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注塑机废料收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在注塑机完成注塑后,需要将成品从磨具内取出,以便注塑机进行下一次注塑,若成品能够很快的从磨具内取出,则注塑机可更快的进行下一次注塑,这样将提高注塑机的工作效率。
授权公告号为cn10695625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械手,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第一驱动装置、可移动地安装于支架并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的滑台、固设于滑台上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的抓取装置,所述滑台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滑台移动行程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抓取装置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抓取装置抓取状态的第二检测装置。上述机械手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抓取装置的相互配合自动的抓取产品,抓取速度快,效率高;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分别对滑台和抓取装置进行实时监控,避免滑台动作异常或抓取装置的抓取异常对产品造成损坏,保证了抓取质量。
上述机械手适用于各种电池的夹持,不适用于橡胶注塑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取出挤塑机内成型产品,提高挤塑机生产效率的夹持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夹持装置,包括机架、旋转设置在机架侧壁上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一端与所述机架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座上水平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竖直设置且其活塞杆朝向地面设置,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加持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作为整个夹持装置的支撑,该装置工作时,在挤塑机注塑完成两个磨具分离时,夹持气缸沿支架的轴向朝向支架进行滑动,夹持气缸伸出活塞杆使活塞杆深入到挤塑机内部,然后夹持装置将成型产品夹持,夹持气缸沿支架的轴向背离支架进行滑动将处于模具内的成型产品拉出模具,夹持气缸收回活塞杆使活塞杆处于挤塑机外部,然后旋转气缸伸出活塞杆带动旋转座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支架进行旋转使设置在支架上的夹持气缸绕支架与旋转座的旋转连接点进行旋转,此时夹持旗杆将处于倾斜状态,然后夹持气缸伸出活塞杆使活塞杆端部设置的夹持装置处于挤塑机的一侧,最后夹持装置松开成型产品,成型产品将掉落至挤塑机的外部,最后夹持装置收回活塞杆,且旋转气缸收回活塞杆使支架绕旋转座旋转至水平位置,这样通过该装置快速的将挤塑机内的成型产品取出了挤塑机内部,提高了挤塑机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旋转气缸与旋转座连接的一端周壁旋转设置有调节杆,所述旋转座对应所述调节杆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处于以所述旋转气缸与所述机架旋转点为圆心所成的圆弧上,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槽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节槽处于以旋转气缸与机架旋转点为圆心所成的圆弧上,因此调节杆可在调节槽内进行滑动,但是调节杆在调节槽内的滑动后其距离旋转座与机架的旋转点的距离将会发生变化,旋转气缸伸出活塞杆后旋转座绕机架的旋转角度将发生变化,使得夹持气缸在旋转座发生旋转之后所倾斜的角度发生变换,因此使得加持装置在旋转座绕其与机架的旋转点旋转后距挤塑机的距离也将不同,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所述调节杆沿其轴向设置开设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连通所述调节槽设置,所述固定孔内滑动插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卡接齿ⅰ,所述调节槽的周壁上对应所述卡接齿ⅰ设置有卡接齿ⅱ,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固定孔的底壁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在调节槽内进行滑动时,将卡接块从固定孔内拔出,调节杆即可在调节槽内进行滑动,将调节杆调整到所需位置后,使卡接块重新回到固定孔内,设置在卡接块上的卡接齿ⅰ将与设置在调节槽周壁上的卡接齿ⅱ啮合对,拉力弹簧的弹力将保持卡接块处于固定孔内,这样完成了对调节杆与调节槽之间的固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沿所述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共同滑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加持气缸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机架一端之间设置有滑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