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座椅的种类繁多,不同行业和使用需求决定了座椅的类型。

现有技术中存在固定结构的座椅以及可转动的座椅,对于可转动的座椅,一般是可使人体的臀部和背部整体转动,此方式虽然具有优点,但是在一些休闲场所或者是工作室等,却无法满足对中度休闲的需求,同时上述座椅也具有结构繁琐,价格昂贵,体型较大,外形丑陋的缺点,因此提出一种新型座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座椅,包括座椅支架、座椅板、靠背板,所述座椅支架包括一个上侧弧形杆、一个下侧弧形杆和两个立杆,所述上侧弧形杆与下侧弧形杆对称平行设置,所述上侧弧形杆与下侧弧形杆分别与两个立杆的上下两端固定,所述靠背板与上侧弧形杆的弧度相同,且座椅板位于上侧弧形杆的内侧壁,所述座椅板呈倒l形结构,所述座椅板底壁的圆心处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呈工字形结构,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条形板,所述转动条形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与座椅板的底端固定,两个所述立杆靠近座椅板一端的侧壁上共同安装有弧形轨道板,所述弧形轨道板两端的顶壁上均安装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壁与座椅板的底壁接触,所述上侧弧形杆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壁与座椅板的底壁接触,所述转动条形板的底壁上嵌设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弧形轨道板的顶壁滚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转动条形板贯穿开设有轴孔,所述转动条形板通过轴孔与转动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弧形轨道板的顶壁设有与滚珠相匹配的弧形凹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的座椅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体型小巧的特点,同时采用独特的靠背旋转形式,可满足各类人群独特的坐姿需求,保持舒适的坐姿,更加有利于放松,舒适感优越,同时满足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座椅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在去除座椅板后的俯视图;

图5为弧形轨道板和第一支撑块的俯视图;

图6为座椅板的俯视图。

图中:1座椅支架、2座椅板、3靠背板、4弧形轨道板、5第一支撑块、6转动条形板、7转动轴、8滚珠、9第二支撑块、10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6,一种新型座椅,包括座椅支架1、座椅板2、靠背板3,座椅支架1包括一个上侧弧形杆、一个下侧弧形杆和两个立杆,上侧弧形杆与下侧弧形杆对称平行设置,上侧弧形杆与下侧弧形杆分别与两个立杆的上下两端固定,靠背板3与上侧弧形杆的弧度相同,且座椅板2位于上侧弧形杆的内侧壁,座椅板2呈倒l形结构,座椅板2底壁的圆心处安装有转动轴7,转动轴7呈工字形结构,转动轴7转动连接有转动条形板6,转动条形板6远离转动轴7的一端与座椅板2的底端固定,两个立杆靠近座椅板2一端的侧壁上共同安装有弧形轨道板4,弧形轨道板4两端的顶壁上均安装有第一支撑块5,第一支撑块5的顶壁与座椅板2的底壁接触,上侧弧形杆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9的顶壁与座椅板2的底壁接触,转动条形板6的底壁上嵌设安装有滚珠8,滚珠8与弧形轨道板4的顶壁滚动接触。

转动条形板6贯穿开设有轴孔10,转动条形板6通过轴孔10与转动轴7转动连接。

弧形轨道板4的顶壁设有与滚珠8相匹配的弧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靠背板3通过底端的转动条形板6进行支撑,且转动条形板6位于座椅支架1的上侧弧形杆与弧形轨道板4之间,转动条形板6通过轴孔10与转动轴7转动连接,转动轴7则固定在座椅板2底壁的圆心处,从而使得靠背板3可通过转动条形板6围绕着座椅板2转动,转动条形板6底壁上的滚珠8与弧形轨道板4滚动接触,弧形轨道板4即可对转动条形板6形成支撑。

使用本座椅时,可根据自身坐姿需求对靠背板3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旋转,增加座椅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座椅,包括座椅支架(1)、座椅板(2)、靠背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架(1)包括一个上侧弧形杆、一个下侧弧形杆和两个立杆,所述上侧弧形杆与下侧弧形杆对称平行设置,所述上侧弧形杆与下侧弧形杆分别与两个立杆的上下两端固定,所述靠背板(3)与上侧弧形杆的弧度相同,且座椅板(2)位于上侧弧形杆的内侧壁,所述座椅板(2)呈倒l形结构,所述座椅板(2)底壁的圆心处安装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呈工字形结构,所述转动轴(7)转动连接有转动条形板(6),所述转动条形板(6)远离转动轴(7)的一端与座椅板(2)的底端固定,两个所述立杆靠近座椅板(2)一端的侧壁上共同安装有弧形轨道板(4),所述弧形轨道板(4)两端的顶壁上均安装有第一支撑块(5),所述第一支撑块(5)的顶壁与座椅板(2)的底壁接触,所述上侧弧形杆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支撑块(9),所述第二支撑块(9)的顶壁与座椅板(2)的底壁接触,所述转动条形板(6)的底壁上嵌设安装有滚珠(8),所述滚珠(8)与弧形轨道板(4)的顶壁滚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条形板(6)贯穿开设有轴孔(10),所述转动条形板(6)通过轴孔(10)与转动轴(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板(4)的顶壁设有与滚珠(8)相匹配的弧形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座椅,包括座椅支架、座椅板、靠背板,所述座椅支架包括一个上侧弧形杆、一个下侧弧形杆和两个立杆,所述上侧弧形杆与下侧弧形杆对称平行设置,所述上侧弧形杆与下侧弧形杆分别与两个立杆的上下两端固定,所述靠背板与上侧弧形杆的弧度相同,且座椅板位于上侧弧形杆的内侧壁,所述座椅板呈倒L形结构,所述座椅板底壁的圆心处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呈工字形结构,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条形板,所述转动条形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与座椅板的底端固定,两个所述立杆靠近座椅板一端的侧壁上共同安装有弧形轨道板。

技术研发人员:郝琳哲;周春帆;曾丽明;陈勇勇;韦占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郝琳哲
技术研发日:2019.10.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4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