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陪护床,特别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病房住院病人家属需要陪护病人的话,都会向院方租用陪护床,公知的陪护床,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实用性很强,很值得推广。
然而现有的陪护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高度不可调节,不能满足更多陪护家属的使用要求,现有的陪护床不能够伸缩折叠,不使用时占用医院病房大部分空间,导致病房空间狭小,同时现有的陪护床结构复杂,不便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高度不可调节,不能满足更多陪护家属的使用要求,现有的陪护床不能够伸缩折叠,不使用时占用医院病房大部分空间,导致病房空间狭小,同时现有的陪护床结构复杂,不便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包括第一陪护床板和第二陪护床板,所述第一陪护床板的通过安装有两个对称的门合页与一侧第二陪护床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陪护床板底端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气压棒,所述两个对称的气压棒的底端均嵌设连接有支撑套筒,两个所述支撑套筒的底部开设有放置腔,两个所述放置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垫板,两个所述垫板的底端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第二陪护床板底端的一侧螺纹安装有气垫缓冲板,所述气垫缓冲板的底端安装有两个对称的高度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对称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均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与气垫缓冲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开设有多个限位孔眼,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均安装有弹性限位柱,所述弹性限位柱与对应的限位孔眼的穿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放置腔的深度、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对应的所述移动轮的高度、径长和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垫板的两侧均通过嵌设有的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有限位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陪护床板底端的中部活动安装有伸缩调节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通过设有的高度调节装置,方便陪护人员快速的调整第二陪护床板的高度,且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通过设有的气压棒,能够根据陪护人员自身体重进行改变第一陪护床板的高度,使用方便,通过设有的第一陪护床板、第二陪护床板和门合页,方便折叠收缩,进行存放,通过设有的移动轮,方便于搬运移动到仓房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压和支撑套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陪护床板;2、第二陪护床板;3、门合页;4、气压棒;5、支撑套筒;6、高度调节装置;7、气垫缓冲板;8、伸缩调节杆;9、放置腔;10、移动轮;11、垫板;12、限位片;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弹性限位柱;16、限位孔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包括第一陪护床板1和第二陪护床板2,第一陪护床板1的通过安装有两个对称的门合页3与一侧第二陪护床板2活动连接,第一陪护床板1底端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气压棒4,两个对称的气压棒4的底端均嵌设连接有支撑套筒5,两个支撑套筒5的底部开设有放置腔9,两个放置腔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垫板11,两个垫板11的底端均安装有移动轮10,第二陪护床板2底端的一侧螺纹安装有气垫缓冲板7,气垫缓冲板7的底端安装有两个对称的高度调节装置6。
优选的,两个对称的高度调节装置6均包括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4,两个第二支撑板14均与气垫缓冲板7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板14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3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板13的两侧开设有多个限位孔眼16,第二支撑板14的两侧均安装有弹性限位柱15,弹性限位柱15与对应的限位孔眼16的穿插连接,方便医护人员调整第二陪护床板2的高度,节省时间,方便快捷。
优选的,两个放置腔9的深度、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对应的移动轮10的高度、径长和宽度,放置腔9便于放置移动轮10,不影响支撑套筒5的支撑作用。
优选的,两个垫板11的两侧均通过嵌设有的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2,限位片12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更好的移动。
优选的,第二陪护床板2底端的中部活动安装有伸缩调节杆8,方便通过伸缩调节杆8的伸长,推动陪护床进行搬运移动,省心省力。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通过伸长伸缩调节杆8,并通过伸缩调节杆8的支撑以及移动轮10的移动,将陪护床搬运到病房区,紧接着缩短伸缩调节杆8,并放置稳定,再通过按压限位片12,使得压缩弹簧缩短,将移动轮10推动到放置腔9的内部,便于支撑套筒5的支撑,提高稳定性,下一步通过打开第一陪护床板1一侧自带有的卡锁,将第一陪护床板1和第二陪护床板2舒展开来,紧接着,通过调整两个对称的高度调节装置6的高度,以满足陪护人员的需要,操作简单方便,由于第一陪护床板1的一侧设有气压棒4,能够根据陪护人员自身体重进行改变第一陪护床板1的高度,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包括第一陪护床板(1)和第二陪护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陪护床板(1)通过安装有两个对称的门合页(3)与一侧第二陪护床板(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陪护床板(1)底端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气压棒(4),所述两个对称的气压棒(4)的底端均嵌设连接有支撑套筒(5),两个所述支撑套筒(5)的底部开设有放置腔(9),两个所述放置腔(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垫板(11),两个所述垫板(11)的底端均安装有移动轮(10),所述第二陪护床板(2)底端的一侧螺纹安装有气垫缓冲板(7),所述气垫缓冲板(7)的底端安装有两个对称的高度调节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其特征在于:两个对称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均包括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4),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4)均与气垫缓冲板(7)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4)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3)的两侧开设有多个限位孔眼(16),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两侧均安装有弹性限位柱(15),所述弹性限位柱(15)与对应的限位孔眼(16)穿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放置腔(9)的深度、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对应的所述移动轮(10)的高度、径长和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垫板(11)的两侧均通过嵌设有的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陪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陪护床板(2)底端的中部活动安装有伸缩调节杆(8)。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