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椅及哺乳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2


本申请涉及日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哺乳椅及哺乳椅组件。



背景技术:

哺乳椅是一种供妈妈哺乳婴儿时坐的椅子。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哺乳椅大多是一款供单人乘坐的布艺沙发。此种哺乳椅包括座位、靠背以及包覆在座位和靠背处的软质包材,座位及靠背由框架构成。上述结构的哺乳椅仅具有乘坐功能,不具有摇晃功能。在哄睡婴儿时,需要妈妈摇动手臂使婴儿快速进入睡眠,时间久了会使妈妈腰酸背痛。

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种具有摇晃功能的哺乳椅及哺乳椅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哺乳椅,包括:分体的且可拆卸连接的

底座,安放于地面处,用做支撑;

椅座,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上部,通过四连杆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以实现所述椅座的前后摇晃,用于供人员乘坐;

靠背,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椅座的后端处,用于供人员倚靠;

扶手,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椅座的两侧部处,用于供人员手扶;和

四连杆机构,布置在所述底座的两外侧部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四个连杆和两个横杆,两个连杆为一组对应布置在所述底座的两外侧部的前端及后端处,两个横杆对应连接在两组连杆处,每一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椅座铰接;

其中,所述椅座具有椅面,所述椅面的上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20mm~400mm,特别说明,这个高度范围最符合亚洲女性的人体工程学中对于坐高的舒适性需求。

可选地,所述的哺乳椅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四连杆机构摆动位置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对称布置在所述椅座的两侧位置处,两个锁定机构通过一个带有把手的金属棍联动,每一锁定机构包括:

定位横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内侧部处;和

耳板,下端面具有多个齿槽,每一齿槽用于容纳所述定位横杆,一端与所述椅座铰接,另一端通过与二连杆铰接,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棍固定连接;

其中,当向下扳动带有把手的金属棍,带动所述二连杆上移,所述耳板上移,所述耳板的齿槽与所述定位横杆脱开,使得所述四连杆机构自由摆动;当所述四连杆机构活动到位后,通过向上扳动带有把手的金属棍,带动所述二连杆下移,所述耳板下移,使得所述耳板中的某个齿槽与所述定位横杆锁固,使得所述四连杆机构停止摆动。

可选地,所述椅座、所述靠背及所述扶手均包括对应的框架及安装在框架中的网布;

所述哺乳椅还包括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椅座、所述靠背及所述扶手处的靠垫、椅垫及扶手垫;

所述哺乳椅具有冬夏两种使用状态,冬季使用时,所述靠垫、所述椅垫及所述扶手垫安装在所述椅座、所述靠背及所述扶手处;夏季使用时,将所述靠垫、所述椅垫及所述扶手垫从所述椅座、所述靠背及所述扶手处拆卸。

可选地,每一网布嵌入对应的框架内,相应地,对应的框架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前部小后部大的槽。

可选地,所述椅座与所述靠背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配置成在所述靠背向后移动时,所述椅座向前移动。

可选地,所述的哺乳椅中的所述靠背底端靠近两侧部的位置处设置两个五金连接件,每一五金连接件均与所述靠背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椅座中具有可相对其前后滑动的四方形的五金方框,五金方框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对应的竖板,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两个l形拨杆,对应设置在所述椅座后端处且对称布置,每一l形拨杆由所述椅座五金方框的后端向后斜下方伸展再沿水平方向向内弯折;

两个腰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两个五金连接件处,每一腰孔贯通对应五金连接件的左表面和右表面,每一腰孔用于容置对应的l形拨杆,并使得对应的l形拨杆在腰孔内滑动;

四个滑动导槽,均分为两组对应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竖板处;

四个金属固定件,对应布置在四个滑动导槽中,并可在对应的滑动导槽中滑动;

其中,每一金属固定件沿对应的滑动导槽向后滑动,使得所述椅座的五金方框向前滑动,同时,带动每一l形拨杆沿对应的腰孔滑动,使得所述靠背向后滑动。

可选地,所述靠背的下部向前凸起形成腰托,以支撑人员的腰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哺乳椅组件,包括所述的哺乳椅,还包括脚凳,所述脚凳包括:

