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刀具对加工对象物进行加工的机床。
背景技术:2.提出了具有主轴的切削单元(主轴头)和设置在切削单元附近的车削单元的机床(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16-153149号公报)。在日本专利特开2016-153149号公报的机床中,以切削单元和车削单元的位置关系不变的方式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3.但是,在日本专利特开2016-153149号公报的机床的情况下,每当使用切削刀具或车削刀具开始加工时,需要测定安装有切削刀具的切削单元的主轴与安装有车削刀具的车削单元的保持器之间的距离,并将测定值设定在机床上。
4.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获取第一单元的主轴与第二单元的保持架之间的距离的机床。
5.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机床,具备:第一单元,其具有安装第一刀具的主轴;第二单元,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刀具或与所述第一刀具不同的第二刀具;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工作台,其支承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机构,其使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支承部相对移动;移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相对移动机构;相对位置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支承部的相对位置;以及距离计算部,其根据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工作台达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的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第二单元和所述工作台达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的所述相对位置,计算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的距离。
6.根据本发明的方式,能够容易地获取第一单元的主轴与第二单元的保持架的距离。
附图说明
7.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机床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机床的构成的框图。图3是表示切削单元和车削单元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切削单元在上下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图。图5是示出距离计算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的步骤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变形例1的机床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8.下面将参照附图给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详细描述本发明。
9.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机床10的侧视图。机床10用于加工加工对象物。机床10可以是加工中心,也可以是车床,也可以是加工中心和车床以外的加工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床10是加工中心。
10.在机床10中,定义了包括彼此垂直相交的x轴、y轴和z轴的机床坐标系。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的顺方向(+x方向)为右方(右侧),与该顺方向相反的反方向(-x方向)为左方(左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y轴的顺方向(+y方向)设为前方(前侧),将与该顺方向相反的反方向(-y方向)设为后方(后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z轴的顺方向(+z方向)为上方(上侧),与该顺方向相反的反方向(-z方向)为下方(下侧)。
11.机床10具有设备主体12和控制设备主体12的控制装置14。设备主体12具有床身20、立柱22、工作台24、切削单元26和车削单元28。
12.床身20是机床10的基座。床身20设置在地面或地板等的地基上。在床身20的设置面上设有立柱22。另外,设置面是与基础侧(下侧)的面相反侧(上侧)的面。
13.立柱22是用于支承切削单元26和车削单元28的支柱。立柱22向与床身20的设置面相交的上方延伸。在立柱22上设有沿着z轴的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z轴轨道30。在z轴轨道30上,支承切削单元26及车削单元28的支承部32可移动地连结在z轴轨道30上。
14.工作台24用于支承加工对象物。工作台24设置在切削单元26和车削单元28的基础侧(下侧)。工作台24具有鞍座34、直动工作台36和旋转工作台38。
15.鞍座34可移动地连结沿y轴的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y轴轨道40。y轴轨道40设置在床身20的设置面上。直动工作台36可移动地连结沿x轴的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x轴轨道42。x轴导轨42设置在鞍座34的设置面上。旋转工作台38设置在直动工作台36的设置面上,具有沿着z轴的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另外,旋转工作台38也可以具有使旋转工作台38的设置面倾斜的倾斜部。加工对象物通过规定的固定刀具固定在旋转工作台38的设置面上。
1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传感器50固定在旋转工作台38的设置面上,从而将传感器50安装在工作台24上。传感器50用于获取切削单元26和车削单元28之间的距离。传感器50具有从旋转工作台38的设置面沿着上方向支承部32侧延伸的支承棒52、和设置在支承棒52的顶端上的球状的检测元件54。检测元件54输出指示物体是否接触的信号。
