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伞共享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0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存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伞共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条件下,雨伞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物品,用于遮雨或者遮阳。但是雨伞并不经常被携带在身旁,当出现突然下雨的情况,会导致没有携带雨伞的人变得很不方便。而随时携带雨伞出门,会增加行李的重量,并且雨伞会占据较大的空间范围,同样会导致出行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伞共享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雨伞的快速借还,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包括柜体,柜体上设有面板,面板与柜体之间形成容腔,面板上开设有供伞柄滑动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第一通道的首端延伸至面板边缘,第一通道和第四通道均为l形状,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依次相连形成一个闭环,并且二通道与第四通道的交汇点处与第一通道相通形成一个三岔口;所述面板上设有二维码锁及推动机构,二维码锁设置在靠近第一通道首端的位置用于阻断或导通第一通道,推动机构用于将第一通道拐点处的雨伞推至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的交汇点处。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丝杠、丝杠固定座及用于推动雨伞滑动的滑块,所述驱动电机及丝杠固定座固定在面板上,丝杠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丝杠的另一端固定于丝杠固定座上,所述滑块与丝杠螺纹连接,并且滑块的底面与面板的上表面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面板上设有与丝杠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的滑轨,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与滑轨相契合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面板的上靠近丝杠左端的部位设有作用于滑块的左限位开关,面板的上靠近丝杠右端的部位设有作用于滑块的右限位开关,左限位开关与右限位开关均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设有与雨伞把手相适配的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闭环将面板分隔成外围板和内板,内板经多个u形杆与外围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围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所述内板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圆孔相对应的第二圆孔;所述u形杆的外端贯穿对应的第一圆孔,并且u形杆外端通过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一锁紧螺母进行固定,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一锁紧螺母分别抵在外围板的上下两侧,所述u形杆的内端贯穿对应的第二圆孔,并且u形杆内端通过第二定位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进行固定,第二定位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分别抵在内板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外围板的底面设有与第一圆孔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槽,第一锁紧螺母设置在第一圆槽内并与第一圆槽的上端面相抵触,所述u形杆的外端位于第一圆槽内;所述内板的底面设有与第二圆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圆槽,第二锁紧螺母设置在第二圆槽内并与第二圆槽的上端面相抵触,所述u形杆的内端位于第二圆槽内。

优选的,所述柜体位于容腔的下方滑动设置有接水槽,接水槽上设有方便抓取的凸筋。

优选的,所述面板上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上设有供雨伞把手通过的槽口,并且槽口与第一通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柜体的面板上具有供伞柄滑动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雨伞把手的底端在面板的上表面滑动,并且面板的上表面对雨伞起到支撑的作用。其中,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依次相连形成一个闭环,并且二通道与第四通道的交汇点处与第一通道相通形成一个三岔口,第三通道为存伞区。借伞时,通过扫描二维码锁进行开锁,第一通道导通,将第四通道最靠近三岔口的雨伞拉出并通过三岔口沿第一通道滑出,取出雨伞后,二维码锁重新上锁将第一通道阻断;还伞时,通过扫描二维码锁,第一通道导通,将伞柄滑入第一通道,当伞柄到达第一通道的拐点时,推动机构将雨伞推至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的交汇点处,而原先位于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交汇点出的雨伞被挤到第三通道中,同时位于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中的雨伞往三岔口方向移动,以此实现大量雨伞的存储,当推动机构回位后二维码锁上锁,完成还伞。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雨伞的快速借还,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2、本实用新型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滑块沿丝杠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从而实现还伞时滑块推动雨伞进行滑移的功能,利用丝杠传动的方式能使滑块推动雨伞滑动时更加平稳,同时避免雨伞把手因传动不稳而发生损坏。

3、本实用新型滑块的底部开设滑槽,该滑槽与面板上的滑轨相契合,滑轨对滑块起到导向作用,能使滑块的滑动更加稳定。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板上设置左限位开关与右限位开关来限制滑块的行程,从而避免滑块撞击丝杠固定座损坏元器件。