脚凳底座,安放于地面处,用做支撑;

脚凳座,罩在所述脚凳底座的上部,通过脚凳四连杆机构与所述脚凳底座连接,以实现所述脚凳座的前后摇晃,用于供人员搁置小腿;

脚凳四连杆机构,布置在所述脚凳底座的两外侧部处,所述脚凳四连杆机构包括四个脚凳连杆和两个脚凳横杆,两脚凳连杆为一组对应布置在所述脚凳底座的两外侧部的前端及后端处,两个脚凳横杆对应连接在两组脚凳连杆处,每一脚凳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脚凳底座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脚凳座铰接;和

踏板,通过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脚凳底座处,并可相对所述脚凳底座抽出或推入,所述踏板抽出时,其一端连接在所述脚凳底座处,另一端支撑在地面处,以供人员脚踏。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滑槽,对应形成在所述脚凳底座两侧的内壁处;

螺丝,对应穿过所述踏板的两侧并伸入对应的滑槽内。

本申请的哺乳椅及哺乳椅组件,通过四连杆机构将椅座与底座连接在一起,使得四连杆机构带动椅座相对底座前后晃动,进而使得哺乳椅及哺乳椅组件具有哄睡婴儿的功能,有效降低妈妈的疲劳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哺乳椅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哺乳椅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椅座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竖板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5是图1中靠背与椅座的示意局部放大图;

图6是锁定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脚凳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0哺乳椅,

10底座,

20椅座,21椅面,22五金方框,23竖板,

30靠背,31框架,32网布,33安装槽,34腰托,35五金连接件,

40扶手,

50四连杆机构,51连杆,52横杆,

61靠垫,62椅垫,63扶手垫,

70联动机构,71l形拨杆,72腰孔,73滑动导槽,74金属固定件,

80锁定机构,81金属棍,82定位横杆,83耳板,84齿槽,85二连杆,

200脚凳,

210脚凳底座,

220脚凳座,

230脚凳四连杆机构,231脚凳连杆,

240踏板,

250连接结构,251滑槽,252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哺乳椅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哺乳椅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是图1中的椅座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是图3中所示竖板的示意性主视图。图5是图1中靠背与椅座的示意局部放大图。如图1所示,还可以参见图2-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哺乳椅100,一般可以包括:分体的且可拆卸连接的底座10、椅座20、靠背30、扶手40和四连杆机构50。底座10安放于地面处,用做支撑。椅座20连接在所述底座10的上部,通过四连杆机构50与所述底座10连接,以实现所述椅座20的前后摇晃,用于供人员乘坐。靠背30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椅座20的后端处,用于供人员倚靠。扶手40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椅座20的两侧部处,用于供人员手扶。四连杆机构50布置在所述底座10的两外侧部处,所述四连杆机构50包括四个连杆51和两个横杆52,两个连杆51为一组对应布置在所述底座10的两外侧部的前端及后端处,两个横杆52对应连接在两组连杆51处,每一连杆51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座10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椅座20铰接。其中,所述椅座20具有椅面21,所述椅面21的上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20mm~400mm,这个高度范围最符合亚洲女性的人体工程学中对于坐高的舒适性需求。

人员乘坐在哺乳椅100上,通过前后晃动身体,带动四连杆机构50前后摆动,进而带动与连接在一起的椅座20一起随四连杆机构50前后摆动。

本申请的哺乳椅100,通过四连杆机构50将椅座20与底座10连接在一起,使得四连杆机构50带动椅座20相对底座10前后晃动,进而使得哺乳椅100具有哄睡婴儿的功能,有效降低妈妈的疲劳度。

本申请的哺乳椅100和哺乳椅组件不但适合哺乳期的妈妈使用,而且适合任何其他人群使用。

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时,底座10可以由两个倒c型板及安装在它们前端及后端的两个横撑组成,此种结构不但稳定而且节省材料。底座10还可以是工字型结构,或其他类型的能够满足称重要求结构。椅座20可以由椅面21以及固定在其下方的两个的侧板组成,侧板可以是的中间可以具有减重孔,以降低自重。

