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躺椅。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传统的躺椅制作工艺中,通常会将躺椅制作为成品躺椅,成品的不可拆装躺椅在日常放置或运输的过程中会占据很大的位置,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也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运输资源,并且在包装上也需要浪费很多的资源和材料。而在成品躺椅中,也有一部分为可拆装式的躺椅,然而,传统的可拆装式的躺椅多采用额外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尤其会使用金属连接件进行连接,例如采用螺栓或螺钉等连接件进行连接。而传统的金属连接件由于使用过程中的热胀冷缩会极大的减少产品的使用寿命,且传统的如螺栓或螺钉等连接件,由于连接件体积较小,也容易在拆装过程中丢失,且拆装的过程的操作也较为不便利,使得可拆装式的躺椅的使用体验较为糟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躺椅,旨在提供一种可拆卸式的躺椅,以减少放置和运输过程的占地面积以及包装材料的使用,并且提供拆装的便利性和使用寿命。一种躺椅,包括支撑架和椅套,

所述支撑架包括:

设置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主杆,所述左右两侧的第一主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与所述左右两侧的第一主杆分别枢转连接的两个第二主杆,所述第二主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相连接端的另一端,

以及与所述左右两侧的第一主杆分别枢转连接的两个第三主杆,所述第三主杆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三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相连接端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主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第四连接杆搭置在其中一个所述限位件上,所述椅套包括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和插接孔,

其中,所述第一主杆位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椅套连接,所述第二主杆位于与所述第一主杆相连接的一端插接入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椅套连接,所述第三主杆位于与所述第一主杆相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椅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实现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和用于实现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以及用于所述第三主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接端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接端开设有第四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连接端开设有第六孔,所述第三连接杆两端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穿过所述第六孔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三主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连接端开设有第八孔,所述第四连接杆两端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穿过所述第八孔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实现所述第二主杆和所述第三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的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带外螺纹的固定连接部,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第二主杆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连接处开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五孔,所述固定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五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带外螺纹的固定连接部,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第三主杆连接处开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三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连接处开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七孔,所述固定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七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多个,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二主杆上,所述第四连接杆可随所述第三主杆枢转到搭置在其中一个所述限位件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躺椅可以实现快速和方便的拆装,可以减少放置和运输过程占据的空间位置,并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躺椅无需使用额外的连接件,尤其是无需使用金属连接件,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并拆装和保存都非常便利,可以有效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躺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躺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躺椅的第四连接杆位于第一位置的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躺椅的第四连接杆位于第二位置的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躺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躺椅100

支撑架10

第一主杆11

第一孔111

第二孔112

第三孔113

第四孔114

第二主杆12

第五孔121

第六孔122

限位件123

第三主杆13

第七孔131

第八孔132

第一连接杆14

第一连接部141

第二连接杆15

第二连接部151

第三连接杆16

第三连接部161

第四连接杆17

第四连接部171

第一固定件181

第二固定件191

固定连接部1911

椅套20

椅套本体21

第一插接部22

第一插接缝221

第二插接部23

第二插接缝231

插接孔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躺椅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躺椅100包括支撑架10和椅套20。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与椅套20之间为可拆卸式的连接,支撑架10的各部件之间也为可拆卸式的连接,并且椅套20可以采用柔软质的材料制成(例如各种布料、皮质材料等),使得椅套20可以实现折叠收藏。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10可以实现拆卸后收藏或包装,以在不使用或运输时减少占地面积和包装材料。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塑料或木材等材料,其中,支撑架10的材料尤其可以为榉木或\和竹集。

如图2所示,支撑架10包括两个第一主杆11,两个第一主杆11分别设置于支撑架10的左右两侧。

其中,第一主杆11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开设有第一孔111、第二孔112、第三孔113和第四孔114,第一孔111、第二孔112、第三孔113和第四孔114均为通孔,并且均可以为光孔。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主杆1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一连接杆14固定连接到一起,并且第一主杆11与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之间为可拆卸式的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杆14两端可以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第一连接部141,第二连接杆15两端可以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第二连接部151。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件181。

其中,第一固定件181用于实现第一主杆11与第一连接杆14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181可以开设有内螺纹孔,第一连接部141穿过第一孔111与第一固定件181螺纹连接并拧紧,进而可以实现第一主杆11与第一连接杆14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固定件181用于实现第一主杆11与第二连接杆15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181可以开设有内螺纹孔,第二连接部151穿过第四孔114与第一固定件181螺纹连接并拧紧,进而可以实现第一主杆11与第二连接杆15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支撑架10还包括两个第二主杆12,两个第二主杆12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第一主杆11枢转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主杆12与第一主杆11连接处可以开设有第五孔121,其中,第五孔121可以为通孔或盲孔,并且第五孔121可以为螺纹孔。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191,第二固定件191用于实现第二主杆12与第一主杆11的枢转连接。

