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0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影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摄影器材中自拍杆、独脚架、三脚架、灯架、或者单独的伸缩杆均为圆形管制成,但是由于圆形的关系,内外管之间没有限制,导致内外管会相对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由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组成,所述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的几何中心点到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的内壁边缘距离依次变大或变小。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径按照内径等距偏移。

此项设置使管体的管壁各个位置的厚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碳纤维管,通过由几何中心点到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的内壁边缘距离逐渐递增或递减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组成,使两个不同的管体套接后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第一弧形段;3、第二弧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碳纤维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由第一弧形段2和第二弧形段3组成,所述第一弧形段2和第二弧形段3的几何中心点到第一弧形段2和第二弧形段3的内壁边缘距离(即l1、l2、l3、l4、l5、l6、l7、l8、l9和d1、d2、d3、d4、d5、d6、d7、d8、d9)依次变大或变小,如图2所示的第一弧形段2中l1<l2<l3<l4<l5<l6<l7<l8<l9,同理第二弧形段3也呈渐变式,如图3所示,d1<d2<d3<d4<d5<d6<d7<d8<d9。

具体的,所述管体1的外径按照内径等距偏移,使管体1的管壁各个位置的厚度一致。

管体1为碳纤维制成的碳纤管,可以做成大小不同的节数,可以用于自拍杆、独脚架、三脚架、灯架、或者单独的伸缩杆等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由第一弧形段(2)和第二弧形段(3)组成,所述第一弧形段(2)和第二弧形段(3)的几何中心点到第一弧形段(2)和第二弧形段(3)的内壁边缘距离依次变大或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径按照内径等距偏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由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组成,所述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的几何中心点到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的内壁边缘距离依次变大或变小。该碳纤维管,通过由几何中心点到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的内壁边缘距离逐渐递增或递减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组成,使两个不同的管体套接后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彬;卢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劲捷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1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