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注塑成型加工领域研究,更具体的涉及注塑成型脱模过程脱模力测量用系统、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聚合物加工一种最常见的方法,在典型的注塑成型周期中将具有一定形状的聚合物制品从模具(通常是动模型芯)中顶出,使制品脱离模具通常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由于聚合物冷却降温会对型芯产生抱紧力,脱模时需要克服由抱紧力产生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还需克服聚合物与模具钢间的粘附力和大气压力。通过直接与制品接触的模具顶杆,注塑机向制件施加脱模力用以克服脱模阻力,只有当脱模力大于脱模阻力时产品才能从模具中脱出。
为了实现连续正常注塑生产,一方面要求通过模具向制件施加的总脱模力大于脱模阻力,另一方面要求制品能够承受顶杆所施加的脱模力;如果前者不能满足时,制品无法脱出模具,后者不能满足时,轻则出现制件被顶变形或者制件对应顶杆位置材料屈服发白现象,重则顶破制件,制件仍然留在模具中的现象。
由于上述原因,在设计阶段必须同时兼顾制件结构和模具的脱模系统,以便最终实现连续生产顺利脱模。在经典书籍文献中(塑料成型模具,申开智主编),记录有基于简单结构制件和聚合物在恒定室温(通常为25℃)下物性计算脱模力的方法,但模具和制件设计人员通常是根据以往经验进行设计,其原因如下:
聚合物物性具有较强的温度相关性,实际生产过程脱模时的产品温度大部分情况下比室温高25-125℃,在较高的温度下脱模聚合物所能承受的脱模力降低不可忽视;
除影响脱模时产品温度的工艺参数外,其他注塑工艺都对材料的物性有影响,如在注塑压力、冷却时间、充填射速都会对材料的物性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实际注塑过程工艺参数多变,都会最终造成脱模力与理论计算值有偏差。
此外,当模具、成型工艺、产品结构已经确定下,换用不同物性材料生产时,也常常会因新的材料难以匹配原有生产状况而出现脱模不畅的问题。实际生产常常为了追求效率,一般基于经验对产品的脱模进行估计,导致生产中脱模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脱模力采用经验判断而出现的脱模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方法及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包括用于制备注塑样品的模具,该模具包括用于成型的定模和型芯以及用于顶出注塑样品的顶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上述模具内的用于测量顶杆组件在顶出注塑样品时脱模力的检测组件。
所述的顶杆组件包括顶杆;该顶杆作为脱模端的一端为倒锥形设置在型芯的内部,该顶杆另一端的端部与检测组件连接,用于采集顶杆脱模时的压力。
所述的型芯为柱状型芯。
所述的注塑样品为侧壁与底面呈80°~90°的杯状物。
所述的检测组件包括施力板、压力传感器以及pc端;其中,所述的施力板设置在顶杆组件底部,用于向顶杆组件提供脱模所需的力;其中,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施力板与顶杆组件之间并与pc端通过数据线连接,用于采集顶杆组件的脱模力数据后并将该数据发送至pc端。
所述的施力板位于顶杆组件的相对侧并与施力装置连接。
一种测量脱模力的方法,通过型芯制备注塑样品,例如通过柱状型芯制备侧壁与底面呈80°~90°的注塑样品;在脱模时,通过顶杆将该注塑样品从柱状型芯的外表面上脱出,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该脱模力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至pc端,由该pc端获得最终的脱模力。
所述的pc端获得最终的脱模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c端以周期t持续采集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后一周期的数据与前一周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比较值x;如果比较值x的结果为正,则表示顶杆正在脱模,继续采集比较值x;直到比较值x出现负值,此时,最终的脱模力的值为前一周期的数据。
一种测量脱模力的方法在脱模力估算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如下数学模型估算脱模力;qg=q×b;
其中,qg为脱模力的修正值,q为脱模力的理论值;调整系数b=1 (m-q)/q;其中,m为由pc端获得最终的脱模力。
所述的脱模力的理论值q计算方法如下:q=a×h×p(μcosα-sinα);
