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0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中,涂布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的配向膜,起着控制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的作用。由于液晶与配向膜之间的界面有很强的作用力,所以当外在电压撤销后,已经改变排列方向的液晶分子是靠着黏弹性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在通常情况下,评价面板良品率好坏的重要标准是直流残留,重点考量看面板中离子累积和释放的状况,而当液晶显示面板中的配向膜的体阻抗过高时,液晶分子上的直流残留积累多、释放慢,从而造成液晶显示面板的良品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用以降低配向膜的体阻抗,从而使液晶分子能更好地释放表面上的游离离子,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向膜,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向膜;

其中,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均含有导电纳米粒子。

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导电纳米粒子包括γ-f2o3纳米粒子。

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γ-f2o3纳米粒子占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质量分数均为0.05%-2%。

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还包括聚酰亚胺薄膜,所述γ-f2o3纳米粒子位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表面。

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还包括聚酰亚胺薄膜,所述γ-f2o3纳米粒子均匀的分布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基板上制备第一配向膜,在第二基板上制备第二配向膜,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均含有导电纳米粒子;

采用液晶注入工艺在所述第一配向膜与所述第二配向膜之间注入液晶,并通过框胶粘合。

本申请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导电纳米粒子包括γ-f2o3纳米粒子。

本申请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配向液涂布区均匀涂布聚酰亚胺酸溶液,对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预热处理;

将含有γ-f2o3纳米粒子的油酸溶液均匀涂布到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配向液涂布区,对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加热处理,形成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

本申请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配向液涂布区均匀涂布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包括聚酰亚胺酸溶液和含有γ-f2o3纳米粒子的油酸溶液;

对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预热处理,形成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

本申请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油酸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fecl3溶液和mg(no3)2溶液加入到naoh溶液中,得到第一金属盐溶液,进行加热处理,得到第一沉淀物;

在所述第一沉淀物中加入fecl2溶液,经搅拌加热后,得到第二金属盐溶液,待所述第二金属盐溶液冷却后产生第二沉淀物;

通过丙酮对所述第二沉淀物进行洗涤,得到γ-f2o3纳米粒子;

将所述γ-f2o3纳米粒子溶入油酸中,获得含有所述γ-f2o3纳米粒子的油酸溶液。

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配向膜的材料中加入导电纳米粒子,使配向膜的绝缘性降低,从而降低配向膜的体抗阻,低体抗阻的配向膜能使液晶分子更快、更少的累积游离离子,同时能使液晶分子更快的释放表面上的游离离子,以达到提高液晶显示面板良品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现有技术中,配向膜材料为聚酰亚胺类材料,由酸酐和多胺通过热聚合形成,通常情况下,要求配向膜必须具有均一性、密着性、稳定性以及绝缘的特性,而在液晶显示面板中,配向膜的体抗阻会随着配向膜绝缘性的提高而增大,当配向膜体阻抗过高时,液晶分子上积累的游离离子则会变多,同时液晶分子释放游离离子时的速度会变慢,从而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良品率,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上诉缺陷。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00。

所述第一基板100面向所述第二基板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向膜400,所述第二基板200面向所述第一基板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向膜500。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材料均含有导电纳米粒子。

请参阅图3,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第一基板100上制备第一配向膜400,在第二基板200上制备第二配向膜500,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材料均含有导电纳米粒子。

步骤s20:采用液晶注入工艺在所述第一配向膜400与所述第二配向膜500之间注入液晶,并通过框胶700粘合。

在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导电纳米粒子包括γ-f2o3纳米粒子600。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纳米粒子为γ-f2o3纳米粒子600,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具有降低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绝缘特性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体抗阻。

本申请通过制备含有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的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使所述液晶层300中的游离离子数量降低,从而达到液晶分子能更快、更少的累计游离离子的效果,同时由于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中含有能降低所述配向膜绝缘特性的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因此其体抗阻较低,低体抗阻的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可以使液晶分子更快、更少的累积游离离子,同时使液晶分子可以更快的释放表面上的游离离子,以达到提高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良品率的效果。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列一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0为阵列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100包括一第一衬底,以及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面向所述第二基板200一侧上的薄膜晶体管层、平坦层和像素定义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200为彩膜基板。