图6是锁定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是以使用者座在哺乳椅上时,位于使用者左手侧的锁定机构的局部示意图。所述的哺乳椅100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四连杆机构50摆动位置的锁定机构80,锁定机构80对称布置在所述椅座20的两侧位置处,两个锁定机构80通过一个带有把手的金属棍81联动,每一锁定机构80包括:定位横杆82和耳板83。定位横杆82通过定位孔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0的内侧部处。两个锁定机构80共用一个带有把手的金属棍8。耳板83的下端面具有多个齿槽84,每一齿槽84用于容纳所述定位横杆82,从而能够实现了四连杆机构50的不同位置的定位。耳板83的一端与所述椅座20铰接,耳板83的另一端通过与二连杆85铰接,二连杆85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棍81固定连接。其中,当向下扳动带有把手的金属棍81,带动所述二连杆85上移,所述耳板83上移,所述耳板83的齿槽84与所述定位横杆82脱开,使得所述四连杆机构50自由摆动。当所述四连杆机构50活动到位后,通过向上扳动带有把手的金属棍81,带动所述二连杆85下移,所述耳板83下移,使得所述耳板83中的某个齿槽84与所述定位横杆82锁固,使得所述四连杆机构50停止摆动。

如图1所示,所述椅座20、所述靠背30及所述扶手40均包括对应的框架31及安装在框架31中的网布32。所述哺乳椅100还包括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椅座20、所述靠背30及所述扶手40处的靠垫61、椅垫62及扶手垫63。所述哺乳椅100具有冬夏两种使用状态。冬季使用时,所述靠垫61、所述椅垫62及所述扶手垫63安装在所述椅座20、所述靠背30及所述扶手40处。夏季使用时,将所述靠垫61、所述椅垫62及所述扶手垫63从所述椅座20、所述靠背30及所述扶手40处拆卸。本实施例中,哺乳椅100可冬夏两用,提高了使用率和使用效果。

更具体地,框架31可以是木质框架,还可以是塑料框架或金属框架。网布32可以是特氟龙材质,或尼龙丝等其他材质。连接件可以拉链、绳或魔术贴。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椅垫62的上表面距离地面的距离为320mm~400mm,以符合亚洲女性的人体工程学。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每一网布32嵌入对应的框架31内,相应地,对应的框架31具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为前部小后部大的槽。每一网布32的边缘固定在边条上,边条容置在安装槽33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椅座20与所述靠背30之间设有联动机构70,所述联动机构70配置成在所述靠背30向后移动时,所述椅座20向前移动。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靠背30底端靠近两侧部的位置处设置两个五金连接件35,每一五金连接件35均与所述靠背30的底端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椅座20中具有可相对其前后滑动的四方形的五金方框22。五金方框2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对应的竖板23。如图3所示,还可参见图4及图5,所述联动机构70包括:两个l形拨杆71、两个腰孔72、四个滑动导槽73及四个金属固定件74。如图3所示,两个l形拨杆71对应设置在所述椅座20后端处且对称布置。每一l形拨杆71由所述椅座20的五金方框22的后端向后斜下方伸展再沿水平方向向内弯折。如图5所示,两个腰孔72对应设置在所述两个五金连接件35处,每一腰孔72贯通对应五金连接件35的左表面和右表面。每一腰孔72用于容置对应的l形拨杆71,并使得对应的l形拨杆71在腰孔72内滑动。如图4所示,四个滑动导槽73均分为两组对应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竖板23处。四个金属固定件74对应布置在四个滑动导槽73中,并可在对应的滑动导槽73中滑动。其中,如图3所示,每一金属固定件74沿对应的滑动导槽73向后滑动,使得所述椅座20的五金方框22向前滑动。如图5所示,同时,由于靠背30与扶手40铰接,因此,在五金方框22的带动下,带动每一l形拨杆71沿对应的腰孔72滑动,使得所述靠背30向后滑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70还配置有左手柄及连接在左手柄上的连杆,该连杆一端固定在左手柄处,另一端穿过所述椅座20与之对应的金属固定件74相连。该连杆与所述椅座20配置成在手柄处于水平位置时,锁住所述联动机构70位置不动。该连杆与所述椅座20还配置成在手柄处于垂直位置时,解锁所述联动机构70,所述联动机构70实现联动。

