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8


本发明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



背景技术:

公路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路面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各种沥青处治的碎石和砾石材料、掺土的砂砾或碎石混合料与块料等,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是现今常用的公路路面,沥青路面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由于车辆超载、缺乏养护等原因路面会出现裂缝、凹陷等破损,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如不及时进行路面修补,会影响行车安全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路面的裂缝及破损处需要及时进行修补。

现有的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沥青进行加热,在低温环境下,容易造成沥青结块,不利于对路面进行修补,导致修补的路面平整性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此外虽然现有的部分解决方案中采用在沥青加热筒体的外围和内部同时设置加热模块,但是在实际沥青加热过程中,由于每次加入沥青筒中的物料高度不同,而加热模块中的加热丝或者加热棒均是均匀布置,因此在沥青加热筒中的沥青物料堆叠高度不同时,加热模块中的部分加热丝与沥青物料相距较远,且随着加热过程的进行,沥青融化为流体后导致物料高度进一步降低,该缺陷会更加的显著,从而严重影响加热效率,导致加热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连通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在盖板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该搅拌轴由竖直方向上固定连接的电控可伸缩段和固定段两部分组成,其中电控可伸缩段的顶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电控可伸缩段的底端连接到固定段的顶端,在电控可伸缩段上的顶端附近且靠近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底端处设置有一磁环,该磁环的外围圆周靠近加热管线,所述搅拌轴的固定段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其中搅拌轴的电控可伸缩段的伸缩动作响应于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所述盖板顶部的右侧贯穿有进料口,所述盖板的表面套设有保温壳,所述保温壳的内腔螺旋滑动包覆连接有加热管线,所述加热管线在混合箱的表面呈螺旋设置,所述加热管线的内壁与混合箱的外壁滑动接触,其中该加热管线包括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其中第一螺旋段内嵌有磁块,第二螺旋段为在混合箱的表面呈螺旋设置的加热管段,

所述固定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叶,所述固定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筒,所述输送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有进风管,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有排风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合箱的内腔与固定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固定箱的内腔与输送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送筒的内腔与排料管的内腔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送轴的左端贯穿至输送筒的内腔并与输送筒转动连接,所述螺旋输送叶的左端贯穿至输送筒的内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温壳正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风机、加热管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电性输入端均与开关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通过带有磁环的可伸缩转轴配合特殊设计的双材质螺旋加热结构,实现均匀加热的同时还能够自适应不同高度物料堆积下的高效加热;2、通过将加热管线接通电源,可以对混合箱的内壁进行加热,进而将热量传导至在混合箱内腔混合搅拌的沥青,给沥青升温,降低沥青的硬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路面修补的便利性,同时提高了路面修补后的平整性,同时通过第二电机的设置,第二电机可以通过输送轴带动螺旋输送叶转动,能够控制修补裂缝时沥青的量,避免了沥青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混合箱和输送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保温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排料管;3、输送筒;4、盖板;5、混合箱;6、第一电机箱;7、进料口;8、保温壳;9、风机;10、进风管;11、扶手;12、滚轮架;13、滚轮;14、排风管;15、固定箱;16、输送轴;17、螺旋输送叶;18、加热管线;19、第一电机;20、搅拌轴;21、搅拌叶;22、第二电机箱;23、第二电机;2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架12,所述滚轮架12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1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箱15,所述固定箱15的顶部连通有混合箱5,所述混合箱5的顶部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6,在盖板4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机箱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0,该搅拌轴20由竖直方向上固定连接的电控可伸缩段和固定段两部分组成,其中电控可伸缩段的顶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电控可伸缩段的底端连接到固定段的顶端,在电控可伸缩段上的顶端附近且靠近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底端处设置有一磁环,该磁环的外围圆周靠近加热管线18,所述搅拌轴20的固定段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21,其中搅拌轴20的电控可伸缩段的伸缩动作响应于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所述盖板4顶部的右侧贯穿有进料口7,所述盖板4的表面套设有保温壳8,所述保温壳8的内腔螺旋滑动包覆连接有加热管线18,所述加热管线18在混合箱5的表面呈螺旋设置,所述加热管线18的内壁与混合箱5的外壁滑动接触,其中该加热管线18包括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其中第一螺旋段内嵌有磁块,第二螺旋段为在混合箱5的表面呈螺旋设置的加热管段,