17.切削单元26是安装切削刀具的单元,相对于支承部32装卸自如。切削单元26相当于被称为主轴头的部分。切削单元26具有主轴26x、插通主轴26x并固定在支承部32上的壳体26y、相对于壳体26y能够旋转地支承主轴26x的轴承(未图示)。切削单元26可以设置有转塔式自动更换装置44。
18.主轴26x朝向工作台24延伸。在主轴26x的工作台24侧的端部,设有可装卸切削刀具的装卸机构(保持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装卸机构上安装第一被检测物56,在切削单元26上安装第一被检测物56。第一被检测物56成为传感器50的检测对象,用于获取切削单元26和车削单元28的距离。
19.车削单元28是安装有车削刀具的单元,相对于支承部32装卸自如。车削单元28具有固定到支承部32的壳体28x。在壳体28x的工作台24侧的面的规定部位设有可装卸车削刀
具的装卸机构(保持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装卸机构上安装第二被检测物58,从而在车削单元28上安装第二被检测物58。第二被检测物58用于获取切削单元26与车削单元28之间的距离。第二被检测物58也可以是与第一被检测物56相同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被检测物58为与第一被检测物56相同的圆柱。
20.控制装置14具有切削控制模式和车削控制模式。在切削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4使用安装在切削单元26上的切削刀具,对支承在工作台24上的加工对象物进行切削加工。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14在使旋转工作台38处于非旋转的状态,使主轴26x旋转的状态下,使工作台24和切削单元26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在x轴方向、y轴方向或z轴方向上相对移动。
21.另一方面,在车削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4使用安装在车削单元28上的车削刀具,对支承在工作台24上的加工对象物进行车削加工。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14在使主轴26x处于非旋转的状态,使旋转工作台38旋转的状态下,使工作台24及车削单元28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在x轴方向、y轴方向或z轴方向上相对移动。
22.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机床10的构成的框图。设备主体12具有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y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2和z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4。
23.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使工作台24相对于支承部32沿x轴方向相对移动。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具有x轴用的马达、对应于x轴用的马达的驱动而旋转的滚珠丝杠、以及与滚珠丝杠螺合的螺母,通过该螺母使工作台24的直动工作台36在x轴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直动工作台36在x轴轨道42上移动。另外,在x轴用的马达正旋转(或负旋转)的情况下,直动工作台36向右方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在x轴用的马达负旋转(或正旋转)的情况下,直动工作台36向左方相对移动。
24.y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2使工作台24相对于支承部32在y轴方向上相对移动。y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2具有y轴用的马达、对应于y轴用的马达的驱动而旋转的滚珠丝杠、以及与滚珠丝杠螺合的螺母,通过该螺母使工作台24的鞍座34在y轴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鞍座34在y轴轨道40上移动。另外,在y轴用的马达正旋转(或负旋转)的情况下,鞍座34向前方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在y轴用的马达负旋转(或正旋转)的情况下,鞍座34向后方相对移动。
25.z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4使工作台24相对于支承部32在z轴方向上相对移动。z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4具有z轴用的马达、对应于z轴用的马达的驱动而旋转的滚珠丝杠、以及与滚珠丝杠螺合的螺母,通过该螺母使支承部32在z轴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支承部32在z轴轨道30上移动。另外,在z轴用的马达正旋转(或负旋转)的情况下,支承部32向上方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在z轴用的马达负旋转(或正旋转)的情况下,支承部32向下方相对移动。
26.控制装置14具有处理器70、显示部72、输入部74和存储部76。处理器70处理信息。作为处理器70的具体例,可以举出cpu或gpu等。显示单元72显示信息。作为显示部72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输入单元74输入信息。作为输入部74的具体例,可以举出键盘、或者鼠标、或者触摸面板等。存储部76存储信息。作为存储部76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硬盘或移动式存储器等。
27.在存储部76中存储有用于加工加工对象物的加工程序、用于获取切削单元26与车削单元28之间的距离的距离计算程序、以及表示第一被检测物56、第二被检测物58以及检测元件54的形状的形状信息等。另外,形状信息从输入部74输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形状信息中包含作为圆柱的第一被检测物56和第二被检测物58的半径(或直径)和高度、以及作为球状的检测元件54的半径(或直径)。
