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混凝土输送设备领域中,混凝土质量对于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把关显得尤为重要,当浇筑地点或部位不易于混凝土安全、方便的输送时,人们会采用溜槽将混凝土由高处滑下,这个过程可降低混凝土因重力作用而产生离析现象,提升了混凝土质量。
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084307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溜槽装置,包括第一溜槽与第二溜槽,第一溜槽的末端叠放在第二溜槽前端的上方,第一溜槽的底部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支腿,固定支腿的下端套设有活动支腿,固定支腿与活动支腿之间沿着两者的轴线方向滑动配合,固定支腿与活动支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第一溜槽的底部设置有横梁,第二溜槽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架,支架与横梁之间通过转轴与轴套形成转动连接。
其工作原理是:操作人员先将第一溜槽的末端叠放在第二溜槽前端的上方,将固定支腿套设于活动支腿的内壁,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固定支腿与活动支腿滑动配合,通过调节两者的相对位置来实现溜槽装置的高度调节,从而适应不同标高的浇筑位置,第二溜槽底部固定的支架与横梁之间通过转轴与轴套转动连接,使第二溜槽左右摆动。
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文件中设有的溜槽口活动范围小,导致混凝土浇筑面积狭窄,不利于快速下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实现了对混凝土溜槽口的扩大,有利于混凝土下料,提高下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包括溜槽,所述溜槽一侧设置为进料口,另一侧设置为出料口,所述溜槽底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沿滑轨滑移的滑块,所述溜槽靠近出料口倾斜设置有位于溜槽下方的扇板,所述扇板由若干片扇叶叠加组成,每一扇叶的圆心均开设有通孔,且每一所述通孔均正对设置,贯穿所述通孔设置有位于所述溜槽上的旋转销轴,且所述扇叶与旋转销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混凝土溜槽口的扩大,有利于混凝土输送时在狭窄的地方就能下料,节省人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混凝土进行输送浇筑时,操作人员将扇板沿溜槽底壁长度方向的滑轨移动至一定位置后将螺栓从滑轨的螺纹孔插入固定,再将混凝土从进料口灌入,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溜槽滑移至出料口,展开的扇板扩大了混凝土浇筑面积,有利于混凝土输送时在狭窄的地方的下料,节省人力,混凝土输送浇筑完成后将扇板上的若干片扇叶叠加后旋转至固定装置上,方便对闭合后扇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贯穿所述滑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开孔,穿过所述滑块设置有可与所述开孔插接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开孔和固定件的设置实现了对滑移至不同位置扇形槽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设置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实现了将滑块稳定固定于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扇板靠近所述通孔的相邻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设置防止混凝土在下料时发生洒落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一侧设置有卡扣,第二挡板上设置有与卡扣卡接的卡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与卡钩的设置实现了扇板闭合时的固定,防止扇叶张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扇叶上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沿所述扇叶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扇叶表面,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扇叶底壁,且所述第一隔板可与相邻扇叶上的第二隔板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扇叶之间设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防止扇叶在开合角度过大,浇筑的混凝土从扇叶缝隙中发生侧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溜槽底壁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截面呈l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溜槽底壁一侧转动连接的l型连接板实现了对闭合后扇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凸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台的设置实现了扇板在滑轨一定行程内的滑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计的扇板,实现了对混凝土溜槽口的扩大,有利于混凝土输送时在狭窄的地方就能下料,节省人力;
2.通过设计扇叶边沿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防止混凝土在下料时发生洒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扇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溜槽;2、进料口;3、出料口;4、扇板;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31、卡扣;32、卡钩;33、第一挡板;34、第二挡板;35、通孔;36、扇叶;41、螺栓;42、滑块;43、连接板;44、开孔;45、滑轨;46、旋转销轴;47、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溜槽1,溜槽1一侧设置为进料口2,另一侧设置为出料口3,溜槽1靠近出料口3倾斜设置有位于溜槽1下方的扇板4。
为了扩大混凝土溜槽口,利于混凝土输送时在狭窄的地方的下料,节省人力,如图2所示,靠近扇叶36两侧设置有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均沿扇叶36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一隔板21位于扇叶36表面,第二隔板22设置于扇叶36底壁,且第一隔板21可与相邻扇叶36上的第二隔板22卡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一扇板4由三片扇叶36叠加组成,每一扇叶36的圆心均开设有通孔35,且每一通孔35均正对设置,扇叶36上设置有第一挡板33与第二挡板34,第一挡板33与第二挡板34分别位于扇叶36两侧,第一挡板33一侧设置有卡扣31,第二挡板34上设置有与卡扣31卡接的卡钩32。
为了实现扇板4的可伸缩,如图4所示,溜槽1底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45,滑轨45上安装有沿滑轨45滑移的滑块42,贯穿通孔35设置有位于溜槽1上的旋转销轴46,贯穿滑轨45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开孔44,穿过开孔44设置有可与滑块42抵紧的固定件,固定件设置为螺栓41,溜槽1底壁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板43,连接板43截面呈l型设置,为了实现扇板在滑轨一定行程内的滑移,滑轨45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凸台47。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对混凝土进行输送浇筑时,操作人员将扇板4沿溜槽1底壁长度方向的滑轨45移动至一定位置后将螺栓41从滑轨45的螺纹孔插入固定,打开扇板4的每一片扇叶36至开合最大角度,再将混凝土从进料口2灌入,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溜槽1滑移至出料口3,扇板4外侧的扇叶36边沿与溜槽1高度一致的第一挡板33和第二挡板34防止在下料过程中混凝土洒落,扇叶36边沿的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在扇叶36打开过程中相互限制,防止扇叶36在打开角度过大而使浇筑的混凝土从扇叶36缝隙中发生侧漏,展开的扇叶36扩大了混凝土浇筑面积,有利于混凝土输送时在狭窄的地方的下料,节省人力,混凝土输送浇筑完成后将扇板4上的若干片扇叶36叠加后旋转至截面为l型的连接板43上,方便对闭合后扇板4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包括溜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1)一侧设置为进料口(2),另一侧设置为出料口(3),所述溜槽(1)底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45),滑轨(45)上安装有沿滑轨(45)滑移的滑块(42),所述溜槽(1)靠近出料口(3)倾斜设置有位于溜槽(1)下方的扇板(4),所述扇板(4)由若干片扇叶(36)叠加组成,每一扇叶(36)的圆心均开设有通孔(35),且每一所述通孔(35)均正对设置,贯穿所述通孔(35)设置有位于所述滑块(42)上的旋转销轴(46),且所述扇叶(36)与旋转销轴(4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贯穿所述滑轨(45)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开孔(44),穿过所述滑块(42)设置有可与所述开孔(44)插接的固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为螺栓(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扇板(4)靠近所述通孔(35)的相邻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33)与第二挡板(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3)一侧设置有卡扣(31),第二挡板(34)上设置有与卡扣(31)卡接的卡钩(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36)上设置有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所述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均沿所述扇叶(36)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21)位于所述扇叶(36)表面,所述第二隔板(22)设置于所述扇叶(36)底壁,且所述第一隔板(21)可与相邻扇叶(36)上的第二隔板(22)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1)底壁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板(43),所述连接板(43)截面呈l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溜槽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5)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凸台(4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