5、本实用新型在滑块上开设与雨伞把手相适配的弧形槽,推动雨伞把手时,雨伞把手与弧形槽相契合,能减小雨伞把手的晃动,使雨伞把手运动更加稳定。

6、本实用新型内板通过多个u形杆与外围板固定连接,连接结构十分简单,加工十分方便。

7、本实用新型的u形杆的外端穿设于外围板的第一圆孔中,并通过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一锁紧螺母进行固定,u形杆的内端穿设于内板的第二圆孔中,并通过第二定位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进行固定,不仅拆装方便,而且方便根据环境调节u形杆的高度,避免u形杆对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8、本实用新型外围板的底面开设与第一圆孔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槽,第一螺母设置在第一圆槽内,并且u形杆的外端不伸出第一圆槽,同理在内板上具有用于藏放u形杆内端的第二圆槽,从而避免人拿取雨伞时手不小心碰到u形杆的端部划破皮肤,也能防止伞面被u形杆底端划破。

9、本实用新型在柜体的下方滑动设置接水槽,能够接取雨伞渗下的雨水,同时,通过拖动接水槽上的凸筋,能够很轻松得抽出接水槽,从而将接水槽中的水倒至外界,操作十分方便。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板上设置防护罩,从而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使其适合放置在室外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与滑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形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面板;3、容腔;4、防护罩;5、接水槽;6、凸筋;7、第一通道;8、第二通道;9、第三通道;10、第四通道;11、三岔口;12、闭环;13、内板;14、外围板;15、二维码锁;16、推动机构;17、驱动电机;18、丝杠;19、滑块;20、丝杠固定;21、左限位开关;22、右限位开关;23、滑轨;24、u形杆;25、弧形槽;26、槽口;27、滑槽;28、第一圆孔;29、第一定位螺母;30、第一锁紧螺母;31、第一圆槽;32、第二圆孔;33、第二定位螺母;34、第二锁紧螺母;35、第二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包括柜体1,柜体1上设有面板2,面板2与柜体1之间形成前后通透的容腔3,面板2上开设有供伞柄滑动的第一通道7、第二通道8、第三通道9及第四通道10,第一通道7的首端延伸至面板2边缘,伞柄从第一通道7首端滑入滑出,雨伞把手卡在面板2上,即面板2对雨伞把手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通道7和第四通道10均为l形状,第二通道8、第三通道9及第四通道10依次相连形成一个闭环12,并且二通道与第四通道10的交汇点处与第一通道7相通形成一个三岔口11;所述面板2上设有二维码锁15及推动机构16,二维码锁15为常规锁具,因其在市场上很容易购得,因此其具体结构不在此做详细赘述。二维码锁15设置在靠近第一通道7首端的位置用于阻断或导通第一通道7,推动机构16用于将第一通道7拐点处的雨伞推至第二通道8与第三通道9的交汇点处,第三通道9为存伞区。

如附图2所示,所述推动机构16包括驱动电机17、丝杠18、丝杠固定座20及用于推动雨伞滑动的滑块19,所述驱动电机17及丝杠固定座20固定在面板2上,丝杠1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7的电机轴相连,丝杠18的另一端固定于丝杠固定座20上,丝杠18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通道8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滑块19与丝杠18螺纹连接,并且滑块19的底面与面板2的上表面相抵触,滑块19移动时贴着面板2上表面滑动。利用驱动电机17带动丝杠18转动,丝杠18带动滑块19沿丝杠18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从而实现还伞时滑块19推动雨伞进行滑移的功能,利用丝杠18传动的方式能使滑块19推动雨伞滑动时更加平稳,同时避免雨伞把手因传动不稳而发生损坏。

如附图3所示,所述面板2上设有与丝杠18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的滑轨23,所述滑块19的底部设有与滑轨23相契合的滑槽27,滑轨23对滑块19起到导向作用,能使滑块19的滑动更加稳定。

