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盘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制动盘的涂覆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对制动盘进行来件检验,然后将制动盘放置于运输平台上,运输至涂覆加工车间,由夹取机构将制动盘夹取至多条涂覆工作线进行涂覆工作,目前操作人员没有对运输平台上的制动盘进行定位,如此造成设定好程序的夹取机构不能准确的对制动盘夹取,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盘运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运输平台没有对制动盘的定位装置,夹取机构无法准确夹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制动盘运输装置,包括传送带、放置底座、固定台和中心柱,所述传送带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放置底座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表面,所述固定台与所述放置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放置底座的表面,远离所述传送带,所述中心柱与所述固定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台的表面,远离所述传送带,且伸出所述固定台的表面;所述固定台包括支撑柱和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并环绕所述支撑柱的一周,且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侧面,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放置底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中心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放置底座和所述中心柱之间。
其中,所述支撑柱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柱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其中,所述中心柱包括弹片和回位弹簧,所述弹片与所述中心柱滑动连接,并朝向所述中心柱的中心线滑动,且位于所述中心柱的表面,所述回位弹簧与所述中心柱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弹片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中心柱和所述弹片之间。
其中,所述固定台的内部中空,所述中心柱与所述固定台滑动连接,并在所述固定台的中心线上运动,朝向所述固定台的内部伸缩。
其中,所述固定台还包括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与所述固定台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中心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台和所述中心柱之间。
其中,所述中心柱还包括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中心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中心柱的内部。
其中,所述传送带为环形结构,所述放置底座的数量为多个,并所述固定台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中心柱的数量为多个。
其中,所述传送带包括卡齿和伺服电机,所述卡齿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远离所述放置底座一侧;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卡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远离所述放置底座。
其中,所述传送带还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卡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且远离所述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动盘运输装置,通过所述放置底座固定于所述传送带上,将制动盘放置于所述放置底座的表面,对制动盘进行初级定位,所述固定台固定在所述放置底座上,并通过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弧形曲面与制动盘的中心凹槽卡合,使制动盘只能摆动一定角度,并不会掉落,再通过所述中心柱与制动盘的中心孔套合,使制动盘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柱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限制制动盘的摆动,如此将制动盘定位于所述制动盘运输装置上,使制动盘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相对于所述传送带的位移,使夹取机构能准确的找准夹取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台和中心柱的剖面图。
图中:1-传送带、2-放置底座、3-固定台、4-中心柱、11-卡齿、12-伺服电机、13-减速电机、31-支撑柱、32-弧形曲面、33-伸缩弹簧、41-弹片、42-回位弹簧、43-红外发射器、100-制动盘运输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盘运输装置100,包括传送带1、放置底座2、固定台3和中心柱4,所述传送带1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放置底座2与所述传送带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1的表面,所述固定台3与所述放置底座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放置底座2的表面,远离所述传送带1,所述中心柱4与所述固定台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台3的表面,远离所述传送带1,且伸出所述固定台3的表面;所述固定台3包括支撑柱31和弧形曲面32,所述弧形曲面32与所述支撑柱31固定连接,并环绕所述支撑柱31的一周,且位于所述支撑柱31的侧面,所述支撑柱31与所述放置底座2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中心柱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放置底座2和所述中心柱4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底座2为矩形底板,通过粘接固定于所述传送带1上,将制动盘放置于所述放置底座2的表面,对制动盘进行初级定位,所述固定台3的底面粘接固定在所述放置底座2的顶面上,所述支撑柱31为圆柱体,并直径大小小于制动盘的凹槽直径,所述弧形曲面32环绕所述支撑柱31一周,并曲面弧度小于制动盘凹槽的弧度,通过所述支撑柱31和所述弧形曲面32与制动盘的中心凹槽卡合,使制动盘只能摆动一定角度,并不会掉落,再通过所述中心柱4与制动盘的中心孔套合,使制动盘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柱4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并所述中心柱4将制动盘的中心孔填满,限制制动盘的摆动,如此将制动盘定位于所述制动盘运输装置100上,使制动盘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相对于所述传送带1的位移,在设定程序的流水线加工中,使夹取机构能准确的找准夹取位置,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31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柱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31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柱4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使制动盘固定在所述固定台3的中心位置,制动盘在水平方向进行固定,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相互垂直的重力、支撑力和拉力,如此能使受力更均匀,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柱4包括弹片41和回位弹簧42,所述弹片41与所述中心柱4滑动连接,并朝向所述中心柱4的中心线滑动,且位于所述中心柱4的表面,所述回位弹簧42与所述中心柱4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弹片4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中心柱4和所述弹片4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回位弹簧42位于所述弹片41和所述中心柱4之间,带动所述弹片41滑动,所述回位弹簧42和所述弹片41的数量为多个,并分别位于所述中心柱4的不同方向,且伸缩方向朝向所述中心柱4的中心线,当制动盘放入所述固定台3上时,所述制动盘的中心孔孔壁将弹片41通过所述回位弹簧42压缩,进而对制动盘进行抵制,使制动盘不与所述中心柱4直接接触,防止对制动盘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台3的内部中空,所述中心柱4与所述固定台3滑动连接,并在所述固定台3的中心线上运动,朝向所述固定台3的内部伸缩。