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罐式集装箱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罐式集装箱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罐式集装箱是石油、化工、粮油、食品、消防、交通、冶金、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眼前罐式集装箱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罐式集装箱,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了储罐行业,罐式集装箱是储存各种液体(或气体)原料及成品的专用设备,对许多企业来讲没有储罐剧无法正常生产,特别是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均离不开各种容器和类型的储罐。传统的罐式集装箱在卸料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卸料支撑工具进行转运,给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耐腐蚀罐式集装箱卸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腐蚀罐式集装箱卸料装置,包括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卸料支撑单元,卸料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顶板以及对称安装在支撑顶板底部两端的移动支撑机构,支撑顶板中央贯穿设有第一定位插孔,支撑顶板左右两侧面均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插孔;

所述移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顶座以及沿直线方向均布在支撑顶座上的缓冲支撑机构,缓冲支撑机构底端水平安装有支撑横条,支撑横条两端通过定位螺栓连接有滚轮连接件,滚轮连接件底部水平安装有支撑横轴,支撑横轴两端对称安装有滚轮;

所述支撑顶座包括支撑凸台,支撑凸台顶面设有安装凹槽,支撑凸台顶端边缘设有环形支撑凸起,安装凹槽底部均布有第一导向穿孔;缓冲支撑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安装连接的支撑导向螺栓、第一限位座、支撑弹簧、第二限位座、限位螺母,第二限位座中央设有弹簧卡槽,弹簧卡槽底端设有与支撑导向螺栓相对应的导向连接孔,第一限位座与第二限位座结构相同且成镜像分布;支撑横条两端对称设有定位穿孔,支撑横条中间均布有第二导向穿孔,支撑导向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导向穿孔、第一限位座、支撑弹簧、第二限位座、第二导向穿孔与限位螺母相连;

所述滚轮连接件包括与支撑横轴相配合的卡轴套,卡轴套周侧顶端竖直设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顶面设有定位螺孔,定位螺栓穿过定位穿孔与定位螺孔相连。

进一步地,前后两个支撑顶板之间通过第一定位插杆相连,第一定位插杆两端与第一定位插孔进行过盈配合;左右两个支撑顶板之间通过第二定位插杆相连,第二定位插杆两端与第二定位插孔进行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横轴与滚轮之间通过平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集装箱的实际尺寸大小确定卸料支撑单元的数量和排布情况,通过缓冲支撑机构能够在卸料支撑单元的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缓冲移动支撑,不仅能够对罐式集装箱进行快速卸料转运,而且能够有效进行缓冲保护,适用范围广泛,具有良好的实用与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耐腐蚀罐式集装箱卸料装置,包括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卸料支撑单元10,卸料支撑单元10包括支撑顶板20以及对称安装在支撑顶板20底部两端的移动支撑机构30,支撑顶板20中央贯穿设有第一定位插孔201,支撑顶板20左右两侧面均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插孔202,在支撑顶板20表面覆有耐腐蚀层;

如图3所示,移动支撑机构30包括支撑顶座1以及沿直线方向均布在支撑顶座1上的缓冲支撑机构2,缓冲支撑机构2底端水平安装有支撑横条3,支撑横条3两端通过定位螺栓4连接有滚轮连接件5,滚轮连接件5底部水平安装有支撑横轴6,支撑横轴6两端对称安装有滚轮7;

如图4所示,支撑顶座1包括支撑凸台11,支撑凸台11顶面设有安装凹槽12,支撑凸台11顶端边缘设有环形支撑凸起13,支撑凸起13与支撑顶板2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凹槽12底部均布有第一导向穿孔14;缓冲支撑机构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安装连接的支撑导向螺栓21、第一限位座22、支撑弹簧23、第二限位座24、限位螺母25,第二限位座24中央设有弹簧卡槽241,弹簧卡槽241底端设有与支撑导向螺栓21相对应的导向连接孔242,第一限位座22与第二限位座24结构相同且成镜像分布;支撑横条3两端对称设有定位穿孔31,支撑横条3中间均布有第二导向穿孔32,支撑导向螺栓21依次穿过第一导向穿孔14、第一限位座22、支撑弹簧23、第二限位座24、第二导向穿孔32与限位螺母25相连;