气缸需要要沿支架的轴向进行移动时,滑动气缸通过伸缩其活塞杆带动安装架在导向杆上进行滑动,进而带动夹持气缸沿支架的轴向进行移动,这样实现了夹持气缸沿支架轴向的移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持装置包括推进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推进气缸的缸体任意相对两侧的夹持板、铰接在两个所述铰接套之间的两个v型夹持板,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的转折处相互抵接,所述v型夹持板与所述夹持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推进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为圆锥形,所述推进气缸的端部处于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装置对成型产品夹持时,推进气缸伸出活塞杆,活塞杆端部圆锥形设置的部分由于直径越来越大,将对两个v型夹持板接近夹持气缸一端产生挤压使得两个v型夹持板绕其与铰接套的铰接点发生旋转,两个v型夹持板远离夹持气缸的一端将发生抵接,这样实现了对成型产品的夹持。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于所述夹持气缸的正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ⅰ,所述夹持气缸对应所述压力传感器ⅰ设置有按压板ⅰ,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ⅱ,所述机架上对应所述压力传感器ⅱ设置有按压板ⅱ,所述铰接套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ⅲ,所述推进气缸对应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有按压板ⅲ,所述压力传感1、所述压力传感器ⅱ和所述压力传感器ⅲ电连接有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工作时,滑动气缸伸出活塞杆推动安装座朝向机架进行移动,在压力传感器ⅱ碰撞到按压板ⅱ上之后,压力传感器ⅱ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夹持气缸伸出活塞杆,夹持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按压板ⅰ按压至压力传感器ⅰ时,压力传感器ⅰ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推进气缸伸出活塞杆对成型产品进行夹持,推进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按压板ⅲ按压到压力传感器ⅲ后,压力传感器ⅲ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夹持气缸收回活塞杆并控制旋转气缸伸出活塞杆使旋转座发生旋转,压力传感器ⅰ失去压力后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夹持气缸是伸出活塞杆然后是推进气缸收回活塞杆,松开v型夹持板夹持的成型产品,压力传感器ⅲ失去压力后,控制器控制夹持气缸收回活塞杆并控制旋转气缸收回活塞杆且控制滑动气缸收回活塞杆,压力传感器ⅱ失去压力后,控制器归零开始下一轮夹持动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与所述夹持板之间均设置有扭簧,所述弹性装置使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抵接推进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具有相互抵抵接的趋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进气缸收回活塞杆时,在扭簧的作用下两个v型夹持板远离夹持气缸的一端将逐渐张开,使得两个v型夹持板接近夹持气缸一端一直处于抵接推进气缸活塞杆圆锥设置的部分的状态,这样提高了该装置工作是的可靠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所述弹性装置使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抵接推进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具有相互抵抵接的趋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进气缸收回活塞杆时,在拉力弹簧的作用下两个v型夹持板远离夹持气缸的一端将逐渐张开,使得两个v型夹持板接近夹持气缸一端一直处于抵接推进气缸活塞杆圆锥设置的部分的状态,这样提高了该装置工作是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机架、旋转座、旋转气缸、夹持气缸和夹持装置的配合将挤塑机内的成型产品快速的取出挤塑机,提高了挤塑机的生产效率;
2.旋转气缸伸出活塞杆后旋转座绕机架的旋转角度将发生变化,使得夹持气缸在旋转座发生旋转之后所倾斜的角度发生变换,因此使得加持装置在旋转座绕其与机架的旋转点旋转后距挤塑机的距离也将不同,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意在展示调节杆、固定孔、卡接块和拉力弹簧。