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塑保温管,尤其涉及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挤塑保温板,即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是一种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材,加入其它聚合物后,经加热挤塑形成的一种发泡硬质塑料板。板内形成许多具有封闭性的气泡结构,有承压力强、防水性能好、耐化学腐蚀和较强的抗老化能力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物保温和潮湿环境的防水防潮中。挤塑保温板在我国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发展时间,不过是10年左右。但是近几年来,通过各生产企业的大力推广,已经逐步得到了广大建筑行业业内人士的认可,在国内各主要经济区域中有了较大的覆盖范围。在可见的未来,这一块的市场仍将持续增长,国内的生产能力仍然有提高的空间。
在如今生产生活中,常常将挤塑保温板卷成管状,来用于对某些管道水管等的冬季保温和保护,但是由于挤塑保温板材质较硬,同时人工弯折力度小,不易折成圆管状,且容易出现裂痕,并且缝隙大,进而导致了挤塑保温板弯折管易断裂,使用寿命短,无法紧密贴合管道外壁,无法达到很好的保温保护效果的问题。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由于挤塑保温板材质较硬,同时人工弯折力度小,不易折成圆管状,且容易出现裂痕,并且缝隙大,进而导致了挤塑保温板弯折管易断裂,使用寿命短,无法紧密贴合管道外壁,无法达到很好的保温保护效果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包括下层支撑板,支撑底座,上层支撑板,控制显示屏,侧部连接架,加热弯折机构,卷动成管机构,贴合固定机构,切割收集机构和支撑连接板;下层支撑板底端左侧与支撑底座相连接;下层支撑板顶端右侧与卷动成管机构相连接;下层支撑板右端与切割收集机构相连接,并且切割收集机构前端中部与卷动成管机构相连接;下层支撑板顶端左侧与支撑连接板相连接;支撑连接板顶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并且上层支撑板中部与卷动成管机构相连接,而且上层支撑板右端与切割收集机构相连接;上层支撑板顶端前侧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上层支撑板后端中部与侧部连接架相连接;上层支撑板顶端左侧设置有加热弯折机构,并且加热弯折机构右端中部与侧部连接架相连接;上层支撑板顶端右侧设置有贴合固定机构。
进一步的,加热弯折机构包括第一工作台,长齿轨,圆柱齿轮,第一丝杆,第一内纹滑块,第一加热弯折板,第二内纹滑块,第二加热弯折板,第一连接转动轴,第二连接转动轴,水平移动板,独立丝杆移动机构,伺服电机,椭形限位柱,收纳盒,第一转动轴承座,滑动连接条,内槽滑块和内槽滑轨;第一工作台顶端前侧与长齿轨相连接;长齿轨顶端左侧与圆柱齿轮进行啮合;圆柱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丝杆进行插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前部与第一内纹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后部与第二内纹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后端与第一转动轴承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内纹滑块底端与第一加热弯折板相连接;第一加热弯折板底端中部与第一连接转动轴进行焊接;第二内纹滑块底端与第二加热弯折板相连接;第二加热弯折板底端中部与第二连接转动轴进行焊接;第一连接转动轴底端与水平移动板进行转动连接,并且水平移动板顶端中后部与第二连接转动轴相连接;水平移动板底端内侧与独立丝杆移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独立丝杆移动机构左端中部与伺服电机进行转动连接;独立丝杆移动机构上方设置有椭形限位柱;独立丝杆移动机构右侧设置有收纳盒;第一转动轴承座底端前侧与滑动连接条进行焊接;滑动连接条底端与内槽滑块进行焊接;内槽滑块外表面与内槽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并且内槽滑轨前端与第一工作台相连接;椭形限位柱右端与侧部连接架相连接;第一工作台底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卷动成管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平齿轮,第三传动轮,第二平齿轮,第一伸缩转轴,第一电动推杆,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三平齿轮,第四平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二伸缩转轴,第五平齿轮,第六平齿轮,固定轴承盘,转动卷轴和限位固定槽;步进电机底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右前侧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右侧设置有第二平齿轮;第三传动轮右前侧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伸缩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右后侧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三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左下侧设置有第四平齿轮;第四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二伸缩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伸缩转轴左侧设置有第五平齿轮;第五平齿轮左端中部与第六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五平齿轮顶端中部与固定轴承盘进行转动连接;固定轴承盘顶端中部与转动卷轴进行转动连接;转动卷轴前端中部设置有限位固定槽;步进电机顶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一平齿轮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一伸缩转轴顶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