本实施例,通过联动机构70使得椅座20和靠背30可以联动,方便妈妈们在哺乳椅100上休息睡觉,并且提高了舒适度。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背30的下部向前凸起形成腰托34,以支撑人员的腰部,即使妈妈们长期哺乳也不会感到腰累。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脚凳的示意性立体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哺乳椅组件,参见图1-图5,一般可以包括上述的哺乳椅100,参见图7,还包括脚凳200。所述脚凳200包括:脚凳底座210、脚凳座220、脚凳四连杆机构230和踏板240。脚凳底座210安放于地面处,用做支撑。脚凳座220罩在所述脚凳底座210的上部,通过脚凳四连杆机构230与所述脚凳底座210连接,以实现所述脚凳座220的前后摇晃,用于供人员搁置小腿。脚凳四连杆机构230布置在所述脚凳底座210的两外侧部处,所述脚凳四连杆机构230包括四个脚凳连杆231和两个脚凳横杆。两脚凳连杆231为一组对应布置在所述脚凳底座210的两外侧部的前端及后端处,两个脚凳横杆对应连接在两组脚凳连杆231处。每一脚凳连杆231的一端均与所述脚凳底座210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脚凳座220铰接。踏板240通过连接结构250安装在所述脚凳底座210处,并可相对所述脚凳底座210抽出或推入,所述踏板240抽出时,踏板24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脚凳底座210处,踏板240的另一端支撑在地面处,以供人员脚踏。

本申请哺乳椅组件包括上述哺乳椅100,因此也具有上述哺乳椅100的全部特征,因此也包括哺乳椅100的全部效果。参见图1,通过四连杆机构50将椅座20与底座连接在一起,使得四连杆机构50带动椅座20相对底座前后晃动,进而使得哺乳椅100及哺乳椅组件具有哄睡婴儿的功能,有效降低妈妈的疲劳度。妈妈的小腿搭在脚凳200上,通过脚凳四连杆机构230使得脚凳200随妈妈的身体一起前后晃动,进一步增加了舒适感。

此外,妈妈哺乳时,身体需要坐直,脚踩踏踏板240,能够以舒适的状态哺乳。此外,由于踏板240与地面及脚凳200形成三角状支撑,脚踏位置可以调整,适应于不同腿长的人员踩踏,适用范围广。

具体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250包括:滑槽251和螺丝252。滑槽251对应形成在所述脚凳底座210两侧的内壁处。螺丝对应穿过所述踏板240的两侧并伸入对应的滑槽251内。通过此种连接结构250可以既能够起到方便使用及收纳的效果,而且其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哺乳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的且可拆卸连接的

底座(10),安放于地面处,用做支撑;

椅座(20)连接所述底座(10)的上部,通过四连杆机构(50)与所述底座(10)连接,以实现所述椅座(20)的前后摇晃,用于供人员乘坐;

靠背(30),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椅座(20)的后端处,用于供人员倚靠;

扶手(40),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椅座(20)的两侧部处,用于供人员手扶;和

四连杆机构(50),布置在所述底座(10)的两外侧部处,所述四连杆机构(50)包括四个连杆(51)和两个横杆(52),两个连杆(51)为一组对应布置在所述底座(10)的两外侧部的前端及后端处,两个横杆(52)对应连接在两组连杆(51)处,每一连杆(51)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座(10)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椅座(20)铰接;

其中,所述椅座(20)具有椅面(21),所述椅面(21)的上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20mm-400mm之间,以符合亚洲女性的人体工程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哺乳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20)、所述靠背(30)及所述扶手(40)均包括对应的框架(31)及安装在框架(31)中的网布(32);

所述哺乳椅(100)还包括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椅座(20)、所述靠背(30)及所述扶手(40)处的靠垫(61)、椅垫(62)及扶手垫(63);