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弹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弹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旋转座;111、调节槽;12、旋转气缸;121、调节杆;13、按压板ⅱ;2、支架;21、夹持气缸;211、按压板ⅰ;22、加持装置;221、推进气缸;2211、按压板ⅲ;222、铰接套;2221、压力传感器ⅲ;223、v型夹持板;224、弹性装置;23、导向杆;231、安装架;2311、压力传感器ⅱ;232、滑动气缸;24、压力传感器ⅰ;3、固定装置;31、固定孔;32、卡接块;321、卡接齿ⅰ;322、拉力弹簧;33、卡接齿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夹持装置,包括机架1、旋转设置在机架1侧壁上的旋转座11、旋转座11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旋转气缸12,旋转气缸12一端与机架1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旋转座11转动连接,旋转座11上水平固定设置有支架2,支架2上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夹持气缸21,夹持气缸21竖直设置且其活塞杆朝向地面设置,夹持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加持装置22。本实施例中,旋转座11与旋转气缸12之间通过空心铆钉连接。
参照图1与图2,旋转气缸12与旋转座11连接的一端周壁旋转设置有调节杆121,旋转座11对应调节杆121设置有调节槽111,调节槽111处于以旋转气缸12与机架1旋转连接圆心所成的圆弧上,调节杆121与调节槽111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3。固定装置3包括调节杆121沿其轴向设置开设的固定孔31,固定孔31连通调节槽111设置,固定孔31内滑动插接有卡接块32,卡接块32上设置有卡接齿ⅰ321,调节槽111的周壁上对应卡接齿ⅰ321设置有卡接齿ⅱ33,卡接块32与固定孔31的底壁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322。本实施例中,调节杆121设置为腰型杆,调节杆121的弧形与调节槽111的弧形一致,卡接块32通过固定孔31与调节槽111槽壁相互抵接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齿ⅰ321。
参照图1与图3,支架2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杆23,导向杆23上共同滑动设置有安装架231,加持气缸与安装架231固定连接,安装架231与支架2远离机架1一端之间设置有滑动气缸232。加持装置22包括推进气缸221、固定设置于推进气缸221的缸体任意相对两侧的铰接套222、铰接在两个铰接套222之间的两个v型夹持板223,两个v型夹持板223的转折处相互抵接,推进气缸221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为圆锥形,推进气缸221的端部处于两个夹持板之间。
参照图1,支架2于夹持气缸21的正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ⅰ24,夹持气缸21对应压力传感器ⅰ24设置有按压板ⅰ211,安装架23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ⅱ2311,机架1上对应压力传感器ⅱ2311设置有按压板ⅱ13,铰接套22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ⅲ2221,推进气缸221对应压力传感器设置有按压板ⅲ2211,压力传感1、压力传感器ⅱ2311和压力传感器ⅲ2221电连接有控制器。
参照图3,两个v型夹持板223与夹持板之间均设置有弹性装置224,弹性装置224使两个v型夹持板223抵接推进气缸221活塞杆的一端具有相互抵抵接的趋势。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224设置为扭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机架1作为整个夹持装置的支撑,该装置工作时,在挤塑机注塑完成两个磨具分离时,夹持气缸21在滑动气缸232的带动下在导向杆23上沿支架2的轴向朝向支架2进行滑动,压力传感器ⅱ2311碰撞到按压板ⅱ13上之后,压力传感器ⅱ2311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夹持气缸21伸出活塞杆使活塞杆深入到挤塑机内部,夹持气缸21的活塞杆带动按压板ⅰ211按压至压力传感器ⅰ24时,压力传感器ⅰ24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然后推进气缸221伸出活塞杆,推进气缸221的活塞杆端部圆锥形设置的部分由于直径越来越大,将对两个v型夹持板223接近夹持气缸21一端产生挤压使得两个v型夹持板223绕其与铰接套222的铰接点发生旋转,两个v型夹持板223远离夹持气缸21的一端将发生抵接对成型产品进行夹持,同时,推进气缸221的活塞杆带动按压板ⅲ2211按压到压力传感器ⅲ2221后,压力传感器ⅲ2221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夹持气缸21收回活塞杆将将处于模具内的成型产品拉出模具,使夹持装置处于挤塑机外部,并控制旋转气缸12伸出活塞杆使旋转座11发生旋转,进而带动支架2进行旋转使设置在支架2上的夹持气缸21绕支架2与旋转座11的旋转连接点进行旋转,此时夹持旗杆将处于倾斜状态,压力传感器ⅰ24失去压力后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夹持气缸21伸出活塞杆使活塞杆端部设置的夹持装置处于挤塑机的一侧;且推进气缸221收回活塞杆,松开v型夹持板223夹持的成型产品,成型产品将掉落至挤塑机的外部;压力传感器ⅲ2221失去压力后,控制器控制夹持气缸21伸出活塞杆,并控制旋转气缸12收回活塞杆且控制滑动气缸232收回活塞杆,压力传感器ⅱ2311失去压力后,控制器归零开始下一轮夹持动作。调节杆121进行位置调节时,由于调节槽111处于以旋转气缸12与机架1旋转点为圆心所成的圆弧上,因此调节杆121可在调节槽111内进行滑动,但是调节杆121在调节槽111内的滑动后其距离旋转座11与机架1的旋转点的距离将会发生变化,旋转气缸12伸出活塞杆后旋转座11绕机架1的旋转角度将发生变化,使得夹持气缸21在旋转座11发生旋转之后所倾斜的角度发生变换,将卡接块32从固定孔31内拔出,调节杆121即可在调节槽111内进行滑动,将调节杆121调整到所需位置后,使卡接块32重新回到固定孔31内,设置在卡接块32上的卡接齿ⅰ321将与设置在调节槽111周壁上的卡接齿ⅱ33啮合对,拉力弹簧322的弹力将保持卡接块32处于固定孔31内,这样完成了对调节杆121与调节槽111之间的固定。