六平齿轮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五平齿轮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二伸缩转轴顶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三平齿轮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固定轴承盘底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右前侧与切割收集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贴合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工作台,平移矩形槽,拨动限位条,固定滚筒柱,第一矩形柱,第二矩形柱,龙门架板,压簧,按压手柄,伸缩杆,条形切刀,第一矩形桩,第一弧形限位板,第二矩形桩和第二弧形限位板;第二工作台顶端右前侧设置有平移矩形槽;平移矩形槽上方设置有拨动限位条,并且拨动限位条底端后侧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拨动限位条左侧设置有固定滚筒柱,并且固定滚筒柱底端左侧和右侧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固定滚筒柱后右侧设置有第一矩形柱,并且第一矩形柱底端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第一矩形柱左侧设置有第二矩形柱,并且第二矩形柱底端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第一矩形柱顶端与龙门架板进行焊接,并且龙门架板底端左侧与第二矩形柱相连接;第一矩形柱后侧设置有第一矩形桩,并且第一矩形桩底端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龙门架板顶端中部与压簧相连接;压簧顶端设置有按压手柄;按压手柄底端中部与伸缩杆相连接;伸缩杆底端与条形切刀相连接;第一矩形桩顶端与第一弧形限位板进行焊接;第一矩形桩左侧设置有第二矩形桩,并且第二矩形桩底端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第二矩形桩顶端与第二弧形限位板进行焊接;第二工作台底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切割收集机构包括第八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柱形轴承座,第一侧位连接板,第一转轴杆,第二侧位连接板,锯片,第二柱形轴承座,第三侧位连接板,滑道放料板和收集筐;第八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柱形轴承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柱形轴承座底端与第一侧位连接板相连接;第一转轴杆外表面前侧与第二侧位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侧位连接板底端与第一侧位连接板相连接;第一转轴杆外表面中部与锯片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后端与第二柱形轴承座进行转动连接;锯片左侧设置有滑道放料板;第二柱形轴承座底端与第三侧位连接板相连接;第三侧位连接板前端中部与收集筐相连接,并且收集筐前端中部与第一侧位连接板相连接;收集筐左端顶部与下层支撑板相连接;滑道放料板顶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左后侧与第七传动轮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加热弯折板和第二加热弯折板内置发热装置。
进一步的,滑道放料板顶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矩形挡板。
进一步的,第一电动推杆可带动第二平齿轮向上推出至第二平齿轮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平齿轮和第六平齿轮进行啮合。
进一步的,第二电动推杆可带动第四平齿轮向上推出至第四平齿轮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五平齿轮和第三平齿轮进行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由于挤塑保温板材质较硬,同时人工弯折力度小,不易折成圆管状,且容易出现裂痕,并且缝隙大,进而导致了挤塑保温板弯折管易断裂,使用寿命短,无法紧密贴合管道外壁,无法达到很好的保温保护效果的问题,设计了加热弯折机构,卷动成管机构,贴合固定机构和切割收集机构,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加热弯折机构将硬质挤塑保温板进行加热弯折,使其软化,然后在卷动成管机构将软化的挤塑保温板卷成管状,然后成管后在贴合固定机构内部进行胶纸封装,最后在切割收集机构内部将封装完成的挤塑保温管进行切割收集,实现了高效硬质挤塑保温板加热软化弯折,得到短暂性软化挤塑板,并在挤塑保温板短暂软化期间高速收卷成管,快速封装并切割分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热弯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加热弯折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卷动成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贴合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贴合固定机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切割收集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下层支撑板,2-支撑底座,3-上层支撑板,4-控制显示屏,5-侧部连接架,6-加热弯折机构,7-卷动成管机构,8-贴合固定机构,9-切割收集机构,10-支撑连接板,601-第一工作台,602-长齿轨,603-圆柱齿轮,604-第一丝杆,605-第一内纹滑块,606-第一加热弯折板,607-第二内纹滑块,608-第二加热弯折板,609-第一连接转动轴,6010-第二连接转动轴,6011-水平移动板,6012-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3-伺服电机,6014-椭形限位柱,6015-收纳盒,6016-第一转动轴承座,6017-滑动连接