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9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属于拱桥主拱圈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道路建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速公路、铁路网已经初具规模,各种等级的公路网度不断加密。国内外桥梁结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拱桥作为众多桥型的一种,大量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当中。主拱圈作为拱桥主要受力结构,其检查,尤其是吊杆上锚头,由于受雨水及空气作用,很容易产生进水、锈蚀等病害,一旦锚头出较大问题,后果不堪设想。经查明,吊杆拱桥垮塌事故主要由吊杆处锚头失效引起。

现阶段主拱圈检测主要采用登高车进行作业。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大跨径拱桥越来越多,主拱圈高度也随之不断增大,受登高车升限制约,登高车已无法满足现阶段主流拱桥主拱圈的检测。虽可采用挂篮作为临时支架,但其单价较高,其无法移动且安全性差。受以上条件制约,现阶段拱桥主拱圈尤其是上锚头因无法及时检查,导致时有吊杆拱桥因吊杆上锚头失效而垮塌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该平台装置可以进行现场安装,也可以预先安装一部分后,运输到现场,再进行拼装,同时也可以设置成永久性装置安放在桥梁上,方便日常检查。该结构比较安全,效率较高,可逐个对主拱圈吊杆上锚头进行打开检查,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对主拱圈部关键截面进行观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包括有侧u形结构的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包括有水平设置的顶、底部,以及将其两者连接起来的竖向连接部,其中顶部经其底部的行走轮支撑在主拱圈顶端表面,底部位于主拱圈底面下方,竖向连接部上设置有爬梯,检测平台顶部设置有配重块和电机驱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与行走轮连接。

前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中,所述竖向连接部侧面设置有万向辅助轮,万向辅助轮与主拱圈侧面接触。

前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中所述检测平台底部为伸缩平台。

前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中,所述伸缩平台上设有限位装置。

前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中,所述行走轮为行走齿轮,主拱圈表面设置有行走齿轮轨道。

前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中,所述行走齿轮轨道为t字形结构,行走齿轮的安装轴上滑动套接有1个滑轨,滑轨两侧各固定连接有1个l形连杆,l形连杆的头端转动连接有1个锁扣装置。

前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中,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纵向传动杆连接,纵向传动杆的另一端经行星齿轮与横向传力杆连接,横向传力杆两端设有行走齿轮,检测平台顶部底面后端亦设有行走齿轮。

前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中,所述检测平台由钢架经高强螺栓拼装而成。

前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中,所述检测平台由合金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检测技术相比,本装置由多个钢架拼装而成,可预先拼装部分,运输到现场后再整体拼装,其部件运输比较方便,由于结构也比较简单,安装和拆卸均比较快速。可满足现阶段登高车无法抵达的区域,比直接搭设挂篮支架检测方便且安全。整个装置通过配重块来调节载荷,不伤及主拱圈等部件,可以根据要求快速、连续、完整的检测主拱圈及吊杆上锚头,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伸缩平台收回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检测平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主拱圈齿轮轨道布置图;

附图5为主拱圈齿轮轨道布置图;

附图6为行走齿轮与行走齿轮轨道配合示意图;

附图7为锁扣装置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锁扣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电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限位装置与伸缩平台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1-配重块、2-电机驱动装置、3-行走齿轮、4-钢架、5-万向辅助轮、6-高强螺栓、7-限位装置、8-伸缩平台、9-拱桥吊杆、10-爬梯、11-行走齿轮轨道、12-锁扣装置、13-滑轨、14-纵向传力杆,15-行星齿轮,16-横向传力杆,17-检测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如附图1-10所示,包括有侧u形结构的检测平台17,检测平台17包括有水平设置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将其顶部和底部连接起来的竖向连接部,其中顶部的底面设置有行走轮,使用时其底面的行走轮支撑在主拱圈顶端表面上,使用过程中检测平台17的底部悬挂位于主拱圈底面下方,而竖向连接部上设置有爬梯10,检测人员可通过设置的爬梯10,到达主拱圈下方,对主拱圈底部进行检测。检测平台17顶部设置有配重块1和电机驱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与行走轮连接。通过配重块1实现整个检测平台装置的平衡,而检测平台17的行走则依靠电动驱动装置驱动行走轮沿着主拱圈表面行走即可。

