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连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
背景技术:
在板材组装和固定时,需要将板材进行固定和粘合,由于粘合的板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直接进行生产和制备,导致运输的过程中成型后的连接板材占用的空间巨大,在产品进行长途运输的过程中,产品占用的空间大,并且板材之间连接后发生晃动或震动时,连接位置易发生损坏或脱落,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板材多采用螺钉进行永久性损伤固定或粘合固定,不方便板材的拆分,一旦拆开后,板材之间重新安装后会存在一定的损伤和损坏,导致板材的使用寿命降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解决了现有板材的不方便拆分和组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孔,并且第一连接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卡孔之间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并且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卡孔;两个连接卡块,两个所述连接卡块均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安装螺帽,所述安装螺帽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孔的内部;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孔的尺寸与所述连接卡块的尺寸相适配,并且连接卡块的右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在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尺寸相适配,并且第一连接孔为圆柱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相互垂直分布,并且第二卡孔的竖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竖直尺寸,所述第二卡孔的内部与所述安装螺帽的尺寸卡接且固定。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卡孔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螺帽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辅助连接杆,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杆的表面均套接有辅助套环,并且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杆的尺寸与两个所述卡槽之间相适配。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通过设置有连接卡块和第一卡孔之间的连接结构,方便将两个板材之间进行连接固定,并且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对固定后的板材进行拆分,拆解后的每个板材之间可以进行叠放和收藏,节约占用的空间,方便对板材进行运输和存放,提高每次运输的总量,节约运输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二连接板与连接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述a部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1、第一连接板,11、第一卡孔,12、第一连接孔,2、第二连接板,21、第二连接孔,22、第二卡孔,23、卡槽,3、连接卡块,4、安装螺帽,5、安装螺栓,6、辅助连接杆,61、辅助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二连接板与连接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孔11,并且第一连接板1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卡孔11之间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所述第二连接板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并且第二连接板2上开设有第二卡孔22;两个连接卡块3,两个所述连接卡块3均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右侧;安装螺帽4,所述安装螺帽4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孔22的内部;安装螺栓5,所述安装螺栓5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2的内部。
当需要将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时,只需要将第二连接板2上的两个连接卡块3对准第一连接板1上的两个对应的第一卡孔11,将连接卡块3卡入对应的第一卡孔11的内部,当两个连接卡块3完全与第一卡孔11卡接时,连接卡块3的右侧与第一连接板1的右侧在同一平面,将安装螺帽4安装入对应的第二卡孔22的内部,通过螺丝刀将安装螺栓5依次插入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2的内部和第二连接孔21的内部,并且安装螺栓5与安装螺帽4之间螺纹连接且固定,当安装螺帽4与安装螺栓5之间完全连接固定时,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完全抵触且固定,使得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安装后稳定的固定连接;
当需要对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进行拆分时,只需要通过螺丝刀直接将安装螺栓5从安装螺帽4上拆卸,并且将安装螺帽4从第二连接板2上进行拆分,拆解后的每个板材之间可以进行叠放和收藏,节约占用的空间,方便对板材进行运输和存放,提高每次运输的总量,节约运输的空间。
所述第一卡孔11的尺寸与所述连接卡块3的尺寸相适配,并且连接卡块3的右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右侧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一连接孔12的尺寸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1的尺寸相适配,并且第一连接孔12为圆柱形通孔。
所述第二卡孔2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1之间相互垂直分布,并且第二卡孔22的竖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1的竖直尺寸,所述第二卡孔22的内部与所述安装螺帽4的尺寸卡接且固定。
请参阅图2,图2中所示,所述第二卡孔2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1内部的左侧,并且第二卡孔22的竖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1的竖直尺寸。
可以理解,当结构的视角发生转变时,所述第二卡孔22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1内部的右侧,并且,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所述第二卡孔22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将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时,只需要将第二连接板2上的两个连接卡块3对准第一连接板1上的两个对应的第一卡孔11,将连接卡块3卡入对应的第一卡孔11的内部,当两个连接卡块3完全与第一卡孔11卡接时,连接卡块3的右侧与第一连接板1的右侧在同一平面,将安装螺帽4安装入对应的第二卡孔22的内部,通过螺丝刀将安装螺栓5依次插入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2的内部和第二连接孔21的内部,并且安装螺栓5与安装螺帽4之间螺纹连接且固定,当安装螺帽4与安装螺栓5之间完全连接固定时,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完全抵触且固定,使得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安装后稳定的固定连接;
当需要对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进行拆分时,只需要通过螺丝刀直接将安装螺栓5从安装螺帽4上拆卸,并且将安装螺帽4从第二连接板2上进行拆分,拆解后的每个板材之间可以进行叠放和收藏,节约占用的空间,方便对板材进行运输和存放,提高每次运输的总量,节约运输的空间。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有连接卡块3和第一卡孔11之间的连接结构,方便将两个板材之间进行连接固定,并且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对固定后的板材进行拆分,拆解后的每个板材之间可以进行叠放和收藏,节约占用的空间,方便对板材进行运输和存放,提高每次运输的总量,节约运输的空间。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5和图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还包括两个卡槽23,两个所述卡槽23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卡孔22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安装螺帽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辅助连接杆6,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杆6的表面均套接有辅助套环61,并且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杆6的尺寸与两个所述卡槽23之间相适配。
通过在安装螺帽4上设置有限位功能的辅助连接杆6,当安装螺帽4安装在第二卡孔22的内部时,两侧的辅助连接杆6同步与两侧卡槽23的内部卡接,可以增加安装螺帽4与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接触面,避免在安装螺栓5拧紧时,安装螺帽4与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连接处接触面积过小而对第二连接板2造成损坏,增加安装螺帽4连接固定时与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接触面,并且辅助套环61采用橡胶的材质制备,降低连接固定时第二连接板2受压力损坏的程度,延长第二连接板2与第一连接板1之间连接固定后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孔,并且第一连接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卡孔之间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并且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卡孔;
两个连接卡块,两个所述连接卡块均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
安装螺帽,所述安装螺帽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孔的内部;
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孔的尺寸与所述连接卡块的尺寸相适配,并且连接卡块的右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尺寸相适配,并且第一连接孔为圆柱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相互垂直分布,并且第二卡孔的竖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竖直尺寸,所述第二卡孔的内部与所述安装螺帽的尺寸卡接且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卡孔的顶部和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拆分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帽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辅助连接杆,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杆的表面均套接有辅助套环,并且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杆的尺寸与两个所述卡槽之间相适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