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34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



背景技术:

警戒墩,由橡胶材料制成,也有的由水泥浇筑而成,主要起到道路隔离与警示的作用,广泛用于道路桥梁之上;

传统的警戒装置由一体成型的本体外设警示层组成,结构有锥形、圆柱形等结构;

临时的交通安全警戒的装置大都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由于其重量较轻,所以便于移动,然而其最大的缺陷也就是由于其重量较轻,所以当有车辆撞向其上时,一方面是其重量较轻,其次是警戒装置之间不连接,所以很大可能会冲到隔离的车道上,造成连环车祸;

虽然有的警戒墩由水泥浇筑而成,然而这种警戒装置一方面是以便于移动,所以水泥浇筑而成的大都用于永久隔离和警示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当有车辆撞击其上,由于其警戒装置重量过大,而且较矮,所以其基本不会发生较大的位移,进而导致车辆全部的动能反噬其自身,导致车毁人亡;

基本上述的原因,本专利提供一种重量虽然较轻,然而其抓地能够较强,能够在车辆撞向其上的时候能够稳稳的抓地的警戒墩,从而使车辆撞向其上的动能转移到警戒墩上的同时,进一步的转移到地面上,而且警戒墩彼此之间能够快速的连接和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它可以实现在车辆撞向其上的时候能够稳稳的抓地的警戒墩,从而使车辆撞向其上的动能转移到警戒墩上的同时,进一步的转移到地面上,而且警戒墩彼此之间能够快速的连接和拆卸。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包括墩体,所述的墩体前后两侧设置有减震垫,左侧连接有若干连接块,右侧开设有和连接块相匹配的若干个连接槽,墩体底部连接有抓地层,减震垫表面贴有反光板贴纸;

所述的抓地层包括本体,本体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抓地钉,空腔内还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下表面和空腔内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抓地钉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的减震垫包括减震弧,减震弧的左右两边和墩体固定连接,减震弧和墩体之间设置有减震气囊,所述的减震气囊内部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弹簧一端靠近减震弧,另一端靠近墩体。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层由弹性面和挤压气囊组成,所述的挤压气囊通过导气管和两个减震气囊连通,弹性面位于抓地钉和挤压气囊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墩体右侧内部开设有固定腔,所述的连接槽和固定腔相连通,固定腔内部位于每个连接槽的上方设置有“7”字型的固定杆,若干个固定杆的顶端与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墩体后和位于墩体顶端的把手固定连接,连接块中部开设有有固定杆相匹配的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腔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连接杆靠近滑槽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抓地层山表面开设有若干t型滑道,t型滑道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t型滑块的顶端和墩体下表面固定连接,t型滑块的两侧面均通过强力弹簧和t型滑道内部两端固定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当有物体撞向本装置的墩体上时,由于墩体的左右两侧都是相互连接的,所以会撞向墩体的前或后侧面,进而会以撞向墩体的的撞击点形成以点带面的全面牵动,既然是全面牵动,从而整体的位移能够大大的转移汽车自身的动能,其次,撞击到的墩体上的减震垫上,进而对减震弧产生挤压,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虽然能够起到阻碍的作用,但不是阻止,减震气囊依然会受到挤压作用,在挤压的同时,减震气囊变憋,其内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到挤压气囊内,进而挤压气囊开始鼓起,开始挤压上下两面的弹性面,下方的弹性面进而挤压抓地钉,从而在汽车撞向墩体的瞬间,抓地钉瞬间抓地能力大大的提高,在汽车带动警戒墩一同产生位移的时候能够大大的降低位移的长度,而且也能够保证撞击车以及车内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a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杆、连接杆和把手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抓地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抓地层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墩体;2、连接块;3、连接槽;4、抓地层;5、减震弧;6、减震气囊;7、减震弹簧;

101、固定腔;102、固定杆;103、连接杆;104、把手;105、固定孔;106、滑槽;107、滑块;

401、本体;402、空腔;403、通孔;404、抓地钉;405、弹性层;406、弹性面;407、挤压气囊;408、导气管;409、t型滑道;410、t型滑块;411、强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包括墩体,所述的墩体前后两侧设置有减震垫,左侧连接有若干连接块,右侧开设有和连接块相匹配的若干个连接槽,墩体底部连接有抓地层,减震垫表面贴有反光板贴纸;

所述的抓地层包括本体,本体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抓地钉,空腔内还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下表面和空腔内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抓地钉的长度。

所述的减震垫包括减震弧,减震弧的左右两边和墩体固定连接,减震弧和墩体之间设置有减震气囊,所述的减震气囊内部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弹簧一端靠近减震弧,另一端靠近墩体。

所述的弹性层由弹性面和挤压气囊组成,所述的挤压气囊通过导气管和两个减震气囊连通,弹性面位于抓地钉和挤压气囊之间。

所述的墩体右侧内部开设有固定腔,所述的连接槽和固定腔相连通,固定腔内部位于每个连接槽的上方设置有“7”字型的固定杆,若干个固定杆的顶端与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墩体后和位于墩体顶端的把手固定连接,连接块中部开设有有固定杆相匹配的固定孔。

所述的固定腔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连接杆靠近滑槽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连接。