28.处理器70在执行存储在存储部76中的距离计算程序的情况下,作为移动控制部80、相对位置检测部82、以及距离计算部84发挥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主轴26x和旋转工作台38不旋转。
29.移动控制部80控制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y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2或z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4。移动控制部80在控制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的情况下,如图3的例示所示,使工作台24(直动工作台36)从规定的开始位置向右方(或左方)相对移动,直到传感器50的检测元件54与切削单元26的第一被检测物56接触。另外,移动控制部80使工作台24(直动工作台36)从规定的开始位置向左方(或右方)相对移动,直到检测元件54与车削单元28的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
30.另外,移动控制部80根据从检测元件54输出的信号来检测检测元件54的接触。另外,使工作台24相对移动以使检测元件54与第一被检测物56接触时的开始位置、和使工作台24相对移动以使检测元件54与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时的开始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1.在控制y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2的情况下,虽未图示,但与控制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的情况相同。即,移动控制部80使工作台24(鞍座34)从规定的开始位置向前方向或后方向相对移动,直到检测到检测元件54的接触为止,以使检测元件54分别与第一被检测物56和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
32.在控制z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4的情况下,如图4的示例所示,移动控制部80使支承部32从规定的开始位置向下方相对移动,直到检测元件54与第一被检测物56接触。另外,虽然未图示,移动控制部80使支承部32从规定的开始位置向下方相对移动,直到检测元件54与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另外,使支承部32相对移动以使检测元件54与第一被检测物56接触时的开始位置、和使支承部32相对移动以使检测元件54与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时的开始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3.相对位置检测部82检测工作台24相对于支承部32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检测部82根据从传感器50的检测元件54输出的信号,检测与移动控制部80的控制相应的轴的相对位置。
34.即,在移动控制部80控制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的情况下,相对位置检测部82根据由编码器检测出的旋转位置信息,检测相对于支承部32移动的工作台24(直动工作台36)的相对位置。另外,编码器设置在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的x轴用的马达上。
35.另一方面,在移动控制部80控制y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2的情况下,相对位置检测部82根据由编码器检测出的旋转位置信息,检测相对于支承部32移动的工作台24(鞍座34)的相对位置。另外,编码器设置在y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2的y轴用的马达上。
36.另一方面,在移动控制部80控制z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2的情况下,相对位置检测部82根据由编码器检测出的旋转位置信息,检测相对于工作台24移动的支承部32的相对位置。另外,编码器设置在z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4的z轴用的马达上。
37.距离计算部84计算切削单元26与车削单元28之间的距离。距离计算部84根据相对位置检测部82的检测结果和存储在存储部76中的形状信息,计算与移动控制部80的控制相
应的轴向的距离。
38.即,在移动控制部80控制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的情况下,距离计算部84计算切削单元26的第一被检测物56的中心与车削单元28的第二被检测物58的中心之间的x轴方向的距离dt(图3)。此时,距离计算部84根据移动控制部80使直动工作台36相对移动时的开始位置、检测元件54分别与第一被检测物56及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时的直动工作台36的相对位置、形状信息,计算x轴方向的距离dt。
39.另外,如上所述,形状信息包括作为圆柱的第一被检测物56的半径(或直径)和高度、作为圆柱的第二被检测物58的半径(或直径)和高度、以及作为球状的检测元件54的半径(或直径)。另外,第一被检测物56和第二被检测物58的中心是沿着z轴方向的中心(圆柱轴)。
40.另一方面,在移动控制部80控制y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2的情况下,距离计算部84计算切削单元26的第一被检测物56的中心与车削单元28的第二被检测物58的中心之间的y轴方向的距离。此时,距离计算部84根据移动控制部80使鞍座34相对移动时的开始位置、检测元件54分别与第一被检测物56及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时的鞍座34的相对位置、形状信息,计算y轴方向的距离。
41.另一方面,在移动控制部80控制z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2的情况下,距离计算部84计算切削单元26的第一被检测物56的端面与车削单元28的第二被检测物58的端面之间的z轴方向的距离。此时,距离计算部84根据移动控制部80使支承部32相对移动时的开始位置、检测元件54分别与第一被检测物56及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时的支承部32的相对位置、形状信息,计算z轴方向的距离。另外,第一被检测物56及第二被检测物58的端面是工作台24侧的端部的端面。
