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11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转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


背景技术:

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旋转门作为绿色节能环保的入口通行设备,被越来越多的酒店、宾馆、办公楼、商超、cbd商务区等场所选用。在此类人流量大、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中,旋转门通常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着人们的使用体验,即行人在入口进入旋转门的时候,如果通行不当或者因为行动缓慢,会被旋转门带入到展箱曲壁外侧与固定曲壁内侧形成的狭小运行间隙内,对通行人员造成伤害。
3.目前各厂家采取预防为主的保护思路,通常采用在旋转门入口处设置防夹人传感器的保护措施,当检测到行人时,防夹传感器传送信号给中央控制器,旋转门提前减速刹车,从而保护行人的通行安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由于行人误通行等使用不当的行为和受防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还是会对行人造成夹持伤害。因为运动的旋转门内转体从减速到停止都会往前滑行一段距离,也就是国标规定的制动距离,这个物理现象和误差一样是不可避免的。此种情况已经超出了正常防护技术的保护界限。当行人在此期间往里抢行,就造成被夹的意外事故。对于如何在被夹撞的瞬间就能即刻脱险,当前的技术还没有更有效彻底的解决方案,国标gb/t34616-2017《人行自动门通用技术要求》把旋转门入口易夹撞区域定义为“主危险区域”提醒行人注意避让。因此如何有效的彻底解决入口保护行人不被夹持伤害的问题,是旋转门保障行人安全通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能使行人在被夹撞的瞬间即刻脱险,从根本上消除了国标所定义的“主危险区域”,进一步提高了旋转门的本质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包括带有曲壁的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箱外侧曲壁的前方设置有活动门扇,所述活动门扇与展箱之间通过双摇杆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双摇杆机构包括连接杆、靠近展箱的第一连杆和远离展箱的第二连杆,所述连接杆与展箱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活动门扇的内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铰接,当活动门扇受到推挤力时能向展箱方向移动;所述展箱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双摇杆机构与活动门扇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自动复位装置。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的长度。
7.进一步的,展箱上方设置内大梁,所述展箱能沿内大梁向内滑动。
8.进一步的,所述内大梁上固定有托架,所述托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平行于内大梁;所述展箱顶部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挡住滑块。
9.进一步的,还包括传感器、电磁锁装置和电动推杆,所述传感器能感应活动门扇的偏转,所述电磁锁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磁极和活动磁极,所述固定磁极与内大梁固定在一起,所述活动磁极与展箱固定在一起;所述电动推杆与内大梁固定在一起,电动推杆能推动活动磁极靠近固定磁极;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传感器、电动推杆和电磁锁装置分别与旋转门中央控制系统电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在展箱前方通过双摇杆机构连接活动门扇,当展箱旋转进入主危险区域时,如有行人因通行不当或者因行动缓慢碰到活动门扇时,在碰撞力的作用下活动门扇向撞击力方向移动的同时在双摇杆机构的作用下发生偏转,活动门扇与固定体曲壁之间的空间加大,实现活动门扇对行人的避让,最终实现保护行人不被撞击和夹挤伤害的目的。
12.2.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连杆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自动复位装置,当行人脱离主危险区域后,自动复位装置推动双摇杆机构复位,从而带动活动门扇复位,旋转门能继续正常运转。
13.3.本实用新型中展箱能回缩滑动,在活动门扇偏转的同时吸收碰撞能量,同时触发展箱拖动活动门扇整体回缩,进一步增加展箱曲壁与固定体曲壁之间的空间,实现展箱整体对行人的进一步避让。
14.4.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推杆和电磁锁装置能够方便控制系统控制展箱的回缩和复位,能大大提高旋转门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展箱平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展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2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双摇杆机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展箱回缩结构整体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展箱回缩控制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正常运转状态示意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偏转回缩状态示意图。
23.图中标记为:
24.1.展箱;2.活动门扇;3.双摇杆机构;30.连接杆;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自动复位装置;4.内大梁;40.托架;5.导轨;50.限位块;6.滑块;7.电磁锁装置;71.固定磁极;72.活动磁极;8.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施例中以朝向旋转门的旋转中心方向视为内,反之视为外;以展箱的旋转方向视为前,反之视为后。
26.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7.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包括带有曲
壁的展箱1,展箱1能绕旋转中心转动,展箱1外侧曲壁的前方设置有活动门扇2,所述活动门扇2与展箱1的上下两端之间分别通过双摇杆机构3连接在一起。所述双摇杆机构3包括连接杆30、靠近展箱1的第一连杆31和远离展箱1的第二连杆32,所述连接杆30与展箱1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一端分别与活动门扇2的内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30铰接,当活动门扇2收到推挤力时能向展箱1方向偏转。为了使活动门扇受到碰撞时能更好地向展箱方向偏转,使第一连杆31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32的长度。第一连杆31与连接杆32之间设置有自动复位装置33,所述自动复位装置33可采用阻尼器或拉簧。
