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属于玉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吃的食物,玉米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一般含蛋白质8.5%、脂肪4.3%、糖类73.2%、钙0.022%、磷.21%、铁0.0016%,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赖氨酸等。最新研究指出,玉米中含有一种抗癌因子—谷胱甘肽。国内外营养学家给予玉米很高的评价,认为:玉米中所含谷胱甘肽具有抗癌作用,它可与人体内多种致癌物质结合,能使这些物质失去致癌性;玉米中所含纤维素是一种不能为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可降低人的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并减少分泌毒素的腐质在肠道内的积累,从而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玉米中所含木质素,可使人体内的“巨噬细胞”的活力提高2~3倍,从而抑制癌瘤的发生;玉米中还含大量的矿物质镁,食物中的镁具有明显的防癌效果。日本遗传学家确认:玉米糠可使二硝基茂致癌物质及煎烤鱼、肉时形成的杂环胺的诱癌变作用降低92%。
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玉米食品有爆米花、玉米粒罐头、玉米面、煮玉米等。我们以煮玉米为例,煮玉米是将是将刚采摘下来的玉米棒经蒸、煮后直接食用,蒸煮后的玉米软糯香甜,最为适口,男女老少皆喜欢,也是最健康的一种食用方法。蒸煮后的玉米虽然口感好比较好,但食用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对牙齿的伤害,在食用煮玉米时容易造成玉米外皮塞入牙齿缝隙当中造成牙齿的不适感,只有用牙签或牙线才能够清除,而经常使用牙签会造成牙齿的松动。
二是玉米是整体蒸煮的,所以煮玉米体积较大,食用起来不方便也不雅观。
三是煮玉米无法制成即时食品,因为煮玉米需要冷冻保存,冷冻后的玉米加热后才能够再次食用。
四是不易做成精品,因为玉米成熟后其大小长短参差不齐,很难做到整齐划一。
五是蒸煮后嫩玉米存在常温下很容易发酸,主要是因为微生物的作用使得玉米粒中的糖分产生发酵成为乳酸所致,因而很难在常温下进行保存。
六是玉米食品存在口感不好和不易消化的缺点。
七是增加了经营成本,煮玉米是带着玉米芯的,玉米芯使用重量的而且不能食用,在储存和运输当中会增加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玉米在使用方面存在的食用不便、无法即食食用、常温下保存、和提高品质等方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新鲜采摘的玉米进行清洗,并保留外皮和玉米须;
2)将带有外皮和玉米须的玉米放入高压蒸锅内隔水蒸;
3)将蒸熟的玉米去掉外皮和玉米须,放入脱粒机中进行脱粒;
4)将脱好粒的玉米放入绞碎机加入花青素进行充分绞碎;
5)将绞碎后的玉米放入捶打机捶打,制成玉米泥;
6)将玉米泥放入混合机,加入辅料进行调味;
7)将调好味玉米泥放入压型机制成成品,获得玉米食品。
优选地,步骤1)玉米为糯玉米。
优选地,步骤2)所述高压蒸锅的压力为:0.097mpa
优选地,步骤2)所述隔水蒸的时间为40-60min。优选为50min。
优选地,步骤4)所述花青素的添加量为3%-7%(质量)。优选为5%(质量)。
优选地,步骤5)所述捶打40-90min。在常温捶打40-90min可以使得玉米泥,时间低于40min玉米泥不能完全
优选地,步骤6)所述辅料为枣泥、葡萄干、奶粉、肉松和芝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加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新鲜采摘的玉米进行清洗,并保留外皮和玉米须;
2)将带有外皮和玉米须的玉米放入高压蒸锅内,在0.097mpa下隔水蒸40-60min;
3)将蒸熟的玉米去掉外皮和玉米须,放入脱粒机中进行脱粒;
4)将脱好粒的玉米放入绞碎机加入3%-7%(质量)花青素进行充分绞碎;
5)将绞碎后的玉米放入捶打机在常温环境中捶打40-90min,制成玉米泥;
6)将玉米泥放入混合机,加入辅料进行调味;
7)将调好味玉米泥放入压型机制成成品,获得玉米食品。
最优地,所述加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新鲜采摘的玉米进行清洗,并保留外皮和玉米须;
2)将带有外皮和玉米须的玉米放入高压蒸锅内,在0.097mpa下隔水蒸50min;
3)将蒸熟的玉米去掉外皮和玉米须,放入脱粒机中进行脱粒;
4)将脱好粒的玉米放入绞碎机加入5%4%(质量)花青素进行充分绞碎;
5)将绞碎后的玉米放入捶打机在常温环境中捶打80min,制成玉米泥;
6)将玉米泥放入混合机,加入辅料进行调味;