条,6018-内槽滑块,6019-内槽滑轨,701-步进电机,702-第一传动轮,703-第二传动轮,704-第一平齿轮,705-第三传动轮,706-第二平齿轮,707-第一伸缩转轴,708-第一电动推杆,709-第四传动轮,7010-第五传动轮,7011-第六传动轮,7012-第七传动轮,7013-第三平齿轮,7014-第四平齿轮,7015-第二电动推杆,7016-第二伸缩转轴,7017-第五平齿轮,7018-第六平齿轮,7019-固定轴承盘,7020-转动卷轴,7021-限位固定槽,801-第二工作台,802-平移矩形槽,803-拨动限位条,804-固定滚筒柱,805-第一矩形柱,806-第二矩形柱,807-龙门架板,808-压簧,809-按压手柄,8010-伸缩杆,8011-条形切刀,8012-第一矩形桩,8013-第一弧形限位板,8014-第二矩形桩,8015-第二弧形限位板,901-第八传动轮,902-第一锥齿轮,903-第二锥齿轮,904-第一柱形轴承座,905-第一侧位连接板,906-第一转轴杆,907-第二侧位连接板,908-锯片,909-第二柱形轴承座,9010-第三侧位连接板,9011-滑道放料板,9012-收集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下层支撑板1,支撑底座2,上层支撑板3,控制显示屏4,侧部连接架5,加热弯折机构6,卷动成管机构7,贴合固定机构8,切割收集机构9和支撑连接板10;下层支撑板1底端左侧与支撑底座2相连接;下层支撑板1顶端右侧与卷动成管机构7相连接;下层支撑板1右端与切割收集机构9相连接,并且切割收集机构9前端中部与卷动成管机构7相连接;下层支撑板1顶端左侧与支撑连接板10相连接;支撑连接板10顶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并且上层支撑板3中部与卷动成管机构7相连接,而且上层支撑板3右端与切割收集机构9相连接;上层支撑板3顶端前侧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4;上层支撑板3后端中部与侧部连接架5相连接;上层支撑板3顶端左侧设置有加热弯折机构6,并且加热弯折机构6右端中部与侧部连接架5相连接;上层支撑板3顶端右侧设置有贴合固定机构8。
加热弯折机构6包括第一工作台601,长齿轨602,圆柱齿轮603,第一丝杆604,第一内纹滑块605,第一加热弯折板606,第二内纹滑块607,第二加热弯折板608,第一连接转动轴609,第二连接转动轴6010,水平移动板6011,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伺服电机6013,椭形限位柱6014,收纳盒6015,第一转动轴承座6016,滑动连接条6017,内槽滑块6018和内槽滑轨6019;第一工作台601顶端前侧与长齿轨602相连接;长齿轨602顶端左侧与圆柱齿轮603进行啮合;圆柱齿轮603后端中部与第一丝杆604进行插接;第一丝杆604外表面中前部与第一内纹滑块6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04外表面中后部与第二内纹滑块6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04后端与第一转动轴承座6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内纹滑块605底端与第一加热弯折板606相连接;第一加热弯折板606底端中部与第一连接转动轴609进行焊接;第二内纹滑块607底端与第二加热弯折板608相连接;第二加热弯折板608底端中部与第二连接转动轴6010进行焊接;第一连接转动轴609底端与水平移动板6011进行转动连接,并且水平移动板6011顶端中后部与第二连接转动轴6010相连接;水平移动板6011底端内侧与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进行传动连接;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左端中部与伺服电机6013进行转动连接;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上方设置有椭形限位柱6014;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右侧设置有收纳盒6015;第一转动轴承座6016底端前侧与滑动连接条6017进行焊接;滑动连接条6017底端与内槽滑块6018进行焊接;内槽滑块6018外表面与内槽滑轨6019进行滑动连接,并且内槽滑轨6019前端与第一工作台601相连接;椭形限位柱6014右端与侧部连接架5相连接;第一工作台601底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
卷动成管机构7包括步进电机701,第一传动轮702,第二传动轮703,第一平齿轮704,第三传动轮705,第二平齿轮706,第一伸缩转轴707,第一电动推杆708,第四传动轮709,第五传动轮7010,第六传动轮7011,第七传动轮7012,第三平齿轮7013,第四平齿轮7014,第二电动推杆7015,第二伸缩转轴7016,第五平齿轮7017,第六平齿轮7018,固定轴承盘7019,转动卷轴7020和限位固定槽7021;步进电机701底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7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702右前侧与第二传动轮7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3顶端中部与第一平齿轮7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3底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7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3右侧设置有第二平齿轮706;第三传动轮705右前侧与第四传动轮709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平齿轮706顶端中部与第一伸缩转轴707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706底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70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709底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7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7010右后侧与第六传动轮7011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7011