所述哺乳椅(100)具有冬夏两种使用状态,冬季使用时,所述靠垫(61)、所述椅垫(62)及所述扶手垫(63)安装在所述椅座(20)、所述靠背(30)及所述扶手(40)处;夏季使用时,将所述靠垫(61)、所述椅垫(62)及所述扶手垫(63)从所述椅座(20)、所述靠背(30)及所述扶手(40)处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哺乳椅(100),其特征在于,每一网布(32)嵌入对应的框架(31)内,相应地,对应的框架(31)具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为前部小后部大的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哺乳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20)与所述靠背(30)之间设有联动机构(70),所述联动机构(70)配置成在所述靠背(30)向后移动时,所述椅座(20)向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哺乳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30)底端靠近两侧部的位置处设置两个五金连接件(35),每一五金连接件(35)均与所述靠背(30)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椅座(20)中具有可相对其前后滑动的四方形的五金方框(22),五金方框(2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对应的竖板(23),所述联动机构(70)包括:

两个l形拨杆(71),对应设置在所述椅座(20)后端处且对称布置,每一l形拨杆(71)由所述椅座(20)五金方框(22)的后端向后斜下方伸展再沿水平方向向内弯折;

两个腰孔(72),对应设置在所述两个五金连接件(35)处,每一腰孔(72)贯通对应五金连接件(35)的左表面和右表面,每一腰孔(72)用于容置对应的l形拨杆(71),并使得对应的l形拨杆(71)在腰孔(72)内滑动;

四个滑动导槽(73),均分为两组对应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竖板(23)处;

四个金属固定件(74),对应布置在四个滑动导槽(73)中,并可在对应的滑动导槽(73)中滑动;

其中,每一金属固定件(74)沿对应的滑动导槽(73)向后滑动,使得所述椅座(20)的五金方框(22)向前滑动,同时,带动每一l形拨杆(71)沿对应的腰孔(72)滑动,使得所述靠背(30)向后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哺乳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30)的下部向前凸起形成腰托(34),以支撑人员的腰部。

7.一种哺乳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哺乳椅(100),还包括脚凳(200),所述脚凳(200)包括:

脚凳底座(210),安放于地面处,用做支撑;

脚凳座(220),罩在所述脚凳底座(210)的上部,通过脚凳四连杆机构(230)与所述脚凳底座(210)连接,以实现所述脚凳座(220)的前后摇晃,用于供人员搁置小腿;

脚凳四连杆机构(230),布置在所述脚凳底座(210)的两外侧部处,所述脚凳四连杆机构(230)包括四个脚凳连杆(231)和两个脚凳横杆,两脚凳连杆(231)为一组对应布置在所述脚凳底座(210)的两外侧部的前端及后端处,两个脚凳横杆对应连接在两组脚凳连杆(231)处,每一脚凳连杆(231)的一端均与所述脚凳底座(210)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脚凳座(220)铰接;和

踏板(240),通过连接结构(250)安装在所述脚凳底座(210)处,并可相对所述脚凳底座(210)抽出或推入,所述踏板(240)抽出时,其一端连接在所述脚凳底座(210)处,另一端支撑在地面处,以供人员脚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哺乳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50)包括:

滑槽(251),对应形成在所述脚凳底座(210)两侧的内壁处;

螺丝(252),对应穿过所述踏板(240)的两侧并伸入对应的滑槽(251)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哺乳椅及哺乳椅组件,涉及日用品。哺乳椅包括底座、椅座、靠背、扶手和四连杆机构。底座用做支撑。椅座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上部。靠背用于供人员倚靠。扶手用于供人员手扶。四连杆机构包括四个连杆和两个横杆,两个连杆为一组对应布置在底座的两外侧部的前端及后端处,两个横杆对应连接在两组连杆处,每一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均与述椅座铰接。椅座的椅面的上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20mm‑400mm,以符合亚洲女性的人体工程学。本申请的哺乳椅及哺乳椅组件,通过四连杆机构将椅座与底座连接在一起,使得四连杆机构带动椅座相对底座前后晃动,进而使得哺乳椅及哺乳椅组件具有哄睡婴儿的功能,有效缓解妈妈的疲惫。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正军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4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