其中,a为型芯断面周长;h为型芯迈入塑件深度;α为脱模斜度;μ为摩擦系数;p为包紧力。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柱状型芯制备注塑样品,在注塑后,通过顶杆组件对注塑样品进行脱模;并在脱模过程中,通过检测组件采集该脱模力的大小数据;为了指导生产,将该脱模力数据与脱模力理论值进行比较,得到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脱模力,最终实现指导生产,使脱模力的设计不再通过经验设定。本发明为脱模力的设定提供一个客观的数据,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注塑样品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采集脱模力的时间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由于现有技术中对于脱模力的大小基本上都是通过经验获取,并没一个客观的评价体系,所以,在生产中容易出现产品不稳定的情况。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方法及应用。
首要的,需要获得在实际工作中的脱模力大小,与脱模力的理论值不同,脱模力的理论值是通过计算而得。
其中,根据《塑件对型芯包紧力和脱模力的计算》作者李思良模具工业1996第11期中公开的:脱模力的理论值q计算方法如下:
q=a×h×p(μcosα-sinα);(1)
其中,a为型芯断面周长;h为型芯迈入塑件深度;α为脱模斜度;μ为摩擦系数,取0.1~0.2;p为包紧力,取0.8~1.2mpa。
为了方便测量实际的脱模力,设置了制备脱模角度为直角的注塑样品5的模具。
所述的模具的结构如下:如图1~4,该模具包括用于成型的定模1和型芯2以及用于顶出注塑样品5的顶杆组件3,其中,型芯2为柱状型芯;其中,顶杆组件3包括顶杆301;该顶杆301作为脱模端的一端设置在型芯2的内部,该顶杆301另一端的端部与检测组件4连接,用于采集顶出力;制备的注塑样品5的形状为底面与侧壁呈80°~90°的杯状物。
为了实现脱模力的测量,本发明在顶杆组件3上设置有用于采集在顶出注塑样品5时的脱模力的检测组件4。
具体的,该检测组件4包括施力板401、压力传感器402以及pc端403;
其中,所述的施力板401设置在顶杆组件3底部,用于向顶杆组件3提供脱模所需的力;其中,压力传感器402设置在施力板401与顶杆组件3之间并与pc端403通过数据线连接,用于采集顶杆组件3的脱模力数据后并将该数据发送至pc端403;在具体生产中,施力板401底部连接有气缸或液压缸或电动马达等可以提供持续推力的装置。
在测量时,为了使脱模力集中,将顶杆301的脱模端设置为倒锥形。
在获取实际脱模力的过程中,一种测量脱模力的方法,通过柱状型芯制备侧壁与底面垂直的注塑样品5;在脱模时,通过顶杆301将该注塑样品5从柱状型芯的外表面上脱出,并通过压力传感器402检测该脱模力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至pc端403,由该pc端403获得最终的脱模力。
根据图5所示的曲线图,在压力传感器402收集数据时,获得的是一系列连续的压力数值,在脱模后该压力数值会急剧减少。所以,为了获得最终的脱模力大小,采用如下方法:
pc端403获得最终的脱模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c端403以周期t持续采集压力传感器402的数据,并通过后一周期的数据与前一周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比较值x;如果比较值x的结果为正,则表示顶杆301正在脱模,继续采集比较值x;直到比较值x出现负值,此时,最终的脱模力的值为前一周期的数据。
需要明确的是: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制备多个注塑样品5,形成多个数据组,形成实际脱模力数据集,该数据集可以是数据点也可以是数据范围。
由于制备的注塑样品5形状特殊,其脱模力主要集中在周向侧面。根据上述的脱模力理论值计算公式(1)能够很方便的得出制备该注塑样品5的脱模力理论值。
为了指导生产,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脱模力的方法在脱模力估算上的应用。
在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测量脱模力的方法进行脱模力估算时:再获取上述的实际脱模力数据后,构建调整系数下的脱模力计算模型:
qg=q×b;(2)
其中,qg为脱模力的修正值,q为脱模力的理论值;调整系数b=1 (m-q)/q;其中,m为由pc端(403)获得最终的脱模力;q为脱模力理论值。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实际脱模力数据如果为单独数据点,则如上述的方式进行应用;如果实际脱模力数据为数据区间,则对该数据区间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出平均值作为实际脱模力与脱模力的理论值形成调整系数b,从而指导生产。
具体的,假设制备了10个注塑样品5;经过检测组件4检测的脱模力数据分别q1,q2,……q10;则脱模力的平均值为:m=(q1 q2 …… q10)/10(3)。