底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7012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7011顶端中部与第三平齿轮7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7013左下侧设置有第四平齿轮7014;第四平齿轮7014底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7015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7014顶端中部与第二伸缩转轴7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伸缩转轴7016左侧设置有第五平齿轮7017;第五平齿轮7017左端中部与第六平齿轮7018进行啮合;第五平齿轮7017顶端中部与固定轴承盘7019进行转动连接;固定轴承盘7019顶端中部与转动卷轴7020进行转动连接;转动卷轴7020前端中部设置有限位固定槽7021;步进电机701顶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一平齿轮704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一伸缩转轴707顶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六平齿轮7018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五平齿轮7017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二伸缩转轴7016顶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三平齿轮7013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固定轴承盘7019底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七传动轮7012右前侧与切割收集机构9相连接。
贴合固定机构8包括第二工作台801,平移矩形槽802,拨动限位条803,固定滚筒柱804,第一矩形柱805,第二矩形柱806,龙门架板807,压簧808,按压手柄809,伸缩杆8010,条形切刀8011,第一矩形桩8012,第一弧形限位板8013,第二矩形桩8014和第二弧形限位板8015;第二工作台801顶端右前侧设置有平移矩形槽802;平移矩形槽802上方设置有拨动限位条803,并且拨动限位条803底端后侧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拨动限位条803左侧设置有固定滚筒柱804,并且固定滚筒柱804底端左侧和右侧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固定滚筒柱804后右侧设置有第一矩形柱805,并且第一矩形柱805底端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第一矩形柱805左侧设置有第二矩形柱806,并且第二矩形柱806底端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第一矩形柱805顶端与龙门架板807进行焊接,并且龙门架板807底端左侧与第二矩形柱806相连接;第一矩形柱805后侧设置有第一矩形桩8012,并且第一矩形桩8012底端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龙门架板807顶端中部与压簧808相连接;压簧808顶端设置有按压手柄809;按压手柄809底端中部与伸缩杆8010相连接;伸缩杆8010底端与条形切刀8011相连接;第一矩形桩8012顶端与第一弧形限位板8013进行焊接;第一矩形桩8012左侧设置有第二矩形桩8014,并且第二矩形桩8014底端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第二矩形桩8014顶端与第二弧形限位板8015进行焊接;第二工作台801底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
切割收集机构9包括第八传动轮901,第一锥齿轮902,第二锥齿轮903,第一柱形轴承座904,第一侧位连接板905,第一转轴杆906,第二侧位连接板907,锯片908,第二柱形轴承座909,第三侧位连接板9010,滑道放料板9011和收集筐9012;第八传动轮901顶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902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901底端中部与第一柱形轴承座9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902后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903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903后端中部与第一转轴杆9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柱形轴承座904底端与第一侧位连接板905相连接;第一转轴杆906外表面前侧与第二侧位连接板90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侧位连接板907底端与第一侧位连接板905相连接;第一转轴杆906外表面中部与锯片9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906后端与第二柱形轴承座909进行转动连接;锯片908左侧设置有滑道放料板9011;第二柱形轴承座909底端与第三侧位连接板9010相连接;第三侧位连接板9010前端中部与收集筐9012相连接,并且收集筐9012前端中部与第一侧位连接板905相连接;收集筐9012左端顶部与下层支撑板1相连接;滑道放料板9011顶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八传动轮901左后侧与第七传动轮7012相连接。
第一加热弯折板606和第二加热弯折板608内置发热装置。
滑道放料板9011顶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矩形挡板。
第一电动推杆708可带动第二平齿轮706向上推出至第二平齿轮706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平齿轮704和第六平齿轮7018进行啮合。