如附图2所示,所述面板2的上靠近丝杠18左端的部位设有作用于滑块19的左限位开关21,面板2的上靠近丝杠18右端的部位设有作用于滑块19的右限位开关22,左限位开关21与右限位开关22均与驱动电机17电连接,通过左限位开关21与右限位开关22来限制滑块19的行程,即当滑块19碰到左限位开关21或右限位开关22时驱动电机17停止运作,从而避免滑块19撞击丝杠固定座20损坏元器件。

如附图3所示,所述滑块19上设有与雨伞把手相适配的弧形槽25,推动雨伞把手时,雨伞把手与弧形槽25相契合,能减小雨伞把手的晃动,使雨伞把手运动更加稳定。

如附图2所示,所述闭环12将面板2分隔成外围板14和内板13,内板13经多个u形杆24与外围板14固定连接,连接结构十分简单,加工十分方便。

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所述外围板14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28,所述内板13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圆孔28相对应的第二圆孔32;所述u形杆24的外端贯穿对应的第一圆孔28,并且u形杆24外端通过第一定位螺母29和第一锁紧螺母30进行固定,第一定位螺母29和第一锁紧螺母30分别抵在外围板14的上下两侧,所述u形杆24的内端贯穿对应的第二圆孔32,并且u形杆24内端通过第二定位螺母33和第二锁紧螺母34进行固定,第二定位螺母33和第二锁紧螺母34分别抵在内板13的上下两侧。这种连接结构不仅拆装方便,而且根据安装环境,通过调节第一定位螺母29和第二定位螺母33即可u形杆24的高度,调节十分方便,从而避免u形杆24对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如附图4所示,所述外围板14的底面设有与第一圆孔28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槽31,第一锁紧螺母30设置在第一圆槽31内并与第一圆槽31的上端面相抵触,所述u形杆24的外端位于第一圆槽31内;所述内板13的底面设有与第二圆孔32同轴设置的第二圆槽35,第二锁紧螺母34设置在第二圆槽35内并与第二圆槽35的上端面相抵触,所述u形杆24的内端位于第二圆槽35内。从而避免人拿取雨伞时手不小心碰到u形杆24的端部划破皮肤,也能防止伞面被u形杆24底端划破。

如附图1所示,所述柜体1位于容腔3的下方滑动设置有接水槽5(即在柜体1下部设置导向槽,将接水槽5插入导向槽中),通过设置接水槽5能够接取雨伞渗下的雨水。接水槽5上设有方便抓取的凸筋6,通过拖动接水槽5上的凸筋6,能够很轻松得抽出接水槽5,从而将接水槽5中的水倒至外界,操作十分方便。

如附图1所示,所述面板2上设有防护罩4,从而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使其适合放置在室外的环境。防护罩4上设有供雨伞把手通过的槽口26,并且槽口26与第一通道7相通。防护罩4为透明材质,方便观察内部情况以及方便扫码。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柜体1的面板2上具有供伞柄滑动的第一通道7、第二通道8、第三通道9及第四通道10,雨伞把手的底端在面板2的上表面滑动,并且面板2的上表面对雨伞起到支撑的作用。其中,第二通道8、第三通道9及第四通道10依次相连形成一个闭环12,并且二通道与第四通道10的交汇点处与第一通道7相通形成一个三岔口11,第三通道9为存伞区。借伞时,通过扫描二维码锁15进行开锁,第一通道7导通,将第四通道10最靠近三岔口11的雨伞拉出并通过三岔口11沿第一通道7滑出,取出雨伞后,二维码锁15重新上锁将第一通道7阻断;还伞时,通过扫描二维码锁15,第一通道7导通,将伞柄滑入第一通道7,当伞柄到达第一通道7的拐点时,推动机构16将雨伞推至第二通道8与第三通道9的交汇点处,而原先位于第二通道8与第三通道9交汇点出的雨伞被挤到第三通道9中,同时位于第三通道9与第四通道10中的雨伞往三岔口11方向移动,以此实现大量雨伞的存储,当推动机构16回位后二维码锁15上锁,完成还伞。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雨伞的快速借还,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技术特征:

