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制鞋生产线一般设有拉帮、入楦、拉楦、后帮、定点、划线、传递、底清洗、刷底处理剂、刷面处理剂、底胶、面胶、烘干、合底、压底、拔楦等工序。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直线型的皮带传送带或者滚轮输送机传送制鞋的相关部件,为了使生产线形成循环,使已加工完产品的鞋楦回到加工起始点,传送机构很长,需要较大的空间。由于皮带以及滚轮传送的缺点,在传送过程中不稳定,一般都是采用人工制作或者半自动机器辅助制作。因此,现有的传输装置限制了制鞋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而且占用空间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旨在使鞋楦载传输机构中输送稳定,有利于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制鞋生产线的空间占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传送链条以及多个承载座,所述机架安装有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件,机架对应支撑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分别安装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机架上,驱动装置的旋转端与主动链轮连接,驱动装置的旋转端转动时,可驱动主动链轮转动;所述传送链条与主动链轮和从动带轮啮合,且传送链条的内围由支撑件支撑,当主动链轮转动时,可通过传送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多个所述承载座间隔装于传送链条的外围,并可随传送链条循环运动,所述承载座用于安装鞋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承载座间隔安装于传送链条的外围,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通过传送链条带动承载座循环运动,无须人工搬运鞋楦,节省人力和成本,并提高效率;同时通过支撑件支撑在传送链条的内围对链条进行支撑,保证承载座运行平稳,在自动化加工时,不会因为机械设备的加工导致承载座及其上的鞋楦错位移动,可以使自动化加工设备精准定位,有效提高了输送精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座与传送链条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b部分放大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1为机架,11为主动链轮,111为主动轴,112为第一枢接座,12为从动链轮,121为从动轴,122为第二枢接座,13为导滑槽,14为导轨,2为支撑件,21为第一支撑板,22为第二支撑板,3为传送链条,31为链片,32为链结,33为滚轮,34为连接杆,4为承载座,41为底板,411为螺钉过孔,42为鞋楦立柱,421为螺钉孔,43为鞋楦,5为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6所示,该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包括机架1、驱动装置、传送链条3以及多个承载座4,所述机架1安装有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件2,机架1对应支撑件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分别安装有主动链轮11和从动链轮12;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机架1上,驱动装置的旋转端与主动链轮11连接,驱动装置的旋转端转动时,可驱动主动链轮11转动;所述传送链条3与主动链轮11和从动带轮啮合,且传送链条3的内围由支撑件2支撑,当主动链轮11转动时,可通过传送链条3带动从动链轮12转动;多个所述承载座4间隔装于传送链条3的外围,并可随传送链条3循环运动,所述承载座4用于安装鞋楦。本实用新型将承载座4间隔安装于传送链条3的外围,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通过传送链条3带动承载座4循环运动,无须人工搬运鞋楦,节省人力和成本,并提高效率;同时通过支撑件2支撑在传送链条3的内围对链条进行支撑,保证承载座4运行平稳,在自动化加工时,不会因为机械设备的加工导致承载座4及其上的鞋楦错位移动,可以使自动化加工设备精准定位,有效提高了输送精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地,所述承载座4包括底板41以及可拆卸安装于底板41的用于安装鞋楦的鞋楦立柱42。通过可拆卸安装的鞋楦立柱42,根据加工产品不一样时,调节自动化加工中各个工位的误差或基准点,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更具体地,所述底板41设有螺钉过孔411,所述鞋楦立柱42设有与螺钉过孔411相对应的螺钉孔421,有螺钉(未图示)的的根部穿过螺钉过孔411旋接于螺钉孔421,所述螺钉过孔411的孔径大于螺钉孔421,但小于螺钉的头部直径。通过调节螺钉的根部在螺钉过孔411的位置调整鞋楦立柱42于底板41的位置。一般来说,自动化加工中,调节的距离较小,因此通过调节螺钉与螺钉孔421的位置,即可实现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送链条3的数量为有多条(如两条、三条或者更多),多条传送链条3平行设置,所述主动链轮11和从动链轮12的数量与传送链条3一致,承载座4装于多条传送链条的外围之间。链条输送线为现有技术,并为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对其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赘述。当然在实际装中,传送链条3也可以设置三条或四条。