28.如图5、图6所示,展箱1上方设置有内大梁4,内大梁4上固定有托架40,托架40上设置有平行于内大梁4的导轨5,导轨5位于展箱1上方。为使整个滑动结构更为稳固,内大梁4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导轨5。导轨5上套设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与展箱1顶部固定在一起,滑块6能沿导轨5滑动从而带动展箱1沿内大梁4的方向移动。导轨5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块50,限位块50限定了滑块6的滑动范围,从而限定了展箱1的移动距离,两个滑块6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旋转门尺寸需要调整。
29.还包括传感器、电磁锁装置7和电动推杆8,传感器能感应活动门扇2的偏转,电磁锁装置7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磁极71和活动磁极72,所述固定磁极71与内大梁4固定在一起,所述活动磁极72与展箱1固定在一起。电动推杆8与内大梁4固定在一起,电动推杆8能推动活动磁极72靠近固定磁极71,且活动磁极72的运动方向与内大梁4平行。当活动磁极72与固定磁极71吸附在一起时,展箱1处于正常运转位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传感器、电动推杆8和电磁锁装置7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实施方式:
31.如图7所示,当旋转门正常运转时,活动门扇2与展箱1的外曲壁成一整体绕旋转中心运转,此时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锁装置7持续通电,活动磁极72与固定磁极71吸附在一起。
32.如图8所示,当展箱1旋转进入主危险区域时,如有行人因通行不当或者因行动缓慢碰到活动门扇2时,在碰撞力的作用下活动门扇2向撞击力方向移动的同时在双摇杆机构3的作用下发生偏转,活动门扇2与固定体曲壁之间的空间加大,扩大了正常状态时的运行结构间隙,实现活动门扇2对行人的避让。与此同时传感器感应到活动门扇2的偏转,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即刻控制电磁锁装置7断电,活动磁极72和固定磁极71之间的吸力消失,碰撞产生的压力推动展箱1,展箱1在滑块6的带动下沿导轨5向内滑动,从而带动活动门扇2整体向内回缩移动,进一步增加展箱1曲壁与固定体曲壁之间的空间,实现展箱1整体对行人的进一步避让,最终实现保护行人不被撞击和夹挤伤害的目的。
33.当行人脱离危险区域后,自动复位装置33推动双摇杆机构3复位,从而活动门扇2恢复到初始位置,继续与展箱1外曲壁成一整体。传感器将活动门扇2复位的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锁装置7通电并控制电动推杆8伸出,电动推杆8推动活动磁极72,活动磁极72带动展箱1向外移动,活动磁极72与固定磁极71重新吸附在一起,展箱1复位至初始位置,旋转门得以继续正常运转。随后电动推杆8回缩至初始位置。
34.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活动门扇2向撞击力方向的偏转及展箱1回缩的复合运动,从根本上消除了国标定义的“主危险区域”,避免了行人被夹撞的危险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旋转门的安全性。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包括带有曲壁的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箱外侧曲壁的前方设置有活动门扇,所述活动门扇与展箱之间通过双摇杆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双摇杆机构包括连接杆、靠近展箱的第一连杆和远离展箱的第二连杆,所述连接杆与展箱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活动门扇的内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铰接,当活动门扇受到推挤力时能向展箱方向移动;所述展箱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双摇杆机构与活动门扇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自动复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展箱上方设置内大梁,所述展箱能沿内大梁向内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大梁上固定有托架,所述托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平行于内大梁;所述展箱顶部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挡住滑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电磁锁装置和电动推杆,所述传感器能感应活动门扇的偏转,所述电磁锁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磁极和活动磁极,所述固定磁极与内大梁固定在一起,所述活动磁极与展箱固定在一起;所述电动推杆与内大梁固定在一起,电动推杆能推动活动磁极靠近固定磁极;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传感器、电动推杆和电磁锁装置分别与旋转门中央控制系统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转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展箱门扇能偏转回缩的旋转门,包括带有曲壁的展箱,展箱能绕旋转中心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箱外侧曲壁的前方设置有活动门扇,所述活动门扇与展箱之间通过双摇杆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双摇杆机构包括连接杆、靠近展箱的第一连杆和远离展箱的第二连杆,所述连接杆与展箱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活动门扇的内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铰接,当活动门扇受到推挤力时能向展箱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能使行人在被夹撞的瞬间即刻脱险,从根本上消除了国标所定义的“主危险区域”,进一步提高了旋转门的本质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旋转门的本质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旋转门的本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青 原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锐泽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53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