第二电动推杆7015可带动第四平齿轮7014向上推出至第四平齿轮7014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五平齿轮7017和第三平齿轮7013进行啮合。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固定至工作平面,然后外接电源,人工打开控制显示屏4,通过控制显示屏4接通装置内部动力系统电源,然后首先将挤塑板加入加热弯折机构6内部,挤塑板在加热弯折机构6内部进行加热弯折操作,得到弯折柔性挤塑板,然后在挤塑板温度还没有下降时,将挤塑板加入至卷动成管机构7,温热柔性挤塑板在卷动成管机构7内部进行卷动成管,得到管桩板,然后挤塑板温度降低定型,然后成型挤塑管在贴合固定机构8,进行胶纸贴合,保证其不会散开,最后挤塑保温管粗品加入切割收集机构9进行下一步切割收集,完成了硬质挤塑保温板加热软化弯折,高速收卷成管,快速封装切割的工作。
加热弯折机构6包括第一工作台601,长齿轨602,圆柱齿轮603,第一丝杆604,第一内纹滑块605,第一加热弯折板606,第二内纹滑块607,第二加热弯折板608,第一连接转动轴609,第二连接转动轴6010,水平移动板6011,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伺服电机6013,椭形限位柱6014,收纳盒6015,第一转动轴承座6016,滑动连接条6017,内槽滑块6018和内槽滑轨6019;第一工作台601顶端前侧与长齿轨602相连接;长齿轨602顶端左侧与圆柱齿轮603进行啮合;圆柱齿轮603后端中部与第一丝杆604进行插接;第一丝杆604外表面中前部与第一内纹滑块6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04外表面中后部与第二内纹滑块6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04后端与第一转动轴承座6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内纹滑块605底端与第一加热弯折板606相连接;第一加热弯折板606底端中部与第一连接转动轴609进行焊接;第二内纹滑块607底端与第二加热弯折板608相连接;第二加热弯折板608底端中部与第二连接转动轴6010进行焊接;第一连接转动轴609底端与水平移动板6011进行转动连接,并且水平移动板6011顶端中后部与第二连接转动轴6010相连接;水平移动板6011底端内侧与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进行传动连接;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左端中部与伺服电机6013进行转动连接;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上方设置有椭形限位柱6014;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右侧设置有收纳盒6015;第一转动轴承座6016底端前侧与滑动连接条6017进行焊接;滑动连接条6017底端与内槽滑块6018进行焊接;内槽滑块6018外表面与内槽滑轨6019进行滑动连接,并且内槽滑轨6019前端与第一工作台601相连接;椭形限位柱6014右端与侧部连接架5相连接;第一工作台601底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
首先将硬质挤塑保温板固定至第一加热弯折板606和第二加热弯折板608之间,使椭形限位柱6014位于挤塑保温板上方,然后通过控制显示屏4接通伺服电机6013电源,同时接通第一加热弯折板606和第二加热弯折板608内部发热装置电源,然后挤塑保温板受热温度升高变软,同时伺服电机6013转动带动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运动,即独立丝杆移动机构6012带动水平移动板6011实现左右移动,即水平移动板6011通过第一连接转动轴609和第二连接转动轴6010带动第一加热弯折板606和第二加热弯折板608转动,进而第一加热弯折板606和第二加热弯折板608顶端通过第一内纹滑块605和第二内纹滑块607带动第一丝杆604实现左右运动,同时第一丝杆604带动圆柱齿轮603在长齿轨602顶端实现啮合滚动,进而长齿轨602使圆柱齿轮603转动,即圆柱齿轮603带动第一丝杆604转动,在第一丝杆604的转动作用下,第一内纹滑块605和第二内纹滑块607带动第一加热弯折板606和第二加热弯折板608实现开合运动,同时椭形限位柱6014保证挤塑板上下不会偏移,即对加热的挤塑板进行反复弯折,得到结构柔软的挤塑板,完成了硬质挤塑板的弯折软化。
卷动成管机构7包括步进电机701,第一传动轮702,第二传动轮703,第一平齿轮704,第三传动轮705,第二平齿轮706,第一伸缩转轴707,第一电动推杆708,第四传动轮709,第五传动轮7010,第六传动轮7011,第七传动轮7012,第三平齿轮7013,第四平齿轮7014,第二电动推杆7015,第二伸缩转轴7016,第五平齿轮7017,第六平齿轮7018,固定轴承盘7019,转动卷轴7020和限位固定槽7021;步进电机701底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7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702右前侧与第二传动轮7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3顶端中部与第一平齿轮7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3底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7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3右侧设置有第二平齿轮706;第三传动轮705右前侧与第四传动轮709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平齿轮706顶端中部与第一伸缩转轴707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706底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70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709底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7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7010右后侧与第六传动轮7011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7011底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7012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