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本实施例除“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223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224,所述弹性装置224使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223抵接推进气缸221活塞杆的一端具有相互抵抵接的趋势”其余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224设置为弹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推进气缸221收回活塞杆后,设置在两个v型夹持板223之间的弹簧通过弹力使两个v型夹持板223抵接推进气缸221活塞杆的一端相向移动,使两个v型夹持板223远离推进气缸221的一端重新张开。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旋转设置在机架(1)侧壁上的旋转座(11)、所述旋转座(11)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置有旋转气缸(12),所述旋转气缸(12)一端与所述机架(1)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座(1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座(11)上水平固定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夹持气缸(21),所述夹持气缸(21)竖直设置且其活塞杆朝向地面设置,所述夹持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加持装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气缸(12)与旋转座(11)连接的一端周壁旋转设置有调节杆(121),所述旋转座(11)对应所述调节杆(121)设置有调节槽(111),所述调节槽(111)处于以所述旋转气缸(12)与所述机架(1)旋转连接圆心所成的圆弧上,所述调节杆(121)与所述调节槽(111)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所述调节杆(121)沿其轴向设置开设的固定孔(31),所述固定孔(31)连通所述调节槽(111)设置,所述固定孔(31)内滑动插接有卡接块(32),所述卡接块(32)上设置有卡接齿ⅰ(321),所述调节槽(111)的周壁上对应所述卡接齿ⅰ(321)设置有卡接齿ⅱ(33),所述卡接块(32)与所述固定孔(31)的底壁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3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沿所述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上共同滑动设置有安装架(231),所述加持气缸与所述安装架(23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231)与所述支架(2)远离所述机架(1)一端之间设置有滑动气缸(2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持装置(22)包括推进气缸(221)、固定设置于所述推进气缸(221)的缸体任意相对两侧的铰接套(222)、铰接在两个所述铰接套(222)之间的两个v型夹持板(223),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223)的转折处相互抵接,所述推进气缸(221)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为圆锥形,所述推进气缸(221)的端部处于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于所述夹持气缸(21)的正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ⅰ(24),所述夹持气缸(21)对应所述压力传感器ⅰ(24)设置有按压板ⅰ(211),所述安装架(23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ⅱ(2311),所述机架(1)上对应所述压力传感器ⅱ(2311)设置有按压板ⅱ(13),所述铰接套(22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ⅲ(2221),所述推进气缸(221)对应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有按压板ⅲ(2211),所述压力传感1、所述压力传感器ⅱ(2311)和所述压力传感器ⅲ(2221)电连接有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223)与所述夹持板之间均设置有弹性装置(224),所述弹性装置(224)使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223)抵接推进气缸(221)活塞杆的一端具有相互抵抵接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223)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224),所述弹性装置(224)使两个所述v型夹持板(223)抵接推进气缸(221)活塞杆的一端具有相互抵抵接的趋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