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胶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水管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胶水是连接两种材料的中间体,多以水剂出现,属精细化工类,种类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态、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质来进行分类。常见的有瞬间胶(常见的-1203瞬干胶-氰基丙烯酸乙酯强力瞬间接着剂是一种)、环氧树脂粘结类、厌氧胶水、uv胶水(紫外线光固化类)、热熔胶、压敏胶、乳胶类等。
3.胶水在生产时需要将液体胶水注入到管状的容器内,为减少装胶时候的泄漏,通常将注胶头呈竖直向下设置,而管状容器在运输时通常为水平运输,使得如需要将胶水注入管状容器中,需要先将管状容器由水平变为竖直状,从而方便注胶,同时注胶过程通常是快速连续进行的,这也就对管状容器姿态的改变提出了更加快速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快速连续的改变管状容器的状态,本技术提供一种胶水管上料装置。
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胶水管上料装置,包括呈倾斜布置且供管状容器水平输送的输送轨道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出料端的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出料端并由平齐于所述输送轨道旋转至垂直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板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上料板远离所述输送轨道一侧端的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上料板之间形成供单根管状容器滑入的落料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该胶水管上料装置对管状容器进行上料时,将管状容器通过输送轨道进行输送,管状容器移动至输送轨道的出料端时,上料板呈平行于输送轨道,此时落料槽连通于输送轨道,单根管状容器滚动至落料槽内,此时转动上料板至竖直状态,从而使得管状容器呈竖直状落出,重复转动上料板,从而持续快速的将管状容器由水平状态调节呈竖直状态。该方案结构简单,可快速连续的改变管状容器的状态,使得管状容器由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更加方便。
8.优选的,所述上料板靠近所述输送轨道的一侧端设置有随所述上料板转动并遮挡所述输送轨道出料端的封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料板靠近输送轨道的一侧端设置封板,使得在上料板由水平转动至呈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封板可以将输送轨道的出料端进行遮挡,从而使得管状容器不会继续传送,带上料板转动呈水平状态时,管状容器依然可以滚动至落料槽内,该方案使得管状容器的上料过程要加有序,减小输送过程中掉落的几率。
10.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向所述输送轨道一侧弯曲延伸的挡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板上设置挡件,弯曲的挡件包围部分落料槽,使得管状容器当落入落料槽内时不会在后续管状容器的推动下从落料槽内掉出,进而提升管状容
器上料的成功率。
12.优选的,所述挡件包括同所述挡板垂直固定的连接条以及向所述输送轨道一侧弯曲并半包为所述落料槽的挡条,所述连接条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同所述挡板固定的连接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通过连接孔固定在挡板上,使得整个挡件的位置可调,进而实现增加落料槽盛接管状容器的极限大小,从而使得该上料装置可对不同大小的管桩容器进行输送。
14.优选的,所述上料板于所述落料槽槽底处开设有稳定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板上开设稳定槽,使得管状容器落入落料槽内时可直接进入稳定槽内,从而使得上料板在转动的过程中,管状容器不会轻易在滚回输送轨道,以保证管状容器的上料成功率。
16.优选的,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供管状容器侧端抵接滚动的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端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两所述侧板之间形成输送通道,所述输送轨道于所述输送通道内平行设置有保持板,所述保持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供管状容器滚动穿过的间隙。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持板将输送轨道内的输送通道进行限制,使得管状容器在输送轨道上输送时只能单排通过,减小因管状容器叠加而造成的非单个管状容器落入落料槽内,从而增加管状容器输送的成功率以及有序性。
18.优选的,所述保持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连接于一所述侧板并调节所述保持板和所述底板间间隙。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统计过保持架调节保持板和底板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输送轨道可根据不同直径的管桩容器进行调节并输送。
20.优选的,所述保持架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保持板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连接柱以及连接一所述侧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同所述连接柱连接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柱长度方向。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穿过腰型孔连接在连接柱上,通过调节螺栓连接腰型孔不同的位置,以实现调节保持板和底板之间的间距,使得调节过程更加方便。
2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3.1.当通过该胶水管上料装置对管状容器进行上料时,将管状容器通过输送轨道进行输送,管状容器移动至输送轨道的出料端时,上料板呈平行于输送轨道,此时落料槽连通于输送轨道,单根管状容器滚动至落料槽内,此时转动上料板至竖直状态,从而使得管状容器呈竖直状落出,重复转动上料板,从而持续快速的将管状容器由水平状态调节呈竖直状态,结构简单,可快速连续的改变管状容器的状态,使得管状容器由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更加方便;
24.2.在上料板靠近输送轨道的一侧端设置封板,使得在上料板由水平转动至呈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封板可以将输送轨道的出料端进行遮挡,从而使得管状容器不会继续传送,带上料板转动呈水平状态时,管状容器依然可以滚动至落料槽内,使得管状容器的上料过程要加有序,减小输送过程中掉落的几率;
25.3.在挡板上设置挡件,弯曲的挡件包围部分落料槽,使得管状容器当落入落料槽内时不会在后续管状容器的推动下从落料槽内掉出,进而提升管状容器上料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26.图1为胶水管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28.图3为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30.图中:1、输送轨道;2、上料组件;3、底板;4、侧板;5、输送通道;6、连接板;7、腰型孔;8、连接柱;9、保持架;10、保持板;11、推动气缸;12、上料板;13、挡板;14、封板;15、挡件;16、落料槽;17、稳定槽;18、连接条;19、挡条;2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参见图1,一种胶水管上料装置,包括包括呈倾斜布置且供管状容器水平输送的输送轨道1以及设置于输送轨道1出料端的上料组件2。