1.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柜体(1)上设有面板(2),面板(2)与柜体(1)之间形成容腔(3),面板(2)上开设有供伞柄滑动的第一通道(7)、第二通道(8)、第三通道(9)及第四通道(10),第一通道(7)的首端延伸至面板(2)边缘,第一通道(7)和第四通道(10)均为l形状,第二通道(8)、第三通道(9)及第四通道(10)依次相连形成一个闭环(12),并且二通道与第四通道(10)的交汇点处与第一通道(7)相通形成一个三岔口(11);所述面板(2)上设有二维码锁(15)及推动机构(16),二维码锁(15)设置在靠近第一通道(7)首端的位置用于阻断或导通第一通道(7),推动机构(16)用于将第一通道(7)拐点处的雨伞推至第二通道(8)与第三通道(9)的交汇点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16)包括驱动电机(17)、丝杠(18)、丝杠固定座(20)及用于推动雨伞滑动的滑块(19),所述驱动电机(17)及丝杠固定座(20)固定在面板(2)上,丝杠(1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7)的电机轴相连,丝杠(18)的另一端固定于丝杠固定座(20)上,所述滑块(19)与丝杠(18)螺纹连接,并且滑块(19)的底面与面板(2)的上表面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上设有与丝杠(18)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的滑轨(23),所述滑块(19)的底部设有与滑轨(23)相契合的滑槽(2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的上靠近丝杠(18)左端的部位设有作用于滑块(19)的左限位开关(21),面板(2)的上靠近丝杠(18)右端的部位设有作用于滑块(19)的右限位开关(22),左限位开关(21)与右限位开关(22)均与驱动电机(17)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9)上设有与雨伞把手相适配的弧形槽(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12)将面板(2)分隔成外围板(14)和内板(13),内板(13)经多个u形杆(24)与外围板(1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板(14)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28),所述内板(13)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圆孔(28)相对应的第二圆孔(32);所述u形杆(24)的外端贯穿对应的第一圆孔(28),并且u形杆(24)外端通过第一定位螺母(29)和第一锁紧螺母(30)进行固定,第一定位螺母(29)和第一锁紧螺母(30)分别抵在外围板(14)的上下两侧,所述u形杆(24)的内端贯穿对应的第二圆孔(32),并且u形杆(24)内端通过第二定位螺母(33)和第二锁紧螺母(34)进行固定,第二定位螺母(33)和第二锁紧螺母(34)分别抵在内板(13)的上下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板(14)的底面设有与第一圆孔(28)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槽(31),第一锁紧螺母(30)设置在第一圆槽(31)内并与第一圆槽(31)的上端面相抵触,所述u形杆(24)的外端位于第一圆槽(31)内;所述内板(13)的底面设有与第二圆孔(32)同轴设置的第二圆槽(35),第二锁紧螺母(34)设置在第二圆槽(35)内并与第二圆槽(35)的上端面相抵触,所述u形杆(24)的内端位于第二圆槽(35)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位于容腔(3)的下方滑动设置有接水槽(5),接水槽(5)上设有方便抓取的凸筋(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上设有防护罩(4),防护罩(4)上设有供雨伞把手通过的槽口(26),并且槽口(26)与第一通道(7)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伞共享装置,包括柜体,柜体上设有面板,面板与柜体之间形成容腔,面板上开设有供伞柄滑动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第一通道的首端延伸至面板边缘,第一通道和第四通道均为L形状,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依次相连形成一个闭环,并且二通道与第四通道的交汇点处与第一通道相通形成一个三岔口;所述面板上设有二维码锁及推动机构,二维码锁设置在靠近第一通道首端的位置用于阻断或导通第一通道,推动机构用于将第一通道拐点处的雨伞推至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的交汇点处。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雨伞的快速借还,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技术研发人员:翁公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翁公羽
技术研发日:2020.01.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40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