所述固定箱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22,所述第二电机箱2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输送轴16,所述输送轴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叶17,所述固定箱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筒3,所述输送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2。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机9,风机9的进风端连通有进风管10,风机9的出风端连通有排风管14,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先将裂缝处的灰尘吹净,提高修补的效率和强度。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扶手11,扶手1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推动该设备。此外具体的:混合箱5的内腔与固定箱15的内腔相连通,固定箱15的内腔与输送筒3的内腔相连通,输送筒3的内腔与排料管2的内腔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输送轴16的左端贯穿至输送筒3的内腔并与输送筒3转动连接,螺旋输送叶17的左端贯穿至输送筒3的内腔。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保温壳8正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开关24,风机9、加热管线18、第一电机19和第二电机23的电性输入端均与开关24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电机19的型号为y180m-2,第二电机23的型号为y160l-2,风机9的型号为gdf4.0-8。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首先开启盖板4的底部设置的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开启第一电机19,第一电机19带动搅拌轴20转动,搅拌轴20带动搅拌叶21在混合箱5的内腔转动,进而对位于混合箱5内腔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混合搅拌,同时通过将加热管线18接通电源,可以对混合箱5的内壁进行加热,进而将热量传导至在混合箱5内腔混合搅拌的沥青,给沥青升温,降低沥青的硬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路面修补的便利性,同时提高了路面修补后的平整性,同时通过开启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可以通过输送轴16带动螺旋输送叶17转动,螺旋输送叶17将沥青通过排料管2将沥青输送至裂缝处,能够控制修补裂缝时沥青的量,避免了沥青的浪费。其中在上述在加热传输过程中的具体加热步骤,超声波传感器实时监测沥青物料的高度,然后实时调节搅拌轴20上电控可伸缩段的长度,如果沥青物料高度降低则加长搅拌轴20上电控可伸缩段的长度,从而在电控可伸缩段上的顶端附近且靠近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底端处设置的磁环同步下降,该磁环吸引加热管线18中的第一螺旋段同步下降,从而带动整个螺旋构造的加热管线18下降压缩,即使得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也同步压缩,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之间的间距减小,加热密度增加,从而实现与物料同等高度相适应的加热密度,该过程不仅适用于在加热最开始阶段的适应于不同的物料高度,还自动适应于在加热中后期物料融化后造成的高度实时降低。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架(12),所述滚轮架(12)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1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箱(15),所述固定箱(15)的顶部连通有混合箱(5),所述混合箱(5)的顶部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6),在盖板(4)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机箱(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0),该搅拌轴(20)由竖直方向上固定连接的电控可伸缩段和固定段两部分组成,其中电控可伸缩段的顶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电控可伸缩段的底端连接到固定段的顶端,在电控可伸缩段上的顶端附近且靠近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底端处设置有一磁环,该磁环的外围圆周靠近加热管线(18),所述搅拌轴(20)的固定段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21),其中搅拌轴(20)的电控可伸缩段的伸缩动作响应于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所述盖板(4)顶部的右侧贯穿有进料口(7),所述盖板(4)的表面套设有保温壳(8),所述保温壳(8)的内腔螺旋滑动包覆连接有加热管线(18),所述加热管线(18)在混合箱(5)的表面呈螺旋设置,所述加热管线(18)的内壁与混合箱(5)的外壁滑动接触,其中该加热管线(18)包括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其中第一螺旋段内嵌有磁块,第二螺旋段为在混合箱(5)的表面呈螺旋设置的加热管段,

所述固定箱(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22),所述第二电机箱(2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输送轴(16),所述输送轴(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叶(17),所述固定箱(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筒(3),所述输送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机(9),所述风机(9)的进风端连通有进风管(10),所述风机(9)的出风端连通有排风管(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扶手(11),所述扶手(1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线(18)在混合箱(5)的表面呈螺旋设置,所述加热管线(18)的内壁与混合箱(5)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5)的内腔与固定箱(15)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固定箱(15)的内腔与输送筒(3)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送筒(3)的内腔与排料管(2)的内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轴(16)的左端贯穿至输送筒(3)的内腔并与输送筒(3)转动连接,所述螺旋输送叶(17)的左端贯穿至输送筒(3)的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8)正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开关(24),所述风机(9)、加热管线(18)、第一电机(19)和第二电机(23)的电性输入端均与开关(24)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连通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通过将加热管线接通电源,可以对混合箱的内壁进行加热,进而将热量传导至在混合箱内腔混合搅拌的沥青,给沥青升温,降低沥青的硬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路面修补的便利性,同时提高了路面修补后的平整性,同时通过第二电机的设置,第二电机可以通过输送轴带动螺旋输送叶转动,能够控制修补裂缝时沥青的量,避免了沥青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谌红宝;耿娜;宋倩颖;蔡鹏飞;张瑞杰;陈伟;韩少华;张孟伟;王海洋;翟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谌红宝
技术研发日:2020.02.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4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