7)将调好味玉米泥放入压型机制成成品,获得玉米食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全新的玉米加工方法是将采摘后的玉米进行蒸煮,之后脱粒粉碎,制备玉米泥,调制口味,充分搅拌,压型、包装入库。
本发明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将玉米粉碎的环节可以有效解决玉米外皮塞入牙齿缝隙当中所造成牙齿的不适感。
2)捶打环节可以将玉米进一步捣碎,使玉米口感爽滑、食用方便解决不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问题。
3)在捶打环节当中加入一定的抗氧化剂花青素可以增加玉米食品保存时间,解决玉米食品保鲜盒即时性以及回生问题。
4)经过加工的玉米食品可以制成多种口味,通过包装制成精美食品,解决玉米食品做不出精品的问题。
5)玉米食品去掉了玉米芯,并将玉米充分的绞碎、捶打,使玉米的体积和重量减小,从而降低储存和运输成本。
6)增加全新的玉米制品,改善玉米在食用过程中的不雅境遇。
7)全面提高玉米在食用、储存、流通等方面的便捷性。
8)创新玉米加工的新观念,将鲜嫩玉米通过绞碎、捶打等环节增添玉米的全新的食用方法,提高玉米的食用性,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本发明将解决玉米在使用方面存在的食用不便、无法即食食用、常温下保存、和提高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完全保留了玉米的营养成份和调理功能,并改善了粗粮面食品口感不好和不易消化的缺点。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一种全新的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玉米的新加工方法,既方便食用又易于保存,最大程度保存玉米新鲜度和软糯香甜的口感。相对于传统的蒸、煮加工方法来说一是提高玉米软糯香甜的口感和保鲜度。二是食用方便,食用过程优雅,自然解冻后即可食用,也可煎、炸、蒸、煮后食用。三是便于储存和运输,本发明制作出的玉米产品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
本发明加工方法能够保证玉米的营养价值不损失,在玉米加工过程中不去除外皮等任何部分,保证玉米的完整性和全营养;通过将玉米经过粉碎、捶打处理后加工成玉米泥状态,易于人体吸收;
本发明玉米产品增加了玉米全新的食用方法,摆脱了传统的啃食方法;并且提升了玉米食用的便捷性,增加了全新的风味口感;同时本发明玉米产品体积比未加工的玉米小很多,占用的储存空间少,便于储存和运输;该玉米食品适用的食用人群范围广,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本发明方法在商业上可以获得:巩固经济收入的增长,在玉米深加工之后,销售价格和经济价值会有一定的提升,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收入;完善了循环经济,脱粒后的玉米棒可作为饲料,提高了废物的利用率,增进经济效益;可实现节能减排,简化加工环节,减少玉米烘干、粉碎,研磨等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加工方法一种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新鲜采摘的糯玉米进行清洗,并保留外皮和玉米须;
2)将带有外皮和玉米须的糯玉米放入高压蒸锅内,在0.097mpa下隔水蒸50min;
3)将蒸熟的糯玉米去掉外皮和玉米须,放入脱粒机中进行脱粒;
4)将脱好粒的玉米放入绞碎机加入5%(质量)花青素进行充分绞碎;
5)将绞碎后的玉米放入捶打机中捶打80min制成玉米泥;
6)将玉米泥放入混合机,加入辅料(辅料为枣泥、葡萄干、奶粉、肉松和芝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调味;
7)将调好味玉米泥放入压型机制成成品,获得玉米食品。
本实施例获得的玉米食品最大程度地保存玉米新鲜度,具有软糯香甜的口感,食用方便,可以采用冷冻的方式保存,解冻后即可食用,也可煎、炸、蒸、煮后食用,产品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便于储存和运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加工方法一种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新鲜采摘的糯玉米进行清洗,并保留外皮和玉米须;
2)将带有外皮和玉米须的糯玉米放入高压蒸锅内,在0.097mpa下隔水蒸40min;
3)将蒸熟的糯玉米去掉外皮和玉米须,放入脱粒机中进行脱粒;
4)将脱好粒的玉米放入绞碎机加入3%(质量)花青素进行充分绞碎;
5)将绞碎后的玉米放入捶打机中捶打40min,制成玉米泥;
6)将玉米泥放入混合机,加入辅料(辅料为枣泥、葡萄干、奶粉、肉松和芝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调味;
7)将调好味玉米泥放入压型机制成成品,获得玉米食品。