42.接着,说明执行距离计算程序的控制装置14的距离计算处理。另外,由于计算x轴方向的距离dt的距离计算处理、计算y轴方向的距离的距离计算处理、计算z轴方向的距离的距离计算处理的处理内容相同,所以距离计算处理的说明仅针对计算x轴方向的距离dt的距离计算处理。图5是表示距离计算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43.在步骤s1中,处理器70执行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使直动工作台36相对移动,以使传感器50的检测元件54与切削单元26的第一被检测物56或车削单元28的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处理器70在使直动工作台36相对移动以使检测元件54与第一被检测物56接触的情况下,对检测元件54与第一被检测物56接触时的直动工作台36的相对位置进行获取。另一方面,处理器70在使直动工作台36相对移动以使检测元件54与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的情况下,对检测元件54与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时的直动工作台36的相对位置进行获取。当检测元件54与第一被检测物56或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时的直动工作台36的相对位置被获取时,距离计算处理转移到步骤s2。
44.在步骤s2中,处理器70判定检测元件54相对于第一被检测物56接触时的直动工作台36的相对位置、和检测元件54相对于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时的直动工作台36的相对位置这两者是否被获取。在此,在双方的相对位置未被获取的情况下,距离计算处理返回到步骤s1。另一方面,在双方的相对位置被获取的情况下,距离计算处理转移到步骤s3。
45.在步骤s3中,处理器70根据在步骤s1中获取的相对位置、使直动工作台36相对移动时的开始位置、存储在存储部76中的形状信息,计算x轴方向的距离dt(图3)。当计算出x
轴方向的距离dt时,距离计算处理结束。
46.接着,说明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另外,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的说明仅针对执行计算x轴方向的距离dt的距离计算处理时的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图6是表示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的步骤的流程图。
47.在步骤s11中,处理器70适当地控制各相对移动机构60、62、64,以使切削单元26或车削单元28和工作台24配置在初始位置。在切削单元26配置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安装于切削单元26的第一被检测物56位于规定的固定位置。另外,在车削单元28被配置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安装在车削单元28上的第二被检测物58位于规定的固定位置。另外,在工作台24配置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传感器50的检测元件54位于规定的开始位置。当切削单元26或车削单元28和工作台24被配置在初始位置时,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转移到步骤s12。
48.在步骤s12中,处理器70控制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以使直动工作台36向切削单元26或车削单元28移动。由此,检测元件54向位于固定位置的第一被检测物56或第二被检测物58靠近。当开始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的控制时,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转移到步骤s13。
49.在步骤s13中,处理器70根据从检测元件54输出的信号,判定第一被检测物56或第二被检测物58是否与检测元件54接触。
50.在此,在第一被检测物56或第二被检测物58与检测元件54接触的情况下,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转移到步骤s14。另外,第一被检测物56安装在支承部32支承的切削单元26上,在相对于该支承部32相对移动的直动工作台36上安装有传感器50。因此,传感器50检测到第一被检测物56时(与第一被检测物56接触时)意味着切削单元26与直动工作台36达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另一方面,第二被检测物58安装在支承部32支承的车削单元28上,在相对于该支承部32相对移动的直动工作台36上安装有传感器50。因此,传感器50检测到第二被检测物58时(与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时)意味着车削单元28与直动工作台36达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51.在步骤s14中,处理器70将检测元件54与第一被检测物56接触时的直动工作台36的相对位置、或者检测元件54与第二被检测物58接触时的直动工作台36的相对位置存储在存储部76中。当相对位置被存储在存储部76中时,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转移到上述步骤s2(图5)。
52.另一方面,在第一被检测物56或第二被检测物58未与检测元件54接触的情况下,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转移到步骤s15。在步骤s15中,处理器70判定从开始x轴的相对移动机构60的控制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此,在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返回步骤s13。另一方面,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检测元件54不接触位于固定位置的第一被检测物56或第二被检测物58的可能性高。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转移到步骤s16。
53.在步骤s16中,处理器70例如通过在显示部72上显示无法计算距离的可能性高的信息,来报告异常。当报告异常时,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结束。另外,在相对位置获取处理例程结束的情况下,距离计算处理也结束。
