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床用举升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举升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床用举升器。



背景技术:

为了充分利用床体下部的空间收纳物件,扩大床的使用功能,要求床架或床板能够实现升起和降落的功能。目前市场上生产的可升降床架主要分为电动升降床架和通过弹力举升器升降的床架两大类。电动升降床架主要通过开启电动升降器升起床的床架或床板,其不足之处在于,该电动升降器需要电源提供支持,且在升降过程中,若遇到断电的情况出现,床架或床板将停留在空间的某一位置而不能复原,另外,电动升降床架的造价较高。因此,越来越多商家采用弹力举升器作为升降床架的动力源,但是目前大部分举升器的固定板都是通过螺丝或螺栓固定连接在升降床床体上,由于床板的重量较重,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固定板容易受损,不仅缩短了举升器的使用寿命,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举升顺畅、省力、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承载强度高的升降床用举升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升降床用举升器,包括固定板和用于驱动升降床床架相对床体打开或盖合的连杆举升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一承重机构,所述承重机构的底端支撑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床用举升器,通过在固定板下方设置至少一承重机构,且承重机构的底端支撑在地面上,故该承重机构可利用地面支撑给予固定板足够的承重力,保证固定板不易受损,从而延长了举升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举升机构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平行连杆、第一摇臂连杆、第二摇臂连杆和支撑连杆;所述平行连杆、第一摇臂连杆、第二摇臂连杆和支撑连杆依次首尾相连从而形成一封闭的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二摇臂连杆与支撑连杆同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由此,通过带动连杆举升机构动作,直到连杆机构中的平行连杆、第一摇臂连杆、第二摇臂连杆与升降气弹簧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此时举升器上方的床架处于水平稳定状态,从而实现了举升器的平行上升功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气弹簧,所述平行连杆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延伸杆,所述升降气弹簧的伸出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延伸杆,所述升降气弹簧的固定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

由此,以升降气弹簧为动力,无需能源,使用成本低;同时,采用升降气弹簧使得床架抬起或下放时省力且无噪音,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摇臂连杆长于第一摇臂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垫,所述固定垫上设有一挡块,所述第二摇臂连杆回收时可抵靠在所述挡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连杆上设有一折边,所述折边用于承载升降床床架。

进一步地,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固定板与第二摇臂连杆、支撑连杆的转动连接处。

由此,设置垫圈可增大各零件的接触面积,减少压力,防止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机构为l型支腿,所述l型支腿的竖直端上方与固定板连接,所述l型支腿的水平端支撑在地面上。

由此,将l型支腿的水平端支撑在地面上,可增大支腿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腿的承重力。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床用举升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床用举升器,通过在固定板下方设置至少一承重机构,且承重机构的底端支撑在地面上,故该承重机构可利用地面支撑给予固定板足够的承重力,使固定板不易受损,从而延长了举升器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床用举升器,通过带动连杆举升机构动作使其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此时举升器上方的床架处于水平稳定状态,从而实现了举升器的平行上升功能。故在举升器的驱动下,该床架也可以相对床体进行平行上升,当床架达到水平稳定状态时,床架与床底将留出一段距离,从而方便取放物品或对床头位置进行清洁打扫。

3)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床用举升器,以升降气弹簧为动力,无需能源,使用成本低;同时,采用升降气弹簧使得床架抬起或下放时省力且无噪音,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用举升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用举升器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用举升器倾斜上升到极限位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用举升器平行上升到稳定状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用举升器安装到升降床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固定板1、固定垫11、挡块111、连杆举升机构2、平行连杆21、折边211、第一摇臂连杆22、第二摇臂连杆23、支撑连杆24、升降气弹簧25、承重机构3、垫圈4、床体5、固定块51、床架6、钩子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床用举升器,该举升器可应用到睡床上用于带动床架6升降,充分利用睡床的床体5下部的空间收纳物件,扩大了睡床的使用功能。

该升降床用举升器包括固定板1和连杆举升机构2,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板1用于固定安装在升降床床体5的内侧壁上。该连杆举升机构2包括相互铰接的平行连杆21、第一摇臂连杆22、第二摇臂连杆23和支撑连杆24;在本实施例中,该平行连杆21上设有一折边211,该折边211用于与升降床床架6底部固定连接。该第二摇臂连杆23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板1上,另一端铰接至第一摇臂连杆22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摇臂连杆23的长度长于第一摇臂连杆22;该第一摇臂连杆22的另一端铰接在平行连杆21的一端;该支撑连杆2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平行连杆21和第二摇臂连杆2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平行连杆21较长,故支撑连杆24的一端铰接在平行连杆21上靠近中间的位置,而非平行连杆21的端部。最终,该平行连杆21、第一摇臂连杆22、第二摇臂连杆23和支撑连杆24相互连接并形成封闭的四连杆机构。另外,该固定板1与平行连杆21之间还设有升降气弹簧25,本实施例中,该升降气弹簧25的活塞杆伸出端铰接于平行连杆21的端部,该升降气弹簧25的压力缸一端则铰接于固定板1上。