所述竖向连接部侧面设置有万向辅助轮5,万向辅助轮5与主拱圈侧面接触。检测平台17行走时,其侧面的竖向连接部依托万向行走轮5进行横向支撑,避免与主拱圈接触,从而损坏主拱圈。

所述检测平台17底部为伸缩平台8,因为主拱圈上设置有拱桥吊杆9,当检测平台17行走过程中遇到拱桥吊杆9而无法通行时,可将伸缩平台8进行收缩,从而避开拱桥吊杆9,让过拱桥吊杆9后再将其向前伸出。

所述伸缩平台8上设有限位装置7,该限位装置7用于对伸缩平台8予以安全限位。

所述行走轮为行走齿轮3,主拱圈表面设置有行走齿轮轨道11,平台安装前,需事先在主拱圈上安装行走齿轮轨道11,行走齿轮轨道11和行走齿轮3行走互扣结构,避免检测平台装置从主拱圈上滑落,而且行走也比较稳当。

所述行走齿轮轨道11为t字形结构,行走齿轮3的安装轴上滑动套接有1个滑轨13,滑轨13两侧各固定连接有1个l形连杆,l形连杆的头端转动连接有1个锁扣装置12。平台安装时,将行走齿轮3放置在行走齿轮轨道11上,沿着行走齿轮3的安装轴向下滑动滑轨13,然后将2个锁扣装置12向内侧转动,通过2个锁扣装置12将行走齿轮轨道11抱住,形成安全保护装置,从而避免检测平台装置行走过程中发生倾斜,再者可以保证检测平台14沿直线方向行进。

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与纵向传动杆14连接,纵向传动杆14的另一端经行星齿轮15与横向传力杆16连接,横向传力杆16两端设有行走齿轮3,检测平台17顶部底面后端亦设有行走齿轮3。行走过程中电机2转动,带动纵向传力杆14旋转,纵向传力杆14通过行星齿轮15带动横向传力杆16旋转,进而使得行走齿轮3转动转动,最终实现转置的自动行走。电机驱动装置驱动上还可设置档位从而控制检测平台17的行走速度。

所述检测平台17由钢架4经高强螺栓6拼装而成,其部件运输比较方便,可预先拼装部分,运输到现场后再整体拼装。也可以到现在后再进行拼装。

所述检测平台17由合金材料制成,可减轻整个检测平台装置自重,方便行走。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侧u形结构的检测平台(17),检测平台(17)包括有水平设置的顶、底部,以及将其两者连接起来的竖向连接部,其中顶部经其底部的行走轮支撑在主拱圈顶端表面,底部位于主拱圈底面下方,竖向连接部上设置有爬梯(10),检测平台(17)顶部设置有配重块(1)和电机驱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与行走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部侧面设置有万向辅助轮(5),万向辅助轮(5)与主拱圈侧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17)底部为伸缩平台(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平台(8)上设有限位装置(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为行走齿轮(3),主拱圈表面设置有行走齿轮轨道(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齿轮轨道(11)为t字形结构,行走齿轮(3)的安装轴上滑动套接有1个滑轨(13),滑轨(13)两侧各固定连接有1个l形连杆,l形连杆的头端转动连接有1个锁扣装置(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与纵向传动杆(14)连接,纵向传动杆(14)的另一端经行星齿轮(15)与横向传力杆(16)连接,横向传力杆(16)两端设有行走齿轮(3),检测平台(17)顶部底面后端亦设有行走齿轮(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17)由钢架(4)经高强螺栓(6)拼装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17)由合金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拱桥主拱圈检测平台装置,包括有侧U形结构的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包括有水平设置的顶、底部,以及将其两者连接起来的竖向连接部,其中顶部经其底部的行走轮支撑在主拱圈顶端表面,底部位于主拱圈底面下方,竖向连接部上设置有爬梯,检测平台顶部设置有配重块和电机驱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与行走轮连接。该平台装置可以进行现场安装,也可以预先安装一部分后,运输到现场,再进行拼装,同时也可以设置成永久性装置安放在桥梁上,方便日常检查。该结构比较安全,效率较高,可逐个对主拱圈吊杆上锚头进行打开检查,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对主拱圈部关键截面进行观测。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谭捍华;韩振中;黄启舒;彭夔;李斌;谢勇;曹少辉;丁瑞;邱浩浩;曹文婷;杨成铭;苏成湘;毛国庆;陶东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1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