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码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运输一体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也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告诉发展,现代物流业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具有无限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现代的港口码头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货物交换场所,而是国际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有的港口码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通常在码头上安装轮胎或其他橡胶制品,以减缓船舶停靠时的撞击力,但是轮胎或其他橡胶制品,结构强度低、防撞缓冲性能差;二是码头上的系缆设备在系缆时需要人力缠绕,费时费力,且系缆设备高度不能调节,极易发生因潮水落差大而造成缆绳挂吊船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包括码头本体,安装在码头本体顶部且沿码头岸线分布、用于系缆绳的多个系缆装置,安装在码头本体上且位于码头本体面向海面一端、用于减震缓冲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缆装置包括安装在码头本体上的固定架,安装在固定架上且可调节的传动组件,安装在传动组件上且设有系缆环的系缆桩;
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在码头本体且沿z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正向缓冲组件与侧向缓冲组件。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固定架内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架底部的第一电机,两端分别通过直线旋转轴承安装在固定板、u形架上的主轴,一端安装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板、移动地安装在主轴内的传动轴,主轴随传动轴转动,安装在主轴上且位于固定架内的环形齿条,安装在固定架上且与第一电机垂直的第二电机,安装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且与环形齿条啮合的主动齿轮;
系缆桩安装在主轴顶部且位于固定架上方。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缓冲组件包括立方体框架结构的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底部且位于支撑架内、沿x方向分布的立柱a、立柱b、立柱c,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立柱a顶部的第一防撞板,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立柱b顶部的第二防撞板,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立柱c顶部的第三防撞板,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防撞板、第二防撞板上的支撑杆a,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二防撞板、第三防撞板上的支撑杆b,一端与第一防撞板铰接的第一过渡杆,一端铰接在立柱b顶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过渡杆内、与水平面倾斜的第一缓冲杆,套设在第一过渡杆上且一端安装在第一过渡杆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缓冲杆上的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二防撞板铰接的第二过渡杆,一端铰接在立柱c顶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二过渡杆内、与水平面倾斜的第二缓冲杆,套设在第二过渡杆上且一端安装在第二过渡杆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缓冲杆上的第二弹簧。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a高度为h1,立柱b高度为h2,立柱c高度为h3,h1<h2<h3。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杆内圆柱面上安装有多个围绕第一过渡杆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第一滑柱,第一缓冲杆外圆柱面上设有多个围绕第一缓冲杆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且与第一滑柱相互配合的第一滑槽;
所述第二过渡杆内圆柱面上安装有多个围绕第二过渡杆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第二滑柱,第二缓冲杆外圆柱面上设有多个围绕第二缓冲杆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且与第二滑柱相互配合的第二滑槽。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在码头本体上且上下端面均设有多个通孔的箱体,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箱体上且结构为三角形的缓冲板,位于箱体两侧且沿z方向分布的多个辅助件。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包括一端伸入箱体内且移动地安装在箱体内的滑杆,一端与滑杆铰接且另一端与缓冲板铰接、位于箱体外的转杆,一端安装在滑杆上且另一端安装在箱体上的第三弹簧。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顶角为80°。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一对关于箱体对称的滑轨组,滑轨组之间的夹角为80°;
每个滑轨组包括多个沿z方向分布的滑轨,滑轨两端安装在箱体上,滑杆安装在滑轨上。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撞缓冲的码头结构,该结构解决了现有码头防撞缓冲性能差、系缆设备不能调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系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正向缓冲组件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正向缓冲组件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侧向缓冲组件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侧向缓冲组件俯视方向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侧向缓冲组件侧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0-码头本体。