54.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床10中,在支承加工对象物的旋转工作台38的设置面上安装有传感器50。另一方面,在切削单元26中,在安装切削刀具的主轴26x的装卸机构
(保持器)上安装第一被检测物56,在车削单元28中,在安装车削刀具的装卸机构(保持器)上安装第二被检测物58。机床10使用传感器50、第一被检测物56和第二被检测物58,计算切削单元26和车削单元28之间的x轴方向的距离dt(图3)、y轴方向的距离和z轴方向的距离。由此,能够容易地获取切削单元26的主轴26x与车削单元28的保持架之间的距离。
5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用一个传感器50检测安装在切削单元26上的第一被检测物56和安装在车削单元28上的第二被检测物58这两者。另外,在将切削刀具作为第一被检测物56、将车削刀具作为第二被检测物58的情况下,即使不更换刀具,也能够计算出切削单元26与车削单元28之间的距离。
56.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所述进行变形。
57.(变形例1)图7是表示变形例1的机床10的侧视图。在图7中,对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省略与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
58.本变形例的机床10具有第一传感器50a和第二传感器50b来取代实施方式的传感器50。第一传感器50a和第二传感器50b中的每一个具有与实施例相同的支承棒52和检测元件54。
59.第一传感器50a取代实施方式的第一被检测物56而安装。即,第一传感器50a安装在切削单元26中安装有切削刀具的主轴26x的装卸机构(保持架)上。另一方面,第二传感器50b取代实施方式的第二被检测物58而安装。即,第二传感器50b安装在车削单元28中安装有车削刀具的装卸机构(保持器)上。
60.另一方面,安装被检测物90来代替实施方式的传感器50。即,被检测物90安装在支承加工对象物的旋转工作台38的设置面上。被检测物90成为第一传感器50a和第二传感器50b的检测对象,与实施方式相同,用于获取切削单元26和车削单元28的距离。被检测物90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也可以是四棱柱等棱柱。另外,被检测物90也可以是旋转工作台38。
61.在本变形例中,也通过与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距离计算处理,从而能够计算切削单元26与车削单元28之间的x轴方向的距离dt(图3)、y轴方向的距离、z轴方向的距离。因此,与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容易地获取切削单元26的主轴26x与车削单元28的保持架的距离。
62.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可以不在工作台24侧设置传感器,另外,由于可以将工作台24的规定部位(例如旋转工作台38)作为被检测物90,所以不易受到工作台24的作业空间的制约。
63.(变形例2)实施方式的传感器50或变形例1的被检测物90也可以安装在工作台24上的旋转工作台38的设置面以外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表示传感器50或被检测物90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旋转工作台38的设置面上的基准位置在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的距离的信息与形状信息一起预先存储在存储部76中。另外,基准位置是在旋转工作台38的设置面上支承加工对象物的区域中定为基准的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基准位置安装有传感器50。
64.另外,实施方式的第一被检测物56或变形例1的第一传感器50a也可以安装在切削单元26中主轴26x的装卸机构(保持架)以外的部位。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将表示第
一被检测物56或第一传感器50a的安装位置相对于装卸机构(保持架)在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距离的信息与形状信息一起预先存储在存储部76中。
65.另外,实施方式的第二被检测物58或变形例1的第二传感器50b也可以安装在车削单元28中装卸机构(保持器)以外的部位。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将表示第二被检测物58或第二传感器50b的安装位置相对于装卸机构(保持架)在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距离的信息与形状信息一起预先存储在存储部76中。
66.(变形例3)实施方式的传感器50或变形例1的第一传感器50a和第二传感器50b是接触式传感器,但也可以是激光位移式传感器。激光位移式传感器以预先决定的1个以上的照射角度从发光部向受光部照射激光,根据因物体遮挡该激光而产生的影子,来检测物体到达。即使是这样的激光位移式传感器,通过与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距离计算处理,也能够计算切削单元26与车削单元28之间的x轴方向的距离dt(图3)、y轴方向的距离、z轴方向的距离。因此,与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容易地获取切削单元26的主轴26x与车削单元28的刀夹的距离。
67.(变形例4)在设置于切削单元26的主轴26x的端部的装卸机构(保持架)上,可以安装车削刀具来代替切削刀具。在安装车削刀具的情况下,在主轴26x为非旋转的状态下进行加工。另外,在装卸机构(保持器)上可以安装车削刀具以外的刀具来代替切削刀具。即,切削单元26可以说是具有安装第一刀具的主轴26x的第一单元。
68.另一方面,在车削单元28的装卸机构(保持器)上,可代替车削刀具而安装切削刀具、或具有多个刃尖的梳齿状的刀具、或切削刀具及梳齿状的刀具以外的刀具。换言之,车削单元28可以说是安装有安装到第一单元的第一刀具或不同于第一刀具的第二刀具的第二单元。
69.以下,对能够从上述实施方式掌握的发明进行说明。