7011顶端中部与第三平齿轮7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7013左下侧设置有第四平齿轮7014;第四平齿轮7014底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7015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7014顶端中部与第二伸缩转轴7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伸缩转轴7016左侧设置有第五平齿轮7017;第五平齿轮7017左端中部与第六平齿轮7018进行啮合;第五平齿轮7017顶端中部与固定轴承盘7019进行转动连接;固定轴承盘7019顶端中部与转动卷轴7020进行转动连接;转动卷轴7020前端中部设置有限位固定槽7021;步进电机701顶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一平齿轮704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一伸缩转轴707顶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六平齿轮7018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五平齿轮7017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二伸缩转轴7016顶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三平齿轮7013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固定轴承盘7019底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七传动轮7012右前侧与切割收集机构9相连接。
在挤塑保温板温度没有明显下降时,将较为柔软的挤塑保温板一端固定于转动卷轴7020前端的限位固定槽7021内部,然后通过控制显示屏4接通步进电机701电源,然后步进电机701底端带动第一传动轮702转动,进而第一传动轮702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703转动,然后第二传动轮703顶端带动第一平齿轮704转动,同时第二传动轮703底端中部带动第三传动轮705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轮705通过皮带带动第四传动轮709转动,进而第四传动轮709底端带动第五传动轮7010转动,然后第五传动轮7010右侧通过皮带带动第六传动轮7011转动,进而第六传动轮7011顶端带动第三平齿轮7013转动,同时第六传动轮7011底端带动第七传动轮7012转动,然后通过控制显示屏4控制第一电动推杆708向上推出即带动第二平齿轮706向上推出至第二平齿轮706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平齿轮704和第六平齿轮7018进行啮合,然后第一平齿轮704右端通过第二平齿轮706进而带动第六平齿轮7018转动,然后第六平齿轮7018右端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五平齿轮7017转动,即第五平齿轮7017顶端通过带动固定轴承盘7019进而固定轴承盘7019带动转动卷轴7020转动,然后转动卷轴7020通过限位固定槽7021带动挤塑保温板在转动卷轴7020上卷动,得到管状挤塑保温板,然后通过控制第二电动推杆7015向上推出带动第四平齿轮7014向上推出至第四平齿轮7014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五平齿轮7017和第三平齿轮7013进行啮合,同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708收缩,然后第三平齿轮7013左端通过第四平齿轮7014带动第五平齿轮7017转动,即带动第五平齿轮7017进行反转,待挤塑保温板出现缝隙时,第五平齿轮7017可以带动固定轴承盘7019,转动卷轴7020进行反转,然后重新卷动,得到标准的挤塑保温管,完成了挤塑保温管的卷动成型。
贴合固定机构8包括第二工作台801,平移矩形槽802,拨动限位条803,固定滚筒柱804,第一矩形柱805,第二矩形柱806,龙门架板807,压簧808,按压手柄809,伸缩杆8010,条形切刀8011,第一矩形桩8012,第一弧形限位板8013,第二矩形桩8014和第二弧形限位板8015;第二工作台801顶端右前侧设置有平移矩形槽802;平移矩形槽802上方设置有拨动限位条803,并且拨动限位条803底端后侧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拨动限位条803左侧设置有固定滚筒柱804,并且固定滚筒柱804底端左侧和右侧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固定滚筒柱804后右侧设置有第一矩形柱805,并且第一矩形柱805底端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第一矩形柱805左侧设置有第二矩形柱806,并且第二矩形柱806底端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第一矩形柱805顶端与龙门架板807进行焊接,并且龙门架板807底端左侧与第二矩形柱806相连接;第一矩形柱805后侧设置有第一矩形桩8012,并且第一矩形桩8012底端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龙门架板807顶端中部与压簧808相连接;压簧808顶端设置有按压手柄809;按压手柄809底端中部与伸缩杆8010相连接;伸缩杆8010底端与条形切刀8011相连接;第一矩形桩8012顶端与第一弧形限位板8013进行焊接;第一矩形桩8012左侧设置有第二矩形桩8014,并且第二矩形桩8014底端与第二工作台801相连接;第二矩形桩8014顶端与第二弧形限位板8015进行焊接;第二工作台801底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
首先将拨动限位条803扭动至横向,然后将固定滚筒柱804右端限位板向右移动,即在平移矩形槽802内部向右平移,然后将胶纸卷套至固定滚筒柱804外表面,然后将挤塑保温管固定至第一弧形限位板8013和第二弧形限位板8015的弧形凹槽内,然后将胶纸一头贴至挤塑保温管表面,然后转动保温管,两头分别缠绕一圈,然后手动按下按压手柄809,按压手柄809带动压簧808压缩,同时按压手柄809底端带动伸缩杆8010和条形切刀8011向下伸出,即条形切刀8011将胶纸从适当位置斩断,完成了挤塑保温管的胶纸封装。