参阅图1,该固定板1上靠近一端部的位置还设有固定垫11,该固定垫11上垂直设有一挡块111,该第二摇臂连杆23回收时可抵靠在该挡块111的上表面。该固定板1的下方还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承重机构3,该承重机构3的底端支撑在地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该承重机构3为l型支腿;该l型支腿的竖直端上方与固定板1连接,所述l型支腿的水平端支撑在地面上。通过设置承重机构3,可利用地面支撑给予固定板1足够的承重力,保证固定板1不易受损,从而延长了举升器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固定板1与第二摇臂连杆23、支撑连杆24的铰接处还设置有垫圈4,通过设置垫圈4可增大各零件的接触面积,减少压力,防止松动。

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处于折叠状态时,此时升降气弹簧25处于收缩状态,第二摇臂连杆23刚好抵靠在固定垫11的挡块111上表面。

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倾斜上升的动作描述如下:

对平行连杆21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处于压缩状态的升降气弹簧25的活塞杆伸出,支撑连杆24绕与固定板1的铰接点转动倾斜上升,同时带动第一摇臂连杆22绕与第二摇臂连杆23的铰接点转动,连接于升降气弹簧25活塞杆伸出端的平行连杆21被顶起倾斜上升,从而实现举升器的倾斜上升功能。

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平行上升的动作描述如下:

对平行连杆21施加一个向右的作用力,从而破坏第二摇臂连杆23的水平状态,第二摇臂连杆23转动上升,带动第一摇臂连杆22和平行连杆21上升,直至第一摇臂连杆22与平行连杆21接近共线状态时,此时平行连杆21、第一摇臂连杆22、第二摇臂连杆23与升降气弹簧25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从而实现举升器的平行上升功能。

实施例二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升降床,包括床体5、床架6以及实施例一中的升降床用举升器。该床体5的顶部设有开口,从而使床体5形成一收纳腔,该床架6可在升降床用举升器的驱动下对该收纳腔进行开启或封闭。在本实施例中,该床体5为矩形框体,由四块长方形木板相互拼接围成。该升降床设有两组升降床用举升器,其中,该举升器的固定板1对称且固定安装在床体5的左右内侧壁上,该举升器的平行连杆21上的折边211分别与床架6的两侧边框的底端固定连接。由于该升降床用举升器具有倾斜上升和平行上升的功能,故在举升器的驱动下,该床架6也可以相对床体5进行倾斜上升和平行上升;当需要取放物品时,可将床架6相对床体5倾斜上升,当其上升到极限位置时,床架6与床体5之间将间隔一段距离,从而可以满足收纳腔取放大件物品的需要。当需要对床头位置进行清理时,将床架6相对床体5平行上升,当其达到水平稳定状态时,该床架6与床头位置将留出一段距离,从而方便清洁打扫。

另外,该床架6上还设置有一钩子61,该床体5的右侧内壁上设有与该钩子61相配合固定块51,当床架6平行上升到水平稳定状态时,即该举升器的平行连杆21、第一摇臂连杆22、第二摇臂连杆23与升降气弹簧25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时,将床架6上的钩子61钩住床体5上的固定块51,从而限制床架6继续移动,进而提高了床架6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床用举升器,包括固定板(1)和用于驱动升降床床架(6)相对床体(5)打开或盖合的连杆举升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下方设有至少一承重机构(3),所述承重机构(3)的底端支撑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举升机构(2)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平行连杆(21)、第一摇臂连杆(22)、第二摇臂连杆(23)和支撑连杆(24);

所述平行连杆(21)、第一摇臂连杆(22)、第二摇臂连杆(23)和支撑连杆(24)依次首尾相连从而形成一封闭的四连杆机构;

所述第二摇臂连杆(23)与支撑连杆(24)同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气弹簧(25),所述平行连杆(21)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延伸杆,所述升降气弹簧(25)的伸出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延伸杆,所述升降气弹簧(25)的固定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摇臂连杆(23)长于第一摇臂连杆(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固定垫(11),所述固定垫(11)上设有一挡块(111),所述第二摇臂连杆(23)回收时可抵靠在所述挡块(1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连杆(21)上设有一折边(211),所述折边(211)用于承载升降床床架(6)。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圈(4),所述垫圈(4)设置在固定板(1)与第二摇臂连杆(23)、支撑连杆(24)的转动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机构(3)为l型支腿,所述l型支腿的竖直端上方与固定板(1)连接,所述l型支腿的水平端支撑在地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床用举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机构(3)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的两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床用举升器,包括固定板和用于驱动升降床床架相对床体打开或盖合的连杆举升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一承重机构,所述承重机构的底端支撑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在固定板下方设置至少一承重机构,且承重机构的底端支撑在地面上,故可利用地面支撑给予固定板足够的承重力,使固定板不易受损,从而延长了举升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敏华家具制造(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6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