200-系缆装置,201-固定架,202-传动组件,203-系缆环,204-系缆桩,205-固定板,206-第一电机,207-主轴,208-传动轴,209-环形齿条,210-第二电机,211-插柱,212-主动齿轮。
300-防撞装置,301-正向缓冲组件,302-侧向缓冲组件,303-支撑架,304-立柱a,305-立柱b,306-立柱c,307-第一防撞板,308-第二防撞板,309-第三防撞板,310-支撑杆a,311-支撑杆b,312-第一过渡杆,313-第一缓冲杆,314-第一弹簧,315-第二过渡杆,316-第二缓冲杆,317-第二弹簧,318-通孔,319-箱体,320-缓冲板,321-辅助件,322-滑杆,323-转杆,324-第三弹簧,325-滑轨组,326-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包括码头本体100,安装在码头本体100顶部且沿码头岸线分布、用于系缆绳的多个系缆装置200,安装在码头本体100上且位于码头本体100面向海面一端、用于减震缓冲的防撞装置300。
如图3所示,系缆装置200包括安装在码头本体100上的固定架201,安装在固定架201上且可调节的传动组件202,安装在传动组件202上且设有系缆环203的系缆桩204;
传动组件202包括安装在固定架201内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固定板205,安装在固定架201底部的第一电机206,两端分别通过直线旋转轴承安装在固定板205、u形架上的主轴207,一端安装在第一电机206输出轴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板205、移动地安装在主轴207内的传动轴208,主轴207随传动轴208转动,安装在主轴207上且位于固定架201内的环形齿条209,安装在固定架201上且与第一电机206垂直的第二电机210,安装在第二电机210输出轴上且与环形齿条209啮合的主动齿轮212;
系缆桩204安装在主轴207顶部且位于固定架201上方。
传动轴208上安装有多个围绕传动轴208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插柱211,主轴207内表面设有多个围绕主轴207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且与插柱211相互配合的插槽,插柱211插入插槽内。
通过系缆装置200解决码头上的系缆设备在系缆时需要人力缠绕、且系缆设备高度不能调节的问题;
通过第一电机206、第二电机210分别实现系缆、升降功能;利用第二电机210带动主动齿轮212转动,主动齿轮212与环形齿条209啮合,环形齿条209带动主轴207在z方向运动,系缆桩204随主轴207运动,从而完成系缆桩204的升降;利用第一电机206带动传动轴208转动,主轴207随传动轴208转动,系缆桩204随主轴207运动,从而完成自动系缆,省时省力。
防撞装置300包括安装在码头本体100且沿z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正向缓冲组件301与侧向缓冲组件302。
通过防撞装置300解决了现有码头防撞缓冲性能差的问题,利用正向缓冲组件301、侧向缓冲组件302有效解决船舶停靠码头对码头造成的冲击力无法得到缓冲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实现减震缓冲。
如图4、图5所示,正向缓冲组件301包括立方体框架结构的支撑架303,安装在支撑架303底部且位于支撑架303内、沿x方向分布的立柱a304、立柱b305、立柱c306,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立柱a304顶部的第一防撞板307,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立柱b305顶部的第二防撞板308,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立柱c306顶部的第三防撞板309,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防撞板307、第二防撞板308上的支撑杆a310,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二防撞板308、第三防撞板309上的支撑杆b311,一端与第一防撞板307铰接的第一过渡杆312,一端铰接在立柱b305顶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过渡杆312内、与水平面倾斜的第一缓冲杆313,套设在第一过渡杆312上且一端安装在第一过渡杆312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3上的第一弹簧314,一端与第二防撞板308铰接的第二过渡杆315,一端铰接在立柱c306顶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二过渡杆315内、与水平面倾斜的第二缓冲杆316,套设在第二过渡杆315上且一端安装在第二过渡杆315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缓冲杆316上的第二弹簧317。
立柱a304高度为h1,立柱b305高度为h2,立柱c306高度为h3,h1<h2<h3。
第一过渡杆312内圆柱面上安装有多个围绕第一过渡杆312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第一滑柱,第一缓冲杆313外圆柱面上设有多个围绕第一缓冲杆313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且与第一滑柱相互配合的第一滑槽;第二过渡杆315内圆柱面上安装有多个围绕第二过渡杆315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第二滑柱,第二缓冲杆316外圆柱面上设有多个围绕第二缓冲杆316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且与第二滑柱相互配合的第二滑槽。
通过正向缓冲组件301有效减弱正面的冲击,利用串联的第一防撞板307、第二防撞板308、第三防撞板309,将船舶的撞击转化为第一防撞板307、第二防撞板308、第三防撞板309的动能;利用支撑杆a310、支撑杆b311传递能量,形成多层缓冲保护;利用第一缓冲杆313、第一过渡杆312、第二缓冲杆316、第二过渡杆315、第一弹簧314、第二弹簧317作为过渡件将船舶的撞击转化为动能与弹性势能,使撞击的能量逐层减弱。
如图6、图7、图8所示,侧向缓冲组件302包括安装在码头本体100上且上下端面均设有多个通孔318的箱体319,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箱体319上且结构为三角形的缓冲板320,位于箱体319两侧且沿z方向分布的多个辅助件321,缓冲板320顶角为80°。