切割收集机构9包括第八传动轮901,第一锥齿轮902,第二锥齿轮903,第一柱形轴承座904,第一侧位连接板905,第一转轴杆906,第二侧位连接板907,锯片908,第二柱形轴承座909,第三侧位连接板9010,滑道放料板9011和收集筐9012;第八传动轮901顶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902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901底端中部与第一柱形轴承座9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902后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903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903后端中部与第一转轴杆9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柱形轴承座904底端与第一侧位连接板905相连接;第一转轴杆906外表面前侧与第二侧位连接板90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侧位连接板907底端与第一侧位连接板905相连接;第一转轴杆906外表面中部与锯片9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906后端与第二柱形轴承座909进行转动连接;锯片908左侧设置有滑道放料板9011;第二柱形轴承座909底端与第三侧位连接板9010相连接;第三侧位连接板9010前端中部与收集筐9012相连接,并且收集筐9012前端中部与第一侧位连接板905相连接;收集筐9012左端顶部与下层支撑板1相连接;滑道放料板9011顶端与上层支撑板3相连接;第八传动轮901左后侧与第七传动轮7012相连接。
将封装好的挤塑保温管从滑道放料板9011放下,然后第七传动轮7012通过皮带带动第八传动轮901转动,进而第八传动轮901顶端带动第一锥齿轮902转动,然后第一锥齿轮902后端中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903转动,然后第二锥齿轮903后端中部通过第一转轴杆906带动第一转轴杆906转动,进而第一转轴杆906带动锯片908转动,然后从滑道放料板9011放下的挤塑保温管被锯片908切断,得到较短的保温管,收集存放至收集筐9012内部,完成了挤塑保温管的切割收集。
第一加热弯折板606和第二加热弯折板608内置发热装置,以便于第一加热弯折板606和第二加热弯折板608对硬质挤塑保温板进行加热,使其软化。
滑道放料板9011顶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矩形挡板,以便于挤塑保温管不会前后偏移,即切割位置不变。
第一电动推杆708可带动第二平齿轮706向上推出至第二平齿轮706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平齿轮704和第六平齿轮7018进行啮合,以便于第一平齿轮704可以通过第二平齿轮706带动第六平齿轮7018转动。
第二电动推杆7015可带动第四平齿轮7014向上推出至第四平齿轮7014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五平齿轮7017和第三平齿轮7013进行啮合,以便于第三平齿轮7013可以通过第四平齿轮7014带动第五平齿轮7017转动。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1.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包括下层支撑板,支撑底座和上层支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显示屏,侧部连接架,加热弯折机构,卷动成管机构,贴合固定机构,切割收集机构和支撑连接板;下层支撑板底端左侧与支撑底座相连接;下层支撑板顶端右侧与卷动成管机构相连接;下层支撑板右端与切割收集机构相连接,并且切割收集机构前端中部与卷动成管机构相连接;下层支撑板顶端左侧与支撑连接板相连接;支撑连接板顶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并且上层支撑板中部与卷动成管机构相连接,而且上层支撑板右端与切割收集机构相连接;上层支撑板顶端前侧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上层支撑板后端中部与侧部连接架相连接;上层支撑板顶端左侧设置有加热弯折机构,并且加热弯折机构右端中部与侧部连接架相连接;上层支撑板顶端右侧设置有贴合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弯折机构包括第一工作台,长齿轨,圆柱齿轮,第一丝杆,第一内纹滑块,第一加热弯折板,第二内纹滑块,第二加热弯折板,第一连接转动轴,第二连接转动轴,水平移动板,独立丝杆移动机构,伺服电机,椭形限位柱,收纳盒,第一转动轴承座,滑动连接条,内槽滑块和内槽滑轨;第一工作台顶端前侧与长齿轨相连接;长齿轨顶端左侧与圆柱齿轮进行啮合;圆柱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丝杆进行插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前部与第一内纹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后部与第二内纹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后端与第一转动轴承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内纹滑块底端与第一加热弯折板相连接;第一加热弯折板底端中部与第一连接转动轴进行焊接;第二内纹滑块底端与第二加热弯折板相连接;第二加热弯折板底端中部与第二连接转动轴进行焊接;第一连接转动轴底端与水平移动板进行转动连接,并且水平移动板顶端中后部与第二连接转动轴相连接;水平移动板底端内侧与独立丝杆移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独立丝杆移动机构左端中部与伺服电机进行转动连接;独立丝杆移动机构上方设置有椭形限位柱;独立丝杆移动机构右侧设置有收纳盒;第一转动轴承座底端前侧与滑动连接条进行焊接;滑动连接条底端与内槽滑块进行焊接;内槽滑块外表面与内槽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并且内槽滑轨前端与第一工作台相连接;椭形限位柱右端与侧部连接架相连接;第一工作台底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卷动成管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平齿轮,第三传动轮,第二平齿轮,第一伸缩转轴,第一电动推杆,