如图5所示,滚轮连接件5包括与支撑横轴6相配合的卡轴套51,卡轴套51周侧顶端竖直设有支撑立柱52,支撑立柱52顶面设有定位螺孔53,定位螺栓4穿过定位穿孔31与定位螺孔53相连。

其中,前后两个支撑顶板20之间通过第一定位插杆相连,第一定位插杆两端与第一定位插孔201进行过盈配合;左右两个支撑顶板20之间通过第二定位插杆相连,第二定位插杆两端与第二定位插孔202进行过盈配合,支撑横轴6与滚轮7之间通过平键固定连接。

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集装箱的实际尺寸大小确定卸料支撑单元10的数量和排布情况,通过缓冲支撑机构2能够在卸料支撑单元10的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缓冲移动支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耐腐蚀罐式集装箱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卸料支撑单元(10),卸料支撑单元(10)包括支撑顶板(20)以及对称安装在支撑顶板(20)底部两端的移动支撑机构(30),支撑顶板(20)中央贯穿设有第一定位插孔(201),支撑顶板(20)左右两侧面均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插孔(202);

所述移动支撑机构(30)包括支撑顶座(1)以及沿直线方向均布在支撑顶座(1)上的缓冲支撑机构(2),缓冲支撑机构(2)底端水平安装有支撑横条(3),支撑横条(3)两端通过定位螺栓(4)连接有滚轮连接件(5),滚轮连接件(5)底部水平安装有支撑横轴(6),支撑横轴(6)两端对称安装有滚轮(7);

所述支撑顶座(1)包括支撑凸台(11),支撑凸台(11)顶面设有安装凹槽(12),支撑凸台(11)顶端边缘设有环形支撑凸起(13),安装凹槽(12)底部均布有第一导向穿孔(14);缓冲支撑机构(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安装连接的支撑导向螺栓(21)、第一限位座(22)、支撑弹簧(23)、第二限位座(24)、限位螺母(25),第二限位座(24)中央设有弹簧卡槽(241),弹簧卡槽(241)底端设有与支撑导向螺栓(21)相对应的导向连接孔(242),第一限位座(22)与第二限位座(24)结构相同且成镜像分布;支撑横条(3)两端对称设有定位穿孔(31),支撑横条(3)中间均布有第二导向穿孔(32),支撑导向螺栓(21)依次穿过第一导向穿孔(14)、第一限位座(22)、支撑弹簧(23)、第二限位座(24)、第二导向穿孔(32)与限位螺母(25)相连;

所述滚轮连接件(5)包括与支撑横轴(6)相配合的卡轴套(51),卡轴套(51)周侧顶端竖直设有支撑立柱(52),支撑立柱(52)顶面设有定位螺孔(53),定位螺栓(4)穿过定位穿孔(31)与定位螺孔(5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罐式集装箱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支撑顶板(20)之间通过第一定位插杆相连,第一定位插杆两端与第一定位插孔(201)进行过盈配合;左右两个支撑顶板(20)之间通过第二定位插杆相连,第二定位插杆两端与第二定位插孔(202)进行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罐式集装箱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轴(6)与滚轮(7)之间通过平键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罐式集装箱卸料装置,包括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卸料支撑单元,卸料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顶板以及对称安装在支撑顶板底部两端的移动支撑机构,支撑顶板中央贯穿设有第一定位插孔,支撑顶板左右两侧面均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插孔。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集装箱的实际尺寸大小确定卸料支撑单元的数量和排布情况,通过缓冲支撑机构能够在卸料支撑单元的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缓冲移动支撑,不仅能够对罐式集装箱进行快速卸料转运,而且能够有效进行缓冲保护,适用范围广泛,具有良好的实用与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焓盛氟塑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5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