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
背景技术:
按摩椅是用于按摩人体背部和臀部的按摩健身器材,可消除疲劳、舒缓精神紧张、缓解酸痛、改善睡眠以及促进人体健康。现有的按摩椅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按摩揉捻机芯,按摩揉捻机芯的运动轨迹为3d运行状态,挤压得到缓冲感,模仿手指按摩的效果。通常实施者需要在躺下或者其他状态下按摩,同时按摩椅占地空间比较大,故需要按摩椅在适合的空间内达到不错的按摩效果。然而,现有按摩椅的前滑动作和躺倒动作不是同步的,并且前滑动作和躺倒动作不流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不仅能够调节坐靠架相对于支撑底座的左右位置,而且使坐靠架的前滑动作和躺倒动作更加流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包括:
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包括框型底架,框型底架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架,每个支撑架的顶部设有弧形支撑滑轨和弧形约束滑板,弧形支撑滑轨所对应的圆心与弧形约束滑板所对应的圆心重合,弧形约束滑板上设有沿弧形约束滑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弧形滑槽;
坐靠架,坐靠架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支撑脚,支撑脚上设有横向延伸的轮轴,轮轴上设有将轮轴分成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的定位凸肩,第一轴段与支撑脚固连,第二轴段穿设在弧形滑槽内,第二轴段上朝远离定位凸肩的方向依次设有轴向调节弹性件、第一轮滚以及第二滚轮,第一轮滚滚动设置在弧形支撑滑轨上,第二滚轮滚动设置在弧形滑槽内;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使坐靠架沿弧形支撑滑轨的延伸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滚轮与弧形滑槽的弧形上壁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轮滚的直径大于第二滚轮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坐靠架上设有沿坐靠架长度方向运动的按摩机芯。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框型底架铰接的安装本体、与安装本体连接的直线导向件,滑动设置在直线导向件上且与坐靠架铰接的滑块,安装本体上设有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的丝杠,与丝杠螺纹配合且与滑块固连的螺母。
优选地,所述轴向调节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轴段上朝远离定位凸肩的方向依次设有轴向调节弹性件、第一轮滚以及第二滚轮,第一轮滚滚动设置在弧形支撑滑轨上,第二滚轮滚动设置在弧形滑槽内,这样不仅能够调节坐靠架相对于支撑底座的左右位置,而且使坐靠架的前滑动作和躺倒动作更加流畅。此外,当本实用新型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靠墙放置时,坐靠架在驱动装置的驱使下沿弧形支撑滑轨的延伸方向运动,即由直立状态变为躺倒状态,避免坐靠架碰触墙壁,充分利用了室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的立体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的爆炸图;
图5显示为坐靠架和支撑底座的运动配合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支撑底座
11框型底架
12支撑架
13弧形支撑滑轨
14弧形约束滑板
141弧形滑槽
2坐靠架
21支撑脚
22轮轴
221第一轴段
222第二轴段
223定位凸肩
23第一轮滚
24第二滚轮
25压缩弹簧
3驱动装置
31安装本体
32直线导向件
33滑块
34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包括:
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包括框型底架11,框型底架11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架12,每个支撑架12的顶部设有弧形支撑滑轨13和弧形约束滑板14,弧形支撑滑轨13所对应的圆心与弧形约束滑板14所对应的圆心重合,弧形约束滑板14上设有沿弧形约束滑板1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弧形滑槽141;
坐靠架2,坐靠架2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支撑脚21,支撑脚21上设有横向延伸的轮轴22,轮轴22上设有将轮轴22分成第一轴段221和第二轴段222的定位凸肩223,第一轴段221与支撑脚21固连,第二轴段222穿设在弧形滑槽141内,第二轴段222上朝远离定位凸肩223的方向依次设有轴向调节弹性件、第一轮滚23以及第二滚轮24,第一轮滚23滚动设置在弧形支撑滑轨13上,第二滚轮24滚动设置在弧形滑槽141内;
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用于驱使坐靠架2沿弧形支撑滑轨13的延伸方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轴段222上朝远离定位凸肩223的方向依次设有轴向调节弹性件、第一轮滚23以及第二滚轮24,第一轮滚23滚动设置在弧形支撑滑轨13上,第二滚轮24滚动设置在弧形滑槽141内,这样不仅能够调节坐靠架2相对于支撑底座1的左右位置,而且使坐靠架2的前滑动作和躺倒动作更加流畅。此外,参见图1和图2,当本实用新型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靠墙放置时,坐靠架2在驱动装置3的驱使下沿弧形支撑滑轨13的延伸方向运动,即由直立状态变为躺倒状态,避免坐靠架2碰触墙壁,充分利用了室内空间。
进一步的,为了使上述坐靠架2的前滑动作和躺倒动作更加流畅,上述第二滚轮24与弧形滑槽141的弧形上壁滑动配合。
上述第一轮滚23的直径大于第二滚轮24的直径。
上述坐靠架2上设有沿坐靠架2长度方向运动的按摩机芯。
如图1、图2所示,上述驱动装置3包括与框型底架11铰接的安装本体31、与安装本体31连接的直线导向件32,滑动设置在直线导向件32上且与坐靠架2铰接的滑块33,安装本体31上设有伺服电机34、与伺服电机34传动连接的丝杠,与丝杠螺纹配合且与滑块33固连的螺母。具体的,参见图1,当滑块33位于直线导向件32远离安装本体31的一端时,坐靠架2处于直立状态;参见图2,滑块33位于直线导向件32靠近安装本体31的一端时,坐靠架2处于躺倒状态。
上述轴向调节弹性件为压缩弹簧2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不仅能够调节坐靠架相对于支撑底座的左右位置,而且使坐靠架的前滑动作和躺倒动作更加流畅。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1.一种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包括框型底架(11),框型底架(11)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架(12),每个支撑架(12)的顶部设有弧形支撑滑轨(13)和弧形约束滑板(14),弧形支撑滑轨(13)所对应的圆心与弧形约束滑板(14)所对应的圆心重合,弧形约束滑板(14)上设有沿弧形约束滑板(1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弧形滑槽(141);
坐靠架(2),坐靠架(2)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支撑脚(21),支撑脚(21)上设有横向延伸的轮轴(22),轮轴(22)上设有将轮轴(22)分成第一轴段(221)和第二轴段(222)的定位凸肩(223),第一轴段(221)与支撑脚(21)固连,第二轴段(222)穿设在弧形滑槽(141)内,第二轴段(222)上朝远离定位凸肩(223)的方向依次设有轴向调节弹性件、第一轮滚(23)以及第二滚轮(24),第一轮滚(23)滚动设置在弧形支撑滑轨(13)上,第二滚轮(24)滚动设置在弧形滑槽(141)内;
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用于驱使坐靠架(2)沿弧形支撑滑轨(13)的延伸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24)与弧形滑槽(141)的弧形上壁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滚(23)的直径大于第二滚轮(2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靠架(2)上设有沿坐靠架(2)长度方向运动的按摩机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与框型底架(11)铰接的安装本体(31)、与安装本体(31)连接的直线导向件(32),滑动设置在直线导向件(32)上且与坐靠架(2)铰接的滑块(33),安装本体(31)上设有伺服电机(34)、与伺服电机(34)传动连接的丝杠,与丝杠螺纹配合且与滑块(33)固连的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调节弹性件为压缩弹簧(2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