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三平齿轮,第四平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二伸缩转轴,第五平齿轮,第六平齿轮,固定轴承盘,转动卷轴和限位固定槽;步进电机底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右前侧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右侧设置有第二平齿轮;第三传动轮右前侧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伸缩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右后侧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三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左下侧设置有第四平齿轮;第四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二伸缩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伸缩转轴左侧设置有第五平齿轮;第五平齿轮左端中部与第六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五平齿轮顶端中部与固定轴承盘进行转动连接;固定轴承盘顶端中部与转动卷轴进行转动连接;转动卷轴前端中部设置有限位固定槽;步进电机顶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一平齿轮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一伸缩转轴顶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六平齿轮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五平齿轮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二伸缩转轴顶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三平齿轮顶端中部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固定轴承盘底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右前侧与切割收集机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贴合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工作台,平移矩形槽,拨动限位条,固定滚筒柱,第一矩形柱,第二矩形柱,龙门架板,压簧,按压手柄,伸缩杆,条形切刀,第一矩形桩,第一弧形限位板,第二矩形桩和第二弧形限位板;第二工作台顶端右前侧设置有平移矩形槽;平移矩形槽上方设置有拨动限位条,并且拨动限位条底端后侧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拨动限位条左侧设置有固定滚筒柱,并且固定滚筒柱底端左侧和右侧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固定滚筒柱后右侧设置有第一矩形柱,并且第一矩形柱底端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第一矩形柱左侧设置有第二矩形柱,并且第二矩形柱底端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第一矩形柱顶端与龙门架板进行焊接,并且龙门架板底端左侧与第二矩形柱相连接;第一矩形柱后侧设置有第一矩形桩,并且第一矩形桩底端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龙门架板顶端中部与压簧相连接;压簧顶端设置有按压手柄;按压手柄底端中部与伸缩杆相连接;伸缩杆底端与条形切刀相连接;第一矩形桩顶端与第一弧形限位板进行焊接;第一矩形桩左侧设置有第二矩形桩,并且第二矩形桩底端与第二工作台相连接;第二矩形桩顶端与第二弧形限位板进行焊接;第二工作台底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收集机构包括第八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柱形轴承座,第一侧位连接板,第一转轴杆,第二侧位连接板,锯片,第二柱形轴承座,第三侧位连接板,滑道放料板和收集筐;第八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柱形轴承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柱形轴承座底端与第一侧位连接板相连接;第一转轴杆外表面前侧与第二侧位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侧位连接板底端与第一侧位连接板相连接;第一转轴杆外表面中部与锯片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后端与第二柱形轴承座进行转动连接;锯片左侧设置有滑道放料板;第二柱形轴承座底端与第三侧位连接板相连接;第三侧位连接板前端中部与收集筐相连接,并且收集筐前端中部与第一侧位连接板相连接;收集筐左端顶部与下层支撑板相连接;滑道放料板顶端与上层支撑板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左后侧与第七传动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弯折板和第二加热弯折板内置发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滑道放料板顶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矩形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动推杆可带动第二平齿轮向上推出至第二平齿轮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平齿轮和第六平齿轮进行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挤塑保温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动推杆可带动第四平齿轮向上推出至第四平齿轮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五平齿轮和第三平齿轮进行啮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