固定座(3-13)下部固定在l座(3-1)的上部,内套(3-14)上部与连接棒(3-9)相连接,内套(3-14)为六棱型,内套(3-14)与固定套(3-12)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4)包括骨架(4-1)、套(4-2)、弹簧柱(4-3)、下缓冲弹簧(4-4)、压轮(4-5)、轴杆(4-6)、限位电机(4-7)、限位柱(4-8)、横杆(4-9)、螺杆(4-10),骨架(4-1)固定在侧板(1-1)的一侧,套(4-2)设有两个,套(4-2)固定在骨架(4-1)上,弹簧柱(4-3)设有两个,弹簧柱(4-3)与套(4-2)滑动配合,下缓冲弹簧(4-4)套在弹簧柱(4-3)的下部,下缓冲弹簧(4-4)上部与套(4-2)相接触,压轮(4-5)设有三个,压轮(4-5)与轴杆(4-6)滑动配合,轴杆(4-6)固定在弹簧柱(4-3)的下部,限位电机(4-7)固定在骨架(4-1)上,限位柱(4-8)设有两个,限位柱(4-8)与骨架(4-1)滑动配合,横杆(4-9)中部加工有螺纹,横杆(4-9)两端与限位柱(4-8)相连接,螺杆(4-10)与限位电机(4-7)的转轴固定在一起,螺杆(4-10)与横杆(4-9)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1-1)的材质为铸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杆(2-3-4)的材质为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3-3)的材质为橡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实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人行道地砖压实装置,包括壳体、撞击机构、驱动后座、前轮,装置能够通过振动压实垫土,装置能够通过振动压实地砖,装置能够松手及抬起,装置能够松手及停止,所述的撞击机构与壳体滑动配合,驱动后座固定在壳体的后部,前轮固定在壳体的前部。

技术研发人员:伞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伞金华
技术研发日:2020.02.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5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