本实施例获得的玉米食品最大程度地保存玉米新鲜度,具有软糯香甜的口感,食用方便,可以采用冷冻的方式保存,解冻后即可食用,也可煎、炸、蒸、煮后食用,产品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便于储存和运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加工方法一种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新鲜采摘的糯玉米进行清洗,并保留外皮和玉米须;
2)将带有外皮和玉米须的糯玉米放入高压蒸锅内,在0.097mpa下隔水蒸60min;
3)将蒸熟的糯玉米去掉外皮和玉米须,放入脱粒机中进行脱粒;
4)将脱好粒的玉米放入绞碎机加入7%(质量)花青素进行充分绞碎;
5)将绞碎后的玉米放入捶打机制成玉米泥;
6)将玉米泥放入混合机,加入辅料(辅料为枣泥、葡萄干、奶粉、肉松和芝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调味;
7)将调好味玉米泥放入压型机制成成品,获得玉米食品。
本实施例获得的玉米食品最大程度地保存玉米新鲜度,具有软糯香甜的口感,食用方便,可以采用冷冻的方式保存,解冻后即可食用,也可煎、炸、蒸、煮后食用,产品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便于储存和运输。
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实施例1的口感最好,综合效果最好。
为说明本发明方法所能够获得的有益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设置如下对照例:
对照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花青素;其他与实施例1的步骤相同。
对照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先脱粒后蒸煮,其他与实施例1的步骤相同。
对照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玉米绞碎步骤,其他与实施例1的步骤相同。
将对照例1-3分别于实施例1制备的玉米食品进行比较发现:
对照例1的玉米制品在冷冻恢复到常温后,出现回生现象。而实施例1的玉米制品没有出现回生现象。
对照例2采用先脱粒后蒸的方式,在脱粒过程中玉米粒破损碎裂,在蒸煮过程中玉米中营养成分的流失,使得玉米制品软糯口感较差。而实施例1的通过采用先蒸后脱粒可以有效地保存玉米的营养成分,玉米制品具有非常好的软糯口感。
玉米粒有一层外壳,在蒸煮过程中很难无法将其软化,对照例3制备的玉米制品中存在整块的玉米粒外壳,在食用时会进入牙齿的缝隙当中不易剔除,口感较差且不易吸收,而实施例1中通过绞碎的环节可以将玉米外壳完全绞碎形成极小的状态,之后在通过捶打机充分与玉米泥融为一体,不会在食用时会进入牙齿的缝隙中,软糯口感好易吸收。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1.一种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新鲜采摘的玉米进行清洗,并保留外皮和玉米须;
2)将带有外皮和玉米须的玉米放入高压蒸锅内隔水蒸
3)将蒸熟的玉米去掉外皮和玉米须,放入脱粒机中进行脱粒;
4)将脱好粒的玉米放入绞碎机加入花青素进行充分绞碎;
5)将绞碎后的玉米放入捶打机捶打,制成玉米泥;
6)将玉米泥放入混合机,加入辅料进行调味;
7)将调好味玉米泥放入压型机制成成品,获得玉米食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玉米为糯玉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高压蒸锅的压力为0.097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隔水蒸的时间为4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花青素的添加量为3%-7%(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花青素的添加量为5%(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捶打机中捶打40-9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辅料为枣泥、葡萄干、奶粉、肉松和芝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新鲜采摘的玉米进行清洗,并保留外皮和玉米须;
2)将带有外皮和玉米须的玉米放入高压蒸锅内,在0.097mpa下隔水蒸40-60min;
3)将蒸熟的玉米去掉外皮和玉米须,放入脱粒机中进行脱粒;
4)将脱好粒的玉米放入绞碎机加入3%-7%(质量)花青素进行充分绞碎;
5)将绞碎后的玉米放入捶打机捶打40min-90min,制成玉米泥;
6)将玉米泥放入混合机,加入辅料进行调味;
7)将调好味玉米泥放入压型机制成成品,获得玉米食品。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