需要明确的是:本文所述的模具正常设计有流道、冷却系统、排气系统,以上技术方案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悉的,本文不作赘述。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pc端403可以连接各种不同的终端对脱模力数据进行显示,包括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具有采集记录功能的触控显示屏。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检测系统结构简单,安装连接容易,可快速定量测试注塑成型材料的真实脱模力。
2、本发明测试样品对模具型芯抱紧力全部集中于型芯侧壁,排除其它样品结构对脱模力测试的影响。通过单根顶部为倒锥形的顶杆向测试样品内侧底部施加脱模力,脱模力集中。
3、本发明在顶杆底部设计有压力传感器,通过获得样品脱模过程对顶杆的反作用力,测量脱模力。
4、本发明通过在模具外接整套的传感器数据读取、分析、存储系统,实现对每一注塑周期内的脱模力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控和记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变化或替换,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制备注塑样品(5)的模具,该模具包括用于成型的定模(1)和型芯(2)以及用于顶出注塑样品(5)的顶杆组件(3);
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模具上的用于测量顶杆组件(3)在顶出注塑样品(5)时脱模力的检测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杆组件(3)包括顶杆(301);该顶杆(301)作为脱模端的一端为倒锥形设置在型芯(2)的内部,该顶杆(301)另一端的端部与检测组件(4)连接,用于采集顶杆(301)脱模时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型芯(2)为柱状型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注塑样品(5)为杯状物且底面与侧壁呈8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4)包括施力板(401)、压力传感器(402)以及pc端(403);
其中,所述的施力板(401)设置在顶杆组件(3)底部,用于向顶杆组件(3)提供脱模所需的力;
其中,压力传感器(402)设置在施力板(401)与顶杆组件(3)之间并与pc端(403)通过数据线连接,用于采集顶杆组件(3)的脱模力数据后并将该数据发送至pc端(4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聚合物注塑成型脱模力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施力板(401)位于顶杆组件(3)的相对侧并与施力装置连接。
7.一种测量脱模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型芯制备注塑样品(5),在脱模时,通过顶杆(301)将该注塑样品(5)从型芯的外表面上脱出,并通过压力传感器(402)检测该脱模力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至pc端(403),在该pc端(403)获得最终的脱模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测量脱模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c端(403)获得最终的脱模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c端(403)以周期t持续采集压力传感器(402)的数据,并通过后一周期的数据与前一周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比较值x;
如果比较值x的结果为正,则表示顶杆(301)正在脱模,继续采集比较值x;直到比较值x出现负值,此时,最终的脱模力的值为前一周期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测量脱模力的方法在脱模力估算上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测量脱模力的方法在脱模力估算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如下数学模型估算脱模力;qg=q×b;
其中,qg为脱模力的修正值,q为脱模力的理论值;调整系数b=1 (m-q)/q;其中,m为由pc端(403)获得最终的脱模力;
脱模力的理论值q的计算方法包括:q=a×h×p(μcosα-sinα);
其中,a为型芯断面周长;h为型芯埋入塑件深度;α为脱模斜度;μ为摩擦系数;p为包紧力。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