辅助件321包括一端伸入箱体319内且移动地安装在箱体319内的滑杆322,一端与滑杆322铰接且另一端与缓冲板320铰接、位于箱体319外的转杆323,一端安装在滑杆322上且另一端安装在箱体319上的第三弹簧324。
箱体319内设有一对关于箱体319对称的滑轨组325,滑轨组325之间的夹角为80°;
每个滑轨组325包括多个沿z方向分布的滑轨326,滑轨326两端安装在箱体319上,滑杆322安装在滑轨326上。
通过侧向缓冲组件302有效减弱来自侧面的冲击,利用缓冲板320受到撞击带动转杆323运动,转杆323带动滑杆322移动,第三弹簧324发生形变,有效将撞击能转化为动能、弹性势能,利用缓冲板320的三角形结构同时带动两侧的辅助件321运动,减小单侧弹簧变形量,快速恢复原形。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1.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包括码头本体(100),安装在码头本体(100)顶部且沿码头岸线分布、用于系缆绳的多个系缆装置(200),安装在码头本体(100)上且位于码头本体(100)面向海面一端、用于减震缓冲的防撞装置(3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缆装置(200)包括安装在码头本体(100)上的固定架(201),安装在固定架(201)上且可调节的传动组件(202),安装在传动组件(202)上且设有系缆环(203)的系缆桩(204);
所述防撞装置(300)包括安装在码头本体(100)且沿z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正向缓冲组件(301)与侧向缓冲组件(3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2)包括安装在固定架(201)内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固定板(205),安装在固定架(201)底部的第一电机(206),两端分别通过直线旋转轴承安装在固定板(205)、u形架上的主轴(207),一端安装在第一电机(206)输出轴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板(205)、移动地安装在主轴(207)内的传动轴(208),主轴(207)随传动轴(208)转动,安装在主轴(207)上且位于固定架(201)内的环形齿条(209),安装在固定架(201)上且与第一电机(206)垂直的第二电机(210),安装在第二电机(210)输出轴上且与环形齿条(209)啮合的主动齿轮(212);
系缆桩(204)安装在主轴(207)顶部且位于固定架(201)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缓冲组件(301)包括立方体框架结构的支撑架(303),安装在支撑架(303)底部且位于支撑架(303)内、沿x方向分布的立柱a(304)、立柱b(305)、立柱c(306),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立柱a(304)顶部的第一防撞板(307),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立柱b(305)顶部的第二防撞板(308),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立柱c(306)顶部的第三防撞板(309),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防撞板(307)、第二防撞板(308)上的支撑杆a(310),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二防撞板(308)、第三防撞板(309)上的支撑杆b(311),一端与第一防撞板(307)铰接的第一过渡杆(312),一端铰接在立柱b(305)顶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过渡杆(312)内、与水平面倾斜的第一缓冲杆(313),套设在第一过渡杆(312)上且一端安装在第一过渡杆(312)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3)上的第一弹簧(314),一端与第二防撞板(308)铰接的第二过渡杆(315),一端铰接在立柱c(306)顶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二过渡杆(315)内、与水平面倾斜的第二缓冲杆(316),套设在第二过渡杆(315)上且一端安装在第二过渡杆(315)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缓冲杆(316)上的第二弹簧(3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a(304)高度为h1,立柱b(305)高度为h2,立柱c(306)高度为h3,h1<h2<h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杆(312)内圆柱面上安装有多个围绕第一过渡杆(312)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第一滑柱,第一缓冲杆(313)外圆柱面上设有多个围绕第一缓冲杆(313)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且与第一滑柱相互配合的第一滑槽;
所述第二过渡杆(315)内圆柱面上安装有多个围绕第二过渡杆(315)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第二滑柱,第二缓冲杆(316)外圆柱面上设有多个围绕第二缓冲杆(316)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且与第二滑柱相互配合的第二滑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缓冲组件(302)包括安装在码头本体(100)上且上下端面均设有多个通孔(318)的箱体(319),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箱体(319)上且结构为三角形的缓冲板(320),位于箱体(319)两侧且沿z方向分布的多个辅助件(3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321)包括一端伸入箱体(319)内且移动地安装在箱体(319)内的滑杆(322),一端与滑杆(322)铰接且另一端与缓冲板(320)铰接、位于箱体(319)外的转杆(323),一端安装在滑杆(322)上且另一端安装在箱体(319)上的第三弹簧(324)。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320)顶角为8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撞缓冲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19)内设有一对关于箱体(319)对称的滑轨组(325),滑轨组(325)之间的夹角为80°;
每个滑轨组(325)包括多个沿z方向分布的滑轨(326),滑轨(326)两端安装在箱体(319)上,滑杆(322)安装在滑轨(326)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