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彩虹椅。
背景技术:
椅子源于我国古时候魏晋和隋朝,随着社会的发展,椅子逐步发展至现在的靠椅、摇椅等等。椅子,是生活中休息常用的物件,使用方便,且还便于携带。
然而,现有的旅游场所的椅子功能单一,高度一直,不能适合各种人群,且夜间不可见,无灯光效果,美观度差,同时没有靠背,大大降低了椅子的舒适度,也没有遮阳防雨的设施,在强光和雨天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彩虹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旅游场所的椅子功能单一,高度一直,不能适合各种人群,且夜间不可见,无灯光效果,美观度差,同时没有靠背,大大降低了椅子的舒适度,也没有遮阳防雨的设施,在强光和雨天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彩虹椅,包括彩虹椅本体和聚光灯,所述彩虹椅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彩虹椅本体上端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靠背,所述靠背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反弹器,所述反弹器固定安装在彩虹椅本体上端安装槽的底部,所述靠背的背面与支撑杆的一端通过定位杆相互锁紧,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圈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圈穿过太阳能电池板与彩虹椅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彩虹椅本体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能箱,所述彩虹椅本体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遮阳板,所述彩虹椅本体正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变色灯管,所述聚光灯穿过太阳能电池板与彩虹椅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聚光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
优选的,所述彩虹椅本体为阶梯型设计,且彩虹椅本体的高度由中间向两侧递减。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在彩虹椅本体的两侧设置有两组,且太阳能电池板、控制按钮均与储能箱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靠背为“t”字型弧形设计结构,且靠背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座和反弹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两端为环形设计,且支撑杆的上端与靠背通过定位杆可拆卸连接,并且支撑杆的下端与限位圈环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关于遮阳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安装杆的下端与彩虹椅本体为嵌入式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变色灯管与聚光灯均为由红色开始渐变的灯,且变色灯管与聚光灯在彩虹椅本体的上端等间距设置有一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彩虹椅的彩虹椅本体为阶梯型高度递减的设计结构,满足了不同个子人群的需求,使每位路过的游客都能以舒服的姿势坐下,同时太阳能电池板能将白天吸收的太阳能存入储能箱内,为装置彩虹椅进行供电,体现了现在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通过增加遮阳板和安装杆,能在强光与雨天时为游客遮阳挡雨,且通过定位杆、反弹器以及靠背的配合使用,游客可靠在靠背上进行休息,更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也便于靠背的收纳与安装,以及变色灯管与聚光灯的设置,能在夜晚有一个绚烂的灯光效果,整个彩虹椅的设计,实现了椅子的多功能化,提高了椅子的舒适度以及美观度,同时也降低了椅子使用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与限位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彩虹椅本体;2、太阳能电池板;3、靠背;4、限位座;5、反弹器;6、支撑杆;7、定位杆;8、限位圈;9、储能箱;10、安装杆;11、遮阳板;12、变色灯管;13、聚光灯;14、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彩虹椅,包括彩虹椅本体1和聚光灯13,彩虹椅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2,彩虹椅本体1上端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靠背3,靠背3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有限位座4,限位座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反弹器5,反弹器5固定安装在彩虹椅本体1上端安装槽的底部,靠背3的背面与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定位杆7相互锁紧,支撑杆6的另一端与限位圈8活动连接,限位圈8穿过太阳能电池板2与彩虹椅本体1固定连接,彩虹椅本体1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能箱9,彩虹椅本体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安装杆10,安装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遮阳板11,彩虹椅本体1正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变色灯管12,聚光灯13穿过太阳能电池板2与彩虹椅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聚光灯1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14;
进一步的,彩虹椅本体1为阶梯型设计,且彩虹椅本体1的高度由中间向两侧递减,便于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降低了椅子使用的局限性;
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板2在彩虹椅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两组,且太阳能电池板2、控制按钮14均与储能箱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确保白天的储能,实现了节能环保的功能;
进一步的,靠背3为“t”字型弧形设计结构,且靠背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座4和反弹器5,便于靠背3的活动,同时便于靠背3的收纳与拉出;
进一步的,支撑杆6两端为环形设计,且支撑杆6的上端与靠背3通过定位杆7可拆卸连接,并且支撑杆6的下端与限位圈8环扣连接,便于支撑杆6的稳定安装;
进一步的,安装杆10关于遮阳板1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安装杆10的下端与彩虹椅本体1为嵌入式安装结构,确保遮阳板11的稳定支撑,且便于安装杆10的拆装;
进一步的,变色灯管12与聚光灯13均为由红色开始渐变的灯,且变色灯管12与聚光灯13在彩虹椅本体1的上端等间距设置有一排,为彩虹灯在夜晚提供一个绚烂的灯光效果,提高了夜间使用的美观度。
工作原理:首先将彩虹椅移至路边,白天彩虹椅本体1两侧的太阳能电池板2吸收太阳能,并将吸收的能源储存在储能箱9中,在夜间使用时,按下控制按钮14,控制按钮14控制储能箱9供电,储能箱9为变色灯管12和聚光灯13供电,变色灯管12和聚光灯13在夜间提供了一个绚烂的灯光效果,也提升了对游客的吸引,游客在坐下之前,下压靠背3,反弹器5将靠背3弹出,然后通过定位杆7将支撑杆6与靠背3相互安装,安装完成即可坐下,当下雨或者强光的时候,将安装杆10与彩虹椅本体1对应安装,即可起到遮阳挡雨的功能,完成一种多功能彩虹椅的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多功能彩虹椅,包括彩虹椅本体(1)和聚光灯(13),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虹椅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2),所述彩虹椅本体(1)上端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靠背(3),所述靠背(3)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有限位座(4),所述限位座(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反弹器(5),所述反弹器(5)固定安装在彩虹椅本体(1)上端安装槽的底部,所述靠背(3)的背面与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定位杆(7)相互锁紧,所述支撑杆(6)的另一端与限位圈(8)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圈(8)穿过太阳能电池板(2)与彩虹椅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彩虹椅本体(1)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能箱(9),所述彩虹椅本体(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安装杆(10),所述安装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遮阳板(11),所述彩虹椅本体(1)正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变色灯管(12),所述聚光灯(13)穿过太阳能电池板(2)与彩虹椅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聚光灯(1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彩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虹椅本体(1)为阶梯型设计,且彩虹椅本体(1)的高度由中间向两侧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彩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在彩虹椅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两组,且太阳能电池板(2)、控制按钮(14)均与储能箱(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彩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3)为“t”字型弧形设计结构,且靠背(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座(4)和反弹器(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彩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两端为环形设计,且支撑杆(6)的上端与靠背(3)通过定位杆(7)可拆卸连接,并且支撑杆(6)的下端与限位圈(8)环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彩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0)关于遮阳板(1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安装杆(10)的下端与彩虹椅本体(1)为嵌入式安装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彩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灯管(12)与聚光灯(13)均为由红色开始渐变的灯,且变色灯管(12)与聚光灯(13)在彩虹椅本体(1)的上端等间距设置有一排。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