所述的抓地层山表面开设有若干t型滑道,t型滑道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t型滑块的顶端和墩体下表面固定连接,t型滑块的两侧面均通过强力弹簧和t型滑道内部两端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

本专利在使用时,首先可以将墩体1彼此之间进行连接,如图2-4所示,具体操作为:

第一步、通过把手带动连接杆和固定杆向上移动;

第二步、将两个墩体相互靠近,直至其中一个墩体上的连接块穿过连接槽插入到固定腔内;

第三部,通过把手带动连接杆和固定杆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固定杆会插入到连接块的固定孔内,从而可以将若干个墩体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整体;

当需要拆卸的时候将提手向上移动后将两个墩体分离即可;

如图5所示,传统的警示装置当遇到较大的气流时(车辆行驶产生的或者是风),也可能会造成翻倒或在路面上产生位移,由于其抓地不稳的缘故;

而本专利的警示墩放置于路面上时,由于其路面凹凸不平(并不是说整个路面不平,而且由于路面表面由小石子组成,所以石子与石子之间形成的非常小的凹槽形成的不平),所以部分抓地钉404会从通孔403中延伸出来进而插到凹处,从而能够加强警戒墩和路面之间的抓地能力(主要是阻止其发生水平位移),加强其之间的摩擦力;

当有物体(由于本装置大都运用于道路桥梁上,所以很大可能是车辆)撞向本装置的墩体上时,如图1所示,由于墩体的左右两侧都是相互连接的,所以会撞向墩体的前或后侧面,进而会以撞向墩体的的撞击点形成以点带面的全面牵动,既然是全面牵动,从而整体的位移能够大大的转移汽车自身的动能,其次,撞击到的墩体上的减震垫上,进而对减震弧产生挤压,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虽然能够起到阻碍的作用,但不是阻止,减震气囊依然会受到挤压作用,在挤压的同时,减震气囊变憋,其内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到挤压气囊内,进而挤压气囊开始鼓起,开始挤压弹性面,下方的弹性面进而挤压抓地钉,从而在汽车撞向墩体的瞬间,抓地钉瞬间抓地能力大大的提高,在汽车带动警戒墩一同产生位移的时候能够大大的降低位移的长度,而且也能够保证撞击车以及车内人员的安全;

如图6所示,为了更进一步的降低撞击产生的动能,在撞击的时候墩体会相对抓地层产生相对位移,进而会带动t型滑块发生移动,从而打破原本两个强力弹簧维持的平衡,从而将撞击产生的部分力转移到强力弹簧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起到减震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其特征在于:包括墩体(1),所述的墩体(1)前后两侧设置有减震垫,左侧连接有若干连接块(2),右侧开设有和连接块(2)相匹配的若干个连接槽(3),墩体(1)底部连接有抓地层(4),减震垫表面贴有反光板贴纸;

所述的抓地层(4)包括本体(401),本体(401)内部开设有空腔(402),空腔(402)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403),通孔(403)内设置有抓地钉(404),空腔(402)内还设置有弹性层(405),弹性层(405)下表面和空腔(402)内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抓地钉(404)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垫包括减震弧(5),减震弧(5)的左右两边和墩体(1)固定连接,减震弧(5)和墩体(1)之间设置有减震气囊(6),所述的减震气囊(6)内部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7),所述的减震弹簧(7)一端靠近减震弧(5),另一端靠近墩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层(405)由弹性面(406)和挤压气囊(407)组成,所述的挤压气囊(407)通过导气管(408)和两个减震气囊(6)连通,弹性面(406)位于抓地钉(404)和挤压气囊(40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体(1)右侧内部开设有固定腔(101),所述的连接槽(3)和固定腔(101)相连通,固定腔(101)内部位于每个连接槽(9)的上方设置有“7”字型的固定杆(102),若干个固定杆(102)的顶端与连接杆(103)的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杆(103)的顶端贯穿墩体(1)后和位于墩体(1)顶端的把手(104)固定连接,连接块(2)中部开设有有固定杆(102)相匹配的固定孔(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腔(101)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106),连接杆(103)靠近滑槽(10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07),所述的滑块(107)在滑槽(106)内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地层(4)山表面开设有若干t型滑道(409),t型滑道(409)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410),t型滑块(410)的顶端和墩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t型滑块(410)的两侧面均通过强力弹簧(411)和t型滑道(409)内部两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交通安全警戒墩,包括墩体,所述的墩体前后两侧设置有减震垫,左侧连接有若干连接块,右侧开设有和连接块相匹配的若干个连接槽,墩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抓地层,减震垫表面贴有反光板贴纸;当有物体撞向本装置的墩体上时,会以撞向墩体的的撞击点形成以点带面的全面牵动,从而整体的位移能够大大的转移汽车自身的动能,其次,撞击到的墩体上的减震垫上,减震气囊内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到挤压气囊内,进而挤压气囊开始鼓起,下方的弹性面进而挤压抓地钉,从而在汽车撞向墩体的瞬间,抓地钉瞬间抓地能力大大的提高,在汽车带动警戒墩一同产生位移的时候能够大大的降低位移的长度,而且也能够保证撞击车以及车内人员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郭孟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孟楠
技术研发日:2020.03.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8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