其中,第二固定件191两端可以设置有带外螺纹的固定连接部1911,固定连接部1911穿过第二孔112与第五孔121螺纹连接,进而可以实现第二主杆12与第一主杆11的枢转连接。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主杆12之间可以通过第三连接杆16固定连接到一起,并且第二主杆12与第三连接杆16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其中,第二主杆12与第三连接杆16相连接的位置为第二主杆12与第一主杆11相连接端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主杆12与第三连接杆16的连接处可以开设有第六孔122,第六孔122为通孔,并且可以为光孔;第三连接杆16两端可以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61。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81用于实现第二主杆12与第三连接杆16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固定件181可以开设有内螺纹孔,第三连接部161穿过第六孔122与第一固定件181螺纹连接并拧紧,进而可以实现第二主杆12与第三连接杆16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主杆12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限位件123,其中,限位件123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三连接杆16的第二主杆12上。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三主杆13,两个第三主杆13也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第一主杆11枢转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三主杆13与第一主杆11连接处可以开设有第七孔131,其中,第七孔131可以为通孔或盲孔,并且可以为螺纹孔。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191,第二固定件191用于实现第三主杆13与第一主杆11的枢转连接。

其中,第二固定件191两端可以设置有带外螺纹的固定连接部1911,固定连接部1911穿过第三孔113与第七孔131螺纹连接,进而可以实现第三主杆13与第一主杆11的枢转连接。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三主杆13之间可以通过第四连接杆17固定连接到一起,并且第三主杆13与第四连接杆17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其中,第三主杆13与第四连接杆17相连接的位置为第三主杆13与第一主杆11相连接端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第三主杆13与第四连接杆17的连接处可以开设有第八孔132,第八孔132为通孔,并且可以为光孔;第四连接杆17两端可以设置有第四连接部171。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81用于实现第三主杆13与第四连接杆17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固定件181可以开设有内螺纹孔,第四连接部171穿过第八孔132与第一固定件181螺纹连接并拧紧,进而可以实现第三主杆13与第四连接杆17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杆17可以搭置在一个或多个限位件123中的其中一个之上,并且若限位件123为多个时,第四连接杆17可以随着第三主杆13从搭置在一个限位件123上枢转到搭置在另一个限位件123上。例如,若限位件123为多个时,第四连接杆17可以随着第三主杆13从图3所示的搭置在第一位置的限位件123上枢转到

图4所示的搭置在第二位置的限位件123上。

其中,如图3、图4所示,若限位件123为多个时,每一个限位件123可以限定一个第三主杆13与第二主杆12的夹角,同时每一个限位件123也限定了一个第一主杆11与第二主杆12的夹角,即一个限位件123可以限定一个第一主杆11、第二主杆12及第三主杆13之间的相对夹角,进而多个限位件123可以实现躺椅100不同倾斜角度的调节。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椅套20可以包括椅套本体21,其中,椅套本体21用于供人坐或躺。

如图5所示,椅套20还可以包括第一插接部22,第一插接部22位于椅套本体21背侧。

其中,第一插接部22的部分可以通过缝合或其他方式与椅套本体21的一端连接,第一插接部22与椅套本体21之间可以形成第一插接缝221,第一主杆11位于与第二连接杆15相连接的一端插入第一插接缝221中,便可以实现第一主杆11与椅套20的连接。

如图5所示,椅套20还可以包括第二插接部23,第二插接部23位于椅套本体21背侧。

其中,第二插接部23的部分也可以通过缝合或其他方式与椅套本体21的一端连接,第二插接部23与椅套本体21之间可以形成第二插接缝231,第二主杆12位于与第一主杆11相连接的一端插入第二插接缝231中,便可以实现第二主杆12与椅套20的连接。

如图5所示,椅套20还可以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插接孔24,其中,第三主杆13与第一主杆11相连接的一端穿过插接孔24,便可以实现第三主杆13与椅套20的连接。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见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躺椅,包括支撑架和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主杆,所述左右两侧的第一主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与所述左右两侧的第一主杆分别枢转连接的两个第二主杆,所述第二主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相连接端的另一端,以及与所述左右两侧的第一主杆分别枢转连接的两个第三主杆,所述第三主杆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三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相连接端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二主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第四连接杆搭置在其中一个所述限位件上,所述椅套包括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和插接孔,其中,所述第一主杆位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椅套连接,所述第二主杆位于与所述第一主杆相连接的一端插接入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椅套连接,所述第三主杆位于与所述第一主杆相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椅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实现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和用于实现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以及用于所述第三主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接端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接端开设有第四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连接端开设有第六孔,所述第三连接杆两端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穿过所述第六孔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三主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连接端开设有第八孔,所述第四连接杆两端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穿过所述第八孔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实现所述第二主杆和所述第三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的枢转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带外螺纹的固定连接部,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第二主杆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连接处开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五孔,所述固定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五孔螺纹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带外螺纹的固定连接部,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第三主杆连接处开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三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连接处开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七孔,所述固定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七孔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多个,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二主杆上,所述第四连接杆可随所述第三主杆枢转到搭置在其中一个所述限位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躺椅,所述躺椅包括支撑架和椅套,其中,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主杆、两个第二主杆和两个第三主杆,而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为可拆卸式的枢转连接,第一主杆与第三主杆也为可拆卸式的枢转连接,其中,两个第一主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主杆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第四连接杆搭置在其中一个所述限位件上。支撑架的各部件均可以拆卸,而椅套为柔软质材料制成,进而使得躺椅可以实现快速的拆装,以减少躺椅在放置或运输过程占据的空间,并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一般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3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