所述彩膜基板200包括一第二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面向所述第一基板100一侧上的色阻层。

所述色阻层的色阻颜色可以为红色、绿色、蓝色中的一种,在此对所述色阻层的色阻颜色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0面向所述第二基板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向膜400,所述第二基板200面向所述第一基板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向膜500。

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材料均含有导电纳米粒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纳米粒子为γ-f2o3纳米粒子600。

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是一种导电粒子,含有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的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绝缘性会降低,从而使其体抗阻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占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质量分数均为0.05%-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通过框胶700相连接,所述框胶700与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边缘相接触,但不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材料还包括聚酰亚胺薄膜,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位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靠近所述液晶层300的一侧上。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1:在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的配向液涂布区均匀涂布聚酰亚胺酸溶液,对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进行预热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进行预热处理时的温度为80℃-150℃,所述预热处理的时间为2min-5min。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进行预热处理时的温度为120℃,所述预热处理的时间为4min。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酰亚胺酸溶液通过将二酐类单体和二胺类单体溶解在在有机溶剂中,并且在室温下反应24h后获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中,所述二酐类单体和二胺类单体的摩尔比为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n-甲基吡咯烷酮溶、n-乙基吡咯烷、γ-己内酯、二甲基亚砜以及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步骤s12:将含有γ-f2o3纳米粒子600的油酸溶液均匀涂布到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的配向液涂布区,对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200板进行加热处理,形成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200板进行加热处理时的温度为180℃-250℃,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min-40min。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酸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21:将fecl3溶液和mg(no3)2溶液加入到naoh溶液中,得到第一金属盐溶液,进行加热处理,得到第一沉淀物;

步骤s122:在所述第一沉淀物中加入fecl2溶液,经搅拌加热后,得到第二金属盐溶液,待所述第二金属盐溶液冷却后产生第二沉淀物;

步骤s123:通过丙酮对所述第二沉淀物进行洗涤,得到γ-f2o3纳米粒子;

步骤s124:将所述γ-f2o3纳米粒子溶入油酸中,获得含有所述γ-f2o3纳米粒子的油酸溶液。

在本实施例中,将fecl3溶于水中得到摩尔溶度为1mol/l的所述fecl3溶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fecl3溶液的体积为40ml。

在本实施例中,将mg(no3)2溶于水和盐酸中得到摩尔溶度为2mol/0.05mol/l的所述mg(no3)2溶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g(no3)2溶液的体积为10m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naoh溶液的摩尔溶度为0.7mol/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naoh溶液的体积为500m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盐溶液的ph值为10-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盐溶液进行加热处理的温度为95℃-100℃,当所述第一金属盐溶液加热至沸腾时,维持所述沸腾的时间为4min-6min。

在本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金属盐溶液中分离出所述第一沉淀物,通过hno3溶液对所述第一沉淀物进行洗涤,洗涤后的所述第一沉淀物的ph值为7-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hno3溶液的摩尔溶度为0.01mol/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fecl2溶液的摩尔溶度为0.25mol/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fecl2溶液的体积为400m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的质量为1g-4g。

在本实施例中,含有所述含有γ-f2o3纳米粒子600的油酸溶液的体积为50m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盐溶液进行加热处理的温度为95℃-100℃,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35min。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加热处理后的所述第二金属盐溶液的ph值为3-4。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fecl3溶液、所述mg(no3)2溶液、所述naoh溶液以及所述fecl2溶液的摩尔溶度和体积大小,以及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和所述含有γ-f2o3纳米粒子600的油酸溶液的质量和体积,只用于举例说明,在此不做限制。