具体地,每条所述传送链条3包括多片两两相邻的链片31以及将两两相邻的链片31可枢转连接的链结32,所述链结32可枢转安装有滚轮33,所述滚轮33与支撑件2相抵并可相对支撑件2滚动。链条结构为现有技术,并为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对其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更具体地,所述支撑件2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第一支撑板21的顶面和第二支撑板22的底面分别与滚轮33相抵。一般来说,制鞋生产线一般较长,因此为了保证传送链条3,通过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的设置,用于保证传送链条3中部不会形变且运行平稳,通过滚轮33的设置也可以减少传送链条3运行中与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的摩擦。当然,传送链条3也可以不设置滚轮33,所述支撑件2也可以为传动杆用于保证传送链条3的运行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两传送链条3的链结32之间安装有连接杆34,所述承载座4安装于连接杆34上。一般两个连接杆34固定安装一个承载座4,当然也可以三个连接杆34安装一个承载座4,根据在生产中的实际加工来调整需要。

具体地,多个所述主动链轮11共同安装于一主动轴111上,多个所述从动链轮12共同安装于一从动轴121上,所述主动轴111和从动轴121可枢转安装于机架1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对应主动轴111两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枢接座112,所述主动轴111的两端可枢转安装于第一枢接座112,机架1对应从动轴121两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二枢接座122,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可枢转安装于第二枢接座122;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转轴直接或通过联动件(如减速器)与主动轴11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座112和/或第二枢接座122设有导滑槽13,机架1设有导轨14,所述第一枢接座112和/或第二枢接座122通过导滑槽13和导轨14的配合可滑动安装于机架1,并可沿导轨14在机架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另有锁定装置,用于将第一枢接座112和/或第二枢接座122锁定于导轨14。调节第一枢接座112和/或第二枢接座122的在机架1的前后方向,从而调节传送链条3的长度松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安装有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件,机架对应支撑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分别安装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机架上,驱动装置的旋转端与主动链轮连接,驱动装置的旋转端转动时,可驱动主动链轮转动;

传送链条,所述传送链条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啮合,且传送链条的内围由支撑件支撑,当主动链轮转动时,可通过传送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

以及多个承载座,多个所述承载座间隔装于传送链条的外围,并可随传送链条循环运动,所述承载座用于安装鞋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底板以及可拆卸安装于底板的用于安装鞋楦的鞋楦立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螺钉过孔,所述鞋楦立柱设有与螺钉过孔相对应的螺钉孔,有螺钉的根部穿过螺钉过孔旋接于螺钉孔,所述螺钉过孔的孔径大于螺钉孔,但小于螺钉的头部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链条的数量为有多条,多条传送链条平行设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数量与传送链条一致,承载座装于多条传送链条的外围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传送链条包括多片两两相邻的链片以及将两两相邻的链片可枢转连接的链结,所述链结可枢转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支撑件相抵并可相对支撑件滚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顶面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面分别与滚轮相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传送链条的链结之间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承载座安装于连接杆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动链轮共同安装于一主动轴上,多个所述从动链轮共同安装于一从动轴上,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可枢转安装于机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对应主动轴两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枢接座,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可枢转安装于第一枢接座,机架对应从动轴两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二枢接座,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可枢转安装于第二枢接座;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直接或通过联动件与主动轴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座和/或第二枢接座设有导滑槽,机架设有导轨,所述第一枢接座和/或第二枢接座通过导滑槽和导轨的配合可滑动安装于机架,并可沿导轨在机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另有锁定装置,用于将第一枢接座和/或第二枢接座锁定于导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传送链条以及多个承载座,所述机架安装有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件,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机架上可驱动传送链条运动,且传送链条的内围由支撑件支撑,多个所述承载座间隔装于传送链条的外围,并可随传送链条循环运动,所述承载座用于安装鞋楦。此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机构无须人工搬运鞋楦,节省人力和成本,并提高效率;在自动化加工时,不会因为机械设备的加工导致承载座及其上的鞋楦错位移动,有效提高了输送精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朦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孟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6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