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管的生产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腐管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防腐管一般也称为防腐钢管,是指经过防腐工艺加工处理,可有效防止或减缓在运输与使用过程中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发生腐蚀现象的钢制管道。防腐管在国内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热力、污水处理、水源、桥梁、钢结构等管道工程领域。3pe防腐管是较多防腐管种类中的一种,其制作过程为:在钢管表面静电喷涂环氧粉末并侧向缠绕粘接剂、侧向缠绕聚乙烯防腐层,结合三者优良性能,从而显著提高了防腐管道的整体品质。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钢管由输送装置进行输送。
现有的输送装置只能实现钢管沿其轴线运动,无法实现钢管的其他运动。然而在侧向缠绕粘接剂、聚乙烯防腐层和冷却等工艺过程中,通常需要钢管自身旋转以方便操作,现有的输送装置无法提供此功能,需要借助外部的其他装置实现。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防腐管的输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输送装置无法同时实现旋转和前进两个方向的运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腐管的输送装置,该防腐管的输送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多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设置于防腐管的下方且与所述防腐管相抵接;所述第一行走轮沿防腐管的轴向旋转,所述第二行走轮沿所述防腐管的周向旋转;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沿所述防腐管的前进方向前后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齿杆;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齿杆相啮合,所述齿杆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杆或所述第二齿轮的轴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齿轮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高度,所述第二齿轮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高度。如此设置,避免传动机构影响防腐管的运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沿所述防腐管前进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挡轮,所述挡轮沿所述防腐管的周向旋转,且抵接于所述防腐管。挡轮的设置可以避免当第二行走轮转速过快时,防腐管旋转到支架外侧。
进一步设置为:同排的所述第二行走轮的数量为二,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的轴分别连接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链传动平均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相同工况下的传动尺寸小;且能在高温、潮湿、多尘、有污染等恶劣环境中工作,适用于防腐管的输送。
进一步设置为:同排的所述第一行走轮的数量为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与所述轴承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使得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同步旋转,使防腐管在前进的同时还能够旋转;并且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的同步旋转使得防腐管在前进的同时能够达到较快的旋转速度,从而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2)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完成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的同时旋转,相对而言减少了电机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和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腐管的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2、第一行走轮;3、第二行走轮;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7、齿杆;8、驱动电机;9、链轮;10、链条;11、挡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腐管的输送装置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多组输送单元,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行走轮2、第二行走轮3和传动机构。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均设置于防腐管(图中未示出)的下方且与防腐管相抵接。第一行走轮2沿防腐管的轴向旋转,第二行走轮3沿防腐管的周向旋转,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沿防腐管的前进方向前后设置。支架1上设置有轴承(图中未示出),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与轴承连接。传动机构与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连接。具体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8、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和齿杆7。第一齿轮4设置于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之间,且与第二行走轮3轴连接。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相啮合,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6轴连接,第三齿轮6和齿杆7相啮合,齿杆7与第一行走轮2的轴固定连接。具体的,齿杆7与第一行走轮2可以采用联轴器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如此设置,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通过传动机构实现了同步旋转。驱动电机8可以与齿杆7连接,可替代的,驱动电机8与第二齿轮5的轴连接。
继续参照图1和图2,优选的,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的高度相等,第一齿轮4的高度低于第一行走轮2的高度,第二齿轮5的高度低于第一齿轮4的高度。如此设置,避免传动机构影响防腐管的运行。
进一步的,同排的第二行走轮3的数量为二。两个第二行走轮3的轴分别连接有链轮9,两个链轮9通过链条10连接。可替代的,同排的第二行走轮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两个第二行走轮3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传动方式连接,例如齿轮传动等。
进一步的,同排的第一行走轮2的数量为二。可替代的,同排的第一行走轮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多个第一行走轮2或第二行走轮3时,应沿防腐管的周向设置,使得每个轮都抵接于防腐管。
如图1所示,优选的,支架1沿防腐管前进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挡轮11,挡轮11沿防腐管的周向旋转,即与第二行走轮3平行设置,且高于第二行走轮3的高度,挡轮11抵接于防腐管。设置挡轮11可以避免当第二行走轮3转速过快时,防腐管旋转到支架1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机构使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同步旋转,第一行走轮2带动防腐管向前运行,第二行走轮3带动防腐管旋转,防腐管在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上旋转着前进。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使得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同步旋转,使防腐管在前进的同时还能够旋转;并且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的同步旋转使得防腐管在前进的同时能够达到较快的旋转速度,从而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完成第一行走轮2和第二行走轮3的同时旋转,相对而言减少了电机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和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防腐管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多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设置于防腐管的下方且与所述防腐管相抵接;所述第一行走轮沿所述防腐管的轴向旋转,所述第二行走轮沿所述防腐管的周向旋转;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沿所述防腐管的前进方向前后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齿杆;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齿杆相啮合,所述齿杆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管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杆或所述第二齿轮的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管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齿轮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高度,所述第二齿轮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管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沿所述防腐管前进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挡轮,所述挡轮沿所述防腐管的周向旋转,且抵接于所述防腐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管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排的所述第二行走轮的数量为二,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的轴分别连接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管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排的所述第一行走轮的数量为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管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与所述轴承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