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余热锅炉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四大主机设备之一,燃气轮机排气加热炉水产生蒸汽用于驱动汽轮机,每次机组冷态启动,都需要对锅炉注水,用于机组启动需要,为了使系统充分注水,每次注水时都要有人爬到锅炉顶部对锅炉进行放空气,而余热锅炉高度很高,并且没有电梯,所以每次放空气都需要有人爬楼梯,很消耗体力,如果是雨雪天气上下楼梯非常危险,有高空坠落的危险,特别是夜晚的时候非常不安全,并且由于注水时间较长,工作人员需要在炉顶待很长时间,遇到寒冷天气,容易造成人员感冒,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余热锅炉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四大主机设备之一,燃气轮机排气加热炉水产生蒸汽用于驱动汽轮机,每次机组冷态启动,都需要对锅炉注水,用于机组启动需要,为了使系统充分注水,每次注水时都要有人爬到锅炉顶部对锅炉进行排气,而余热锅炉高度很高,并且没有电梯,所以每次放空气都需要有人爬楼梯,很消耗体力,如果是雨雪天气上下楼梯非常危险,有高空坠落的危险,特别是夜晚的时候非常不安全,并且由于注水时间较长,工作人员需要在炉顶待很长时间,遇到寒冷天气,容易造成人员感冒,实用性较低。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排气组件和固定组件;其中排气组件,包括凝结水预热器部、设置于所述凝结水预热器部一侧的中压省煤器部、设置于所述中压省煤器部一侧的高压省煤器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凝结水预热器部、所述中压省煤器部与所述高压省煤器部外侧的电动阀;以及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动阀的外侧,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动阀一侧的第一连接块、设置于所述
第一连接块一侧的第二连接块、设置于所述电动阀另一侧的第三连接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块一侧的第四连接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凝结水预热器部包括凝结水预热器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凝结水预热器主体顶部的第一排气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凝结水预热器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外侧的第一压力变送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一端的低压汽包。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压省煤器部包括中压省煤器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压省煤器主体顶部的第二排气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压省煤器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管外侧的第二压力变送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管一端的中压汽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高压省煤器部包括高压省煤器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高压省煤器主体顶部的第三排气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高压省煤器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排气管外侧的第三压力变送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排气管一端的高压汽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一侧的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内部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外侧螺纹配合。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块内部的第二固定螺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四连接块内部的第二安装孔。
1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气组件和固定组件达到了远方即可以对锅炉放空气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快捷,无需人员再爬锅炉放空气操作,省时省力,并且通过放空气管道压力变化即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注满水,无需人员现场一直等待。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9.图1为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结构图;
20.图2为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凝结水预热器部结构图;
21.图3为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中压省煤器部结构图;
22.图4为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高压省煤器部结构图;
23.图5为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的固定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6.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排气组件100和固定组件200,通过设置排气组件100和固定组件200达到了远方即可以对锅炉放空气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快捷,无需人员再爬锅炉放空气操作,省时省力,并且通过放空气管道压力变化即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注满水,无需人员现场一直等待。
29.具体的,排气组件100,包括凝结水预热器部101、设置于凝结水预热器部101一侧的中压省煤器部102、设置于中压省煤器部102一侧的高压省煤器部103,以及设置于凝结水预热器部101、中压省煤器部102与高压省煤器部103外侧的电动阀104。凝结水预热器部101、中压省煤器部102和高压省煤器部103,这几个系统的放空气门都设在锅炉顶部,通过设置电动阀104,可以远程进行放空气控制。
30.优选的,固定组件200,设置于电动阀104的外侧,包括设置于电动阀104一侧的第一连接块201、设置于第一连接块201一侧的第二连接块202、设置于电动阀104另一侧的第三连接块203,以及设置于第三连接块203一侧的第四连接块204。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块201和第二连接块202对电动阀104的一端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第三连接块203和第四连接块204对电动阀104的另一端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对电动阀104进行安装和拆卸,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31.在使用时,凝结水预热器部101、中压省煤器部102和高压省煤器部103,这几个系统的放空气门都设在锅炉顶部,通过设置电动阀104,可以远程进行放空气控制,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块201和第二连接块202对电动阀104的一端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第三连接块203和第四连接块204对电动阀104的另一端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对电动阀104进行安装和拆卸,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32.实施例2
33.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34.具体的,凝结水预热器部101包括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以及设置于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顶部的第一排气管101b。通过设置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凝结水预热器主体
101a的顶部连通有第一排气管101b。
35.优选的,凝结水预热器部10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排气管101b外侧的第一压力变送器101c,以及设置于第一排气管101b一端的低压汽包101d。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出来的水直接进入低压汽包101d内,通过电动阀104控制第一排气管101b将空气排入低压汽包101d内,第一压力变送器101c通过第一排气管101b压力变化即可以判断低压汽包101d是否注满水,无需人员现场一直等待。
36.较佳的,中压省煤器部102包括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以及设置于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顶部的第二排气管102b。通过设置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排气管102b。
37.较佳的,中压省煤器部102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排气管102b外侧的第二压力变送器102c,以及设置于第二排气管102b一端的中压汽包102d。中压给水通过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进入中压汽包102d,通过电动阀104控制第二排气管102b将空气排入至中压汽包102d内,第二压力变送器102c通过第二排气管102b压力变化既可以判断中压汽包102d是否注满水。
38.较佳的,高压省煤器部103包括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以及设置于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顶部的第三排气管103b。通过设置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的顶部连通有第三排气管103b。
39.较佳的,高压省煤器部103还包括设置于第三排气管103b外侧的第三压力变送器103c,以及设置于第三排气管103b一端的高压汽包103d。高压给水经过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进入高压汽包103d内,通过电动阀104控制第三排气管103b将空气排入至高压汽包103d内,第三压力变送器103c通过第三排气管103b压力变化既可以判断高压汽包103d是否注满水。