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台3的内部中空,所述中心柱4的柱壁与所述固定台3中空部分的侧壁连接,并在侧壁上滑动,使所述中心柱4伸入所述固定台3的中空部,如此能使夹取机构通过按压将所述中心柱4按压至所述固定台3内部,便于对制动盘的夹取。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台3还包括伸缩弹簧33,所述伸缩弹簧33与所述固定台3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中心柱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台3和所述中心柱4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弹簧33连接所述固定台3和所述中心柱4,对所述中心柱4作向上的推力,当所述中心柱4受力伸入所述固定台3的内部,压缩所述伸缩弹簧33,当夹取组件夹取完成后,所述中心柱4不受压力,被所述伸缩弹簧33向外弹出,恢复至自由状态,如此便于所述操作人员对制动盘的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柱4还包括红外发射器43,所述红外发射器43与所述中心柱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中心柱4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发射器43位于所述中心柱4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回位弹簧42的上方,所述红外发射器43向外发射红外信号,夹取组件具有信号接收器,当夹取组件靠近所述红外发射器43发出的红外信号时,靠近的距离越近,信号越强,使夹取组件能准确的到达夹取位置,对制动盘进行夹取。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1为环形结构,所述放置底座2的数量为多个,并所述固定台3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中心柱4的数量为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1为环形结构,所述放置底座2、所述固定台3和所述中心柱4在所述传送带1上作往复运动,通过多个所述放置底座2、所述固定台3和所述中心柱4的组合,能放置多个制动盘,并对多个制动盘进行运输,如此使工作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1包括卡齿11和伺服电机12,所述卡齿11与所述传送带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1的表面,且位于所述传送带1的远离所述放置底座2一侧;所述伺服电机12与所述卡齿1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1的下方,远离所述放置底座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齿11与所述伺服电机12配合,所述卡齿11的数量为多个,并与所述传送带1一体成型,且均匀分布与所述传送带1的表面,还位于所述传送带1的下方,通过所述伺服电机12的转动,带动所述卡齿11运动,进而带动所述传送带1运动,如此能让所述传送带1作单一方向上的圆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1还包括减速电机13,所述减速电机13与所述卡齿1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1的下方,且远离所述伺服电机1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电机13与所述卡齿11配合,并所述传送带1的远离所述伺服电机12一侧,所述减速电机13通过与所述伺服电机12的配合转动,当制动盘将要进入加工区域时,所述伺服电机12停止工作,所述减速电机13工作,使制动盘以更慢的速度进入加工区域,当离开加工区域后,所述减速电机13停止工作,所述伺服电机12工作,对制动盘进行运输,如此提速减速能让制动盘运输快速,且不影响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制动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送带、放置底座、固定台和中心柱,所述传送带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放置底座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表面,所述固定台与所述放置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放置底座的表面,远离所述传送带,所述中心柱与所述固定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台的表面,远离所述传送带,且伸出所述固定台的表面;
所述固定台包括支撑柱和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并环绕所述支撑柱的一周,且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侧面,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放置底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中心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放置底座和所述中心柱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柱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柱包括弹片和回位弹簧,所述弹片与所述中心柱滑动连接,并朝向所述中心柱的中心线滑动,且位于所述中心柱的表面,所述回位弹簧与所述中心柱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弹片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中心柱和所述弹片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台的内部中空,所述中心柱与所述固定台滑动连接,并在所述固定台的中心线上运动,朝向所述固定台的内部伸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台还包括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与所述固定台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中心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台和所述中心柱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柱还包括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中心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中心柱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带为环形结构,所述放置底座的数量为多个,并所述固定台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中心柱的数量为多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带包括卡齿和伺服电机,所述卡齿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远离所述放置底座一侧;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卡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远离所述放置底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带还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卡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且远离所述伺服电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