步骤s13:采用液晶注入工艺在所述第一配向膜400与所述第二配向膜500之间注入液晶,并通过框胶粘合。

在本实施例中,含有所述γ-f2o3纳米粒子的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绝缘性较低,从而导致其体抗阻较低,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体抗阻较低的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可以更好的吸附所述液晶层300中的游离离子,使所述液晶层300中的游离离子数量降低,从而达到液晶分子能更快、更少的累计游离离子的效果,同时由于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体抗阻较低,能使液晶分子能更快的释放表面上的游离离子,从而达到提高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良品率的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一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的材料还包括聚酰亚胺薄膜,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均匀的分布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中。

所述γ-f2o3纳米粒子600在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中均匀分布。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1:在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的配向液涂布区均匀涂布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包括聚酰亚胺酸溶液和含有γ-f2o3纳米粒子600的油酸溶液。

步骤s12:对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进行预热处理,然后在对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进行加热处理,形成所述第一配向膜400和所述第二配向膜500。

步骤s13:采用液晶注入工艺在所述第一配向膜400与所述第二配向膜500之间注入液晶,并通过框胶粘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聚酰亚胺酸溶液的质量为500g,所述含有γ-f2o3纳米粒子600的油酸溶液的体积为50m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进行预热处理时的温度为80℃-150℃,所述预热处理的时间为2min-5min。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进行加热处理时的温度为180℃-250℃,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min-40min。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聚酰亚胺酸溶液和所述含有γ-f2o3纳米粒子600的油酸溶液的质量和体积,只用于举例说明,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酰亚胺酸溶液和所述油酸溶液的制备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制备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第一基板面向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向膜,第二基板面向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向膜;其中,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的材料均含有导电纳米粒子。

在本申请中,含有所述γ-f2o3纳米粒子的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绝缘性较低,从而导致其体抗阻较低,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体抗阻较低的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可以更好的吸附所述液晶层中的游离离子,使所述液晶层中的游离离子数量降低,从而达到液晶分子能更快、更少的累计游离离子的效果,同时由于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体抗阻较低,能使液晶分子能更快的释放表面上的游离离子,从而达到提高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良品率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向膜,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向膜;

其中,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均含有导电纳米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纳米粒子包括γ-f2o3纳米粒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γ-f2o3纳米粒子占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质量分数均为0.05%-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还包括聚酰亚胺薄膜,所述γ-f2o3纳米粒子位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还包括聚酰亚胺薄膜,所述γ-f2o3纳米粒子均匀的分布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中。

6.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基板上制备第一配向膜,在第二基板上制备第二配向膜,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均含有导电纳米粒子;

采用液晶注入工艺在所述第一配向膜与所述第二配向膜之间注入液晶,并通过框胶粘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纳米粒子包括γ-f2o3纳米粒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配向液涂布区均匀涂布聚酰亚胺酸溶液,对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预热处理;

将含有γ-f2o3纳米粒子的油酸溶液均匀涂布到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配向液涂布区,对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加热处理,形成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配向液涂布区均匀涂布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包括聚酰亚胺酸溶液和含有γ-f2o3纳米粒子的油酸溶液;

对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预热处理,形成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酸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fecl3溶液和mg(no3)2溶液加入到naoh溶液中,得到第一金属盐溶液,进行加热处理,得到第一沉淀物;

在所述第一沉淀物中加入fecl2溶液,经搅拌加热后,得到第二金属盐溶液,待所述第二金属盐溶液冷却后产生第二沉淀物;

通过丙酮对所述第二沉淀物进行洗涤,得到γ-f2o3纳米粒子;

将所述γ-f2o3纳米粒子溶入油酸中,获得含有所述γ-f2o3纳米粒子的油酸溶液。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第一基板面向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向膜,第二基板面向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向膜;其中,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的材料均含有导电纳米粒子。本申请通过在配向膜的材料中加入导电纳米粒子,使配向膜的绝缘性降低,从而降低配向膜的体抗阻,低体抗阻的配向膜能使液晶分子更快、更少的累积游离离子,同时能使液晶分子更快的释放表面上的游离离子,以达到提高液晶显示面板良品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兰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8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