40.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的顶部连通有第一排气管101b,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出来的水直接进入低压汽包101d内,通过电动阀104控制第一排气管101b将空气排入低压汽包101d内,第一压力变送器101c通过第一排气管101b压力变化即可以判断低压汽包101d是否注满水,无需人员现场一直等待,通过设置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排气管102b,中压给水通过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进入中压汽包102d,通过电动阀104控制第二排气管102b将空气排入至中压汽包102d内,第二压力变送器102c通过第二排气管102b压力变化既可以判断中压汽包102d是否注满水,通过设置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的顶部连通有第三排气管103b,高压给水经过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进入高压汽包103d内,通过电动阀104控制第三排气管103b将空气排入至高压汽包103d内,第三压力变送器103c通过第三排气管103b压力变化既可以判断高压汽包103d是否注满水。
41.实施例3
42.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43.具体的,第一连接块201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块202一侧的第一固定螺栓201a,第一固定螺栓201a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在第一连接块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201a,方便对第一连接块201和第二连接块202进行连接固定。
44.较佳的,第一连接块20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块201与第二连接块202内部的第
一安装孔201b,第一安装孔201b的内壁与第一固定螺栓201a的外侧螺纹配合。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1a与第一安装孔201b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对第一连接块201和第二连接块202进行固定。
45.较佳的,第一连接块201还包括设置于第四连接块204内部的第二固定螺栓201c,以及设置于第三连接块203与第四连接块204内部的第二安装孔201d。通过第二固定螺栓201c与第二安装孔201d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对第三连接块203和第四连接块204进行安装固定。
46.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第一压力变送器101c、低压汽包101d、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第二压力变送器102c、中压汽包102d、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第三压力变送器103c、高压汽包103d和电动阀104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使用时,凝结水预热器部101、中压省煤器部102和高压省煤器部103,这几个系统的放空气门都设在锅炉顶部,通过设置电动阀104,可以远程进行放空气控制,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块201和第二连接块202对电动阀104的一端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第三连接块203和第四连接块204对电动阀104的另一端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对电动阀104进行安装和拆卸,大大提高了便利性,通过设置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的顶部连通有第一排气管101b,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出来的水直接进入低压汽包101d内,通过电动阀104控制第一排气管101b将空气排入低压汽包101d内,第一压力变送器101c通过第一排气管101b压力变化即可以判断低压汽包101d是否注满水,无需人员现场一直等待,通过设置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排气管102b,中压给水通过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进入中压汽包102d,通过电动阀104控制第二排气管102b将空气排入至中压汽包102d内,第二压力变送器102c通过第二排气管102b压力变化既可以判断中压汽包102d是否注满水,通过设置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的顶部连通有第三排气管103b,高压给水经过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进入高压汽包103d内,通过电动阀104控制第三排气管103b将空气排入至高压汽包103d内,第三压力变送器103c通过第三排气管103b压力变化既可以判断高压汽包103d是否注满水,通过在第一连接块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201a,方便对第一连接块201和第二连接块202进行连接固定,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1a与第一安装孔201b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对第一连接块201和第二连接块202进行固定,通过第二固定螺栓201c与第二安装孔201d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对第三连接块203和第四连接块204进行安装固定。
47.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组件(100),包括凝结水预热器部(101)、设置于所述凝结水预热器部(101)一侧的中压省煤器部(102)、设置于所述中压省煤器部(102)一侧的高压省煤器部(103),以及设置于所述凝结水预热器部(101)、所述中压省煤器部(102)与所述高压省煤器部(103)外侧的电动阀(104);固定组件(200),设置于所述电动阀(104)的外侧,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动阀(104)一侧的第一连接块(20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01)一侧的第二连接块(202)、设置于所述电动阀(104)另一侧的第三连接块(20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块(203)一侧的第四连接块(2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预热器部(101)包括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以及设置于所述凝结水预热器主体(101a)顶部的第一排气管(101b)。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预热器部(10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01b)外侧的第一压力变送器(101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01b)一端的低压汽包(101d)。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省煤器部(102)包括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压省煤器主体(102a)顶部的第二排气管(102b)。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省煤器部(10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管(102b)外侧的第二压力变送器(102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管(102b)一端的中压汽包(102d)。6.如权利要求1~3、5任一所述的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省煤器部(103)包括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以及设置于所述高压省煤器主体(103a)顶部的第三排气管(103b)。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省煤器部(10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排气管(103b)外侧的第三压力变送器(103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排气管(103b)一端的高压汽包(103d)。8.如权利要求1~3、5和7任一所述的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0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202)一侧的第一固定螺栓(201a),所述第一固定螺栓(201a)的数量设置为两个。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0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01)与所述第二连接块(202)内部的第一安装孔(201b),所述第一安装孔(201b)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201a)的外侧螺纹配合。10.如权利要求1~3、5、7和9任一所述的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0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块(204)内部的第二固定螺栓(201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块(203)与所述第四连接块(204)内部的第二安装孔(201d)。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动排空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排气组件,包括凝结水预热器部、设置于所述凝结水预热器部一侧的中压省煤器部、设置于所述中压省煤器部一侧的高压省煤器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凝结水预热器部、所述中压省煤器部与所述高压省煤器部外侧的电动阀;以及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动阀的外侧,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动阀一侧的第一连接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侧的第二连接块、设置于所述电动阀另一侧的第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达到了远方即可以对锅炉放空气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员再爬锅炉放空气操作,省时省力,并且通过放空气管道压力变化即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注满水,无需人员现场一直等待的目的。无需人员现场一直等待的目的。无需人员现场一直等待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河南中原燃气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55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