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
背景技术:
扶手,主要是用于椅子上的扶手,用于放置人体的手臂,起到舒适效果。由于每个人的舒适度不同,故需要提交扶手的高度,现有的扶手的升降结构比较复杂、结构不稳定,使得扶手的升降效果不理想。而且现有的升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一、很容易受到损坏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二、操作不顺畅;三、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包括扶手面、升降套以及支撑座,扶手面与升降套联动且相对支撑座升降设置,其中,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按钮、复位件以及封盖,封盖固定在升降套上,支撑座一侧上设有若干个卡槽,按钮包括按钮部以及联动部,按钮部位于封盖的下方且部分从升降套内伸出至升降套外,联动部底端上设有与卡槽适配的卡接凸起,复位件两端分别与按钮部、封盖相抵,驱动按钮部垂直运动实现卡接凸起与卡槽的分离。
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通过驱动按钮部运动,按钮部与联动部形成杠杆效果,使得卡接凸起与卡槽分离,实现了扶手升降功能的设置。通过复位件的设置,起到复位效果,即切换档位后,可以重新锁紧,实现升降控制。此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更加简单、稳定、实用,同时节省了材料。
其中,按钮部两端上设有转轴,升降套上设有转轴槽,转轴固定在转轴槽上相对转动。
通过转轴的设置,使得按钮部整体相对转轴进行翻转,进一步,使得杠杆效果更加稳定。
其中,按钮上设有凹槽,封盖上设有定位柱,复位件一端与凹槽相抵,另一端套设在定位柱上。
凹槽与定位柱的设置,进一步使得复位件固定更加稳定,复位效果更佳。
其中,凹槽位于靠近按钮部伸出至升降套外一侧上。
凹槽的位置限定,进一步,保证杠杆作用。
其中,支撑座另一侧上设有滑槽,联动部底端上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在滑槽上滑动。
导向凸起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整体滑动的导向效果,保证滑动的稳定性。
其中,封盖封闭升降套的顶端。
封盖封闭升降套的顶端,使得升降套内部进行密封效果,防止灰尘或液体进入至升降套内。
其中,封盖嵌入至升降套的顶端内。
封盖采用嵌入式固定,使得整体的固定更加方便、稳定。
其中,封盖与升降套为可拆卸式连接。
采用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使得装配更加方便。
其中,封盖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升降套内设有第二固定孔,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实现封盖的固定。
通过两个固定孔,使得封盖与升降套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
其中,复位件为弹簧。
复位件采用弹簧的设置,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图;
图4是图2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6所示,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包括扶手面1、升降套2以及支撑座3,扶手面1与升降套2联动且相对支撑座3升降设置,此处扶手面1与相对支撑座3还设有前后移动功能以及转动功能,此为现有技术,故此处不多加赘述。
升降机构包括按钮4、复位件5以及封盖6,封盖6固定在升降套2上,封盖6具体是嵌入至升降套2的顶端上,使得升降套2的顶面进行封闭。封盖6上设有第一固定孔61,升降套2内设有第二固定孔21,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61以及第二固定孔21实现封盖6的固定,此处第一固定孔6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优选为四个。通过螺栓式连接固定,使得封盖6与升降套2实现可拆卸式连接。此处封盖6与升降套2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扣形成连接固定。封盖6封闭升降套2的顶端,使得升降套2内部进行密封效果,防止灰尘或液体进入至升降套2内。此外,升降套2顶端的侧壁上设有缺口22,封盖6部分将缺口22遮挡,使得缺口22形成按钮4的穿透孔23。封盖6的顶面与扶手面1连接固定,封盖6的底面上设有定位柱62。升降套2内设有转轴槽26,转轴槽26的数量为两个,对应按钮部41上的转轴411。
升降套2与支撑座3呈滑动设置,实现升降效果。支撑座3一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卡槽31,形成若干个对应的档位,支撑座3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滑槽32,滑槽32与卡槽31对应设置,防止支撑座3在运动过程中,与联动部42形成分离/卡合。同时滑槽32还可以形成导向效果。
按钮4包括按钮部41以及联动部42,按钮部41与联动部42连接,呈t字型设置。按钮部41位于封盖6的下方且部分从穿透孔23伸出至升降套2外,正常状态下,按钮部41与穿透孔23的下方相抵,如需要工作,驱动按钮部41向上运动,即可调节升降。此处也可以通过驱动按钮部41向下运动实现调节升降作用。按钮部41与封盖6之间设有间隙,通过复位件5连接,复位件5具体为弹簧。具体为按钮部41靠近穿透孔23一侧上设有凹槽412,复位件5一端与凹槽412的顶部相抵,另一端与定位柱62相抵,此处定位柱62部分伸入至凹槽412内。按钮部41的两端上设有转轴411,转轴411固定在转轴槽26上。联动部42底端上设有与卡槽31适配的卡接凸起421以及滑槽32适配的导向凸起422,卡接凸起421与导向凸起422相对于联动部42呈对称设置。
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通过驱动按钮部41向上运动,按钮部41与联动部42形成杠杆效果,使得卡接凸起421与卡槽31分离,实现了扶手升降功能的设置。通过复位件5的设置,起到复位效果,即切换档位后,可以重新锁紧,实现升降控制。导向凸起422的作用是通过导向凸起422在滑槽32上滑动,实现导向跟限位效果。此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更加简单、稳定、实用,同时节省了材料。
1.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包括扶手面、升降套以及支撑座,扶手面与升降套联动且相对支撑座升降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按钮、复位件以及封盖,封盖固定在升降套上,支撑座一侧上设有若干个卡槽,按钮包括按钮部以及联动部,按钮部位于封盖的下方且部分从升降套内伸出至升降套外,联动部底端上设有与卡槽适配的卡接凸起,复位件两端分别与按钮部、封盖相抵,驱动按钮部垂直运动实现卡接凸起与卡槽的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按钮部两端上设有转轴,升降套上设有转轴槽,转轴固定在转轴槽上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按钮上设有凹槽,封盖上设有定位柱,复位件一端与凹槽相抵,另一端套设在定位柱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凹槽位于靠近按钮部伸出至升降套外一侧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支撑座另一侧上设有滑槽,联动部底端上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在滑槽上滑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封盖封闭升降套的顶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封盖嵌入至升降套的顶端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封盖与升降套为可拆卸式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封盖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升降套内设有第二固定孔,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实现封盖的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升降结构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复位件为弹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