33.输送轨道1包括底板3以及一体垂直设置于底板3两侧端的侧板4,底板3和两侧板4之间形成呈方型的输送通道5,管状容器的侧端抵接在底板3滚动,管状容器的两端靠近侧板4,输送通道5的两端均呈开口状,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
34.参见图1和图2,一侧板4上焊接有一连接板6,连接板6向输送通道5一侧延伸,连接板6上开设有一腰型孔7,腰型孔7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板3,连接板6的腰型孔7内穿入有螺栓并固定有一连接柱8,连接柱8平行于腰型孔7的长度方向,使得连接柱8固定于腰型孔7不同位置的情况下,连接柱8距离底板3的距离发生改变。连接板6和连接柱8构成保持架9,连接柱8靠近底板3的一端焊接有一平行于底板3的保持板10,保持板10位于输送通道5内且和底板3之间形成间隙,通过保持架9可调节保持板10和底板3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管状容器。
35.参见图3和图4,上料组件2包括推动气缸11、上料板12、挡板13、封板14以及挡件15。
36.上料板1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输送轨道1的出料端,上料板12的上侧端平齐于底板3,挡板13通过螺栓固定于上料板12远离输送轨道1的一侧端,挡板13垂直于上料板12的上侧端面并凸出于上料板12的上侧端面,上料板12和挡板13之间形成供单根管状容器滚动落入的落料槽16,推动气缸11的缸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其他设备,推动气缸11的活塞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上料板12的下侧端面且位于上料板12转动轴心的一侧,通过推动气缸11可带动上料板12和挡板13一同由水平状转动至呈竖直状。
37.上料板12的上侧端面开设有稳定槽17,封板14焊接在上料板12靠近输送轨道1的一侧端且向远离上料板12开设稳定槽17的一侧延伸,当上料板12和挡板13在推动气缸11的带动下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动时,封板14可遮挡输送轨道1的下料端。
38.挡件15包括连接条18以及挡条19,连接条18通过螺栓固定在挡板13远离输送轨道1的一端面,连接条18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上料板12的上侧端面,连接条18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与挡板13通过螺栓固定的连接孔20,挡条19一体设置于连接条18远离上料板12的一端且向落料槽16一侧弯曲延伸,通过挡条19可部分遮挡落料槽16。
39.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40.当通过该胶水管上料装置对管状容器进行上料时,将管状容器通过输送轨道1进行输送,在保持板10的限位下沿着输送通道5移动至输送轨道1的出料端时,此时上料板12呈平行于输送轨道1,此时落料槽16连通于输送轨道1,单根管状容器滚动至落料槽16并进入稳定槽17内,此时通过推动气缸11推动上料板12转动至竖直状态,从而使得管状容器呈竖直状落出,重复转动上料板12,从而持续快速的将管状容器由水平状态调节呈竖直状态。
4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胶水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倾斜布置且供管状容器水平输送的输送轨道(1)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1)出料端的上料组件(2),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1)出料端并由平齐于所述输送轨道(1)旋转至垂直于所述输送轨道(1)的上料板(12)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上料板(12)远离所述输送轨道(1)一侧端的挡板(13),所述挡板(13)和所述上料板(12)之间形成供单根管状容器滑入的落料槽(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水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板(12)靠近所述输送轨道(1)的一侧端设置有随所述上料板(12)转动并遮挡所述输送轨道(1)出料端的封板(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水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上设置有向所述输送轨道(1)一侧弯曲延伸的挡件(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水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15)包括同所述挡板(13)垂直固定的连接条(18)以及向所述输送轨道(1)一侧弯曲并半包为所述落料槽(16)的挡条(19),所述连接条(18)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同所述挡板(13)固定的连接孔(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水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板(12)于所述落料槽(16)槽底处开设有稳定槽(1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水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1)包括供管状容器侧端抵接滚动的底板(3)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3)两侧端的侧板(4),所述底板(3)和两所述侧板(4)之间形成输送通道(5),所述输送轨道(1)于所述输送通道(5)内平行设置有保持板(10),所述保持板(10)和所述底板(3)之间形成供管状容器滚动穿过的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水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板(10)远离所述底板(3)的一端设置有保持架(9),所述保持架(9)连接于一所述侧板(4)并调节所述保持板(10)和所述底板(3)间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水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9)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保持板(10)远离所述底板(3)一端的连接柱(8)以及连接一所述侧板(4)的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上开设有同所述连接柱(8)连接的腰型孔(7),所述腰型孔(7)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柱(8)长度方向。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胶水管上料装置,包括呈倾斜布置且供管状容器水平输送的输送轨道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出料端的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出料端并由平齐于所述输送轨道旋转至垂直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板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上料板远离所述输送轨道一侧端的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上料板之间形成供管状容器滑入的落料槽。本申请具有结构简单,可快速连续的改变管状容器的状态,使得管状容器由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更加方便等特点。加方便等特点。加方便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才 李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久而久化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