70.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10)。机床(10)具有:第一单元(26),其具有安装第一刀具的主轴(26x);第二单元(28),其用于安装第一刀具或与第一刀具不同的第二刀具;支承部(32),其支承第一单元(26)和第二单元(28);工作台(24),其支承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机构(60、62、64),其使工作台(24)相对于支承部(32)相对移动;移动控制部(80),其控制相对移动机构(60、62、64);相对位置检测部(82),检测工作台(24)相对于支承部(32)的相对位置;以及距离计算部(84),其根据第一单元(26)和工作台(24)达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的相对位置、与第二单元(28)和工作台(24)达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的相对位置,算出第一单元(26)与第二单元(28)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容易地获取第一单元(26)的主轴(26x)与第二单元(28)的保持架之间的距离。
71.距离计算部(84)也可以根据安装在工作台(24)上的传感器(50)检测到安装在第一单元(26)上的第一被检测物(56)时的相对位置、和传感器(50)检测到安装在第二单元(28)上的第二被检测物(58)时的相对位置来算出距离。由此,能够用一个传感器(50)检测第一被检测物(56)和第二被检测物(58)这两者。另外,在将切削刀具作为第一被检测物(56)、将车削刀具作为第二被检测物(58)的情况下,即使不更换刀具,也能够算出第一单元(26)与第二单元(28)之间的距离。
72.距离计算部(84)也可以根据安装在第一单元(26)上的第一传感器(50a)检测到安
装在工作台(24)上的被检测物(90)时的相对位置、和安装在第二单元(28)上的第二传感器(50b)检测到被检测物(90)时的相对位置来算出距离。由此,因为可以不在工作台(24)侧设置传感器,并且可以将工作台(24)的规定部位作为被检测物(90),所以不易受到工作台(24)的作业空间的制约。
73.也可以是,支承部(32)设置在从工作台(24)侧沿与工作台(24)的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立柱(22)上,第二单元(28)配置在立柱(22)和第一单元(26)之间,距离计算部(84)计算沿着面的方向的距离和与面相交的方向的距离。由此,能够高精度地算出第一单元(26)与第二单元(28)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1.一种机床(10),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单元(26),其具有安装第一刀具的主轴(26x);第二单元(28),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刀具或与所述第一刀具不同的第二刀具;支承部(32),其支承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工作台(24),其支承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机构(60、62、64),其使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支承部相对移动;移动控制部(80),其控制所述相对移动机构;相对位置检测部(82),其检测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支承部的相对位置;以及距离计算部(84),其根据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工作台达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的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第二单元和所述工作台达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的所述相对位置,算出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计算部根据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传感器(50)检测到安装在所述第一单元上的第一被检测物(56)时的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传感器检测到安装在所述第二单元上的第二被检测物(58)时的所述相对位置,算出所述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计算部根据安装在所述第一单元上的第一传感器(50a)检测到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被检测物(90)时的所述相对位置、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单元上的第二传感器(50b)检测到所述被检测物时的所述相对位置,算出所述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设置在从所述工作台侧沿与所述工作台的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立柱(22)上,所述第二单元配置在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一单元之间,所述距离计算部计算沿所述面的方向的所述距离和与所述面相交的方向的所述距离。
技术总结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获取第一单元的主轴与第二单元的保持架之间的距离的机床。一实施方式的机床(10)具备:相对移动机构(60、62、64),其使支承加工对象物的工作台相对于支承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的支承部相对移动;移动控制部(80),其控制相对移动机构(60、62、64);相对位置检测部(82),其检测工作台相对于支承部的相对位置;以及距离计算部(84),其基于第一单元和工作台达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的相对位置、第二单元和工作台达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的相对位置,计算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之间的距离。距离。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丹后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发那科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2/12/1